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日语授受表达”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2016-03-17 05:05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因特征

田 小 凤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中国式日语授受表达”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田 小 凤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要:日语授受表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困扰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难点语法项目之一。中国学生使用授受表达经常有不符合日语表达习惯的现象。日语的授受表达要比汉语发达得多,其使用注重内外及上下有别,重视视点及恩惠意识,独具人称暗示的表达效果。“中国式日语授受表达”的原因有母语的负迁移、教材编写的问题、教师教授方法的问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欠缺等几种。

关键词:中国式日语;授受表达;中国日语学习者;特征;成因

一、“中国式日语”的界定

“中国式日语”是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由于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所造成具有明显汉语倾向却没有语法错误的、不自然的日语表达。[1]67在长期的日语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整理发现,“中国式日语”的错误类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及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日语学习者经常使用一些日本人很少使用或者从不使用的话语;另一方面,由于受学习者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生搬硬套汉语规则,习惯将汉语和日语句型一一对应,而出现不合规范的畸形日语。中国式日语表达在中国日语学习者中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际的有效性,甚至导致了交际的失败。

二、“中国式日语授受表达”的类型分析

1.授受表达中人称代词的滥用

笔者在教授中国学生授受表达语法项目时,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现如下的句子:

(1)母は私の誕生日に私にセーターを編んでくれました。

(2)先生、あなたに荷物を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

以上两个句子从语法层面分析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却让听者有不协调的感觉,这种“中国式授受表达”在学习者的会话和翻译练习中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日语授受表达本身具有的方向性就足以表明动作的对象,因此在使用含有授受表达语法体系的句子中,作为主语和补语的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经常是省略的,而汉语的授受表达“给”并不包含方向,并且汉语句子的主语和对象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因此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日语学习者在表达“(1)我生日时母亲送给了我毛衣”及“(2)老师,我来帮你拿行李吧”这类句子时,就习惯性地过多使用“私(我)”“あなた(你)”之类的人称代词,显得整个句子极不自然。

2.将日语授受表达与汉语的“给”完全对应

这种错误的典型表现就是学习者在翻译中只要遇到“给”这个词,就马上想到日语的授受表达。其实,汉语的“给”与日语的授受表达并非完全对应。在汉语中所有的授受关系用一个“给”字就足以表达清楚,而日语授受动词却包括7个。日语的授受表达比汉语的“给”所表现的意思要丰富得多,日语的授受表达本身包含说话者的心理及态度,因此对日语学习者而言,这属于一个很难掌握的内容[2]。为了更进一步弄明白汉语“给”的含义及用法,现对其用法做一回顾及小结。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给”作出如下解释,“给”可以作为动词、助词及介词使用,用法如下:(1)[动]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或某种待遇;(2)[动]叫,让;(3)[介]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交与,付出;(4)[介]为;(5)[介]引进动作的对象,跟“向”相同;(6)[介]表示某种遭遇,被;(7)[助]直接用在表示被动、处置等意思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面,以加强语气。[3]464

从以上关于汉语“给”的用法来看,汉语的“给”和日语的授受表达用法并非完全对应。但是,中国日语教师在教授初级学习者时,往往将日语的授受表达简单地对应为汉语的“给”,因此,就出现以下“中国式日语授受表达”。比如要表达“(3)这部电影恐怕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这句话,初学者往往翻译为「(3)′この映画は青少年に悪い影響をあげるおそれがある」。这句话从表面看似乎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日本人在表达“给予……影响”的时候,不用「あげる」,而用「与える」取而代之。因为虽然「あげる」与「与える」都有“给”的意思,但是日语的「あげる」作为授受动词不仅单纯表示物的授予,同时表示说话人的感情,也就是授受表达常伴有恩惠的意思,所以主语经常是有情物,而「与える」表示的意思是中立的,经常用于社会场面的描述,主语经常是无情物。[4]由于学习者对日语中表示“给”的一般动词和授受动词的真正内涵没有搞清楚,于是就出现了普通动词和授受动词的混淆使用,结果产生了“中国式授受表达”。

另外,如“(4)我的日记给妹妹看了”这个句子,学习者往往翻译为「私は妹に日記を読んであげました。」从字面看,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是这个句子的确是不自然的,日本人也不这样表达。原因在于这个句子“给”表示的真正内涵不是“给予”,而是表示“被动”。日记本来是给自己看的,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将自己的日记给别人看,而实际(4)要表达的意思是由于妹妹看了“我”的日记给“我”带来了麻烦,这符合日语被动态的用法,因此,(4)翻译为「妹に日記を読まれてしまった」较恰当。由于学习者没有将日语被动态和授受表达的内涵弄明白而出现了混淆使用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将日语的授受表达与使役态混同使用的倾向。比如“(5)周末我一直找,可是没找到,给我累死了。”这句话应该翻译为「週末ずっと探しましたが、結局見つけられなくて、死ぬほど疲れてしまった。」而在平时的翻译练习中,大多数学生却翻译为「週末ずっと探しましたが、結局見つけられなくて、死んであげました」。由于中国母语话者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一遇到“给”很容易对应日语的授受表达,因此出现了授受表达的用法混乱。在平时的翻译中还经常出现这种情景,比如,母亲对孩子说:“你给我坐好。”大部分学生翻译的句子为「ちゃんと座ってあげますよ。」而确切的翻译应为「ちゃんと座りなさい。」这句为日语命令型的表达。学习者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正是因为将命令型和授受表达混淆,以致出现不符合习惯的表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习惯将汉语的“给”与日语授受表达混淆的倾向,结果造成了授受表达与命令、被动、使役相混淆的“中国式授受表达”。

3.授受表达的过剩使用

授受表达的过剩使用是指不该使用授受表达的句子却使用了授受表达。这种错误的典型表现为“(6)老师,我来给你拿行李吧”这一类型的句子,学习者经常翻译为「(6)′先生、この荷物を持ってあげましょう」,这个句子在不需要使用授受表达的地方使用了授受表达,而使整个句子不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从语法上看,这个句子没有任何错误,但却是不确切的表达,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在日语中,从语用学的角度讲,「~てやる·~あげる」句型表示由于说话者的意志性行为而使听话人或者第三者受到恩惠,所以给人一种说话人以恩人自居的感觉。即使用表示自谦的「~てさしあげる」,以恩人自居的语感也丝毫没有减弱。[4]106-115这种场合常用表自谦的依赖形式来替换表达。

4.授受表达的非用

由于学习者在本该使用授受表达的时候却没有使用授受表达,对作为听者的日本人感到不协调的表现称之为授受表达的非用。[5]127中国学生由于对授受表达及非授受表达的区别没有真正掌握,而在表达类似“(7)老师说我的意见很有意思”这类句子时,经常不习惯使用授受表达,而使用「(7)′先生は私の意見を面白いとおっしゃった」或「(7)″私の意見はとても面白いと先生に言われた」。这两个译句,从语法方面来看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作为一种向老师表达很难得的、表感谢心情的时候,并不是确切的日语表达形式,这时候应该说成「先生は私の意見を面白いと言ってくれた」。这是由于学习者没有掌握日语授受补助动词表达的侧重点不在于方向性而在于复杂的人际关系方面,即就是含有说话者的感情及调节人际关系的机能这种语用功能,因此出现了表达失误。

三、关于日语授受表达特征的归纳

从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日语与汉语的授受表达存在以下方面的显著差异。

1.日语的授受表达要比汉语发达得多

从整体上看,日语的授受表达相对于汉语的授受表达更复杂,使用的范围更广泛,因此日语中关于授受表达的用法远远比汉语丰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日语的“授受表达”除了表示物的“授予与接受”这层意思外,还包含着一种人际间的恩惠转移,它体现着日本人之间特有的恩惠意识,这也是日语授受表达所特有的。而汉语的授受表达要比日语简单得多。所有的授受表达用一个“给”字基本就可以表达了。

2.日语的授受表达使用注重内外及上下有别

汉语的“给”不仅可以用于自己给别人,也可用于别人给自己,还可用于上级给下级和下级给上级,而在使用日语授受表达时,要根据说话人与对话双方的亲疏及上下级关系来选择不同的授受动词,很多初学者对此没有深刻理解,导致错误百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某一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日语的授受表达也不例外。日语的授受动词与汉语相比更注重内外有别及上下有别,这正是日本人“以和为贵”思想的集中体现。日本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严格按照「内」「外」的不同范围来选择语言。

3.日语的授受表达更注重视点及恩惠意识

日语的授受表达将日本文化中的恩惠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恩惠意识可以分为“自行他利”“他行自利”和“自行自利”三种。[8]77-96“自行他利”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恩惠或利益,这种恩惠是一种纯粹的好意。与此相对,“他行自利”是指别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利益及恩惠。这里所说的“自己”不仅指说话人本身,也包括说话人一方的人。“自行自利”旨在强调说话人积极主动地要求别人施予自己恩惠。在日语的授受表达中「あげる」系属于“自行他利”的系列,而「くれる」系属于“他行自利”的系列,「もらう」系属于“自行自利”的系列,三者语感是截然不同的。「あげる」体现了说话者施恩的语感,「もらう」则强调说话人自己积极主动地要求别人恩惠的感觉,而「くれる」系则强调消极地接受恩惠的语感。如中国学生在问老师问题时,习惯使用「先生、この質問を教え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而以日语为母语的学生则更倾向使用「先生、この質問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两句日语翻译成汉语意思是一样的,即“老师,能给我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吗?”两种日语表达从语法上讲都不存在任何错误,但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前者属于“他行自利”系,强调消极地接受恩惠的语感,而后者属于“自行他利”系,强调了说话人积极主动地争取别人恩惠的语感,从这个层面分析的话,中国学生这种不合适倾向就不难理解了。

4.日语的授受表达独具人称暗示的表达效果

日语的授受动词与汉语的授受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在日语表达中,表示汉语“给”的意思的词除了可以用授受动词来表示外,也可以用像「与える(给予)、受け取る(接受)、渡す(交给)」这些表示客观授受行为的非授受动词来表示。非授受动词并不能表现出人称关系,而授受动词将表达的视点集中于某个人,根据内外有别来选择授受动词,这些授受动词的使用使得句中隐含的主语甚至授予对象都是一目了然的。

(8)(私が)、王さんさんに、プレゼントをもらいました。

(8)′?王さんが、(私に)、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ました。

以上两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要表达“我”是礼物的接受者,“小王”是礼物的发出者。在以上两个例句中,当说话人出现在句子中时,其成为句子的中心,也就是“我”成为句子的中心。但是,就像例句(8)所表达的那样,「もらう」这个授受动词具有使主语成为句子中心的作用。例(8)中,由于作为说话人的“我”是句子的主语,因此成为句子表达的中心,但是,在例(8)′中句子要表达的中心“我”与句子的主语“小王”不一致。因此,例(8)′这种表达便显得极不自然。这种特性是表示“给”这种意思的非授受表达动词所不具有的。例えば、「渡す」这个动词与表示物的移动的授受动词在意思上非常相似,但是不具备使主语成为句子表达中心的作用,因此下面两个句子表达在日语中都是正确的。

(9)私が、田中さんに、プレゼントを渡しました。(我给了田中礼物。)

(10)田中さんが、私に、プレゼントを渡しました。(田中给了我礼物。)

四、“中国式日语授受表达”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及归纳,可以帮助大家对“中国式授受表达”有一定的认识。然而中国日语学习者为何在日语学习过程中频频出现此类问题呢?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母语的负迁移及教授方法、教材、教师专业素养这四方面进行探讨。

1.母语的负迁移

中国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母语表达习惯和文化的影响。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汉语表达习惯和汉文化对我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干扰尤为突出。以日语授受表达为例,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此内容时,受母语的影响根深蒂固。通过笔者调查及平时的练习发现,中国学生把汉语的“给”与日语的授受表达一一对应的倾向十分明显。学习者只要遇到有“给”的句子,在翻译时就习惯性地对应日语的授受表达句型。然而,日语的授受表达不仅可以表达物的授予或者动作的交换,更重要的是表现着主体的利害意识。因此日语的授受表达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恩惠性的特征,通过巧妙利用授受表达来调解人际关系,这种用法汉语中是几乎不存在的。除此之外,汉语的“给”还有被动、命令等意思。因此,建议中国日语学习者在习得日语授受表达时,首先将授受表达调节人际关系的机能放在首位,了解授受表达的真正含义,树立起“对人关怀”意识,形成日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2.教材编写的问题

对我国日语学习者来说,能接触真正地道日语的机会很少,学习外语主要依靠教师及教材,因此教材在国内日语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6]国内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日语专业教材主要有5种:《新编日语》(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图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基础日语教程》(北京大学外国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家的日语》 (日本株式会社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3A)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础日语综合教程》(曹大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些教材的编写,除了《基础日语综合教程》开始注重语言的运用功能,对授受表达派生的其他用法有所涉及外,其他教材还停留在以往的只注重语言形式的集中介绍方面,更注重的是授受表达的方向性,机械地将日语的授受表达与汉语的“给”对应,并且忽视了日语的授受表达与日语其他表达形式的关联,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误解,而且对授受表达的恩惠性没有作为系统内容进行讲解,导致了学习者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日语授受表达所表现的说话主体的调解人际关系的意识,最终导致了“中国式授受表达”的出现。

3.教师教授方法的问题

传统的外语教育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而忽略语言的运用机能,多采用“单词、语法、句型、课文翻译、课后练习”这一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为中心,日语教学也不例外。但是,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完全是在脱离日本人的真实语言环境下学习日语,教授国内学习日语的学生最主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如果一味地教学生套用语法及句型,而不告诉他们词汇及句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大量中国式日语句子的产生就不可避免。虽然现代外语教学把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但在实际日语教学中,授受表达的教授却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加之国内的日语教学基本依赖教材,因此教师在教授日语授受表达时,习惯性地把授受表达句型本身的语法正确性放在首位,而忽视了授受表达调解人际关系的机能,因此导致学习者只是机械地掌握了语法,而没有掌握授受表达调节人际关系的机能和恩惠意识的真正内涵[7]。建议国内日语教师在保留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来教学,并将待遇表现引入日语教学,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外语教学的更高要求。

4.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欠缺

我国大多数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零起点学习日语,并且“中国式日语表达”在日语初学者中较为常见,因此,学生“中国式日语表达”的出现频率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教师的语言素养高则学生出现中国式日语表达的几率相对较低。当然,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双方缺一不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配合,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那么水平再高的教师也无济于事。因此,作为高校日语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特别是语言修养,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渗透讲解,适时补充语用学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外语原著及观看外文影视作品,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中国式日语错误,而不是只将重点放在词汇错误方面。因此,日语教师应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做起,同时引导并鼓励学生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五、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对学生在练习及翻译中出现的有关授受表达方面的中国式表达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归纳,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中国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出现的中国式日语不仅出现在授受表达这个语法体系方面,还存在于词汇及一些日常表达习惯等诸多方面。如何在日语教学中引导学习者减少中国式日语表达,这是我们日语教学者不断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楊暁鐘.中国語日本語の原因を探る[M]//日本学研究論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日]堀口純子.授受表現に関わる誤りの分析[J].日本語教育(第52号),1984,(2):91-103.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日]庵功雄·高梨信乃他.初級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語文法ハンドブック[M].東京: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2000.

[5][日]田中真理·舘岡洋子.「受身」と「~てもらう」から見た動詞分類『日本語教育·実践と考察』[Z].東京:浅野百合子先生古稀記念論集刊行会編,1991.

[6] 毋育新.待遇表現の習得における中国人学習者の問題点と教科書が与える影響[J].麗澤大学大学院言語教育研究科年報,2000,(3):33-44.

[7] 田小凤.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习得状况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8):37-40.

[8][日]豊田豊子.補助動詞‘やる·くれる·もらう’について『日本語学校論集』1[M].東京:東京外国語大学外国語学部付属日本語学校,1974.

【责任编辑贺晴】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Features and Causes of“Chinese Japanes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nd Receiving”

TIAN Xiao-fe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Abstract:Japanes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nd Receiving are very difficult for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Some abnormal phenomena often appear among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when using these expressions.Japanes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nd Receiving are more variable than Chinese ones,which emphasize differences of inside and outside,point of sight,favor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expressive effe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causes of“Chinese Japanes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nd Receiving”,which are the effect of native language migrations,the problems about these expressions appeared in the textbook and a lack of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Chinese Japanese;Japanes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nd receiving;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feature;cause of 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H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0-0050-05

收稿日期:2015-11-30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情结研究(15SKYM09)

作者简介:田小凤(1976—),女,陕西合阳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用学及日语教学研究。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成因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