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写作的若干问题分析——以MTI翻译报告为例

2016-03-16 11:30
关键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

侯   丽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学位论文写作的若干问题分析
——以MTI翻译报告为例

侯 丽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摘要:选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篇名为《我们都想错了——金融危机要来了,我们却为何看不到》的翻译报告为例,分别从选题与创新,论文摘要,论文结构,文献综述,研究过程、方法与结论以及引文与参考文献的规范等六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期望能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学位论文的写作。 又称内容提要,它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清晰明确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目的,采用的理论、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以及创新点。在论文的摘要中不应该出现大量的介绍背景的信息以及名词解释和引用等,因为摘要的作用是在于方便搜索以及让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摘要对论文有大致的了解。摘要的结构一般是由五个部分组成:(1)从问题出发,引出研究对象、目的。(2)理论基础、方法和过程描述。(3)得出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4)分章叙述。(5)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由此,我们以上述五点来分析这篇翻译报告的摘要。

关键词:学位论文;MTI;翻译报告;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是高校本科学生或研究生在完成课程教育后申请并取得学位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术规范化要求的提高,各高校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各高校的要求不一,学位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提高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通过对一篇翻译报告的写法进行剖析,以求在学术论文的写法上对论文写作者有所裨益。

1选文简介

选取一篇名为《我们都想错了——金融危机要来了,我们却为何看不到》的翻译报告[1]来做分析。此文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硕士所写并于2014年5月29日收录在中国知网上。原书《我们都想错了——金融危机要来了,我们却为何看不到》是由美国作者加里·戈顿所作。加里·戈顿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金融学教授,在入职耶鲁大学之前,加里·戈顿自1983年秋起,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罗伯特·莫里斯那里工作了24年。

《我们都想错了——金融危机要来了,我们却为何看不到》以独特的语言和朴素的道理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在这本书中,作者解释说,金融危机是由银行债务引起的。为了防止危机的发生,政府部门需要设计智能管理。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些重要的东西:资本市场和银行系统的发展, 新的金融工具的存在,以及某些货币市场的规模。从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作者着重写了银行债务和偿付能力,从1934年到2007年这段平静期以及从2007年到2008年的恐慌,较大的道德风险以及银行资本和金融危机的悖论,以此来解释银行倒闭的成本以及是什么造成了金融危机。作者认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好的管理并没有跟上金融创新,这是因为经济学家们对金融危机的误解,甚至一些经济学家并没有经历金融危机。接着,他提出自己的愿望,期待能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一个更好且必要的管理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威胁。

2选文分析

2.1选题与创新

论文的选题有三点要求:(1)选题的专业性(要结合翻译理论和实践,翻译市场与行业,翻译技术与工具使用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等)。(2)选题的创新性(理论创新以及译文的首译)。(3)选题具有的实践意义。因此,对于这篇翻译报告,我们就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点,选题的专业性。这本书是一本英文原著,因此,对于英语专业选择这本书作为翻译文本是属于所学专业的领域之内的;其次,原文是一本关于金融危机等内容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点,选题的创新性。“创新”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观点的创新,即在某一领域提出了他人所不曾提出的观点;二是结构或方法的创新,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与前人不同的崭新的视角或者方法,即使观点上没有超越前人,但研究方法有了突破,也算创新。从学术理论的原始创新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原始创新。一是开创新的学术领域, 通常是发现了新现象和揭示了新规律的结果, 是最为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二是在已有学术领域开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也是重大的原始理论创新。三是对原有理论的缺陷提出具有质变意义的新学说。”[2](陈建青,2013)从理论创新来讲,这篇翻译报告总体上,应该是以目的论为指导,但报告中,作者并没有提到目的论,更谈不上对其理论的介绍,因此,在理论板块的支撑这方面是缺乏的。除此之外,就是选题的首译性,经过笔者在中国知网、各大出版社以及Google上的查询,确定《我们都想错了——金融危机要来了,我们却为何看不到》这本书是首译,所以在这方面来是具有创新性的。

第三点,选题具有的实践意义。因为译者选译的是金融方面的书籍,且原著本身具有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习金融及经济方面的人员来说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所以,它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2.2中英文摘要

通过对翻译报告的摘要的阅读,笔者发现在此篇翻译报告中,译者写到:“随着中国金融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参与到金融活动中。同时,大量的有关金融的文章和书籍也引入到中国,以满足对金融感兴趣国人的需求。《我们都想错了——金融危机要来了,我们却为何看不到》一书正是有关经济与金融,并阐述为何会引发金融危机。”

这几句话正是符合第一部分内容——引出研究对象。并且在最后一句中,对翻译报告的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符合摘要的第四部分要求。接着介绍了自己遇到翻译困难时所采取的方法;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句话中,译者集中叙写翻译此书的原因,缺乏对采取的翻译理论的介绍,以及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3论文结构

论文结构一般由引言,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分析,翻译采用的理论、策略与方法,研究过程、步骤或研究视角,研究结论等构成。

笔者选取的这篇翻译报告漏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引言”的写作。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不管是在学术论文还是在翻译报告中,引言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的引言就是论文正文前的一段短文,是论文的开场白。其目的是向读者阐明写此篇论文的前因后果,同时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引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这些问题可以使引言更具逻辑性,并且可以使读者读后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整篇论文或翻译报告的大概内容,以及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的依据以及创新点等。

其次,这篇论文也缺乏文献综述的写作。但作者在第三部分,列出了“about the book; about the author; about the content and the chosen chapters; about the significant”,研究对象的分析方面做得很好,不仅对原著和作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把所选的翻译篇章以及翻译的重要性都陈述得十分清楚。对于论文结构中第五部分翻译采用的理论、策略与方法方面,作者将策略和方法讲得很清楚,依次叙述为翻译准备工作(包括任务分工,字典以及参考文献)、完成翻译报告的时间安排、翻译完成后的校对工作等,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提到任何相关理论,更没有涉及对理论的介绍。

再者,就是关于翻译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案例分析, 这篇翻译报告也做得很好。它分别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分别是: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translation at graphological level。在词汇方面分为:translation acronyms, translation of polysemes。句法方面分为:Embedding, cutting, slitting-off, recasting。在这三个部分中,笔者认为前两个部分写得比较中规中矩,例如文中这个句子:

E.g.: This plan would doubtless have secured safety to the public if it could have been strictly carried out.

毫无疑问,如果严格执行这个计划的话,这个计划能够保证安全。

然而,笔者觉得译者的一个闪光点的地方在于它的第三个部分:Translation at graphological level。例如下面一段话:

E.g.: But a bailout is a regressive tax—it takes money from the people and saves the banks and the bankers.

Version 1:但是,紧急财政援助就像递减税——将人民手中的资金夺走,用来拯救银行和银行家。

Version 2:但是,紧急财政援助就像递减税——将人民手中的资金夺走,用来拯救银行和可恶的银行家。

在原著作者的眼里,银行家们是邪恶的坏蛋。在第一个版本中,译者没有表达出原著作者真正的含义以及意图。而经过修稿,译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增加“可恶的”三个字,就比较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因此,这篇报告的译者在这一部分的重视是很值得称赞的。从案例分析这个部分的结构来看,译者也是煞费苦心,做得十分认真。每一个案例都包括:原文、译文一稿、译文二稿,以及自己的见解和分析。思路清晰,翻译过程仔细严谨。

最后的部分是总结。在这个部分,译者将其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主要讲了他翻译的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第二、三自然段叙述了翻译过程中在哪些地方比较困难,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到自己学到了哪些金融知识。但笔者认为译者的这篇报告的总结缺乏对不足与展望的谈论,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2.4文献综述与研究过程、方法与结论

“翻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目标语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后再对译稿进行修正。”[3](张培基,2009)

所谓文献综述,就是指作者在确定选题后,围绕选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深入地分析和阅读,整理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即研究的结果、研究的水平、争论的焦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研究的思路与重点以及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从而写出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其结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和附录。它不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简单介绍,而是对已有研究的优、缺点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由此可见,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不仅能够为接下来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同时还能表明作者具有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其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这篇翻译报告缺乏文献综述这一板块,因此我们在此就无法对其进行评论。由此,我们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方法与结论处。译者在文中介绍到这篇译稿是他和他的导师分工完成的,他负责从前言到第7章的翻译,导师负责从第8章到第14章。就研究方法而言,由于译者翻译的是一本关于金融方面的书籍,因此,译者在准备阶段的时候就强调了准备一本英文字典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应对一些专业术语方面的翻译。同时,除了常规的英汉汉英字典外,译者还准备了中文字典作为他翻译的工具书,以此来保证用词的准确性。关于搜索引擎这个部分,译者选择的是谷歌、百度等;他通过这些搜索引擎来帮助自己理解金融方面的专业术语以及其背后的含义。除此之外,这篇翻译报告还特别注重校对工作。

但美中不足的是,对于研究过程,译者阐述得不够详细。例如:通过什么方法来选择这本书,又是怎样确定自己能够准确地翻译它,以及遇到翻译困难或者说理解困难时是怎样解决的,等等。报告中,除了conclusion外,在这个部分译者并没有总结性的话语。笔者认为在这个部分译者应该增加一些总结性的话语。比如翻译金融或经济类的文章时采用的哪些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感悟等。

2.5引文与参考文献的规范

引文,也叫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形式出现在正文中。而引文规范“是引用者遵循学术共同体(行业协会、组织或学术研究管理机关)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关于文献引用(引证)的各种准则和相关要求”。“狭义的引文规范仅仅是指引用者对引文的标识与著录,即常说的‘引文著录规范’;广义的引文规范包括引文制度规范、引文标识代码规范、引文著录规范、引文编排规范。”[4](赖方忠,2013)

在这篇翻译报告中,一共有20处涉及引用,分别是对书籍的评价、作者的介绍、修正译文的重要性,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介绍和翻译方法的定义,等等。引用的文段与翻译报告的原文相符,但有些引用涉及的含义有些重复,比如下面两段引用:

“In literary language,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word and arranging sentence pattern are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writer to reveal the theme and pursue artistic effects.”

“Rhetorical devices or figures of speech refer to word or phrase used in a different way from its literal meaning or common usage so as to create various particular rhetorical effects.”

除此之外,参考文献应该选用较为近期的文章。但从作者的参考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七篇文章是2000年以前的,甚至出现了1955年、1968年的书籍和文章。先不考虑这些选段的正确性,只是查找这些资料也应该是很困难的。值得表扬的是,作者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很标准的。

3结语

这篇翻译报告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首先是选文很吸引读者,尤其是对金融经济感兴趣的读者而言;其次,翻译报告的结构是比较符合规定的,但遗憾的是,作者的翻译缺乏理论的支撑以及对文献的综述;再次就是整篇的翻译,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用词准确。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笔者认为,我们在写翻译报告时应该严格按照引言,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分析,翻译采用的理论、策略与方法,案例分析以及研究结论这类结构来写,以确保报告结构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还用把重点放在选题以及理论的运用方面。选题新颖能使报告研究更有价值和意义。当然,翻译的质量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平时我们就需要多读些书籍与文章,多练翻译来使自己的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礼炬.《我们都想错了——金融危机要来了,我们却为何看不到》的翻译报告[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2]陈建青.对我国学术论文创新性评审的几点思考[J].青年记者,2013,(18).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赖方忠.引文规范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96—100.

[5]郭红军.对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的几点认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5).

[6]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

[7]庞富祥.学术论文的写作及规范化表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1).

[8]冯文敏.学术论文摘要与关键词规范化浅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1,(3).

[9]王俊芳.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J].教育科学研究,2004,(6).

责任编辑:李增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087-03

作者简介:侯丽(1991—),女,四川成都人,翻译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收稿日期:2015-12-01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1.038

猜你喜欢
论文写作学位论文
高校科技论文撰写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探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术写作能力培养模式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史学理论意义探析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适合需要的,才是有效的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