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方言的亲属称谓词研究

2016-04-27 05:40成文露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特点

李 霞,成文露

(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湖北麻城方言的亲属称谓词研究

李霞,成文露

(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要:湖北麻城方言亲属称谓词独具特色,但是前人对此关注甚少。本文对麻城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基本构成进行描写,进而分析由此体现的儿化称谓多、父母称谓词复杂多样以及特殊称谓词“爷”三个方面的特点,并探讨称谓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认为体现出男女同尊、重“内”不轻“外”、重视辈分等文化信息。

关键词:麻城方言;亲属称谓词;基本构成;特点;文化内涵

麻城市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南麓,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建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当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亦独具特色。研究麻城方言的亲属称谓词不仅有助于丰富、深入当地方言的研究,还可以借此了解当地的文化信息。但前人的相关研究甚少,本文对麻城方言丰富多样的亲属称谓词进行描写,深入分析了它的三个特点,并探讨亲属称谓词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语料来自在麻城市福田河镇三里畈村的实地调查。①

一、亲属称谓词的基本构成

麻城方言的亲属称谓词属于描写型,父系、母系、直系、旁系、辈分及同辈的长幼排序非常明确。由于数量众多,这里先列出基本称谓,再通过构成形式反映其他常用的称谓。

(一)基本称谓本文的基本称谓是指对由直系血亲或直系姻亲构建起的亲属关系的称呼方式,基本情况如下:②

曾祖父:太儿[thr13]

曾祖母:太儿[thr13]

祖父:爹[tɛ53]

祖母:奶[lai53]

父亲:爷[iɛ55]/父[fu33]/伯儿[pr212]/爸爸[p53p0]

兄:哥[ko53]/哥哥[ko53ko0]

弟:名字;弟弟[ti33ti0]/兄弟[y53ti0]

妹:名字;老妹[lɑu35mi0]/妹妹[mei33mei0]

儿媳:名字;儿媳妇[or55i212fu0]

孙子:名字;孙儿[sɛr53]

孙女:名字;孙儿[sɛr53]

(二)复合称谓除了基本称谓以外,麻城方言中还存在大量需要与其他成分组合构成的复合亲属称谓词,它们一般代表的是旁系血亲或旁系姻亲。除了可以独立成词的称谓词如“太儿”、“爹”、“孙儿”以外,所有的复合称谓词可以按照构成方法分为“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两种类型。③

1.亲属称谓+亲属称谓。这类称谓词由两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组合构成,指称长辈亲属,如“姑”和“奶”组合成“姑奶”。此时一般要儿化,实际读作“姑奶儿”[ku53lr0]。由于数量较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只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此类复合称谓词的构成情况,若可以组合则标“+”,不能组合标“-”。详见表1。

表1 “亲属称谓+亲属称谓”词表

2.非亲属称谓+亲属称谓。这类称谓词由一个表示亲疏或长幼等关系的词和一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组合构成,如“家”和“奶”组合成“家爹”[k53tɛ53]表示外祖父。这些表示非亲属称谓的词按照性质可分为三类:

(1)区别亲疏关系的“堂、表”等。“堂”修饰宗亲亲属,“表”修饰姻亲亲属。它们一般只用于背称,面称时为了表现亲属关系之间的亲近和睦而被省略。

(2)区别长幼排行的“大、二……细”等。一般而言,除了“大”和“细”,其他排行词都可以与亲属称谓词组合,因为“大”和“细”有各自要修饰的称谓词,不能混用。

(3)表示其他要素的姓氏(姓+家)、名字(不带姓氏)等。用来称呼关系一般的长辈亲属或者同辈年长者,但习惯上针对不同辈分和不同性别的人采用不同的修饰语:

对祖辈亲属:称呼男性时修饰语是“对方不带姓氏的名字”,如称成焕勤为“焕勤爹”;称呼女性时修饰语是“对方的姓氏+家[k0]”,如称王丽琴为“王家奶”。

对父辈亲属:称呼男性时修饰语是“对方不带姓氏的名字”,如称李学海为“学海佬儿”;称呼女性时修饰语是“对方的姓氏+家[k0]”,如称潘传芳为“潘家娘儿”。

表2 “非亲属称谓+亲属称谓”词表

对平辈亲属:不管男女,修饰语都是“对方不带姓氏的名字”,如称呼李启民(男)为“启民哥”,称呼李红英(女)为“红英姐”。

此类复合称谓词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见表2。

二、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麻城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在总体上基本体现了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词长幼有序、男女相别、脉系分明、宗族相别的特点,此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独特之处。

(一)儿化称谓多儿化称谓是指在麻城方言中有一些亲属称谓词读作儿化音,如“太儿”、“姑爹儿”、“娘儿”、“伯儿”、“母儿”等,它们在麻城方言的亲属称谓词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从总体来看,这些儿化称谓的性质并不相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习惯儿化的称谓词。习惯儿化是指在麻城方言长期较多儿化音变的语言环境下,人们约定俗成地将某些亲属称谓词也读成儿化音。几乎每一个辈分都存在习惯儿化的称谓词,如曾祖辈有“(家)太儿”,祖辈有“姑/舅/姨爹儿”、“姑/舅/姨奶儿”,父辈有“伯儿”、“母儿”、“佬儿”、“娘儿”,己辈有“嫂儿”、“老妹佬儿”,子辈有“女儿”、“侄女儿”,孙辈有“孙儿”、“外孙儿”,曾孙辈有“曾孙儿”等。

2.儿化与非儿化对立的称谓词。有的亲属称谓词儿化以后语义会发生变化,所指对象完全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称谓词“娘”和“舅”。

我娘不在屋的。(我母亲不在家里。)

二娘儿要当奶了。(二叔母要做奶奶了。)

王家娘儿昨儿来趟子。(王叔母昨天来过。)

我问下儿你勒个娘儿晓不晓得李家村么儿走法儿?(我问一下你这位婶子知不知道怎么去李家村?)

二舅跟三舅儿到我的来了。(二舅和三姨到我家来了。)

翠芝舅儿跟姨爷一路回去了。(翠芝姨和姨父一起回去了。)

国林舅舅月底结婚。

3.儿化后表达特殊感情色彩的称谓词。在麻城方言中,有些称谓词儿化后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这类称谓词一般是熟悉的人之间的戏称,有两种情况:

你又出错牌了,爹儿。

你老张巴了,奶儿。(你老糊涂了,奶奶/阿婆。)

二是年龄差别不大的长辈对晚辈或平辈之间的戏称,常见的有“哥儿”[kor53]、“姐儿”[iɛr35],前面一般有修饰语。如:

这冷的天你还穿这少,真是个浪大哥儿/姐儿。

此例表示说话的对象在天冷的时候穿得非常少,说话人看不过去,便不用原本的称呼而是改用“浪大哥儿/姐儿”来表示对此行为的轻微斥责。

综上,麻城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儿化后具有区别语义或表达特殊感情色彩的功能,还有的儿化称谓不具备这两项功能,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读音。

(二)父母称谓词复杂多样这里所讲的父母称谓词是指面称称谓。麻城方言关于父母的称谓非常复杂,父亲和母亲的称谓词数量均等,基本呈对称分布。关于父亲的称谓词主要有“爷”、“父”、“伯儿”、“爸爸”四种,关于母亲的称谓词主要有“大”、“娘”、“母儿”、“妈(妈)”四种。这些称谓依次对应形成四组称谓,即“爷”—“大”、“父”—“娘”、“伯儿”—“母儿”、“爸爸”—“妈(妈)”。

七十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姑且被称为老派)多使用前三组称谓,八十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人(姑且被称为新派)多使用最后一组称谓。而中间年龄层中,有些人传承了上一辈的叫法,有些人则按照现代亲属制的形式称呼父母,所以父母称谓词的使用有时候会出现交叉现象。为便于清晰地展示这种复杂现象,图一即代表了父母称谓词的使用情况,图中实线表示一般情况,虚线表示少数交叉使用的特殊情况。

图1 父母称谓词使用情况图

在这几组父母称谓词中,“爷”—“大”是老派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而“父”—“娘”和“伯儿”—“母儿”这两组的具体使用与父亲的长幼排行有关。在大家庭中,父亲如果排行老大,他的子女和他弟弟的子女都称他为“伯儿”,称他的妻子为“母儿”;如果排行靠后则称他为“父”,称他的妻子为“娘”。另外,有些孩子不愿意称呼继父为“爸爸”,为了避免尴尬又要尊重长辈,最常的就是将继父称为“父”,只不过和它对应的母亲的称谓不一定是“娘”。

父母称谓词的复杂主要是由于使用者年龄层次不同,相应地造成语言习惯也不一样。中老年人经常使用较为古老的传统称谓词,如“爷”(父亲)、“父”、“娘”、“大”、“母儿”(母亲)等;青年人或更年轻的人则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推广的称谓词“爸爸、妈(妈)”来称呼父母。由此可见,这种复杂多样的父母称谓词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三)特殊的称谓词“爷”“爷”在麻城方言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亲属称谓词,既可以称呼男性亲属,也可以称呼女性亲属,具有性别异化的特征。不管指称男性还是女性,都具有各自独立的使用规则和互不干涉的使用范围。同时,“爷”的重叠与否和读音的轻重,都会使指称对象有所变化。

1.“爷”指称男性亲属时可称呼父亲和叔父

①表示父亲,重读,不可叠用,只能用人称代词作修饰语。如:

我爷不在屋的。(我父亲不在家里。)

②表示叔父,被二、三等排行词修饰时轻读,被人称代词修饰时重读,这两种情况下均不可叠用。如:

三爷的媳妇是河南的。(三叔的妻子是河南人。)

我爷被人骗钱了。(我叔父被人骗钱了。)

2.“爷”指称女性亲属时可称呼姑母或叔母

①表示姑母,被排行词修饰时不能叠用;被人称代词或对方名字(不带姓氏)修饰时要叠用,均读轻音。如:

大[tai33]爷跟姑爷一路回去了。(大姑妈和姑爷一起回家了。)

我爷爷34岁才结婚。(我姑姑34岁才结婚。)

蓉桂爷爷嫁的江苏去了。(蓉桂姑姑嫁到江苏去了。)

②表示叔母,轻读,可被排行词二、三等修饰,但不能被“大”或“细”修饰。如:

二父跟二爷夜辰在我的吃饭。(二叔父和二叔母晚上在我家吃饭。)

一般只有老派重读“爷”称呼父亲,“爷”的配偶被子女称为“大”。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用“爷”指称叔父或姑母,但两者稍有不同。排行词“大”或“细”不能修饰表叔父义的“爷”,但可以修饰表姑母义的“爷”,即“大爷”(此时变读为[tai33iɛ0])指排行最大的姑母,“细爷”表示最小的姑母。若要指称最小的叔父,则用“细父/佬儿”表示。“爷”还可以叠用或者加上对方名字后叠用,泛指关系相对疏远的姑母,这种用法却不能指称叔父。还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的称呼既可以指称男性,也可以指称女性,在实际运用中则需要明确此种语境下的亲属关系才能使对方听明白。如“二爷”表示二叔时,最好顺便指出“他是我爸爸的弟弟”;表示二姑时,指出“她是我爸爸的妹妹”;表示二叔母时,指出“她是我二叔的媳妇”。

还有少数人用“爷”来表示叔母,这时要在前加上丈夫的排行,即用“夫排行+爷”来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叔父则被称为“父”。

三、亲属称谓词反映的文化内涵

(一)男女同尊,分工明确由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反映在亲属称谓词上就出现了很多男女称谓不对等的情况。如父亲的兄弟分为“伯”、“叔”,而母亲的兄弟一律被称为“舅”。麻城方言中虽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也为女性亲属设定了专门的称谓。如母亲的姐姐被称为“姨大”,母亲的妹妹被称为“舅儿”,她们的丈夫分别被称为“姨伯儿”、“姨爷”。伯父的妻子被称为“母儿”,叔父的妻子被称为“娘儿”。对于子辈,称呼男孩子为“儿子家”,称呼女孩子为“女子家”,两者的构成形式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女性往往具有和男性对等的称谓词,只要彼此存在一种亲属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对应的称谓词。同时,祖辈亲属不分男女都被称为“太儿”,孙辈亲属不分男女都被称为“孙儿”,子辈亲属“外甥”也不区分性别。此外,前面提到的称谓词“爷”既可以指称男性亲属,也可以指称女性亲属。

由此可知,麻城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虽然对男女性别有所区分,但是并不存在轻视女性的情况。相反,男性总是背称自己的妻子为“屋的人”,说明男女分工明确,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她们操持家里的一切,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得到丈夫和家人的认同与尊重。晚辈对于女性长辈的尊敬与对男性长辈是相同的,使用的称谓词除了区分性别以外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很多称谓词都是男女通用的。可见麻城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基本是对等的,反映了当地男女同尊的文化信息。

(二)重“内”不轻“外”,重视家庭团结内亲也即宗亲,指由同一祖宗所出的男性亲属及其配偶以及未出嫁的女子。外亲,指其血缘由女性相联系的亲属,包括嫁到本宗的女子娘家的亲属和本宗女子嫁出后其夫家的亲属,前者如祖母、母亲、儿媳的亲属,后者如姑母、姐妹、女儿的亲属。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的这种分类方法基于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观念,本身就带有重内亲、轻外亲的区别意味。与此不同的是,麻城方言中对于内亲和外亲的很多称呼都是一样的,而且并没有厚此薄彼、重“内”轻“外”的意思。

汉语亲属称谓的内外二分、重内轻外性很明显地体现在汉语的许多具体亲属称谓中,这主要表现在与宗亲相对应的外亲亲属往往要加“外”字,以示区别。在麻城方言中,一般用“家”、“外”修饰称谓词来区分内外亲属,但是“外”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家”。“外”只用于背称下辈亲属“外甥(女)”与“外孙(女)”,而“家”则用来修饰祖辈和曾祖辈亲属,如称呼“外祖父/母”为“家爹/奶”,称呼“母亲的祖父/母”、“父亲的外祖父/母”均为“家太儿”,而且面称、背称都经常用到。“家”比“外”显然多了一份亲切与亲密,内亲和外亲没有见外,而是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在称谓前加上“家”比用“外”更显得亲密和睦,使被称呼人感受到得到(曾)孙辈承认和信赖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双方能够像亲祖孙那样和谐的融入一起,有利于内外亲属关系的和谐融洽。

在汉语亲属称谓中,“堂兄弟姐妹”之“堂”意即同堂,堂系亲属于宗亲。“表兄弟姐妹”之“表”即“外”之意,表系亲属于外亲。但在麻城方言里,无论是“堂”还是“表”,面称时都是按照父系宗亲的称谓来称呼,即比自己大的称作“哥/姐”,比自己小的叫名字。背称表系亲属为“老表”。用一个“老”字修饰表亲,在时间层面上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让人感觉这种亲属关系已经长久地存在于几代人之间,源源不断,一脉相承,相互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同时,人们面称有姻亲关系的“姐夫”为“哥”,显得更加亲切。

综上所述,这种外亲称谓内亲化、姻亲称谓血亲化的称呼方法,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促进了亲戚关系的和睦,体现了麻城人重视家庭团结,生活在彼此和睦、尊老爱幼的良好环境中。

(三)重视辈分,长幼有序麻城方言称谓词非常注重辈分先后,长幼有序。在不同辈分之间,人们往往按照辈分高低而不是依据年龄大小或者社会地位来称呼对方。如果对方辈分比你高,即使他的年纪小,你也要以晚辈的身份称呼他为长辈;有时对方年纪虽然很大,但可能两人的辈分相同。也就是说对一个人的称呼完全由辈分高低来决定。平辈之间则要遵从长幼有序的原则,由年龄决定使用什么称谓词。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实际交流过程中,长辈有时会降低自己的辈分来称呼比自己辈分底的晚辈,或者平辈之间改成从他称。前者如堂叔母称侄儿媳妇为“姐”,这是为了抬高对方的辈分,创造一个平等、轻松的语境,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方便交流。后者如亲家之间按照从孙称谓相互称呼对方为“爹”、“奶”和“家爹”、“家奶”。这种从他称谓形式的形成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有着很大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表现出亲疏、尊卑、长幼关系。这种方式体现出麻城人重视辈分,长幼有序的社会传统。

注释:

①主要的语言咨询人有三位:成焕贵,71岁,未受过学校教育;江小春,44岁,小学文化水平;夏远志,22岁,大学本科。

②根据现实生活的家庭状况,将亲属关系限定为七辈,即从自身上数三辈到曾祖辈,下数三辈到曾孙,加上自己共七辈。基本称谓分为面称和背称,分号前面是面称,后面是背称,若面称和背称相同,则不用分号区分,只列出同样的称谓词。

③儿化称谓被看做一个独立的词。

参考文献:

[1]湖北省麻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城县志[M].红旗出版社,1993.

[2]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骆明弟.汉语亲属称谓之文化性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2008,(4).

[4]陈月明.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以及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1990,(5).

[5]陈月明.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称呼规则[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6).

[6]万久富.试论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变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责任编辑张吉兵

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ZDB098。

中图分类号:H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6)01-0056-05

作者简介:李霞(1976-),女,湖南永兴人,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成文露(1992-),女,湖北麻城人,湖北大学文学院2014级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9-21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1.15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特点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