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娜 黄 华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民航交通分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课堂与课程教学改革·
ESP需求分析理论下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吕 娜 黄 华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民航交通分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空乘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ESP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调研其教学现状及原因,探索空乘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改革新思路,提升高职空乘专业ESP教学质量。
ESP;需求分析;空中乘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航空业日趋国际化,国内外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乘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基本航空服务技能,更要有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因此,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致力于提高空乘专业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然而,由于高职生源的多元化,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等因素,许多高职空乘专业ESP教学未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需求分析理论引入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中,调查学生对空乘专业英语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情况,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空乘专业ESP教学为样本,调研ESP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改革建议,从而提高空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and Waters,1987)。[1]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从70年代起,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普及。ESP教学针对学习者的特殊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与专业、职业及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因此,ESP教学有机结合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符合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需求分析是ESP教学的重要基础,运用在ESP教学领域近三十年。需求分析理论是ESP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是ESP教学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活动的依据。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的需求分析理论模式是Dudley-Evans and St. John全面需求分析理论模式。该模式涵盖目标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和学习情景分析。目标情景分析是对学习者未来目标职业中的语言主体进行分析,讨论学习这种语言的原因、使用方法、内容、策略等。目前情景分析是对目前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进行分析,包含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技能和语言使用情况。学习情景分析,分析目标语言该怎么学,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来缩短学习者目前语言水平与目标语言技能之间的差距。[2]Dudley-Evans and St. John全面需求分析理论模式考虑学生作为个体自然人、语言学习者和语言使用者多重身份,并兼顾目标情景、目前情景和学习情景的分析,全方位多角度的为ESP教学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个合理有效地分析框架。
根据ESP需求分析理论,笔者对所在院校空乘专业学生和教师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了解高职空乘专业英语ESP教学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
(一)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空乘专业在校大一学生80名,毕业生20人,参与ESP教学的教师4人,访谈行业人士3人。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其中针对教师和行业人士进行定性研究访谈;对空乘专业大一学生和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定量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根据ESP需求分析理论中目标情景分析,目前情景分析和学习情景分析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共计20个问题,包括学生英语基础、学习动机与需求、课程设置情况、教材偏好和使用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和评价等六个方面。[3]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空乘专业学生以女生居多,占到全部调查对象的85.6%。男生比例为14.4%。其中毕业于省重点高中的占到6.7%,普通高中占57.8%,职业高中比例为35.5%。全部调查对象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比例为1.1%,大学英语三级比例为37.8%,剩余61.1%的学生无任何英语等级证书。
从以上数据看出,我院空乘专业学生生源主要是来自普通高中的普高生和来自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三类生。[4]普高生经过系统的学习,文化课相对三类生略有优势,但许多学生通过艺术类高考或者自主招生形式进入大学,整体文化课水平尤其是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而职高技校的三类生英语基础普遍更低。生源的多样性,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为空乘专业英语教学带来了难度。
2.学生ESP教学需求强烈
关于空乘专业学生ESP教学动机需求调查(5-6题),从数据统计可见,55.6%的学生认为学习ESP相关课程是出于对将来职业需要的考虑,33.3%认为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相关,认为学校课程设置需要的为11.1%。82.2%的学生希望通过ESP课程学习提升自我口语表达能力,8.9%希望提高听力能力,7.8%希望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希望在ESP教学中能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和托业考试(TOEIC)相关内容。82.2%的毕业生认为民航职业资格证书能有助于就业;接受访谈的用人单位则提出参加托业考试并达到相应分数要求的学生能够获得优先录取优势。
由以上数据分析和调研可知,空乘专业学生对ESP课程的学习动机和需求符合ESP教学的目标---针对未来职业需求开展英语学习,并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同时建议加入民航职业资格证书和托业考证相关内容,增加空乘专业学生就业砝码。
3.英语课程设置重复率高
在课程设置方面(7-10题)61.11%的学生认为现有的ESP课程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51.1%认为对之后的就业有帮助;但是63.3%的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意,认为贯穿4学期的ESP专业英语课程,周学时3-4节,与大量基础英语同时开设,英语课业负担过重。由此可见,学生认可ESP课程的教学效果,但对ESP课程设置不满意。高密度ESP教学课程与EGP基础英语课程大量共设,重复率高;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影响教学效果。
4.专业教材陈旧难易不均
在教材使用方面(11-13题),83.4%的学生认为教材具有实用性,符合空乘专业英语教学的需要;但是62.2%的学生提出教材内容过于陈旧,需要更新;72.3%的学生认为阅读教材难度过高,而听说教材难度偏低。通过对参与ESP教学教师的访谈可知,老师普遍反映现有教材因出版年份过久,部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陈旧;阅读教材包含较多的国外文献,专业性强,但是难度偏高,学生理解较困难;听说教材又过于简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套教材的难度系数不均衡。由此可见,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材版本繁多,难易程度不一致。专业英语课程在教材的使用上无法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相匹配。
5.ESP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在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方面(14-16题),90.1%的学生希望ESP课程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空乘专业知识;88.8%的学生表示,ESP教学中希望授课教师能够运用流利的英语开展课堂教学;83.5%的学生表示希望英语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来开展ESP教学。之后,在与相关教师的访谈中也发现,空乘专业出身的教师精通专业知识,但是英语基础较弱,尤其是利用口语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力不从心。英语专业出身的老师,虽然语言能力强,但是非空乘“科班”出身,对民航专业知识的生疏和欠缺,使其无法系统地开展专业教学。由此可见,学生对ESP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而高素质专业英语教师的紧缺,无法与课程要求相匹配,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教学方法与评价亟待改进
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17-20题),87.7%的学生希望ESP教学能够采用丰富的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87.6%的学生希望能够参与到ESP教学互动中。教学评价方面,78.8%的学生认为目前ESP教学课程的评价方式合理并且必要;然而39.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ESP课程评价方式不能够真正反映其真实的英语水平。由此可见,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仍然有待改进。许多教师仍然重复着“教师教,学生学”这种简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过于简单,教学内容繁杂,评价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职业能力得不到培养。
结合上述调研分析,针对我院空乘专业学生特点,进行以下方面改革。
(一)构建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的高职空乘专业英语分段式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空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需求,我院对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基于ESP理论的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之“1+0.5+0.5”分段式教学课程体系,活化教学方法,提高空乘专业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基于ESP理论的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之“1+0.5+0.5”分段式教学课程体系,将高职空乘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我院空乘专业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民航英语》学习阶段,为期一年,组织学生学习基础民航英语,并实施课证融合教学,由民航乘务英语中级考试进行检测,以证代考,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砝码。第二阶段为《民航实用英语》实训阶段,为期半年,设计约18周的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听说沟通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民航客舱服务英语实训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民航乘务员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第三阶段为《民航面试及托业英语》实战阶段,为期半年,18周课程设计包含民航面试英语实训及托业考试辅导,帮助学生进行航空公司及就业单位面试准备,尤其针对面试中的外语应对培训,并通过托业英语的辅导,指导学生参与托业考试,提升就业机率。
(二)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ESP乘务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在《民航实用英语》实训阶段,我院课程组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ESP乘务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以乘务员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用任务进行驱动。教师根据乘务员的真实工作内容和过程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下达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服务情境中解决问题。[5]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A330仿真模拟机舱围绕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学习,模拟处理在整个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培养学生职业背景下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开发适合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使用的ESP教材
在ESP专业教材方面,我院针对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开发适合高职空乘专业的ESP教材。《民航实用英语》阶段,课程组在团队编写的《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和更新教材内容。同时,围绕《民航面试及托业英语》实战教学,编写《民航面试英语》相关教材。
(四)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加强ESP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ESP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完善ESP师资结构。我院ESP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内培通过骨干教师培训、校企合作交流、境内外培训学习、下企业顶岗实践等形式,使教师们既具有英语语言教学的技能,又精通空乘专业知识,成为兼具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双师型ESP教师。外引通过聘任胜任双语教学的具有行业企业影响力的教师和企业专家,开展兼职教学,专题讲座或在线教学等方式,融入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ESP教学中,提升高职空乘专业英语ESP教学质量。
(五)优化考核方式,建立多途径ESP课程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面,我院针对高职空乘专业英语分段式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途径ESP课程考核方式。《民航基础英语》用中国民航总局指定的民航乘务英语中级考试进行检测,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民航实用英语》、《民航面试及托业英语》则采取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既考核对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托业英语则直接把航空公司的英语技能考核标准作为参照,鼓励学生参与托业考试,提升外语水平,使之与国际航空公司的要求接轨,参与国外航空公司的人才招聘。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在ESP需求分析理论的指导下,调研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语言能力、学生目前学习情况、进行学习需求分析。课程组将语言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重构空乘专业英语分段式教学课程体系,将ESP教学理论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ESP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改革教学观念,整合课程资源,活化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切实提高高职空中乘务专业ESP教学质量,培养高端复合型高职空乘人才。
(责任编辑 远 扬)
[1]Hutchinson T,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69-91.
[2]Tony Dudley-Evans,Maggie Jo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25-27.
[3]姜彩霞,赵宏展.基于ESP理论的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97-97.
[4]黄华,张欣,姚璐艳.高职院校“走班制”专业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模式研究--以空中乘务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8):172-174.
[5]张岸滨.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20.
G420
A
1671-5454(2016)04-0101-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4.030
2016-05-29
吕娜(1981-),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交通分院讲师,研究方向:空乘英语教学。黄华(198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交通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空乘教学管理。
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ESP理论的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研究”(编号:Y20143249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