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遗民文学文献研究十五年(2001—2015)综述

2016-03-16 11:30
关键词:研究综述文学

刘   婉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清初遗民文学文献研究十五年(2001—2015)综述

刘 婉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遗民文学文化因其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文学文化作品呈现出的高尚节操,在文学文化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初遗民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近年研究者的目光也多关注这一时期,在明末清初遗民文学研究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清初遗民;文学;研究综述

自2001年以来,学术界对明末清初遗民文学文化的研究逐渐重视,探究逐渐深化,成果亦愈来愈丰富。

1清初遗民文学本体研究成果

清代文学乃至整个清代文化多被统而贯之“老树挺秀,春情未删”之称,但近年研究者们落实到清代文学本体,注意到清初遗民诗词在清代诗词乃至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明末清初遗民诗的研究成果

关于清初遗民诗的研究主要在两个大的方向上进行:

一是对清初遗民诗坛整体性的把握与探究。潘承玉发表的《清初诗坛中坚:遗民性情诗派》[1]及《“真诗”的探寻:清初明遗民诗论》[2]两篇文章,均指出清初遗民诗坛的“真性情”,认为清初遗民诗真正找到了真性情之源。同时,潘承玉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清初明遗民诗人的诗史意识》[3]主要说明清初遗民诗人在前代和当代诗史意识的积淀的基础上,清初遗民诗人形成了比较系统深刻的诗史观念,并且重视诗序来强化诗史的纪实叙事功能。作者更是以具体遗民诗人及其诗作为例,指出清初遗民诗“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的内涵及意义。

另一个方向,则是对具体的遗民诗人及遗民诗作的探究。探究方式主要分两类:一是相关学者单独的学术成果。如对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的探究,武影发表《禾黍悲歌千古泪 乾坤俯仰一吟身——论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及其诗歌》[4]一文,对吴嘉纪一生的为人及其诗歌进行考辨,认为其诗歌并没有丢失其本色,多站在民间的立场,描绘乡民们在慌乱中的遭遇与悲苦。而且为人一直品行高洁,为清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是高校硕、博士生以具体遗民诗人为题的毕业论文。周颖的硕士论文《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及其诗歌创作研究》[5]从吴嘉纪的家世生平、诗歌的思想内容、“野人体”的个性风貌、吴嘉纪的诗歌评价四个方面对吴嘉纪及其诗歌创作进行探究,从其人生轨迹,探索其诗歌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探究其不同体裁诗歌内容中的诗史意识,分析其“野人体”诗歌风格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何素婷在其硕士论文《明遗民诗人顾梦游研究》[6]中,立足于顾梦游家世与生平、结社与交游、鼎革前后诗学观念之嬗变三个方面,探讨顾梦游的诗学观念。认为诗学观念的转变亦是由于易代的原因——易代之际,隐退的“私心”, 追求幽情别趣的诗学审美终被家亡国破的悲痛拉回现实,正是这充沛的悲痛与愤懑冲破了他内心的虚静。

1.2明末清初遗民词的研究成果

近十五年,清初遗民文学研究除去诗歌题材外,许多研究者亦关注的另一题材即是词。周焕卿发表的文章《论清初遗民词的主题取向》[7]介绍了遗民词四个主要的主题倾向:故国之思、离乱之叹、英杰之吊和隐逸之情,展现出清初遗民群体高尚的志向与家国愁思。周焕卿发表的另一篇文章《论清初遗民词比兴手法的时代特征》[8]中提到清初遗民词中运用“明”“明月”“日”“月”“明珠”等意象影射明朝及以“秦”“清”等意象影射清朝,展现比兴手法在清初遗民词人手中继承发展的时代性,以及遗民词人在易代之际情感的隐秘性及矛盾复杂性。王炼发表的《余怀遗民词初论》[9]一文,从个体的遗民词人的角度出发,认为余怀的咏史怀古之词将现实与历史进行沟通,其遗民词的表达形式更是联系着家国命运与生命个体,展现了清初遗民词的主要特征。

2清初遗民群体的地域性、家族性研究成果

如同重视清代文学整体呈现出的地域性、家族性一样,学者们也已注意到清初遗民的家族性、地域性特征较之前代更加鲜明,覆盖面也较广阔。研究集中在泰州遗民群、岭南遗民群及扬州遗民群三个群体,成果比较显著。

关于对泰州遗民诗群的探究。张兵发表的《清初泰州遗民诗群的社会结构与创作特征》[10]与唐筱琳发表的《清初遗民诗坛格局与泰州遗民诗群》[11]均注意到泰州遗民诗群的构成的复杂性。这个诗群主要由流寓泰州的外籍遗民与泰州本籍遗民构成,代表人物是吴嘉纪和冒襄。研究者在文中阐释泰州遗民诗群创作上的共同特征——家国兴亡、人生悲苦以及凄冷的诗风。

关于对岭南遗民群的探究。曹合社发表的《略论清初江南遗民文学兴盛之原因》[12]一文,对江南遗民兴盛的原因作了细致的阐释,文章指出五个主要原因:文化中心的南移、“尊君保种”等思想的浸润、满清统治者占领江南后采取的政治手段、江南地区战略位置因素以及江南遗民个人因素等。李婵娟在发表的《清初岭南遗民诗人集结的文化因素考察》中,阐释岭南遗民诗人群形成的原因时总结出除地理环境因素、移民文化因素、政治环境因素外,又指出岭南理学新派与经世思想的推动、本地结社文化之熏陶也是清初岭南遗民诗人群形成的深层原因,加深了对岭南遗民群体的研究。此外,还有针对岭南遗民某一特点进行研究的成果的出现[13]。

关于对扬州地区遗民群体的研究。孙新华的硕士论文《清初扬州遗民诗人研究》[14]分区域考述扬州遗民诗人生平,并考证其著述、心路历程等。刘纯斌的硕士论文《清初扬州遗民词人及其作品研究》[15]从历史文化背景、词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研究角度着眼,并从遗民词人的交游等角度出发,弥补治词者多忽略扬州遗民词人之不足。两篇论文一篇着眼于扬州遗民诗人,一篇探究扬州遗民词人,共同展现扬州遗民的血泪书写史,表现扬州遗民易代之际国亡家破之悲楚。

当然,还有研究者对其他遗民群体的探讨。但研究者的视角无论集中在哪个遗民群体,大都在探究这个遗民群体形成的原因及特点特色以及所展现出的遗民群体的悲痛之感。

3清初遗民文学中遗民心态及人格理想的探究

涉及遗民问题,无论文本主题的内容是什么,遗民心态人格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更是有许多文章专门对遗民心态作探究与思考。

3.1以时期为限探究遗民心态

陈珊珊的硕士论文《明遗民群体的心态嬗变和启蒙思想》[16]及周伟刚的硕士论文《清初明遗民反清思想的演变》[17]注意到明遗民的心态一直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在不断地调整,均以早、中、晚期对明遗民心态进行探究。周伟刚在文章中鲜明地指出明遗民群体反清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过程,即激烈、缓和、徘徊、分化、弱化。显示出明遗民群体的反清思想的演变过程也趋向一个平和稳定的过程。陈姗姗在文章第四部分由遗民心态的探讨上升到对遗民启蒙心态的产生的研究,将遗民思想与近代启蒙思想进行了衔接。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统治的开始,促使清初遗民学者开始觉醒,亦开始反思,眼光不再是只盯着某个王朝、某个君主,而是上升到批判整个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高度,遗民的启蒙心态以及近代启蒙思想应运而生。

3.2从整体或个体的角度出发探究遗民心态

李瑄发表的《豪杰:明遗民群体的人格理想》[18]一文,主要是针对明遗民群体的“豪杰”特质,指出“豪杰”是遗民面对人生苦难的需要。作者指出明遗民群体的在易代之际展现出的豪杰理想与自我意识、救世思想与独立的人格。孔定芳发表的《明遗民的身份认同及其符号世界》[19]则是将视角探入明清易代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层面、政治层面的满汉国家政权的易主、文化层面的满汉文化的交锋,使本身具有汉文化的明遗民,在易代之际产生的身份认同感的焦虑。从“文化认同感”的角度,探究明遗民满汉文化异质中的明遗民群体的自我归属感与社会责任感。亦有文章从个体角度出发探寻遗民人格心态问题。李婵娟发表的《清初明遗民魏禧的生存抉择及心态探微》[20]一文通过“生存焦虑及消极行为、城市流连背后的特殊意蕴、恢复无望后的归宿重寻”三个部分描述了明遗民魏禧在清代初期面临的生存生活考验,展现魏禧在面临个人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展现出的悲楚及矛盾的心态,揭示了“清初遗民由投笔从戎、武装抗清转向著述经世、文化抗争的过程,也充分证明了清初崇实黜虚的经世致用思潮蔚然风从的必然”。

4结语

自2001年至2015年,十五年来,研究者针对清初遗民文学文献的探究,无论探究的方式如何,展现的题材如何,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这一特殊群体在国破家亡易代之际所特有的社会责任感与个人理想。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清初遗民较之前几代遗民特有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但近年来对清初遗民群体的关注较多,而对前朝历代遗民的其他不同特质,以及其存在发展的特殊性则研究成果较少,而后者也同样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潘承玉.清初诗坛中坚:遗民性情诗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2—94.

[2]潘承玉.“真诗”的探寻:清初明遗民诗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0—74.

[3]潘承玉.清初明遗民诗人的诗史意识[J].古典文学知识,2004,(2):55—60.

[4]武影.禾黍悲歌千古泪 乾坤俯仰一吟身——论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及其诗歌[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1):51—61.

[5]周颖.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及其诗歌创作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6]何素婷.明遗民诗人顾梦游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7]周焕卿.论清初遗民词的主题取向[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133—140.

[8]周焕卿.论清初遗民词比兴手法的时代特征[J].中国韵文学刊,2008,(4):84—90.

[9]王炼.余怀遗民词初论[J].语文知识,2008,(1):79—81.

[10]张兵.清初泰州遗民诗群的社会结构与创作特征[J].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3—109.

[11]唐筱琳.清初遗民诗坛格局与泰州遗民诗群[J].沧州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10,(4):4—6.

[12]曹合社.略论清初江南遗民文学兴盛之原因[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48—49.

[13]李婵娟.清初岭南遗民诗人集结的文化因素考察[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4—48.

[14]孙新华.清初扬州遗民诗人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15]刘纯斌.清初扬州遗民词人及其作品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16]陈珊珊.明遗民群体的心态嬗变和启蒙思想[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7]周伟刚.论清初明遗民反清思想的演变[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

[18]李瑄.豪杰:明遗民群体的人格理想[J].浙江学刊,2007,(5):98—106.

[19]孔定芳.明遗民的身份认同及其符号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3):121—128.

[20]李婵娟.清初明遗民魏禧的生存抉择及心态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8,(9):152—155.

责任编辑:卢宏业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146-02

作者简介:刘婉(1990—),女,山东济宁人,中国古典文献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

收稿日期:2015-08-28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1.063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
文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