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建设之悖论

2016-03-17 04:33吴举宏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悖论基础教育

●吴举宏



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建设之悖论

●吴举宏

摘要:基础教育中大兴特色学校建设之风,这既与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相悖,也与基础教育的阶段属性不符,又与国家政策的主要走向逆行。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和阶段属性,并对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的真实面目进行反思和审视。

关键词:基础教育;特色学校;悖论

吴举宏/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近年来,基础教育界大兴特色学校建设之风,什么德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奥赛特色学校,什么诵读特色学校、国学特色学校、京剧特色学校、陶艺特色学校等等。对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和特色学校的实然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基础教育要谨慎对待特色学校之建设。

一、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

什么是基础教育?这是基础教育界必须时刻反思和铭记的根本问题。只有把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镌刻在心头上、落实在行动中,才能避免基础教育越位、缺位和错位。现在基础教育说过头话、做偏激事,主要原因就在于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应该做什么,在急功近利的追逐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本分,这是地地道道的“忘本”。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基础教育一般是指幼儿教育阶段至普通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而目前我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及其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的基础教育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广义的基础教育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tutor)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1]

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是基础性,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而进行养育身心、启智立德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念、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基础教育是合格标准、机会均等的教育,培养合格“公民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2]基础教育是人人走向成人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个体的人生历程中,基础教育属于养成教育,是人生的基础工程。②在教育系统结构层次上,基础教育处于最基层,是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③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基础教育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的认知基础,是人生学习的基础工程。④在国家管理与发展战略上,培养合格公民和创新人才是核心要素,没有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何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基础教育是国家管理与发展的基础工程。

基础教育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基础教育具有不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独立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如此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服务于“每一个人”,培养“基本素养”,这是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都不能同时具备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等,都必须毫不含糊地、毫不动摇地服从“培养‘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个教育目标。这才是基础教育的本分和天职!

二、“特色学校”的真实面目

关于“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至于“独特”的词义,它所给的解释是“独有的,特别的”。什么是“特色学校”?一般文献认为,“特色”是指独具特点的或者与众不同的,“特色学校”就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校;“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4]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质而相对稳定、个性鲜明的育人风格。”[5]总觉得这些解释还停留在词义上,没有真正揭示“特色学校”的内在本质,更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这个概念理应是特色学校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特色学校理论论证的逻辑起点,更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支点。但是,对于如此重要的核心概念,目前还缺少清晰而权威的理论界定,更缺乏明确而广泛的实践认同。理论上模糊、实践上盲目的领域必然具有很大的质疑空间,也具有非同一般的研究价值。

我们还是从实证出发,聚焦实践吧。有的学校为了打造“国学特色学校”,让“四书五经”上课表、进课堂,早读课时学生放下了《语文》教科书,捧起了《论语》等古籍,重大节日学生都穿上汉服,在悠扬的编钟音乐中行古礼、诵古经;有的学校从学生中挑选了一批音乐有特长的学生,成立了学校艺术团,每逢领导视察、校际交流,学校艺术团的表演成为重头戏,于是艺术特色学校应景而生。领导爱好演变为学校所谓特色是另外一种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有的学校因为校长喜欢围棋,于是就将围棋打造成学校特色;有的学校校长酷爱书法,于是书法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并冠以“书法特色学校”的名号。更有甚者,有学校为了争取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经过多方打听,最终发现市长特别喜欢打乒乓球,于是不惜重金兴建乒乓球馆、延聘乒乓球教练,学习乒乓球是体育课的唯一教学内容,再通过强力的舆论宣传,竭力推介“乒乓球特色学校”,结果市长以“荣誉总教练”的身份经常来校指导,市长和校长成为一对非常亲密的球友。对此,顾明远先生曾说,不少学校为了建设特色学校,就在跳舞、绘画、体育、实验等技能方面狠下功夫,虽然感到这些学校培养了一些特长生,但我总还是感到有些困惑,这些技能训练算不算学校特色?这样的学校算不算特色学校?

三、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建设之悖论

在基础教育领域倡导和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与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相悖,与基础教育的阶段属性相悖,与基础教育的宏观政策相悖,而且学段越低,其背离程度越严重。

(一)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启蒙”与“养成”,而不在“筛选”与“特色”

基础教育要达成的目标犹如建筑工程的“正负零”,“正负零”只是主体工程的基准面,当主体工程基准面下的工程完成、即将进行主体地上工程施工时,这就是主体工程达到“正负零”。因此,“正负零”时既没有需要仰视的伟岸,也没有吸引眼球的惊艳,是没有高低比拼的,更没有特色评比。基础教育亦是如此,整个基础教育都是为了人生打基础——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打好社会生活的基础。本来基础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为人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根本没有任何终结性的特征。[6]因此,基础教育中的甄别与评比、选拔与淘汰难免荒唐可笑,这种越俎代庖的僭越所制造的某种终结性的结果,真的没有多少让人羡慕的实实在在的教育价值。与人的整体素质相比,一张试卷的分量真的很轻。最让人忧虑的是,被分数诱导的学生们就好比浸泡在激素溶液中的无根豆芽菜,不是按照生命的节律踏踏实实地养育根系,而是顾此失彼地一味“蹿高”。这种褊狭的“高度”虽然在考试竞争中鹤立鸡群,但因缺乏发达根系的维系,很难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无数的事实证明,基础教育所粘贴的“优秀学生”的标签在社会风雨中未必光鲜持久,更有老师心目中无数的“一般学生”、“后进生”在人生岁月中变得非同一般、后来居上。当前的基础教育如果有勇气肩扛着教育的道义和使命,“如果理智地面对变动不居的信息社会,就不应该还有筛选淘汰的义务,也不可能还存在所谓精英,更不具有把学生分类分等的功能。”[7]

(二)基础教育的阶段属性决定着其教学活动的“基础”、“全面”与“顺应”,而不是“拔高”、“特色”与“打造”

教学活动特质具有鲜明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性,这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常识,浅显得毋庸多言、不证自明,所以小学教“3-2=1”而不教“2-3=-1”,小学生学会使用放大镜、初中生学会使用低倍显微镜而高中生才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发布了“学习指标专项任务”(LMTF)的1号研究报告——《向普及学习迈进——每个孩子应该学什么》,这项研究从7个维度构建形成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体系,并且强调了不同年龄段发展的不同特征和学习重点(见下图)。但是,当前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大学化的实践风潮恰恰说明教育者们忘却了这个教育常识,这种无端的、毫无伦理的僭越是认知的误解、实践的偏激、底线的失守和良知的丧失。“教学活动特质的阶段属性缘于人类生命个体发展、学校层次构成、文化知识演进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命定而无法逾越的”。[9]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处于幼儿期、童年期和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他们的身心、智能都处在激烈而不成熟的发展时期,只有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才能为人生打好基础。因此毋庸置疑的是,保质保量地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打造所谓特色学校而影响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举措无疑是本末倒置和非法的。这时也许有人会问,面对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教育应该怎么办?答案非常明确:通过校本课程的选择性来“顺应”和“诱导”,而绝不是按照校长和教师的意愿和爱好来打造!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没有广泛涉猎与尝试,教师怎能发现学生的潜质和特长;一部分学生个体的特长不能代表学校的特色,因为任何一所学校学生个体的爱好和特长是五花八门的,以某一门类的学科、某一部分学生的特长来打造学校特色显然是不公平的和荒谬的。再者,学生的心智是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也是在发展中变化的,教育唯有“顺应”和“诱导”而别无他法,这也正是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来分析,基础教育更为重要、更加紧迫的核心任务是高质量地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而不是殚精竭虑地打造所谓特色学校。

(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主导在于“优质”和“均衡”,而不在于“特色”和“品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且明确制定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等制度。对照上述制度及其要求,大家不难看出,基础教育中如火如荼的特色学校建设与国家宏观政策走向也是相悖的。

教育是为人的、成人的事业,教育存在的唯一理由是服务于人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建设的合理性,理应主要从学生群体的发展规律和学校生源结构上加以分析。从学生群体的发展规律上分析,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基础”和“全面”,即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人生奠定基础。从学校生源结构上分析,目前基础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破解择校难题”,实施“就近入学”,那么每一所学校学生个体的爱好和特长应该都是千姿百态的,以部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来建设特色学校的做法显然是法理不容、伦理不允、情理不通的。那种以校长和教师的爱好和特长打造特色学校的做法更是荒诞无稽的,因为这既与教育的服务性和使命感相违背,也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相冲突。特色学校归根到底是人的特色,现在学生“就近入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那么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建设的根基又在哪里呢?

参考文献:

[1]王凡恩,刘小春.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依据于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9,(9).

[2]曹晶.公民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2).

[3]陶西平.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独立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 12,(1).

[4]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J].人民教育,2009,(3-4).

[5]杨发寿.特色学校创建之理论探微[J].甘肃教育,2013,(19).

[6]杨启亮.普适与朴素: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的品质[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7]杨启亮.转向“兜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J].教育研究,2011,(4).

[8]藤珺,朱晓玲.学生应该学什么[J].比较教育研究,2013,(7).

[9]容中逵.论教学活动特质的阶段属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6).

(责任编辑:曾庆伟)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悖论基础教育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海岛悖论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帽子悖论”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