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2016-03-16 10:50倪慧丽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顶岗实训院校

倪慧丽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倪慧丽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是体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高职旅游专业扩招及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新要求,顶岗实习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优质实习基地不足,指导力量薄弱;实习评价滞后,考核流于形式;校内外接轨培养不畅,学生职业适应能力较弱;政府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立法保障。因此,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改革应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将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有效衔接, 加强立法保障和政策支持。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困境;对策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需实施“2+1”的顶岗实习模式。顶岗实习是指在完成理论课、实践课、基本技能强化训练教学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集中进行生产实习工作,其中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顶替正式的企业职工“真刀实枪”地开展技术工作。[1]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是指学校组织安排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旅行社、酒店等不同旅游专业相关企业的相应岗位开展实习,并履行相应岗位职责。顶岗实习具有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等特征,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实习效果不仅关系到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而且对学生能否在相关行业领域内顺利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旅游服务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承载着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使命。然而,旅游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或短期实训难见成效,为弥补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不足,开展顶岗实习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重要路径。经过多年发展,国外旅游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完备的顶岗实习操作体系,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计划的制定、实习管理及实习效果的评定上都确立了完善的体系。尽管国情不同,各国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上略有差别,但是表现出以下共性特征。第一,注重校企合作,具备优质的实训基地;第二,行业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实习计划的制定;第三,管理主体多样性,学校、企业相关行业代表及学生代表参与实习管理过程;第四,评估体系完善,对顶岗实习展开全面评价。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顶岗实习的落实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不尽完善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索提高顶岗实习成效的路径是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

(一)优质实习基地不足,指导力量薄弱

为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管理与服务理念,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安排学生进入知名旅行社及规格较高的星级酒店实习是各大高职院校的夙愿。但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已建的优质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而这一现象在2013年10月1日新《旅游法》出台后显得尤为明显。法律明文规定,旅行社不能接受包括顶岗实习学生在内的无证导游独立带团。与此同时,近几年酒店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拥有充足员工的知名高档酒店,为减少用工成本,不再为高职旅游院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而愿意作为实习基地的旅游企业,多半属于用工紧张的单位。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类实习基地无法为学生创造顶岗实习的条件。另外,由于这类实习基地的岗位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相对不高,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有效地指导,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实习评价滞后,实习考核流于形式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之间未建立适用于顶岗实习学生的共管机制。以考核为例,无论是旅行社还是高级酒店,在管理顶岗实习学生时缺乏针对性,顶岗实习过程各环节质量把控标准缺失,通常在学生完成实习后,仅作出寥寥数语的终结性评价。从学校方面看,由于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通常在半年以上,学校教师不便参与和干涉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无法实现驻点管理和监控,导致多半实习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实习结束后的考核,仅以企业一方的评价作为参照。实习过程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缺失针对性等因素都会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造成影响。可以说,学校方面在管理过程中的缺位已成为顶岗实习成效难以保证的重要因素。

(三)校内外接轨培养不畅,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弱

职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新的职业环境和岗位要求时,通过调整自我的心理发展水平,实现个体与职业环境的良性互动,[3]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的素质培养与行业所需存有差距,缺乏必要的“接轨培养”,即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相脱节。面对顶岗实习生活与校内学习生活的巨大差异,学生出现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在酒店顶岗实习中,从事餐厅及客房工作的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并常因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而中途离岗。而在旅行社顶岗实习中,学生因缺乏任务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及理解能力,无法胜任导游的工作。

(四)政府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立法保障

国家出台的《职业教育法》针对顶岗实习问题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相关地方政府并未制订具体实施策略,缺乏对实习学生、企业的利益保护和义务监督。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地方政府只是做足表面工作,口号上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但对顶岗实习的落实工作指导力度不够,调控机制不健全。此外,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中仍处于劣势地位。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校企双方未达成明确的制度规定,存在签订合约缺乏规范文件、履行协议缺乏监督协调、合作成效缺乏评估机制、评估结果缺乏奖惩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权利和利益无法获得有效的制度保障,导致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规范差强人意。因此,国家需要尽快出台针对性文件和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

三、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改革的对策

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对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外旅游院校顶岗实习的发展模式为国内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4]是保障顶岗实习效果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当前,国内高职旅游专业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多以高校为主体,在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下,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场地和条件,协助其完成培养任务的“协作型”模式。企业和学校在性质上具有本质区别,因而双方利益并不一致。该类模式的建立需要学校长期不懈地与旅游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校企双方需要找准利益博弈点,让旅游企业和学校都能从中受益,进而达到利益双赢的局面,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就企业而言,虽然有储备员工的目的,但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旅游服务和扩大旅游产品市场是其核心诉求。对于学校而言,提高学生就业率,增强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是开展顶岗实习的出发点。因此,一方面,可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依托高职院校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旅游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则能顺利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故而双方可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做好科研成果转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骨干教师除做好日常教学外,还需努力开展科研工作,学校可利用自身的知识文化优势对酒店及旅行社管理模式的改善和产品、线路的升级展开专业指导,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优化顶岗实习过程并加强管理

管理过程的优化推动顶岗实习的有效进行。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运用过程管理,有助于顶岗实习工作按照计划的方案规范运行,逐步开展,保证顶岗实习有条不紊地实施,避免盲目性和从众性。[5]因而,需引入过程管理理论,规范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1.前期准备阶段。在顶岗实习的前期准备阶段,需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树立对顶岗实习的正确认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向学生灌输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实践学习观,并形成将顶岗实习的工作经验与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有效结合的意识。另一方面,制定科学的实习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为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实习计划制定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指导作用。在实习计划中,校企双方需明确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实训内容、实训日程及考核标准等问题,确保顶岗实习有序开展,避免杂乱无序现象的产生。

2.中期实施阶段。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期间,身份发生变化,既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在校生,也是旅游企业的职工。因而,旅游企业和学校需共同担负起管理学生的责任。由于学生所面对的真实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习过程中,无论是心理还是实际工作都易出现不适的问题。作为实习单位的岗位指导教师,需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着充分的了解。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同时,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受的约束和监督没有在校期间严格,因此企业要对实习学生加强管理、严格考勤,确保学生通过实习改掉不良习惯,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虽然顶岗实习学生分配在不同的区域和企业,为学校教师驻地管理增加了难度,但是依然要与实训基地保持沟通。学校教师需定期深入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后期评价阶段。确保实习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全面、细化的评价标准。在顶岗实习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繁杂,导致顶岗实习教学评价很难做到完全的客观全面,因此,设计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顶岗实习教学的关键一环。[6]一方面,采用双导师考核方式。顶岗实习管理主体缺乏多元化,学校在管理过程投入的物力和人力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预期的效应,顶岗实习的质量无法保障,过程流于形式。[7]纵观国外旅游院校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评价环节,评价主体一般为企业岗位指导教师和学校教师。因此,为确保顶岗实习评价的客观性,可采用双导师考核方式,即旅游企业的相关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岗期间的纪律遵守、实践操作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工作服务态度、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校教师则根据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结合学生提交的“经典案例、经验分享”材料进行考核。最终成绩可按岗位指导教师占70%,学校教师占30%的比例进行核算。另一方面,采用动态性的过程考核模式。在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进行评定时,要摒弃仅依据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周记进行打分的模式。这类静态材料无法对实习过程进行及时反馈,也无法及时诊断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增强顶岗实习考核的科学性及全面性,可采用动态性的过程考核模式。具体而言,在实习过程中,穿插2-3次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成绩可按一定的比例和权重计入最终考评成绩。

(三)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有效衔接

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并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实际情况及旅游企业的需要,制定本校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8]为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可在学生在校的前三个学期开展项目化教学,即根据酒店及旅行社核心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开展实训活动。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便于学生开展实训活动,2014年成立工学服务部,工学服务部下辖导游部、酒店部、茶艺部和办公室四个部门。工学服务部模拟旅游企业开展工作,设有总经理、导游部经理、办公室主任等职位,均由学生通过竞聘上岗担任。工学服务部主要负责开展专业技能比赛的组织工作、旅行社兼职导游的派送与管理工作、校园导游队伍建设工作、酒店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工作、各项技能考证组织与服务工作及景区顶岗实习的对接工作。通过建立高度仿真的实训平台,实现学生与实习岗位的无缝对接。此外,在高职旅游专业的三年学习生涯中,要注重合理分配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重,可借鉴澳大利亚TAFE学院所采用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教学模式,在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模块化实习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快速适应顶岗实习的环境,缩短适应期。

(四)加强立法保障和政策支持

当前,国家已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提出政策性指导意见,即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并通过立法、补贴等形式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桥梁。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促进顶岗实习工作的制度化和系统化。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专项部门统筹规划职业院校的各项工作,制定宏观调控指导政策,统一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管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的进度及成效。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学校、学生需要承担的相关权利及义务,各司其职,大力推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签署三方培训合同以保障双方权益。另一方面,加大对高职旅游专业的资源投入与分配。政府的支持是顶岗实习工作得以落实的有力保障和强大后盾。政府应加快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旅游专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高职旅游专业的专业教师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奖励政策,为高职旅游专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推动更多的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

[1]陈 叶,魏胜龙,张云虎等.农业类高职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4(5):6-7.

[2]俞校明,张 红.高职生顶岗实习过程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66-67.

[3]徐 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生顶岗实习期职业适应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1-96.

[4]刘克勤.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J].教育发展研究,2011(5):65-68.

[5]王 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17.

[6]王金岗,李玉香.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57-60.

[7]陶 怡.顶岗实习“双主体”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以X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21.

[8]孙媛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认知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120-123.

(责任编辑:王释云)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form of the Post Tourism Maj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I Hui-li

(Li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shui Zhejiang 323000,China)

Post travel professional practice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eaching. With the expansion of Tourism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ourism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good quality, tourism trainings face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lack of professional post practice, lack of guidance; practice evaluation lag, assessment only focus on the form: training outside the school did not do a good job, students’ occupation ability are weak; governments lack of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nd legislative guarantee. Therefore, the reform shoul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outside the internship of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Major, optimizing the internship process management,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training” practice effectively with practice, strengthening legislation and policy suppor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urism major; practice; dilemmas; countermeasures

G710

A

1008-6471 (2016) 04-0078-04

10.13983/j.cnki.jaechu.2016.04.013

2016-10-23

201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旅游业转型期华东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编号:kg2015894)

倪慧丽(1977-),女,浙江丽水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顶岗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