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2016-03-17 05:05张郭军杨方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发展策略存在问题

张郭军,杨方琦

(渭南师范学院 a.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张郭军a,杨方琦b

(渭南师范学院 a.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要: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是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的历史必然,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其建设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科学的课程规划、先进的课程理念、合理的课程设计、优质的课程资源和有效的课程评价等问题与不足。结合当前高校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建设理念,构建了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吸纳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采取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开发优质的课程内容资源、运用科学的课程评价手段等策略,以期有效促进我国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高效建设和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成绩;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课程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历来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特别是自2003年4月教育部启动和实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项目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步入了建设黄金期和发展快车道,在先后经历了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两个重要建设阶段之后,目前已经全面迈入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既能够拓展高等学校的教学时空,又能够增强高校课程的教学吸引力,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多样性,也能够扩大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正在促进高校教学内容、模式、策略、手段、方法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化,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变革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2]。为此,本文就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问题展开研究,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取得的辉煌成绩,全面分析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高效建设和科学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

1.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3]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项目始于2003年4月。截至2010年底,教育部累计批准立项建设了3 91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包括2 515门本科教育类、1 043门高职高专类、209门网络教育类和143门军队院校类国家精品课程。在此期间,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累计批准立项建设了3万余门省市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各高等学校自主立项建设了6万多门校级精品课程。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内容全等基本特点,初步形成了多类型(涉及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军队武警院校和网络教育学院等不同的高校类型)、多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等全部13个学科门类)、多层次(包括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和多属性(包含公共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等不同的课程性质)的精品课程体系格局,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夯实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课程教学方法、拓展课程教学手段、提升教材建设高度和优化课程管理流程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国高校课程建设方式和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4]。

2.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

精品开放课程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其主要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种基本类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是指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5]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项目始于2011年10月,截至2015年6月18日,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发布了1 740门本科教育类、753门高职高专类、72门教师教育类、152门网络教育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45门325集哲学、43门310集经济学、57门395集法学、38门254集教育学、103门765集文学、47门405集历史学、89门645集理学、197门1 362集工学、30门192集农学、95门620集医学、58门418集管理学、62门478集艺术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比,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在继承原精品课程多类型、多学科、多层次、多属性的基础上,实现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不仅明确了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还开发了统一的课程开放共享平台,在拓展高校教学时空、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创新课程教学活动、变革课程教学手段、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更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6]。

二、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和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促进和实现了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工作的长足进步与全面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缺乏科学的课程规划

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发现,近年来,上至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各高等学校,均缺乏科学的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复一年地按照惯例印发课程申报通知、发布课程评审标准和资源建设规范,至于建什么、如何建等具体问题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部署,从而一方面导致批准建设立项的课程存在严重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和高校分布不合理问题,以爱课程网站上线发布的1 740门本科教育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学科分布为例,课程数量位列前三位的学科是工学、理学和医学,课程门数分别为636门、274门和236门,占课程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6.6%、15.7%和13.6%,而课程数量位列后三位的学科是哲学、历史学和艺术学,课程门数分别为15门、22门和35门,占课程总量的比例分别为0.9%、1.3%和2.0%。另一方面导致批准建设立项的课程存在重复建设、同质化和覆盖不全等问题,继续以本科教育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为例,全国各高校累计获准立项建设的大学英语课程高达22门。具体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各高校累计建设了6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2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和2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没有课程团队去关注、建设和申报,也没有获准相应级别的课程建设立项。

2.缺乏先进的课程理念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课程建设团队主要依据课程评审标准与资源建设规范开展各项工作,而这些标准与规范仅仅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自身评审课程时运用的基本评判标准和具体实施手段,它们无法充分体现和全面反映高校课程建设的先进理念。与此同时,课程建设团队基本沿用传统的课程建设模式,将纸质版教材简单数字化处理之后,通过文本、图片、视频、课件上传到计算机和互联网上,课程建设缺乏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没有深入考虑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在内容呈现方式与教学特点方面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大多没有全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与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与特点。此外,课程建设团队大多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满足自身的教学需求着手来考虑和安排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分析和关注,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者,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团队大多立足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充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环境与平台运行的模式与特点,特别是缺乏对网络环境下学生多种学习终端、学习方式和不同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水平的混合学习模式的综合考虑,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

3.缺乏合理的课程设计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缺乏合理的课程设计,从整体来看,国家级课程设计质量和效果要稍好一些,而省市自治区级和校级课程的设计存在明显的问题与不足。从可用性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课程网络资源在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能够基本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但是均不能保证学习者有效使用资源顺利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一定的愉快感或满足感,从而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7]。从教学设计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课程建设团队缺乏教学设计经验,既没有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也没有采用双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而是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不能有效反映传统课堂和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以及两者有机结合的特点,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就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学活动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课程以主讲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操作演示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探究以及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等学习活动,导致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课程的知识内容,无法及时将知识内容转化为有效的能力并付诸应用实践。总之,由于课程缺乏合理的优化设计,从而导致课程可用性不强和有效性不高。

4.缺乏优质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既是课程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促进教育变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8]4-6。笔者通过对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网络资源抽样调查发现,现有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种类型,其中基本资源主要以文本、课件、授课视频等形式呈现,拓展资源主要以习题、讨论、作业等形式呈现。整体来看,高校课程的基本资源建设没有很好地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也没有充分体现重点服务课程教学与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先进性、适用性和易用性明显不够,且大多数课程文本资源没有经过系统加工处理,教学课件没有经过优化的美工设计,授课视频也没有经过精确的后期编辑,关于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相关内容的表达也不够系统和完整。而高校课程拓展资源则整体数量严重不足,类型也比较单一,很多课程没有提供拓展资源,而提供了拓展资源的大多数课程与教学主题和学习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针对性也不强,缺乏具有先进性、丰富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的特色拓展资源。此外,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的资源更新速度慢、频率低,绝大多数的高校课程资源都是在课程评审之前完成上传,而一旦课程获准建设立项之后,很少有高校课程建设团队去主动维护课程、更新资源和解决学习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5.缺乏有效的课程评价

现阶段,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过多关注课程的评审立项建设工作,而忽视课程的建设应用推广工作,缺少有效的课程监督管理与评价机制。首先,教育部制定的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评审标准和资源建设规范指导性过强,操作性和适用性明显偏弱,导致按此标准建设的大部分课程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次,高校课程建设与应用缺乏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和过程评价实施办法,很多课程在获准建设立项之后便处于无人管理和维护的状态,导致课程的网页无法正常访问,课程资源也无法正常使用,这不仅背离了共享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的建设初衷,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学界声誉和社会影响。最后,由于高校缺乏有效的课程应用推广与评价机制,导致课程学习者人数少,使用规模非常小,利用效率、效益和效果低,课程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产出规模、效益和质量严重不符。已有研究对本科教育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在线学习者人数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5月15日,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发布的626门课程仅有79 561名学习者,计算可得每门课程的平均学习者人数约为127人,其中学习者人数超过1 000人的课程仅有10门,而低于500人的课程则高达600门,占上线课程总门数的比例分别为1.6%和95.8%。[9]

三、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启动与深度实施的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项目,为现阶段进一步推进和提升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与教训。各高校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办学条件,科学制定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规划,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构建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和校级精品开放在线课程体系为目标,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益为核心,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为重点,以创新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为推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校际、校企和校地合作,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联合开发课程,全面提升课程建设层次与水平。针对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当前高校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建设理念,本文就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构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策略,以期推动和促进我国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高效建设和科学发展。

1.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

要加快推动和促进我国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高效建设和科学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一方面,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省份和不同学校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差异,因地制宜,从宏观层面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确定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具体进度和阶段成果,实现各专业所有课程的全面覆盖,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在地域、学科、高校、专业等维度上的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课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并通过课程建设和优质资源共享来有效提升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各高校要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影响,从微观层面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首先从使用人数多、受益面广的基础课、公共课入手,依据课程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和优先性,稳步推进高校各学科门类下不同专业和不同性质的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通过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高校要培育一批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优秀课程建设团队,既要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也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为后续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

2.吸纳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普及推广和深入应用,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教学模式、策略、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因此,我国各高校要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高校数字化校园特别是智慧校园的平台功能与条件保障,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促进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和资源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变革,将碎片化学习、普适学习、无缝学习、泛在学习、智慧学习、创客教育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微课程、MOOCs等新型教学模式和课程形态的优势与特点,基于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现代网络学习模式的有机融合,逐步推广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混合学习模式。此外,要引进、吸收和内化学习支持服务理念并将其付诸课程建设实践,因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使用和接受服务的过程,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课程主讲教师和助学者提供的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来完成学业。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完善、高效和到位,直接影响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混合学习质量与效果,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3.采取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

加强高校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可用性和有效性。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活动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团队在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时,要以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以高水平课程教材为依托,以课程学习主题为中心,以课程知识点为基本单元,通过微课程形式来呈现。要突破传统1小时或多小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的课程内容设计模式,将课程内容设计为8~15分钟的知识内容模块,在教学视频中嵌入测验题目、作业和讨论区等。课程内容可以进行相应的关卡设计,学习者只有顺利完成前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并达到相应的能力素质标准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另外,课程建设团队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全面考虑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虚拟学习的优势与特点,既要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师讲授和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的优势,也要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同伴互助和远程协作的特点。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首先要完成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共同体及任务分工设计等准备阶段的学习活动设计,其次要完成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者行为检测设计、学习交互设计和学习任务生成等实施阶段的学习活动设计,最后要完成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等评价活动设计[10]。

4.开发优质的课程内容资源

优质的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是促进高等教育变革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课程建设团队可以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与课程内容主题密切相关的各类优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数字化,特别是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要实现本土化;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团队要自主开发优质课程资源,首先要基于前期的课程内容设计来确定课程资源的内容,其次要依据学习者的特点来确定课程资源的媒体表征形式,然后要进行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试运行和评价,最后确定优质课程资源并将其发布到相应的课程网站。总之,课程建设团队既要注重对能够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优质基本资源的开发,也要加强对能够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个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具有多样性和交互性特点的优质拓展资源的开发,还要重视对学生在讨论、协作、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的培育。现有MOOC课程、微课程和翻转课堂实践经验表明,优质课程教学微视频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要加强优质教学微视频的开发,另外要注重案例、专题、素材、试题、作业、讨论等辅助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因为这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运用科学的课程评价手段

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评价主要包括评审阶段的资格评价、应用阶段的过程评价和验收阶段的结果评价三个阶段。在初期的资格评价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依据精品开放在线课程评审指标和资源建设标准来评价课程建设基础是否完备,课程定位、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课程基本资源是否完整,课程拓展资源是否丰富,以及课程特色是否鲜明和课程知识产权是否清晰,对于达到标准与要求的课程予以立项。在中期的推广应用评价阶段,主要评价课程的教学应用效果和课程资源的持续建设与更新情况,各高校和课程建设团队作为课程建设、管理与维护的首要责任主体,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建设和不断更新课程资源,同时与课程学习者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学习问题与困难,还要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来宣传推广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应用,以提高课程的社会影响力和学习者受益面。在后期的建设验收评价阶段,主要从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个维度来评价课程的建设效果,及时总结和广泛交流优秀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经验,深度剖析建设不合格和验收没通过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吸纳与课程关系密切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参与搭建高水平、高层次的课程建设交流平台,通过相互学习和跨界交流,确保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质量和应用效益。

四、结语

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过去十多年的高校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运用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采用优化的课程教学设计、开发优质的课程内容资源和运用科学的课程评价手段,才能促进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2):62-69.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Z].教高〔2015〕3号,2015-04-13.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2003-04-08.

[4] 杨方琦.论高职高专类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J].职教论坛,2015,(12):15-20.

[5]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教高〔2011〕8号,2011-10-12.

[6] 杨方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启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6):62-69.

[7] 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可学习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1):59-63.

[8] 余胜泉.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9] 杨方琦,杨晓宏.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3):55-60.

[10] 刘清堂,叶杨梅,朱珂.活动理论视角下MOOC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4):99-105.

【责任编辑曹静】

Study on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Excellent Course Open Online Course

ZHANG Guo-juna,YANG Fang-qib

(a.School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informatization; b.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Abstract:College excellent open online course is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course and excellent open course,the necessity of higher education’s informationization deepening development,the basic foundation of developing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achieving talents foster objective by colleges in knowledge economic age,which is significant in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recent years,our college excellent course and excellent open course construction have achieved great effects,meanwhile,they have problems and defects,such as the lack of scientific course planning,the shortage of advanced course idea,inefficiency of reasonable course design,less quality course resource and inefficient course assessment.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constructing idea,this paper constructs five strategies,such as making scientifi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lanning,absorbing the advanc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dea,taking reasonable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developing the high quality curriculum content resources and using the scientific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to promote college excellent open online course’s efficient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college and university;excellent open online course;construction performance;existing issues;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0-0029-06

收稿日期:2016-03-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发展路径与应用绩效评估研究(15XJC880013);渭南师范学院第二批特色学科项目: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14TSXK09);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协同创新视角的教师教育微课程开发与应用(2014JYKX002);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双向网络支持的卓越职前教师协同学习研究——以渭南市为例(15SKYB13)

作者简介:张郭军(1965—),男,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教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杨方琦(1982—),男,湖北通城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发展策略存在问题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