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亚亚,孙雪娥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生态翻译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启示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
田亚亚,孙雪娥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是陕西省外宣的亮点之一,其翻译研究能够推动我国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的传承和发展,维护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丰富世界语言文化。生态翻译学以维护文化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为使命,可以有效地指导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遵循生态翻译学“平衡和谐”原则与“多维整合”原则处理原文本、选取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实现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和谐共进、融合发展。
关键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翻译学;平衡和谐;多维整合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我国的非遗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曲艺、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杂技与竞技、民俗10大类[2]3。非遗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其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国非遗的翻译实践与研究能够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维护国家文化身份与文化主权,推动世界文化和谐共进。
一、陕西省非遗翻译现状及重要性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省会西安为十三朝古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陕西省文化厅官网显示: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41项[3]。但是,通过文献检索、咨询专家、市场调查得知,在翻译实践方面,陕西省非遗介绍的译文零星地散见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20碟装)》《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以及“中国文化网(英文版)”等个别出版物或网站上。另外,有关陕西省非遗翻译的研究几乎为一片空白。翻译实践的不足与研究的欠缺成为陕西省文化精髓走向世界的绊脚石,严重制约着陕西省非遗的深度开发,不利于发挥其文化、旅游与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将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探究陕西省非遗的英译策略与方法,以期为陕西省非遗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省市乃至全国的非遗翻译实践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生态翻译学的伦理原则
生态翻译学诞生于21世纪初,其发展经历了理论建构—实践—全面发展—质疑等阶段。2001年,生态翻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翻译生态环境”这一概念。他指出翻译生态环境包括“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4]73。2004年,胡庚申正式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作出描述和解释,为生态翻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该书中,胡庚申从生态学的角度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5]51。2008年,胡庚申发表《生态翻译学解读》专题论文,提出“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2009年正式宣称翻译的“生态学转向”;2013年,胡庚申的专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问世,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理论构架基本成型[6]。
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达尔文的“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础。其研究对象为: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翻译群落生态(译者)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伦理原则包括:“平衡和谐”原则、“多维整合”原则、“多元共生”原则与“译者责任”原则;其核心理念为: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以及“译者中心”等。[5]130简言之,生态翻译学的真谛在于保持源语与译语文本生态的平衡;在于关注原文的生命能否在译语环境中生存和长存;在于保持翻译生态、文本生态以及翻译群落生态的稳定、和谐与平衡。作为跨学科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自诞生至今已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为翻译学研究拓宽了角度,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三、生态翻译学对陕西省非遗翻译的启示
非遗的翻译属于外宣翻译,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中国文化的精粹展示给外国读者,树立中华民族形象,丰富全球文化,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平等对话[7]65。生态翻译学以维护语言多样和文化多样性为使命,对陕西省非遗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将从生态翻译学的“平衡和谐”原则与“多维整合”原则角度探究陕西省非遗的翻译。
(一)平衡和谐原则
平衡和谐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翻译生态(译境)平衡和谐、文本生态(译本)平衡和谐、翻译群落生态(译者)平衡和谐三个方面。它既包括跨语言、跨文化的整合平衡,也包括内在、外在因素的整合平衡,还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合与平衡。翻译生态指翻译主体(参与翻译活动的一切生命体,如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发起者等)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包括与翻译活动有关的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5]88。翻译生态平衡是翻译活动开展的前提,没有翻译生态的平衡与和谐,成功的翻译就无从谈起。文本生态平衡和谐包含语言、文化与交际平衡三个方面。翻译群落生态平衡和谐指翻译活动中以译者为代表的“诸者”,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译文审查者、翻译赞助者、译著出版者、编辑等人的妥协让步、宽容变通、协调平衡。[5]92
在陕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首先回到原文的生态环境之中,分析原文本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交际意图、重点信息、翻译难点、语言文化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等文本内外因素,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准确理解原文。翻译主体(尤其是译者、原文作者与翻译发起者)之间要充分沟通,确定译文面向的读者对象、翻译的目的、翻译的内容、翻译应遵循的原则等宏观层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准确理解了原文,明确了翻译的基本要求后,译者应在尽量保留原文文化特点与交际意图的基础上,顺应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遵守译语语言规范以及社会政治权力制约,准确把握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际需求,力争在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与读者间寻求平衡点,实现“诸者”的融合与共鸣,实现翻译生态的平衡和谐。
在选取陕西省非遗介绍文本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时,译者应牢记平衡和谐原则。为了防止译语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以及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蚀,译者不可为了一味迎合译语读者的认知理解水平而过度使用归化的策略,也不可一味追求原文的异质特点而过度使用异化的策略。译者应维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在世界语言文化体系中的身份和地位,综合考虑原文生态环境和译文生态环境,平衡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文读者等翻译主体的要求与需求[5]83,灵活使用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力争做到内容层面异化与语言层面归化相结合,从而一方面保持非遗文本的文化特色,传播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满足译语读者求异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帮助译语读者理解、接受译文,最终实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平衡和谐。
(二)多维整合原则
多维整合原则指译文的评判标准并非仅仅局限于忠实原文或迎合读者需求,译者要在保持文本生态的基础上,整合平衡翻译活动中的各个因素,努力实现译文能在新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生存”和“长存”。多维整合主要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5]114
1.语言维
语言维的转换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8]。英汉语言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别。汉语句子注重“意合”,注重隐形连贯,以神统形,比较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读者可根据潜在的逻辑关系理解句子的含义;英语注重“形合”,注重句子结构与形式,通常借助明显的、规范的形态变化表现意义,借助连接手段表现句子的逻辑关系,以形显意。另外,汉语中包含很多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调铿锵的四字结构,而英语中却没有类似的结构。[9]在对陕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英译时,译者应把握汉英两种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尽量做到两种语言在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不同层次上的自然转换,实现译语与源语同样的“达意”与“传神”。例如,以下两例节选自《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中“西安鼓乐”与“安塞腰鼓”的汉英介绍:
例1西安鼓乐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曲调优美。曲与鼓、铙混声交响,相映成辉,曲鼓并作,气势磅礴。[2]29
译文:Wind and percussion ensemble of Xi’an is characterized by grand structure,elegant style and beautiful melody,with the music and sounds of drums and cymbals blending together producing a magnificent effect.[2]29
例2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鼓舞艺术,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它的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鼓声如雷,声势震撼,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52
译文:Ansai waist drum dance is a unique,large-scale folk drum dance,which is popular in Ansai Count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haanxi Province.It can either be performed by several people or as many as 1 000 people together.Due to its thundering drums and grand spectacle,it is known as the“No.1 drum dance in the world”.[2]52
上述两例中,原文各由两个并列句组成,两个句子间以及句子成分间几乎没有连接性词语,但逻辑清晰、句意清楚,体现了汉语“竹”式结构的特点;原文中四字结构传神达意、整齐悦目、文笔优美、铿锵有力。在例1中,译者将两个汉语短句转换成一个英语长句,将原文第一个句子处理成主句,借助介词“with”将第二个句子处理成介词短语,用作主句的伴随状语,体现了英语“树”式结构的特点,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在例2中,译者将原文的两个汉语句子转换成3个英语句子,并根据原文隐含的逻辑关系,借助关系代词“which”,连词“either...or...”以及介词短语“due to”显化句子成分间的逻辑关系,明晰句意。在翻译四字结构时,译者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差异,将其转化成形容词加名词的形式,符合英语读者崇尚简洁的审美情趣。
2.文化维
文化维的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在译语中保留、阐释源语的文化内涵。要实现源语与译语文化维的转换,译者应认识到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应努力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保护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平衡和谐,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5]237陕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介绍中包含大量地名、人名、节日名、艺术形式名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该类词语植根于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文化内涵深厚,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表达,因此成为翻译中的难点。翻译该类词语时,译者应兼顾源语的文化特色与译语的通顺自然,充分考虑源语隐含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与认知水平,掌握好“异化”与“归化”的融合点,灵活使用直译、音译、解释性翻译等翻译方法。例如,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中,陕西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牛郎织女传说”的部分介绍如下:
例3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用“鹊桥相会”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重逢。农历七月初七也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而逐渐演变成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2]5
译文:Today,Chinese people still use“meeting on the magpie bridge”to talk about the reunion with one’s spouse or lover after a long separation.Because of the legend of the cow herder and weaver girl,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traditional festival—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or what is commonly known as Chinese Valentine’s Day.[2]5
在例3中,中国文化典故“鹊桥相会”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传说人物“牛郎、织女”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内涵,能激发译语读者了解“鹊桥、牛郎、织女”的好奇心。试想一下,如果将“鹊桥、牛郎、织女”音译为“Queqiao、Niulang、Zhinv”,那么译语读者只能简单地了解一些汉语符号,即故事发生地以及主人公名字的汉语拼音,而不能了解其文化含义。因此,直译的传播效果优于单纯音译的效果。上述词语除了采取直译的方法外,也可采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鹊桥”可翻译为Queqiao,the magpie bridge;“牛郎”翻译为Niulang,the cow herder;“织女”翻译为Zhinv,the weaver girl。音译加直译的方法既可使译文读者了解原文中特有事物与人物的汉语名称,又可使读者了解其文化内涵,可谓一举两得。在例3中,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翻译采取了直译加文内解释的方法。“Double Seventh Festival”为直译,能够表明该节日的时间,但不能够传达该节日的意义与文化内涵,“or what is commonly known as Chinese Valentine’s Day”属于解释性翻译,译者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节日来解释源语中的特有文化,以补偿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认识的缺失。直译与解释性翻译的有效结合实现了源语与译语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再如,陕西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黄帝陵祭典”这一名称可采用直译的方法,译为“sacrificial ceremonies at the Yellow Emperor’s Mausoleum”。通常情况下,人名多采用音译的方法,但“黄帝”这一名称富含文化内涵,宜采用直译的方法。如若将“黄帝”音译为Huangdi,那么译文读者只能大概了解到这是一个普通的人名,而不能获得其他的信息。黄帝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为五帝之首。因此,emperor (皇帝)一词能准确体现其帝王的身份与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黄色为高贵的颜色,为“帝王之色”。另外,黄帝名字的来历与黄色也有密切关系。据《史记索隐》记载,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10]5。由此可见,yellow emperor可向译文读者传达源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可实现文本高效交流的目的。
在翻译陕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介绍中的文化特色词语时,直译为首选的方法,它可以原汁原味地保持源语的文化特色,因此,原文能直译时译者应尽量采取直译的方法。例如,“木兰传说”可直译为“legend of Hua Mulan”,“西安鼓乐”可直译为“Xi’an wind and percussion ensemble”,“凤翔泥塑”可直译为“clay sculptures in Fengxiang county”,“凤翔木板年画”可直译为“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in Fengxiang county”,“陕北说书”直译为“story-telling in Northern Shaanxi”,“安塞腰鼓”直译为“waist drum dance in Ansai county”。但如果原文无法直译,译者可采用音译、解释性翻译等方法。如“陕北秧歌”“商洛花鼓”和“秦腔”可采用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译文分别为“yangge folk dance in Northern Shaanxi”“huagu opera of Shangluo”“Qinqiang opera”。
3.交际维
交际维的转换指译者除了在翻译中实现语言与文化层面的转换外,还应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8]3。非遗翻译属于外宣翻译,其主要功能在于以最简洁的语言向读者传递原文本的重要内容[11]43。根据黄友义提出的外宣翻译原则,中国外宣翻译应贴近译语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译文应贴近受众的思维习惯[12]27。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提出的文本功能理论进行分析,非遗代表性项目介绍属于“信息型”(expressive) 兼“感染型”(appellative)文本,其交际意图在于介绍有关非遗艺术特色、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的基本信息,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精粹,维护中华民族文化身份;激发译入语受众购买非遗相关商品以及赴非遗相关景点或景区旅游的欲望,并唤起其非遗保护意识。由此可见,译者应根据非遗汉语文本的交际意图与功能,按照译入语信息型与感染型文本的语言特点、译入语受众的信息需求、思维习惯、认知水平、接受心理等增补、删减、调整、变通甚至改写原文,即在语言层面上采取归化的策略,力争以简洁明了、清晰易懂的语言向译语读者传递中国非遗的精髓。
通过对“陕西省非遗数据库”“中国非遗网”与“中国非遗名录数据库”中有关陕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介绍的文本分析得知:同一网站内同一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汉语介绍良莠不齐,随意性较大。“陕西省非遗数据库”对陕西省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的每个代表性项目有系统、全面、清晰的介绍,但缺少第三批非遗项目的分项介绍。“中国非遗网”中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分项介绍,但缺乏第二、第三批项目的分项介绍。“中国非遗名录数据库”中有关陕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介绍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在同一类别且同一级别的代表性项目介绍中,有的文本篇幅较长,有的篇幅较短;有的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有的内容简单、条理不清。例如,同为民间美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凤翔木板年画”的介绍文本为2 624个字,包含“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小标题,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然而有关“黄陵面花”的介绍仅为609个字,整篇介绍中无小标题,介绍以该艺术形式的“历史典故”与相关“习俗”为重点,缺乏有关艺术特色与传承意义的介绍。[13]
现以“中国非遗名录数据库”中“黄陵面花”的部分介绍为例分析译者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交际维的转换。
例4面花流传在黄陵农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时,随从介子推将自己的股肉割下献给饥饿中的重耳。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取得政权后,大赏群臣,唯独忘封介子推,介子推便偕母归隐绵山(山西介休东南)。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派人到处寻找,听说他归隐绵山,于是把环山土地,尽封给介子推而称介山。之后,为找介子推又放火烧山,认为介子推会和母亲一起出来,谁知母子竟烧死在山中。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他,在他死之日(即清明前一天)不动烟火而吃冷食,称谓寒食。《邺中记·附录》载:“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梗来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面花。[13](共计280字)
网站中对于黄陵面花的介绍总计609个字,其中有关其溯源的介绍为280个字。黄陵面花名称的由来仅为传说,其是否与寒食节相关有待进一步考证。原文本中出现人名“晋文公重耳”“介子推”,地名“绵山”“介山”,食物称谓“寒食”“醴酪”以及书名《邺中记·附录》,该类词语带有深厚的文化色彩,即便是中国读者也未必了解其含义,更不用说外国读者了。在翻译该段汉语文本时,如若译者不顾及原文本的交际意图,忽略了译语读者为普通的读者大众,严格按照原文本逐词逐句地翻译,那么译文将违背译语语言规范,晦涩难懂,令译语读者望而生畏。黄陵面花的介绍应包含若干方面,与面花的制作工艺、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相关风俗等相比,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并非译语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翻译上述文本时,译者可变通原文,筛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化繁为简,然后进行缩译。
总之,在将中国非遗介绍文本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时,译者应该关注译文是否能够传达原文本的交际意图或功能。译者可参考译入语国家非遗介绍平行文本的篇章结构特点与语言特点,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方网站中非遗的英文介绍,准确把握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实际需求,在原文作者、译事发起者、译文读者等人的帮助下,修改、规范、统一、完善原文的内容与格式,然后再进行编译或译写。翻译完成后,译者可将修改或完善后的原文反馈给相关人员或部门,供其更新原文本。这样的过程体现了翻译群落中“诸者”以及“翻译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关联互动、相互影响与平衡和谐。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原则为陕西省非遗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处于中心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译者在原文理解、翻译内容选取、翻译策略与方法选择等方面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化冲突为和谐,遵循“平衡和谐”与“多维转换”的原则进行翻译。译者应尽量做到译文在内容层面能够真实传递源语的文化特色、重要信息与功能,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同时又能在语言层面做到流畅自然,符合译入语规范,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精粹的有效传播,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民俗艺术,2008,(1):6-17.
[2]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3] 陕西省12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EB/OL].(2014-12-08)[2015-10-15].http://www.sxwht.gov.cn/20141208/100012035.html.
[4]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 苗福光,王莉娜.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J].上海翻译,2014,(4):77-82.
[7] 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3):64-69.
[8]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9] 秦平新.英汉语言形式化差异与翻译隐化处理[J].学术界,2010,(1):167-171.
[10] 许顺湛.三皇五帝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8.
[11] 张丽红,刘祥清.生态翻译论对外宣翻译的启示[J].中国科技翻译,2014,(2):43-46.
[12]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13] 陕西省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DB/OL].[2015-10-15].http://fy.folkw.com/view.asp?id=1038.
【责任编辑贺晴】
The Trans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from Eco-translatological Perspective—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Shaanxi Province
TIAN Ya-ya,SUN Xue-e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China)
Abstract:Shaanxi province possesses rich and colorfu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which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Shaanxi’s foreign publicity.The translation study of Shaanx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can promote the spread and prote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s on the global scale,safeguard China’s cultural identity,and enrich the world languages and cultures.Eco-translatology aims at maintaining language diversity and culture diversity,so it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Shaanx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and cultures,the translator can deal with original texts and adop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balance and harmony”principle and“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principle.
Key words:Shaanxi provinc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co-translatology;balance and harmony;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0-0055-06
收稿日期:2015-12-21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15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英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2015Z10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跨文化视阈下的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14JK1215);商洛学院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商洛旅游文本英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5SLWH07)
作者简介:田亚亚(1981—),女,陕西商州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翻译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孙雪娥(1964—),女,陕西洛南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实践研究。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