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解题很方便

2016-03-16 02:16:01郑书光
物理之友 2016年2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作图初中物理

郑书光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福建 南平 353000)



作图解题很方便

郑书光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利用作图来解初中物理习题,易为学生所理解,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特别在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时,能节省时间,快速给出答案.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作图

有些初中物理题用方程来解答非常复杂,如果采用作图来解,一目了然,能够事半功倍.下面举三例,供大家参考.

例1:如图1所示,公园围墙外的小路形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绕公路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A. 4分钟

B. 3分钟

C. 2分钟

D. 1分钟

解析:依题意可知,甲走完正方形一个边长需要12min,乙走完正方形一个边长需要17min.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经12min,甲乙两人位置如图2所示,再经第二个12min的时间,甲乙两人位置如图3所示,再经第三个12min的时间,甲乙两人位置如图4所示,再经第四个12min的时间,甲乙两人位置如图5所示.此时,时间共经过48min,甲第一次看见乙.又因为乙走完正方形三个边长共需要51min,也就是再经过3min,乙将走完正方形第三个边长,此后,甲又看不到乙.所以,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3min.显然,正确选项是B.

例2:如图6所示,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S和V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VP.设VA

图6

解析: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设声源发出第一个声信号时,声源

S

与观察者

A

的距离为

x

0

.经过Δ

t

时间,声源运动到

S

′位置,并发出第二个声信号,观察者运动到

A

′位置(如图7).由图7可知,声源位置

S

′与观察者位置

A

′的距离

x

1

=

x

0

+

V

A

t

1

-

V

S

Δ

t

.

图7

第一个声信号发出经过时间

t

1

,观察者运动到

A

″位置,并接收到第一个声信号(如图8).由图8可得到关系式:

V

p

t

1

=

x

0

+

V

A

t

1

,整理得到

.

图8

声源在

S

′位置发出第二个声信号,再经过时间

t

2

,观察者运动到

A

‴位置,并接收到第二个声信号(如图9),可得到关系式

t

.

图9

分析图6~图9,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Δ

t

′应为:Δ

t

′=Δ

t

+

t

2

-

t

1

,可得到

t

.

例3:如图10所示,均匀木棒AM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是().

A. 逐渐变小

B. 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C. 逐渐变大

D. 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

图10

图11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作图初中物理
巧用三条线 作图不再难
反射作图有技巧
三招搞定光的反射作图题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13:04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探究
初中英语习题课小组合作方式探究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