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武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随州 441300)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思考
肖武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随州 441300)
摘要: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新定位,区别于之前提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在培养目标的内涵上有较大变化,高职院校要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打造高职办学特色。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技术人才技术人才指通过学习接受某方面技术知识,具备该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称为技术人员,其中较为突出的,熟悉相关技术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称为技术人才。在人类社会劳动的链环中,他们处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所以国外也有称之为中间人才(Middle Man)。
(二)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取得技工、技师及其他相应水平或拥有各种技能的人员(其中,技师分高级技师和技师两类;技工分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三类)。
区别于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通过语言和行动就可以表达其专业技能,完成任务;而技术人才需要借助自身以外的载体来完成任务,即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工具适用能力。[1]
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历经“高等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等变化,但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后,各个高职院校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描述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且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中对行业标准和岗位任职要求研究还比较肤浅,核心能力要求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二)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清晰,导致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就会有偏差,“中专翻版”和“本科压缩”的现象虽然有所好转,但是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的开发还是照猫画虎,机械照搬,缺乏精细化论证。
(三)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不高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一是数量上不足。由于高职院校招聘人员的限制和待遇问题,近几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流动性非常大,教师经过几年的培养,稍微有点成绩和起色就跳槽离岗了,从而导致专业教师不足,公共课教师略显较多,难以消化。二是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新引进教师没有经过前几轮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对高职的系列理念、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改革比较陌生,照本宣科、纯理论灌输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双师型”比例达不到,专兼职教师比例也还有一定距离。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实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停留在2011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阶段,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绝大多数还是粗放型,指标欠精细化,程序欠规范化,且实训教学因办学条件而异,质量参差不齐。
三、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现有机制分析
(一)专业设置机制缺乏科学性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对专业设置下发了专业目录,实施了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新申报专业必须符合专业建设规划,并经地方政府批准,这些从政策设计方面都对专业设置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的招生是生命线,目前专家预测的红牌专业譬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依然是学生选择的热门之一,在招生是第一需要的现实面前,理性地从学院办学实际调控专业退居第二位。学院只是适应了一时之需,没有从长远思考办学的未来,对专业设置的调控机制功利性太强,科学性不够。
(二)校企合作机制缺乏深入性校企合作机制一直以来是高职发展均认为“一头热,一头冷”的难题,虽然很多学校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校企合作绝大多数还是感情维系、简单的用工供求、形式上的学生实习岛的建立,企业合作的积极性被利益压制,且政府部门出台的减税政策还悬浮空中,没有落地,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愿景没法有效推进,课程的共建、教师和技术人员的互派、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监管等等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弥补和改进。
(三)课程体系构建机制缺乏系统性在经历两次评估之后,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体例上基本规范了,但是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搭建,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课程开发的原则上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搭建是否围绕岗位,核心课程的开设顺序是否符合岗位成长规律,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是否有效融入等等,都需要系统设计和科学的论证,每学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日臻完善,不能走过场。
(四)师资队伍培养机制缺乏实践性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教师素质。近些年,高职院校招录教师的主要对象还是高校直接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经历还是空白,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机制一直不是很畅通。一是教师自身对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让他们从技术人员开始干,有些抹不开面子;二是学校没有制定强有力的考核和晋升制度;三是有些学校不愿在教师业务素质提升上投入经费,担心教师流失。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更多的注重教学规范,对实践性要求尚需加强。
(五)实训基地机制缺乏先进性高职院校参与教育部第一轮人才工作水平评估后,对硬件设施做了较大投入,学院实训条件得到较大改观,但是由于学院本身眼界的限制,大批投入的设备一是不具备生产性,二是设备的智能程度较低,三是与技术的变革不能同步。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社会用工要求和企业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实训基地虽然添置了一些模拟仿真设备,但基地功能还是相对落后和单一。
(六)人才评价机制缺乏多样性职业教育是一种扬长教育,要允许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人才涌现,单一的一张试卷考核不出优秀的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期末考试70%还是纯理论考核,对学生的机械识记能力考查比例较多,与行业标准接轨的动手能力的考核还相对较少。另外纯粹的分数论扼杀了在某一方面有突出优势的学生个性,高职教育更应该承认人才的多样性规律,相应的培养机制的评价也要多样化,不能搞一刀切。
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思考
(一)对接市场,创新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必然选择,“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集中体现就是专业设置导致的结构性矛盾。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五个对接”,第一个就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要充分论证,一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分析,要对国家调结构和转方式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引发的高职教育发展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专业设置的近期目标和愿景慎重设计;二是对学院现有专业的招生、就业进行动态分析,对专业发展进行适时跟踪研究;三是从学院整体特色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优势专业和弱势专业进行分层打造,以特色求发展;四是定期对专业进行评估和考核,遵从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律,保持专业的良性发展和整体发展优势。
(二)互利共赢,创新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产教融合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职能,提供校企合作机制保障,一是通过立法,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二是制定税收照顾及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参与教育;三是积极探索“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合作关系新模式,开创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局面,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合作目标;四是高职院校要在主动服务社会上挖掘潜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创新合作的模式、路径;五是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新模式,促进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增强办学活力。[2]
(三)科学论证,创新课程体系搭建的对接机制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之一,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围绕岗位开发的课程体系要对学时分配、核心课程选择、课程开设先后顺序进行科学论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搭建要允许多样化,可以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也可以是项目课程、模块课程。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对接市场需求和岗位任职要求,实行动态调整。
(四)深入实践,创新“双师型”队伍培养的约束机制参与实践锻炼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教育部下发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中提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各个高职院校要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对教师参与实践锻炼实行硬性约束和刚性考核,在职称晋升和人才选拨任用中加大管理力度,鼓励教师深入一线,提升动手能力,更新知识结构,踊跃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不遗余力,认定要严格,课酬要倾斜,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引导“双师型”教师快速成长。[3]
(五)多方共建,创新实训基地的多样化投入机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目前高职院校大力倡导的混合所有制创新实践,对“厂中校”和“校中厂”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利益互相渗透,会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步伐,改善实训条件,提升实训基地功能,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奠定基础。
(六)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评价机制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是高职院校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扬长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策略,对高职学生尽量不要一把尺子量到底,高职院校要更新人才观,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多方位、多路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个领域崭露头角,扬长避短。弹性学分制要不断创新内容,体现考试考核评价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创新性,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均得以进步和提高。[4]
参考文献:
[1]张竟成,张甲华.基于行为业绩的高技能人才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孙士柱,金起文.发达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启示[J].经济导刊,2011,(01).
[3]王安兴,何文生.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4]蒋和平,赵凤玉.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4).
责任编辑付友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6)01-0098-03
作者简介:肖武(1972-),男,湖北随州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0-28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