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之“明”

2016-03-17 02:55康杨波刘艳军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道德经

康杨波,刘艳军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128)



论《道德经》之“明”

康杨波,刘艳军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在《道德经》中,明是一种大智慧:见小曰明;自知者明;不见而明;知常曰明;明善为用。老子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获取智慧的观察角度、思考方式,以及获取智慧的途径。从小中获取真知;以自己本身为源头获取智慧;明思于内、明思于本;深明社会自然规律;得其明而为其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效用,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经》;明;见小曰明;自知者明;不见而明

在《道德经》中,见小曰明、自知者明、知常曰明。老子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获取智慧的观察角度、思考方式,以及获取智慧的途径。明是从明于小、明于我、明于内、明于本、明于常、明于用为落脚点,达到明于小而更明于大、明于我而更明于人、明于内而更明于外、明于本而更明于表、明于常而更明于象、明于用而更明于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虽知大迷不可取,明才是人们要追求的智慧。明于其人、明于其家、明于社会、明于国家,《道德经》之明,对于修身、齐家、管理社会以及治理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见小曰明,明从小中获取真知

(一)以小成大,小中见明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34章)

道之小为,养育万物而不主宰万物,以此种没有欲望占有之心养育万物可称之为小。无欲,并不是没有欲望去进取,而是在养育了万物之后没有欲望之心去占有。从中可以得出道之小用的实质,育而不主宰。

道之大成,万物都归附于它,而它同样不主宰万物,可以称之为大。道只是要好好养育万物,并没有要主宰万物、要求万物归附的欲心。道如母亲般慈爱地养育万物,而万物也如孩子般一样疼爱她的母亲,因此道自然而然地成就了它的伟大。

“小”是道如母亲般实实在在做事,“大”是道收到的成果。能够关注实实在在的事情,并且做好它,先成其小。做好了事情,成果是自然而然得到的,大自随之。这就是以小成大。

明来源于实实在在做事情从而获取智慧。见小曰明,守柔曰强(《道德经》第34章),从小中获取智慧,以小成大,守持柔弱,累积成强,使自己真正的伟大、真正的强大。

(二)其体虽小,其用乃大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德经》第32章)

道是无名而质朴状态的,其体虽幽隐而不可见,然天下没有不臣服他的。侯王若能够持守住道,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从中可以得出:无形无象的东西,虽微小不见,然而其用却无穷。如同人一样,我们的大脑思维不可见,但一切的指令都是出自大脑,由大脑的意识控制人们的行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道德经》第11章)

揉和陶土制成器具,器具中间虚空的地方,才是器皿发挥作用的地方。人们使用的杯子,杯壁是人们可以直观看到的,杯壁围合的空间是无形的、看不到的,然而真正能够盛水的是杯壁围合的空间。看得到的杯壁与看不到的围合空间,才能使杯子真正发挥效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11章)

“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了其本有的作用。“有”指实物,实物只有当它和“无”(中空的地方)配合时才能产生用处。实物在对待关系中是相互补充、相互发挥的,人不应拘泥于现实中所见的具体形象。在现实社会中,人应该充分认识无,积极创造“有”,有无结合,相生相成。[1]

综上所述,道好比苍天大树的根一样,为其枝叶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根虽长于地下,肉眼看不到,但枝叶的养料都是根部输送的。小之不小,形微而其用乃大,小中见大,以小成其大。从小中获取智慧,察微才能有真知。

二、自知者明,明是以自己本身为源头获取智慧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33章)

了解别人可以称之为智,反来而能够了解自己称之为明。人的认识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他们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智”就是达到了一种对人认识的高度,明就是达到了一种对自己认识的高度。缺乏自知之明者,并非不知道自己在想你什么,在做什么,感受是什么,而是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或者对于自己所想所做的事情的意义不能真正把握。[3]

对别人有充分的认识,需要反复地观察。而人心易变,不要停留在表象中,而应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对别人有本质的认识。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需要克服自我本身存在的内外矛盾。人既是处于社会中相互联系的个体,需要与外界发生关系,达到与外界的和谐;本身也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本身也需要和谐。人要破除自我小天地,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环境中,观察自我在社会中的行为,找到外我。也需要感受不受外界影响时最本我的行为,找到内我。人最快乐、最自然、最满足的状态是外我与内我的统一。内外合一,既符合本身发展上的需求,又符合人在社会发展上的需求。

总之,自知者明,“明”是充分认识自我。充分认识自我,才能充分地发挥自我的潜力,才能充分地调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我的最大效用。

(二)益智之方,益明之法

为学益智,为学乃益智之方。为学就是求对于外物的知识,知识要积累,要“日益”,当对外物有了足够多的认识,能知物、能了解别人,就可以称得上“智”。“智”通过为学的方式,不断地增益知识,以达到能够知人知物。

为道益明,为道乃益明之法。“为道”是要减少外在知识、追逐外欲的蔽障,要“日损”,不断地反思、净化、剔除杂念,使心若明镜,亦若皓月,察天地万物之微妙玄理,达到一种内在的明。“明”通过为道的方式,达到一种内在的明,从而认识自己。

若只向外奔驰,而不沉下心来静思、反省,则即使走得再远,看得再多,也终究是走马观花,不得精华。心灵轻浮躁动,思虑纷杂,精神散乱,是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若不内思、反思,不思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只是行了万里路,实际增益得不多。

总之,人应不断地从外获取智慧,也应不断地使自己内心更加慧明。人是一小宇宙,天地是一大宇宙。立足自身,抱其根本,是为至要。人往外求得到的是知识,只有经过反思自省,将知识净化、提炼、升华,与道合成,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三、不见而明,明思于内、明思于本

(一)不见而明,明是一种内心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章)

“观”是感性认识的途径,充分调动人的六觉,耳、鼻、舌、身、意,以非常中虚安静平和的心态反复观察外物的变化,以至于在实践中能够获得最充分、最真实的感性材料。但观只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不见而明,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理性认识。“不见”是获得万物表象之后,不可见的内在的深层次的思考。是一个于“观”之后的内在思维,概念的判断与推理,内在的归纳与总结。

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材料只是一堆初始材料,片段的、琐碎的、部分的记忆,缺乏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从获得的感性材料中,经过判断、分析、推理的思维活动,归纳总结出事物内在最根本的联系、最本质的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白了事物的自然规律,按规律行事,这是一个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人实践的最高智慧是道法自然,深谙万物之道,对万物有深刻的认识,然后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因顺万物,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是老子对世界最深刻而最简练的总结。不见而明,第一层意思是于感性认识之后的理性认识。只有了解了事物最本质的规律,才能达到通明、灵明的境界。

(二)不见而明,明超越了感知器官获取的智慧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第14章)

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闻,它馄饨一体,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昏暗,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归复于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状体,不见物体的形象。在前面看不见它的首,在后面跟随也看不到它的尾。用人们平日观察事物的方法是观察不到“道”的。而“道”又是确实存在的。

道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道的范畴可以大到宇宙天体,可以小到分子、原子及更小的结构,是无穷大与无穷小的综合。[4]无穷大、无穷小这些范畴都是超过了人们感官可识的范畴。能明白眼不可见事物之道者,是有大智慧的人。

不见而明,第二层意思是对不可见世界的探索。不受困于其大不可见,也不受困于其小不可见。表象不是决定事物存不存在的根据,而是要突破人类认识的限制,明白事物背后之理,发现事物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

四、知常曰明,明乃深知社会规律之人

张岱年认为:变化是一根本的事实,但变化是有其条理的,变化不是紊乱的,而有其不易之则。变化的不易之则,即所谓常。常即变中不变之易,而变自身也是一常。常的两个方面:复命曰常,知和曰常。

(一)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彖》曰:“复,亨通”。复,见其天地之心乎?复卦象征归复,是亨通顺利的。复卦中,可以发现天地生生不息的规律。[5]复是对宇宙、社会、人生运动发展规律的深刻提示,只有观复,才能洞察世界的变化。[3]太阳东升西落,寒来暑往,四季更迭,白昼交替,春生秋收,复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是一种自然规律。自然如此,人亦如此,观“复”,不断反观生命的发展,处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应该不断地归复与反省自己,不反省自我,深陷泥潭仍执迷不悔,就会招致祸患。上六:迷复,凶。[5]迷失了复归之路,是凶险、有灾祸的。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第64章)

一般的人,起初很谨慎,到了后来,内心不断地被身外之欲占有,蒙蔽了自己的内心,忘记了返本归心,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有道之人以“不欲”为“欲”,始终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不断地反省自己,以“不学”为学,不断地反省众人的过失,探穷事物之理,顺万物之理而不随意处事,慎终如始,因此他们处理事情从来没有失败过。

明就是懂得社会规律而不妄为之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懂得复的规律,应用于人生,始终不忘初心,能够慎终如始,就是知道了常,知道了常就是懂得了社会规律。

(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和有四种境界:“冲气之和”、“音声之和”、“六亲之和”、“赤子之和”四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世界本原、世间万物、社会关系和人生意义的和谐。

“冲气以为和”。“和”而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2章)。道生阴气和阳气,相互对立的两种气相互作用,调和统一,生成一团和气,万物就是在阴阳两气调和而成的和气中生成的。万物之生,始于和,本源和而万物生、万物长。

“音声之和”,事物相生相应,和谐相处。声是单纯的发音,音是声的协调混合。声被人通过乐器发出来,必然被调和成音;而音则必定合于五声系统。和谐优美的乐曲正是由声音组合而成的。音声相和,揭示了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状态。它所侧重的,不是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差异,而是凸显对立面之间的相生相应。[6]找到事物之间相互协调的规律,则相异而能相通、相和。万物相生相和,才能美好。

“六亲之和”,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生。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六亲之和,就是家庭关系和谐。孝顺与慈爱是联系家庭关系中人最自然的情感。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才能稳步前进,繁荣通达。

“赤子之和”,人的德性之和。赤子身上的人性是最本真、最完满的。“虫不鳌,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赤子能不被这些危害人们生命的动物所伤害,说明了人的本性与万事万物的本性其实是和谐、不相害的。赤子整日嚎啕而不知疲倦,这是至柔的淳和精气非常的充足。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含德深厚的人和赤子一样的元气醇和、精气充足。有了这种德性之后,不但能与人和睦相处,甚至还能与那些害人之物相安无事,消解了他们之间尖锐的矛盾。达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玄同”的境界,与道合一的境界。[6]

明是掌握了自然规律的人,不随意而为的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从万物本源生成之和到万物相生成之和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之和到人的德性之和,明白了和,就是明白了社会生生不息之道,繁荣昌盛之道。

综上所述,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知复而知和,明白了大道生生不息的规律,才能知常而不妄为、不胡为。人类要想在自然中发展地更好、更长久,就应该按道行事,慎终如始,不忘初心;更不应该自大,凌驾于万物之上,而应与万物和谐相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才是人类能够长久生存王道。

五、无象而为,明善为用

(一)无象而为,是一种先见之“明”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第64章)

“无为”与“为”是应对事情的两种方略。“无为”是事情还没有迹象的时候就已经处理好了,在祸乱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治理好了,可以理解为无象而为,其方式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是事情已经败露了,再着力地去为,可以理解为显象而为。其结果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者是事情已经败露了,“执”者是局势已经失去了,当人人都在呐喊愤力而为的时候,其实事情已经不是那么容易掌控了,当人人手握武器的时候,其实局面是已经很混乱了。

局面在安定的时候容易把持,事情在没有迹象的时候容易谋划。事物在脆弱的时候容易破碎,在微细时容易散失。事情在还没有发生、影响还极其微小的时候去处理,消耗的代价最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是较少的,造成的损失也是最少的。当事情已经暴露的时候再去处理,花的代价可能无法想象,局势已经完全失控。

“无象而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一种先见之明,在没有迹象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做事,在事情未发生时就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是真正的大为。无象而为效用显著,显象而为效用弱小。因此,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大谋虑,也是一种高明的智慧,如同行云流水,自然而然,效用无穷,助益苍生。

(二)明用于细小,从细小中累积智慧

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道德经》第63章)

处理难事从易处着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起步。天下的难事,须从易处开始;天下的大事,须从细微处起步。人们通常会忽略日常生活中细小的事情。从每天都能够打扫好自己的房子这件事来看,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有整理能力,需要时间上有更合理的安排,需要资源上有更合理的利用,生活开支需要有计算谋划。如何使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小事当中可以见到大智慧。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经》第64章)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毫末长大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层层的土垒起来的;千里之远行,是一步步累积起来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是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

丰功伟绩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培根语)。每天最有效地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就可以培养良好的做事思维、行为习惯和生活智慧,以使自己能结余更多有效的时间,能有更充分的精力、具备更有效的执行力。从小事情中累积智慧,有了真正的智慧自然而然就可以干真正的大事。

总之,明善为用,遇到难事时,应从易处找切入点,着手大事时,化大为小,化整为细。分步骤有序地一层层完成。不要让小事败坏了大事,而是让每件小事成为铸成大事的基础,一层层往上累积,直至大器铸成。人生处处是智慧,则处处出精彩。

综上所述,明于小而更明于大、明于我而更明于人、明于内而更明于外、明于本而更明于表、明于常而更明于象、明于用而更明于知。明是一种境界、一种层次,高于知、智的层次,需要更细致地观察、更深入的思考、更系统地归纳、更巧妙地使用。明需要经过不断地修为、不断挖掘本明的智慧。明而能容,容而能公,公而能全。明能使人更加包容,能够包容就会使人更加公正,公正才能使人为人处事更加全面。无论对于人、家庭、社会还是国家,都需要得明而用,才能走得更加长久。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 老子注释及评价(修订增补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09:103.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课题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2.

[3] 牟钟鉴. 老子新说[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105.

[4] 牛实为.道德经自然观[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58.

[5] 《礼品装家庭必读书》编委会. 周易[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12:244.

[6] 裘梧.道德经和谐思想的四个进阶[J].中国道教,2007,(2):10-11.

(责任编辑:刘学伟)

The View of “Enlightenment” in Lao-tzu Tao Te Ching

KANG Yang-bo,LIU Yan-jun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410128)

Abstract:In the 'Tao Te Ching', Enlightenment is a great wisdom,such as Seeig the small is clear-sighted; Knowing himself is wide;Understand the essense without seeing;To know the Eternal Law is 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 can be well applied to life. From above,it gives people a different viewing angle of wisdom, way of thinking, as well as ways to get wisdom. True knowledge is acquired from the small.To acquire wisdom from the source of itself.Consider things internally and essentially.Deeply understands the laws of nature.Obtain Enlightenment and make full use of it. Deal with a thing before it is there.Check disorder before it is chaos.Enlightenment can play its effectiveness in the community to obtain the effect of “action through inaction”.

Key words:《Tao Te Ching》; Enlightenment; Seeig the small is clear-sighted;Knowing himself is wide;Understand the essense without seeing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1-0028-05

作者简介:康杨波(1988-),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艳军(1963-),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1-07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1.008

猜你喜欢
道德经
《道德经》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谈《道德经》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敬业
关于《道德经》翻译多样性的几点思考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