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结式的产生发展看语义与语法的关系

2016-04-06 00:28

李   颖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从动结式的产生发展看语义与语法的关系

李 颖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语义与语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语义的变化最终使语法的变化定型。动结式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种主要格式,有的格式表层相同,要从格式的底层寻找背后的不同。

关键词:动结式;汉语史;重新分析

汉语句子里可以有两个或以上的动词,古汉语中已有连动式和兼语式,随着汉语语法的发展,一部分兼语式和连动式发展成为动结式。

1语法结构

从语法表层看,根据宾语的位置可以把这种有两个谓词的结构格式分为两种:隔开式是宾语在两动词之间;非隔开式是宾语在两动词之后。为了便于指称,我们把两个谓词分别称为谓1和谓2。

1.1隔开式

(1) 谓1+名词或代词+(而)+谓2+名词或代词

桓后遇见徐宁而知之。(《世说新语·赏誉》)

(2)谓1+名词或代词+(而)+谓2

作此语了,遂即南行。(《敦煌变文集》)

1.2非隔开式

(1)谓1+(而)+谓2+名词或代词

汉氏减轻田租。(《汉书·王莽传》)

(2)谓1+(而)+谓2

春,孔达缢而死。(《左传·宣公十四年》

从语法结构中看有连动式,有兼语式,也有动结式,各个句子的时期也各不相同。相同的句法格式的不同之处从表层语法结构上看不出来,就需要从语义分析。

2语义分析

2.1从施受关系来看

语义分析要从分析语义角色开始。为了便于指称,我们把谓1的施事称为名1,谓1的受事称为名2;谓2的施事称为名3,谓2的受事称为名4。根据谓1谓2的施事和受事的同与不同,可以有如下分类:

(1)谓1谓2的施事相同,受事也相同,即名1=名3,名2=名4。

A.齐人取子纠杀之。 (《左传·庄公九年》) 隔开式

伤而匿之。 (《左传·成公二年》) 非隔开式

(2)谓1谓2的施事相同,即名1=名3。

B.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韩非子》) 隔开式

C.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史记·高祖本纪》) 非隔开式

(3)谓1的受事是谓2的施事,即名2=名3。

D.当打汝口破。(《幽明录》) 隔开式

F.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隔开式

E.乃激怒张仪。(《史记·苏秦列传》) 非隔开式

G.以梨打破头喻。(《百喻经》) 非隔开式

从格式来看,其中名1名4经常省略或名4由代词“之”代替。谓1谓2的施事相同,受事也相同,即名1=名3,名2=名4。从施受关系可以看出,第三项的受事可以做施事,有双重身份。D和F、E和G表面上相似,但语义不同,需要重新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名4由第一项中谓1谓2的受事变为谓2的施事,这是语义的细微变化在语法格式上的表现。同样,与这个名词直接相关的谓2也发生变化,这样它们施受关系的变化才会合拍。可见名2和谓2是主要变化因子,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也要从名2谓2上寻找。

2.2从名词和谓词的语义特征来看

A.齐人取子纠杀之。(《左传·庄公九年》)

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战国策·秦策》)

B.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饮酒醉。 (《史记·匈奴列传》)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世说新语·雅量》)

C.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史记·高祖本纪》)

楼船攻败越人。(《史记·南越列傅》)

D.当打汝口破。(《幽明录》)

今当打汝前两齿折。(《贤愚经》)

E.乃激怒张仪。(《史记·苏秦列传》)

陈余击走常山王张耳。(《史记·张丞相列传》)

F.今日病矣,吾助苗长矣。 (《孟子·公孙丑上》)

司马夜引袁盎起。(《史记》)

G.列士抱石而行,遂即打其齿落。(《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世说新语·言语》)

H.打坏木栖床,谁能坐相思。(《乐府诗集·读曲歌》)

啼哭湘水竹,哭坏杞梁城。(庾信《拟咏怀》)

A式是纯粹的连动式,谓词有很强的支配力,名词有较强的受事性,这从两动词中间可以插入连词能看出来,两个动词之间的关系是并列。B式名词的有生性谓词的支配性都有所降低。C式动词处于变化的边缘,带宾语时就有较高的支配力,名词有生性就强;不带宾语时支配力就降低,名词有生性也降低。B式和C式都还可以称为连动式。D式开始向动结式转化,表现是谓词变为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支配力彻底降低,名词的有生性自主性彻底降低。E式可以有两种分析角度。一种是把谓词分析为及物动词,它具有较强的使成义,成为连动式的弱式;另一种是把谓词分析为不及物动词,名词已经是它的施事,只是在格式上还保留连动的样子。F和G一样,只是G式比F式名词的有生性,自主能力更低。“助苗长”里“苗”具有一定的有生性,“长”可以是由“苗”发出的动作,只是这个动作受前一个动词的影响比较大。“打其齿落”里“齿”是无生动词,“落”是“齿”的当事,没有任何主动性,只是一个客观结果。H式是完成了的动结式,谓词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名词不再是谓词的施事,而是当事,仅仅表示物体性状的改变。从A式到H式是历时的平面,中间也夹杂共时的内容。A式B式C式虽然都是连动,但A式比B式C式时间要早或与之同期,B式C式D式E式是共时平面的,但B式C式是连动,D式是兼语,E式可以说是动结式的雏形。H式是动结式定型化的结果,虽然它和E式表层相同,但中间经历了一个受事宾语从谓词之前到谓词之后的过程。这时的谓2谓词性也虚化了,称为谓1的补语,独立性降低。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名词的历程是从受事性强变为施事性强再降低施事性,成为一个客观的当事。

语义特征 A.绞而杀之 B.饮酒醉 C.攻破函谷关D.当打汝口破E.激怒张仪 F.助苗长 G.打其齿落 H.打坏木栖床名2有生强/弱弱较弱较强强较强弱弱施事弱弱较弱较强强较强弱弱当事……弱较弱较强较强强强自主低低较低较低高较高较低低使因低较低较低较低较高较高低低谓2主动强较强较弱弱较弱较弱弱弱支配强较强较强较弱较弱较弱弱弱已然强较强较强较强较弱较弱强强论元21或21或211111早期中期雏形中期(隔开式)后期(非隔开式)连动兼语动结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格式A到E是一个过程,其中名词的有生性、施事性不断提高。动词动作的已然性即动作结果的确定性随动作性的降低而降低,因为名词从受事向施事变化,影响动词的主动性也在提高。从E到H是另一个阶段,名词的有生性和施事性降低,转而提高名词的当事性,动词的结果也越来越确定。从动词角度来看,A到H动词的动作性在不断降低,逐渐从及物动词到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动词的配价元数从2降到1。动结式的形成过程是谓2不断弱化的过程,反过来看就是谓1强化的过程,这期间谓1对谓2的控制逐渐加强,两个谓词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后来在发展过程中省略一个宾语,成为B式或C式,二者是并列结构,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再进一步发展,谓2独立性降低,与谓1不再并列而成为它的目的或结果,做了补充说明的成分。二者根据句子语义侧重点的不同或者谓1作谓2的工具、方式状语,或者谓2作谓1的结果、目的补语。两个谓词复合成一个词。从名词的角度看,作为受事名2名4具有意义上的一致性,当它们不被省略时名2名4通常具有领属关系。

Givon在《 The binding hierarchy and the typology of complement》(1980)和《Syntax》 (VOL.2 1990)中用以下三个标准设立了一个语义上的约束尺度:

(1)“控制”:主句动词的施事对补足语从句的施事施加的影响越大,主句动词在约束尺度上的位置就越高。

(2)“独立性”:一个动词在约束尺度上的位置越高,其补足语从句的施事独立作用的能力就越低。

(3)“成功”:补足语从句施事的独立性越小,主句动词在约束尺度上的位置越高,有意识的操控就越有可能成功。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动结式中两个谓词关系的变化,谓1对谓2的控制力增强,名2的施事力降低,对谓2的支配性作用降低,谓2虚化与谓1组成一个复合词。

3成因探讨

从A式到H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谓词的语义特征可以随语境和人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相对而言,名词的语义特征更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名词的语义特征会影响和它相关的动词的语义特征,有生性越强的名词施事性越强,越倾向于作施事成分,它对动词的支配力和对受事的影响也越大。一个有生名词的施事性总是大于它的受事性,自主性大于被动性,所以在大多数语言中,有生名词总是作主语作施事居多,这也符合语言的象似性。同样作为受事宾语,有生性低的名词就比有生性高的名词稳定。如“酒”“汝口”这些都是无生名词,在受事宾语的位置上比较稳定。E式的名词“张仪”“常山王张耳”是受事宾语,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就必须有使成的语义特征才能成句,“激怒张仪”就是使张仪发怒。所以名词逐渐由受事变为施事,谓2放到名词之后,构成动结式的隔开式。但是名词受前面谓1的支配,还表现出较强的受事性,于是施事性强的有生名词逐渐退出,表示客观状态的无生名词成为主流,作为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的当事主语。同时受谓1的影响,谓2的动作性不断降低,只能对主语进行说明或描述,与谓1在意义上也更紧密,这样的动作性低的谓词和施事性低的名词互相配合,典型的动结式就形成了。

4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不同的语法格式虽然可以表示相似的语义内容,但突出的重点不同。连动式强调两个前后相续的动作,动结式强调动作对对象造成的性状的改变。不同的语言对相同语义重心的凸显方式也不同,重音、虚词、语序、屈折方式都有凸显作用。语法是表面格式,语义是深层内涵。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总是运用最恰当的语法结构尽可能完善地表达意思,言不尽意时就需要改变语法形式。如果某种变化符合语义的要求,新的语法形式就固定下来,语义对语法的影响就完成了。动结式的产生就体现了这个过程,当支配性低的动词碰到有生性高的名词时,名词总是倾向于作施事而不是受事,所以名词从谓词之后移到谓词之前,符合语用上“话题—说明”的关系。之后随着谓1的控制力加强,谓2动作性进一步降低直至虚化为一个表示结果的描述性成分,它就没必要继续处于名词之后,而是和中心谓语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谓词的一部分。可见语法的变化完全是在适应语义的需要是语义变化引起了语法变化。

参考文献:

[1]施春宏.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相关问题[J].世界汉语学,2005,(1):5—21+114.

[2]施春宏.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4):45—57.

[3]祝敏彻.再谈使成式(动结式)的产生时代[J].古汉语研究,2003,(2):37—38.

[4]胡敕瑞.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中国语文,2005,(3):214—225+287.

[5]张恒.动结式、V得句和兼语句的比较[J].汉语学习,2013,(4):56—64.

责任编辑:李增华

中图分类号:H0-05;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157-02

作者简介:李颖(1989—),女,山西晋中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收稿日期:2015-09-25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