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韬,马亚萍,林 鹏
(1.河北大学 教务处;2.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3.河北大学 人事处,河北 保定 071002)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以河北大学为例
李韬1,马亚萍2,林鹏3
(1.河北大学教务处;2.河北大学工商学院;3.河北大学人事处,河北保定071002)
摘 要:协同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高校是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通过不断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国际院校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改革策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及人才联合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促进国家创新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大学为例,对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策略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全面推进协同创新,不断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进行了战略部署。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鼓励高校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提升创新能力及教学质量。目前,协同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因此,积极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策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及人才联合培养,促进国家创新及社会经济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协同创新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新研究领域出现的协同理论,它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连接和集体创新,以协同创新方式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是不同创新主体之间打破行业壁垒、地域界限,有效整合资源,搭建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充分合作的创新平台,从而实现协同发展的行为。
二、协同创新的意义
目前,我国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为主,创新驱动能力较弱,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这就需要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突破行业壁垒,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协同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国际院校间协作创新,有利于高校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借助对方科研创新、实践创新平台,更好地探索科技前沿知识,提升实践技能;有利于高校按照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方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传承社会文化,服务社会经济。
(一)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创新,是在总体目标规划、建设发展思路、实施运行途径等各个环节都积极践行协同创新的系统性工程。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突破壁垒,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人、财、物、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沟通、融合、转化,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其成效将远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凭借一己之力的努力结果。
(二)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校人才培养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自身创新意识、师资情况、科研与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通过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能够使学生科研训练不断深入,并形成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真正适合行业的实际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促进国家创新和经济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职能愈发重要。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能够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更合理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前瞻性、建设性意见,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理论依据,能够有效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力量。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
高校教学改革的协同创新与发展,既要做好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又要推行学校与外部优质资源的协同。河北大学通过整合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国际院校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策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及人才联合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校内协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方式
河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种类齐全,为校内优质教学资源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学校将91个专业进行划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信息工程、生化医学四大学部,为相近学科专业沟通、交流、研讨、合作提供有效平台,大力推进了校内学科专业的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
1.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利用校内学科交叉融合,设置相关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的主要体现,是落实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河北大学201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生物科学与医学、就业创业与国防教育五类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呈现短学时、低学分特点,重在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学习各学科领域知识的机会,注重知识的交叉、渗透。河北大学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跨学院综合性课程,打破专业壁垒,注重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如面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开设《LED性能表征及其应用探索》课程,面向全校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开设《数字媒体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电视节目制作审核与播出》等课程。同时,学校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跨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选修,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2.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为抓手,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自修订2010版教学大纲以来,河北大学改革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和单一的课堂理论灌输教学方式,积极引入启发式、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BTEC(Business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TBL(Task-based Learning)、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等教学方法,推进“一体化”教学、“项目化”训练及“开放式”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打破学校因师资、课程资源、教材、教学环境与设施、学习氛围与条件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制约。教师不仅能将科研成果更好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励师生深入科学研究。此外,学校不断组织教师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等新型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课件、慕课及微课大赛,开设通识教育网络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二)校研协同,推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在教育教学中提倡“寓研于教、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理念,积极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自2013年开始,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陆续联合创建“生命科学菁英班”、“生命科学星辰班”、“生命科学凤凰班”,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特色班。该类特色班由合作双方共同择优选拔学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入选学生前两年半在河北大学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学习,后一年半到中国科学院完成专业选修课、毕业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联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免试到中国科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在特色班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科学研究类课程,奠定科研理论基础,重点培养科研创新意识。中国科学院教师为学生直接讲授部分课程,并带领学生开展系列科学研究活动,学生能充分利用其理论研究优势及科研条件,得到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研究的机会与平台,有效培养科研能力。通过合作双方的资源共享,既实现了河北大学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为中国科学院选拔了优秀人才,为科研成果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校企协同,深入实践教学改革
积极与优质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大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是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和毕业实习环节,专业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和艺术类专业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实训实践课能够真正到实习场所开展实践教学,但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校外实习基地等原因,实践教学不深入、不成体系,导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较差。
2011年,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与河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创建“注册会计师班”,由学校从二年级学生专业分流中择优选拔组成。2014年,河北大学与中国英利集团达成《河北大学-英利集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创建了“英利实验班”,学生从电子信息科学学院、质量技术监督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选拔。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中,河北大学与合作单位结合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协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所需相关理论及实习实训类技能课程,聘请企业资深从业人员讲授相关课程,推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派送教师、学生到企业进修、实习,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育人基地,为学生顺利就业、企业获得优秀员工提供有利条件和重要保障。
2016年,河北大学将继续与长城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协同创新体系。
(四)国际协同,推进教学要素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提高学校软实力,促进中外教育沟通及文化交流,对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具有重要作用。河北大学积极构建国际化协同育人机制,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为50多个国家、地区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及短期留学生3 000余名,设有教育部批准的河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拥有河北大学与爱尔兰国家学院合作举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国际合作办学有效融合了河北大学与合作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学校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教师海外研修及访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学生享用国际化课程教学资源提供了便捷途径。
在河北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合作教育项目中,双方共同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以及教学管理方案。在河北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发展课的基础上,引进国外教学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及教材、教学参考书等,借鉴合作院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河北大学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为契机,重点支持教师培训及学术交流,优化师资队伍。多次组织教师赴海外研修,研修教师数量自2011年以来已达90人次。国际协同创新教育模式,为师生提供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学习环境,扩大了国际视野, 增强了国际交往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程晓红.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08-112.
[2]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33-36.
[3]宁滨.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2012(1):5-7.
[4]陈颖.全面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4):29-30.
[5]李念良,李望国.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8):76-78.
[6]喻江平,王思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字版),2013(7):150-152.
[7]刘奉越,花月.基于协同创新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J].职教论坛,2013(21):56-59.
(责任编辑:王释云)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aking Hebe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Tao, Ma Ya-ping, Lin Peng
Abstrac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fundamental policy,is the focu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The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rough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enterprises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ctively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realize the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joint training of tal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state and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aking Hebe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strategy of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university; talent training;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 (2016) 02-0117-04
doi:10.13983/j.cnki.jaechu.2016.02.024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编号:201624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韬(1982-),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教务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和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