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莉
(惠州市特殊学校,广东惠州516000)
提升语言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培养美的感受
——聋校美工教学之我见
李晓莉
(惠州市特殊学校,广东惠州516000)
本文从聋生的语言表达不通顺,问题意识和想象力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目标性以及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不强等入手,将学习中的问题结合美工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阐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
聋校 美工教学 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断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是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想象力普遍低于正常儿童,语言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由此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我们知道聋生多数表现在形象思维上,而形象思维是人类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整个思维过程都离不开具体形象,而想象则是形象思维主要的思维形式,美感中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都要在想象中实现。由于丧失听力,聋生缺少听觉表象,想象比同龄或同年的正常儿童落后,使聋童学习困难增大,对知识的掌握与对问题的认识较长时间停留在浅层面,因此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解决聋童学习中的这个拦路虎是提高他们学习成效的关键。下面就谈谈笔者在美工课教学中提升聋生语言能力发展想象及培养美感的一些体会。
社会生活中,无论什么人都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聋生也不例外。但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生理残疾,有些胆怯,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往往放弃可说话的权利。他们需要有人鼓励帮助,建立起语言表达的信心,产生说话的欲望,从而为表达口头语言营造氛围。在进行交流中,要努力促进学生想说敢说敢想。教师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喜欢哪些活动,有哪些要求,要看学生是喜欢绘画、手工制作、抑或是色彩素描还是泥工、雕塑。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不管他的回答是语无伦次还是答非所问,作为教师,我们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并给予表扬。比如笔者在五年级上《废旧瓶罐的装饰》一课,笔者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的瓶瓶罐罐,可以用来美化装饰生活。学生仔细想想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废旧的瓶罐呢?有的说:“装饰成花瓶”有的说:“可以做成玩具人”有的说:“可以做成移动车”……其中有个叫刘志维的学生坐在那一动不动。他平时上美工课就话不多,但笔者看到他闪闪发光的眼神,笔者知道他肯定有想法,就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用关切的目光看着他。课堂上温馨的气氛鼓舞了刘志维。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可以制作成小动物,如毛毛虫、大象、小猪……”于是,笔者和学生都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表扬他说得好想得好。从这以后,刘志维在美工课爱动脑筋爱发言了。所以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开口以及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的基础。
聋校美工教学一般的模式是讲解—示范—模仿的固定模式。经常出现书上有什么他就画什么,教师示范什么,他就学什么,模仿能力强,独立运用能力差的现状,同时伴随出现过早进入写实期。以像为美,审美倾向成人化,久而久之形成了模仿—像的恶性循环,从而限制了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让学生自己探讨,形成看、说、画(做)、的实际能力,来学习知识表达思想顺利进行教学活动。明确聋童的动机、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思考方式上要尽可能启发诱导聋童主动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如笔者在教《记忆画水果、蔬菜》一课时,并没有拿出几个水果蔬菜教聋生认识和数,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想想,自己记得或喜欢的水果蔬菜,以此来体现聋生个体意愿。聋生的个体动机、行为的自然表现会导致各自产生不同种类与数目。教师诱导聋生对应手中水果蔬菜名字、数目、形状、颜色进行启发学习,同时将聋童的思维进一步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如将成人眼中的水果蔬菜彻底打破,由孩子自己自由将“水果蔬菜”的概念外延,如:会说话的水果、蔬菜,爱奔跑的水果蔬菜,爱穿花衣的水果蔬菜等等。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都增强了,产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几率增加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观察体验等并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
聋校课外小组活动中的内容大都是校本课程。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学习知识,在愉悦中进行制作。
3.1 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发展想象
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应以兴趣为主。大多能参加这个活动的都是自愿报名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不能抹杀孩子的这一兴趣,首先要摸清他们喜欢哪一方向,不要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强加于他们身上。笔者曾带了10个学生的兴趣班8名女生2名男生。这两名男生的兴趣鲜明。一位喜欢制作一些比较细心的手工,如剪刻纸、中国结等。而另一位最不喜欢这种手工。他喜欢创造性的手工和绘画。而女学生大都喜欢手工和水粉画。根据这些特点,笔者的每节课都会让每位孩子愉悦地进行。如果上手工课,笔者会首先制作不同类型的作品给孩子欣赏,再利用多媒体放一些类似的作品让他们欣赏,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哪一种作品是自己喜欢的,最后让他们自己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杨冠华学生制作的手工能充分展示他的细心、耐心,如他做的《清明上河图》、《妯娌之间》、《农家乐》等至今挂在学校的墙壁上。而廖奕锐学生的作品每次都会让你意想不到。他曾制作过一艘轮船,题目是《豪华号》,作品长达120 cm、宽60 cm,并制作了电机,船舱都通了电,船头的灯随时可以亮,还有他喜欢的剑、行驶的小车等等。他不但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了制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吸收了绘画等以外的知识,其他学科也相应地产生了兴趣。这个孩子从此变得爱学习了。其他的女学生也做了很多的作品,学生的课外活动作品参加全国首届盲、聋、培智学校美工作品大赛,郭云华学生获二等奖,赖咏妍、廖奕锐、叶云花、陈文燕等学生分别获三等奖、优秀奖。赖咏妍、陈文燕等学生参加广东省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中获金奖、银奖、铜奖。参加第二、三届“商校杯”惠州市中小学生书画大赛中分别获金、银、铜奖等不同等次的奖项。这些荣誉的取得给聋生极大的精神鼓舞并且很好地拓展了语言空间,发挥了他们的想象。
3.2 多元评价提高信心
评价标准要多元化和多级化,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如笔者在《废旧瓶罐的利用》一课课末,笔者设置了一个环节让孩子们评价学生的作品,每个人上来说一句总结性的话“认为谁的作品最棒,为什么?”孩子们都很踊跃。郑曼思说:“罗晶莹的最棒,因为他用那个瓶子做的蝴蝶跟真的一样,看起来会飞。”黄敏峰说:“我觉得黄少基的最棒,因为他做的雪人既简单又漂亮,所有的学生都没有想到”……
在教学中,笔者还根据内容的难易,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比较有创意的学生适当延长完成的时间。每一个内容完成后,笔者都对学生的作业有讲评。讲评时,把学生的作品放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对每一份作业进行点评互评。如在对《创作画——我的家》这一课的作业讲评时,笔者把学生的作品用相机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依次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谁的作品最棒,为什么?谁的作品最有创意等方面进行互评。最后,笔者我从色彩运用恰当、和谐、构图是否合理、造型、创意等方面去评价并公开相互打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找出了问题所在。比如:有学生直接找书上临摹,以像为美,有的学生构图尚不够合理整张纸只在左上角绘画,右边全部空着,失去了美感。有一幅画是农家小院葡萄架下有几只可爱的小鸡在找虫吃,非常温馨。笔者对这幅作品也请学生点评并加以表扬鼓励。通过这样多元评价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对作品更加认识了他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高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保持了对美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了绘画及手工制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相互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想象是聋生获得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条件。聋生富于想象,但他们的想象又具有一些弱点,而美工课是具有很大想象空间的教学内容。聋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珍视、保护和精心拓展聋生想象并培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还要在教学中发觉语言表达的丰富素材,并且课外活动也是对语言教学的巩固和延伸,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广大特教工作者都应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并依据聋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想象,培养美感。
[1]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聋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杨辛,甘霖,刘荣凯.美学原理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陈军.聋校语言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8.
[5]周春梅.在手工制作教学中培养聋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特殊教育,2008,(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