《诗经》修辞手法在壮族山歌的表现及积极作用

2016-03-18 20:37黄明光蒋玲玲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叠字山歌原生态

黄明光,蒋玲玲(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诗经》修辞手法在壮族山歌的表现及积极作用

黄明光,蒋玲玲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诗经》赋、比、兴、重章叠句等修辞手法在壮族《孝丧》《风吹苇叶相交连》《唱段情歌给妹听》等山歌中的运用对壮族山歌的歌词表达、用词、用句、演唱方式等都产生巨大影响,对歌手创造山歌时的创新与保持山歌特色具有一定的影响。“赋”对保持少数民族真实历史及原生态山歌,具有积极作用。“比”增强了山歌的生动与鲜明性,提升了壮族山歌的文学价值。“兴”增强了山歌的描写范围与趣味性,提升了壮族山歌的艺术学价值。

壮族;山歌;《诗经》;赋;比;兴;重章叠句

壮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地。壮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214年以后,秦朝统一了岭南地区,汉族文化逐渐传播至壮族先民之中。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汉族文化对壮族山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壮族山歌具有自然淳朴、语言真实,乡土气息浓厚,句子短小,韵味和谐,易歌易记,传承方便,题材广泛等特点。受到汉族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壮族山歌在修辞手法等方面,自然留下汉族文化的痕迹。其中,以汉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修辞手法影响最大。因此,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深化壮族山歌特点的研究,具有学术意义。其次,截止2015年12月,据中国知网的文章数据,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的学术文章比较少。例如,熊柱“诗经与广西壮族排歌排偶手法比较”。[1]73-75由此可知,对壮族山歌与《诗经》的修辞手法做一探索,在壮族山歌艺术理论的研究上,亦非常必要。

一、《诗经》修辞手法在壮族山歌中的表现

依据学术界对《诗经》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比较统一的观点,对壮族山歌中运用了这些手法的壮族山歌歌词做一探索。

(一)《诗经》赋、比、兴在壮族山歌中的表现

1.赋

赋就是平铺直叙,即歌手把感情及相关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例如,壮族《孝丧》:“种竹就望竹成林,插柳就望柳成荫;父母耐得千般苦,就望子女长成人”。《刘三姐与阿牛哥》:“你想唱歌就唱歌,你想打鱼就打鱼。你拿竹篙我拿浆,随你随到哪条河”。[2]61-76壮族《只爱同心又同年》:“甘蔗没有两头甜,一根扁挑难双担;配人只能配一家,没有九家都牵连”。

赋用于山歌,采用平铺直叙表现手法,能够保持原生态山歌朴素、真切、单一的情绪,具有开门见山表述主题思想的特点。这与少数民族民风淳朴、性格耿直、心胸豁达、语言直率有一定关系。

2.比

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的事物来比拟希望说明的某一事物的修辞手法。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这种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也叫譬喻。

例如,壮族《风吹苇叶相交连》:“泪咸如硷水,泪落似涌泉”;《见哥情重又回生》:“听见妹叹息,哥心碎如瓦,哥肠熔如锡”。《见水问泉》:“对面情哥多姿态,白白嫩嫩象禾胎”。[3]72-160

3.兴

兴是汉族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兴,借物起兴,先言他物,借以联想,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与感情。“兴”笔法源出《诗经》。壮族山歌中沿用汉族诗歌这一手法。起兴常见的方式有两种。

(1)借景引事。山歌开头展现给听众一幅美丽风景,以自然的景色吸引读者,调动听者的情趣,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听下去。例如,壮族山歌《唱歌快活赛神仙》:“水泄滩头响悠悠,哥不见妹心就愁”;“风吹麻叶乱纷纷,妹不见哥心就惊”;《句句山歌都有情》:“月亮出来亮光光,月光照进妹的房;妹的房间样样有,少个枕头不成双”。[3]79

由于山歌歌手多数为遇事而歌,无事前准备,随口即唱,出口对歌,因此,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壮族《依依惜别》:“一条江水百道滩,十条山路千道弯。凤在平原凰在山,单身独影人孤独。”《刘三姐与阿牛哥》:“大河涨水漫沙洲,竹篙点水碰鱼头;今日有缘碰见妹,好比做梦捡绣球”。[4]77-88

(2)触物引情。山歌第一、第二、第三句似乎与山歌主题不相干的事物,借以吸引对方歌手,诱发情感,引起深思。例如,壮族《妹见情哥要唱歌》:“鸳鸯常在这里同亲嘴,白鹤常来这里共梳妆;妹今来到这处风流地,好比鱼见新水跃激浪”。[2]35此首山歌借“鸳鸯”“白鹤”成对结对的感情动物,引发壮族男女青年的恋爱之情,诱导自然,情物并茂,生动自然。

4.《诗经》的重章叠句在壮族山歌中的表现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字句一样的文字结构形式反复歌唱的艺术的手法。具有渲染壮族山歌主题气氛,加深听众记忆,深化山歌的主题,提升了山歌节奏感的效果,同时,能使歌手感情尽情绽放。叠句重点强调句子相互配合,采用歌手内心感情表达,给听众以“余音绕梁”的美感。叠句运用恰当,可以使山歌具备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例如:

壮族《唱段情歌给妹听》:“想妹迷,想妹瘦得一层皮;撩起衣襟给妹看。两排肋骨像楼梯。想妹迷,想妹夜夜泪水滴;床头开沟架得枧,床底挖塘养得鱼。”

这首山歌以“想妹迷”两处叠句的表现手法,表达并加深了男子:“想妹想到心头痛,妹讲那样哥都从”的迷恋程度。加深了男方“要与阿妹结成对,要与阿妹结成双”的意境。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据学者廖小华研究,认为《诗经》中有名词、形容词、动词的“AA式”及“AABB式”叠字。[2]51-59《诗经》的叠字,在壮、苗山歌中得到沿用。

如:壮族山歌《哥含黄连把歌唱》:“苦瓜挂在黄连树,哭上加苦苦丁丁”。这里“丁丁”是“苦”形容词的“AA式”叠字。又《十二月花》中:“一年四季十二月,月月季季是花季”,《见哥情重又回生》:“盼月月西沉,盼鸟鸟进林”。其中“月月”“鸟鸟”为名词的叠字。壮族《依依惜别》:“雨打芭芒滴滴响,霜打芝兰处处香”。其中“滴滴”为象声词叠字。又《刘三姐与阿牛哥》:“歌路长长我敢走,歌海宽宽我敢游;我若不是铁嘴鲤,怎敢咬你这把钩”,为“AA式”叠字。《唱段情歌给妹听》中:“扭扭捏捏一根藤,鬼鬼祟祟是哥心;嘴巴甜和同妹讲,眼镜斜斜望别人”。为“AABB式”叠字。

叠字看视重复,而内容不重复,叠字叠得新鲜,变化新奇。重复而富有趣味,让听众听后有哲理及层层递进的思维深度。

二、《诗经》修辞手法在壮族山歌中积极作用

(一)赋用于壮族山歌,对保持少数民族真实历史及原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1.平铺直叙的述事,有助于保存少数民族真实经历,提高山歌的历史价值

《诗经》赋的笔法,不隐瞒、不夸张,实言直语道白,具有朴实、明朗,体现歌手真心实意地思想与情感。因此,壮族民族的发展历史,也保存在山歌之中,对还原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婚姻、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明、清朝广西泗城府土司状况,壮族《不怕双刀架两颈》歌词记:“泗城宽又大,砖房盖上琉璃瓦;九街十巷开铺头”,“围墙高又厚”。《插翅飞天涯》:“请问老爷土司兵,为何做事要违心?有刀为何不杀虎和豹?为何尖刀指向众黎民?”土司贵族对壮族平民“要吃活人肉,要整死人命;我俩手拉手,同他拼一命;一个拼十个,杀绝土司兵”。又,《天天打仗人民怨》记载了日本侵略者对少数民族灾难:“跟日本打仗,开枪来打他,大炮发又发”;日寇“飞机到又炸”,导致壮族民众生活痛苦。[5]88

2.朴实的述事笔法,有利于保存壮族山歌的原生态

关于山歌原生态定义,目前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例如,李晓红、陈劲松《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中,引用了学者桑德偌瓦、启楠、邓启耀等人文章,认为原生态有七种以上不同观点。[6]4-5笔者认为,“五土”应为原生态民歌的主要特征。其一,“土调”,即采用少数民族古老音调进行演唱;其二,“土俗”,山歌中保留少数民族古老演唱习俗;其三“土音”,即山歌采用民族“土语”壮语进行演唱;其四“土境”,即山歌演唱时保留古老的唱歌环境。例如,宗教仪式环境、红白喜事环境、演唱场地等;其五“土涵”,即山歌内容具有民族特色,包括演唱词汇、句子等为“土著”。应该归纳为原生态山歌。持这有观点,笔者认为壮族山歌中保存了许多原生态的山歌。例如,流传在广西平果县等地古朴的壮族民众丧葬仪式上唱的《九我恩歌》,为原生态山歌。该歌采用广西平果县黎明乡“土歌”的旋律音调传唱,每段四句,每句五字,共十五段。结构严谨,属平果县壮族“壮族歌”之类型。从内容分析,头一部分表述父母养育儿女的辛劳过程、儿女对父母恩德无以报答的愧疚心情;第二部分,渲染儿女对前辈养育之恩,无以回报的心情及感恩之情。[7]84-89又,《八字不合愿吊颈》:“八字合不配,冤家了表哥,挨背条罪名,妹呓语几多,心想八字不扶,怨父母做错,三更想糊涂,愿装绳套脖子”。[5]8保留了壮族古代封建迷信的婚姻习俗。

(二)“比”的运用,增强了山歌的生动与鲜明性,提升了文学价值

《诗经》“比”的笔法运用在壮族山歌中,增强了山歌的生动性与鲜明性,提升了壮族山歌的文学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比喻对歌手唱赞的人物、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张或渲染,使其更加生动形象,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让歌手与欣赏对象达到高度一致的共鸣。例如:壮族《妹似荔枝正抹红》:“妹的脸蛋白嫩嫩,好像荔枝正抹红;妹妹活似江中鱼,无网空恨鱼中游”。此首山歌把壮族少女的脸蛋比喻成南方特产水果“红荔枝”的红色,区别于辽宁、河北等北风地区山歌中少女的脸蛋比喻为“红苹果”,这一比喻,让听众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又如,壮族《妹似太阳早起晚落山》中壮妹的:“眉似弯月人人看”;“脸似初升红太阳”。把壮族少女的脸蛋比喻为“红太阳”,起到了夸张与渲染作用,让听众脑海里有生动形象的美好记忆。

2.歌手用浅显的山歌对一些的理论加以说明,便于听众深入理解。例如,壮族《见水就问泉》中:“对面情哥多姿态,白白嫩嫩象禾胎,两眼好比天上月,昂头照得百花开;他像山中画眉鸟,能说会道嘴巴乖”。这首山歌先采用比喻手法,运用山区人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男方赞美之后,再将恋爱与婚姻机会千载难逢的道理展示出来。所以末句中借“砍柴来到青山口,过了这山就没青冈柴”一句,表现了机会过时不再来的道理。

3.比喻能让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听众具体的印象。中华民族的“孝”道品质,是比较概括、抽象的理论。壮族山歌就运用通俗易懂歌词表达。如,《喃二十四孝》歌词记:“二十四行孝,在上辈子的人”。[8]22如何行“孝”,山歌以汉族人吴猛为例,晚辈夏天晚上睡觉时,脱光衣服,好比一个肉团,任凭蚊虫叮咬,不让蚊虫叮咬父母,以此行为来孝顺前辈。

(三)“兴”的运用,增强了山歌的描写范围与趣味性,提升了艺术学价值

《诗经》“兴”笔法运用在壮族山歌中,增强了山歌的描写范围性与趣味性,提升了壮族山歌的艺术学价值。

1“.兴”能借景引事,歌手有机会对壮族地区美丽风光进行描写,使得山歌中出现了华丽辞藻,进一步增强了山歌的吸引力。例如,壮族《唱歌快活赛神仙》中:“水泄滩头响悠悠,哥不见妹心就忧;喝酒连杯吞下肚,千年不烂在心头。风吹麻叶乱纷纷,妹不见哥心就惊;好比钢刀落肚,十根肝肠断九根。树上斑鸠叫咕咕,哥也无嫂妹无夫;我俩都是半壶酒,何不共拢做一壶”。[2]74-75通过这段山歌,歌手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把壮族乡村秀丽美好的山水风光展示在听众耳中,起到了即增加词汇,又形象动人的多重效果。

2.触物引情,让歌手在目睹眼前情景时,加深对内在含义的思念。起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效果,如:《刘三姐与阿牛哥》“想拿金竹来做笛,十山竹子选一支;妹你长得恁亮水,叫哥一见就着迷”。这两句山歌,先写选竹子做笛,十中挑一,再抒发男子对女子百里挑一的深刻含义。歌词中物中有情,触物引情,感情真挚,极其动人。又如“给哥送上一双鞋,莫留情意起青苔;相思大道我两走,哥也常往妹也来。绣球里面装红豆,几多相思在里头;隔江绣球抛给妹,巴望花落水也流”。前一句表面写“鞋”这物,实则歌唱了男女间爱情的永恒;后一句貌似写绣球、红豆。内在思想歌颂了男女情深意长。

结语

通过以上多层次论述,可以知道,《诗经》赋、比、兴以及重章叠句、叠字等文学修辞笔法对壮族山歌的歌词表达、用词、用句、演唱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除文学、歌曲之外,在壮族山歌内容方面,也受汉族农业产生的影响。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战国后期汉族人编写的《吕氏春秋》,较早记载这一农业产生的节气。流传到壮族地区,形成壮族山歌的“时令歌”“节气歌”“季节鸟歌”。另一方面,必须指出的是,壮族歌手并非一味沿用汉族的民歌手法及形式。他们在创造山歌时,具有自己的创新并保持自身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能在山歌中结合壮族地区产生、地理环境特点,灵活创造歌词。例如,《什么好过妈心窝》中;“壮锦比龙斑纹多,棉胎软过糯米粑”;“蛤蚧石逢里面叫,那叫石头会说话”。歌词中用了比喻、拟人手法,但用字中运用了“壮锦”“蛤蚧”“石头”等壮乡特有的产品、动物及地理名词。将汉族图腾“龙”与“壮锦”搭配在一处,显示了壮族歌手的创造艺术。

第二,在语言、音调、声部、演唱形式、组织、场地多方面,保留了壮族历史的原有风格。例如,音调。由于壮族方言的差异造成山歌音调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西南、北路等音调的差异。又,壮族山歌单声部保持古代传统的羽调、微调、商调、宫调式等音阶。演唱形式,以对唱为主。演唱场地,以“圩场”“歌会”“壮族村寨”为主。

[1]熊柱.诗经与广西壮族排歌排偶手法比较[J].学术论坛,2005(10).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编.歌海扬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3]何承庆,李少庆.壮族排歌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4]廖小华.试析诗经中叠音词的语法特点[J].龙岩师专学报,2003.

[5]曾永丰.壮族世传悲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

[6]李晓红,陈劲松.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7]陆栋梁.壮族九我恩歌与诗经小雅·寥获之比较[J].民族文学研究,2011(2).

[8]曾永丰.壮族世传悲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

[9]韦达等人.壮族行孝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

Positive Role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Book of Songs in the Zhuang Folk Songs

HUANG Ming-guang,JIANG Ling-ling
(Zhejiang Yuyin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Zhejiang Hangzhou,310018)

The use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Book of Songs -Fu,Bi,Xing,and Refrain-in Zhuang folk songs has great effect on lyrics expression,wordage,sentence expression,and singing mode of Zhuang folk songs,and on the innovation and keeping features of folk songs.Fu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true history and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folk songs.Bi strengthens their vividness and distinctiveness and enhances their literature value.Xing strengthens their scope,interest and value of art.

Zhuang nationality,folk song,Book of Songs,Fu,Bi,Xing,Refrain

I222.2

A

1674-8891(2016)01-0085-03

2015-11-10

2015年浙江省课程改革课题:高职音乐课中情景模拟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kg2015847)阶段性成果之一。

黄明光(1957—),男,广西桂林市人,浙江大学博士,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艺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西地方文化史;蒋玲玲(1982—),女,江苏南通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艺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罗瑞宁

猜你喜欢
叠字山歌原生态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作文呼唤“原生态”
苗山歌
奇特的叠字联
苗山歌
原生态静宁苹果
叠字家园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叠字话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