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诗 朱立学 罗 梅 吴艳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人事处,广东 广州 510225)
养老保险并轨对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影响分析
王鸿诗朱立学罗梅吴艳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人事处,广东 广州510225)
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对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改革的正面效应,努力消除负面影响,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强师资队伍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推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养老保险并轨地方高校师资队伍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存在的“双轨”格局结束。“并轨”改革将破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难题,对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影响较大。地方高校不同于重点高校,受财政投入、办学经费、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筹资难度大、成本高。如果不能解决经费问题,就会影响改革的进程与效果,影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并轨”改革促使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管理模式、年龄结构等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地方高校的影响尤为显著,其中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
1.有利于倒逼人事改革,淡化编制管理。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一方面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催化剂,有利于缩小在编和非在编身份、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等差距,维护在岗人员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同制同权”。另一方面是高校逐步淡化编制管理,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形成优进劣出、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的制度保证。
2.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基础公平。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按照企业职工的模式推进,待遇水平与缴费相关联,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1]。改革要求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教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工资制度,实现在编和非在编人员在工资构成上“并轨”,使相同岗位的教职工的收入更接近。
3.有利于优化队伍结构,吸引“双师型”人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首先是促进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尤其在延迟退休方案提上日程,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时间有所延长,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老中青相结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是打开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的交流“瓶颈”,畅通企业人才的交流渠道,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2]。
(二)消极影响。
1.可能引发人才流失,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高校养老保险“并轨”改革面临一大问题就是人才流失问题。目前不少高校教师对于改革存在疑虑与担忧,担心改革后退休待遇水平会大幅下降,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高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或引发离职或提前退休潮。据报道,早在2008年国务院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试点数年后仅广东推行了“部分”改革,结果在试点中暨南大学有30多名教授提前退休[3]。
2.加大高校办学成本,影响改革进程和实际效果。根据养老保险“并轨”改革方案,各级财政需同时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并且不降低当前的工资水平。从以往的改革实践看,这一设定将导致地方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无形中也加大高校办学成本。在当前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改革成本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转嫁到事业单位,这对于办学经费紧张的地方高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在改革大背景下,近年来地方高校的离退休人员要求提高待遇的呼声“水涨船高”,而地方政府相应投入较少,也进一步加重地方高校的自身负担。
3.减少体制内编制优势,影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轨”改革之后,“体制内”优势逐渐消失,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编制的吸引力相应下降,这必将在全社会引发剧烈的人才竞争和流动。尤其是各行业企业甚至于重点高校对地方院校的高层次人才“掠夺”会愈演愈烈,而大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方高校,要吸引和留住高学历、高职称或紧俏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将会十分困难,付出的人力资源成本随之增加,这既直接影响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更影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
在“并轨”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转变观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淡化编制管理,推行全员聘用制。在当前编制受限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推行以教师聘用制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制改革,逐步淡化编制身份,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制度,打破目前实际上的“岗位聘任”和“身份聘用”相结合的“双轨制”,破除“铁饭碗”的传统观念和“体制内”的思想,不断鼓励创新,不拘一格引进和培养人才。
2.规范人才流动,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纵观当前高校的人才竞争状况,地方高校如果只谈激励(正强化),忽视约束(负强化),缺乏完善激励机制(引进人才政策制定时未考虑约束条件)、恶意竞争(只考虑争夺人才)的结果必然造成人才从自利角度出发的无序流动[4]。因此,地方高校要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按照按劳分配的绩效管理原则,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实施“择优评聘、优劳优酬”的激励体制,另一方面适时利用聘用合同、绩效考核、规章制度等手段减少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使人力资源管理朝着规范、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学校发展服务。
3.坚持以教师为本,探索柔性管理模式。随着“并轨”改革的实施,人们对高校教师“身份”的认识发生变化。高校教师应属于知识型员工,与高校的关系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雇佣关系”,又不是传统的“国家干部”管理模式,而是为了完成各自理想和目标共同走到一起的 “战略伙伴关系”,因此不能用传统硬性的管理模式[5]。因此,地方高校应确立“以教师为本、学校和教师双赢”的理念,积极实施柔性管理,建立和谐协调、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把握关注教师需求、发挥教师创造力的切入点,推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积极应对,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1.完善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教师待遇。中央通过的养老保险并轨方案的基本思路可归纳为“一个统一、五个同步”,其中一个“同步”就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因此,地方高校应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不仅为弥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尤其是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薪酬,切实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在“安居”基础上“乐业”。
2.培养校本精神,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轨”改革的初衷是消除员工身份的差异,实现社会公平,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主要是在编员工)对于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打造和宣扬同舟共济的目标愿景,形成学校的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观,正面肯定和鼓励教职工的爱校行为和举动,并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进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教职工主人翁精神。
3.优化服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对于高校而言,并轨改革不仅针对养老保险,还应该体现在体制和观念上与企业管理模式接轨,进一步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当前,高校的一些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官僚作风严重,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影响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满足感。这就要求高校各个部门尤其是行政职能部门要树立“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观念,推进工作作风转变,优化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完善制度,加强师资队伍规范化管理。
1.合理配置,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养老保险并轨方案“五个同步”之一就是要求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可见职业年金是并轨改革的配套制度。所谓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为公职人员或雇员提供补充养老保险的总称,其本质上是一种长期薪酬安排,是延期支付的员工薪酬。员工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即可获取职业年金收益,一般从退休开始领取直至死亡[6]。因此,地方高校可借助改革的“东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教职工的服务年限、技术职务、能力水平及贡献大小等建立差异化的职业年金制度,将年金水平与教职工的贡献大小密切结合起来,体现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原则,从而有效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发展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发挥优势,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发挥自身优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广开门路、广纳贤才,建立起引进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同时,地方高校要打破只从科研院校引进教师的单一思路,大胆地从社会各行各业引进优秀人才。
[1]李唐宁.养老金并轨致地方压力大增,部分单位等改革来接盘[N].经济参考报,2015-02-28.
[2]李丹丹.养老金并轨方案:4000万“体制内”将缴养老金[EB/OL].[2015-01-15].http://news.southcn.com/china/content/ 2015-01/15/content_116329518.htm.
[3]孔令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利于人才合理流动[N].健康报,2015-01-20.
[4]梁凤鸣.激励与约束并存——论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61.
[5]常亚南.知识型员工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2):193.
[6]景根杰.职业年金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