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泽
(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
关于翻译师资队伍建设的再思考
——培训之外还需要做什么
谢先泽
(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
摘要:自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办以来,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师资培训举办了多期。培训对翻译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对翻译教师主体而言,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需要靠自身长时间、有针对性的努力。明确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素质要求,有利于教师在自我提升过程中找准努力方向,有的放矢,也可以为师资培训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翻译专业;师资培训;自我发展
为满足社会对翻译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点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如何保证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翻译专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1]近十年来,相关的研究、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依然热烈地进行着。师资队伍极端重要,是制约翻译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2]所以关于翻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更加火热。早在2007年,专家们汇聚复旦大学专门就翻译师资建设问题召开了首届全国翻译专业建设圆桌会议。专家们认为,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一支优质的翻译专业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并“严格控制试点院校数量和本科招生规模”[3]。但截至2014年底,全国获得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的院校已经有152所,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试点单位达206个。[4]众多的高校开展翻译本科和MTI教育无疑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但师资队伍建设不强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5]。在过去几年里,一些教师接受了中国译协、外研社、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组织的翻译师资培训,培训效果受到充分肯定。高水平培训对翻译师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无疑的。[6-7]但经历一次培训就一定意味着已经是一名优秀或合格的翻译专业教师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翻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就应该很简单了。即便如此,还有大量的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培训的教师呢?可以这样讲,培训至关重要,广大教师正确认识自身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应具备的素质并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同等重要。
一、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状况
在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之前,中国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翻译界的关注和广泛认同。[8]而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2006年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和2007年批准设立MTI学位点以来的这几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协调、管理、指导和研究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2007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立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MTI教指委”)。2008年初,MTI教指委年会以“打造精品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题胜利召开;2009年年会主题是“统一理念,稳步前进”;在2010年年会上,国务院学位办唐继卫传达了教育部专业学位教育的最新精神;在2011年年会上,唐继卫又做了《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题报告;2012年年会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质量与管理”为主题,国务院学位办陆敏做了《创新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翻译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讲话;2013年年会主题是“以评促建全面加强MTI教育质量管理”; 2014年年会的主题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年会主题是“加强质量控制,提升MTI办学水平”。综观MTI教指委几次年会的情况,可以看到国务院学位办高度重视MTI教育工作,MTI教指委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年会围绕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质量评估与管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并为各高校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
2010 年10 月,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其职责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领导下,对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开展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组织和开展翻译专业本科教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指导高等学校的翻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组织师资培训、教学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随后,协作组按照教育部的指示精神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协作组2011年3月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会,对《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要求》做了全面审议,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9]。从此,全国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有了权威的指导性文件。
2.一批知名院校和专家学者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相关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很具有代表性。它们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对其他院校和广大教师富有借鉴意义。其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4-8《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10]《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11]《传统、特色、师资——本科翻译专业建设之我见》[12]《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13]等成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它们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此外,一大批专家学者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评估与测试、实践教学、翻译人才培养的本地化、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翻译人才培养经验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成果:《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14]《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5]《我国翻译专业建设: 问题与对策》[16]《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17]《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18]《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19]《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的本科教学实践为例》[20]《翻译师资培训: 翻译教学成功的关键》[7]45-47《精艺谙道,循循善诱——翻译专业教师须具备三种功夫》[2]24-29《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翻译本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对矛盾》[21]《中国翻译师资现状与角色实现》[22]《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23]《地方院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思考》[24]《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25]《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16]《现状、问题与对策:重庆市翻译教育发展研究》。[27]
介绍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翻译人才培养经验的部分成果有:《外语教学如何迎接21 世纪的挑战?——香港高校的翻译教学给我们的启示》[28]《台湾大学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29]《国外专业口译教学的调研报告——兼谈对我国翻译专业办学的启示》[30]《他山之石——介绍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专业》[31]《从澳大利亚高校的翻译教学看专业化翻译教学体系的建构》[32]《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访谈》[6]。
无疑,MTI教指委和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的努力、相关高校的积极探索和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对建好翻译教师队伍、办好翻译学科专业、培养优秀翻译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管理者层面认清形势与任务,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处在起步并快速发展阶段的翻译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但人才培养的任务主要靠大量的一线教师去完成,翻译人才培养还需要翻译教师正确认识自身应发挥的作用和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并做出相应的努力。
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翻译专业目前主要培养以英语为外语的汉译英、英译汉专业人才。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是以英语语种为突破口,以期“为今后其他语种在本科阶段试办翻译专业提供横向借鉴”[28]39。翻译专业教师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需要搞清楚翻译专业同英语专业相比较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上有何区别。
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语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水平与文化的生力军”[33]117。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能力”[33]117。此外,还规定毕业生应获得其他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译者综合素质;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背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等。[33]117而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33]89由此可见,翻译专业教师的职责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译者(口译或笔译),培养成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9]21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将从事职业的翻译工作,成为翻译行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同英语专业毕业生相比,翻译专业毕业生须具备更强的翻译实践能力。为此,翻译专业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作为职业译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归纳起来,翻译专业教师应发挥的作用重点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与素质等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过硬的翻译能力。过硬的翻译能力是学生在职场立足的基本要求。文军在有关翻译能力的研究中以“翻译能力”来指代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23]4由此可见,翻译能力是翻译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关于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如何培养翻译能力,翻译专业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较多的论述可供参考,例如:DevelopingTranslationCompetence(该书共收录了17篇论文, 根据论述的侧重点分为翻译能力界定、翻译能力培养和翻译能力评价等三部分)、《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23]2-7《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34]《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35]《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36]《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37]等。
第二,培养学生翻译职场所需的职业技能。传统概念中的翻译教学所培养的只是可以独自完成口译或笔译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翻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或者说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职业翻译。一个职业翻译在完成翻译任务时必须做到速度快、质量好。人的时间、精力、记忆力都是有限的,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资源、翻译软件等实现资源共享、协作翻译、分享智慧,从而提高速度、保证质量。另外,如今翻译行业的运作模式多数是以翻译项目为依托的团队活动,工作岗位除了专职翻译外,还包括翻译项目管理、译审和高级译审、质控、语料管理、译员培训与开发、专业排版、编审、审校等工作。在有些机构中专稿编写、采编翻译、信息管理等都可以归为专业翻译。一个翻译项目的完成要经过翻译业务洽谈、审阅原稿、编写术语、分稿、译稿、合稿、审核译稿、排版、终审等多道工序。[7]54翻译公司不仅需要译员,更急需具备翻译能力的管理、市场和技术人才,即具备职场所需的职业技能的翻译专业人才。
第三,培养学生作为职业译者所需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毕业生要在翻译职业生涯中持续发展,除了掌握过硬的翻译能力和翻译职场所需的职业技能,还必须掌握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思考和研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如果只教学生如何译,不教如何分析、思考和研究,缺少理论支撑,培养出来的学生发展潜力和前景就十分有限,达不到高等教育的目标。[28]42任何行业都有从业规范或职业操守。对翻译行业而言,保密、公正、按时、准确、尊重客户、公平交易、谢绝自己所不能胜任的翻译任务、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等都是译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而且重要的规范,“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作风的翻译”[16]48。毕业生要在翻译生涯中取得大的成就,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可或缺。何刚强教授认为,为了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茁壮成长,翻译专业的教师需要在责任心、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2]29
三、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为发挥好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翻译专业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不少人误认为会外语就会翻译,外语人才就等于翻译人才。会外语的确就具备了一定的翻译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具备真正的专业翻译能力。几十年来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外语人才,但真正优秀的翻译人才却十分缺乏。[19]2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和MTI学位点。“翻译教学脱胎于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具有本质上的区别。”[1]4-5对此,翻译专业的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根据翻译专业的教学规律,开展技能化、语境化和专业化的教学,才能把学生导入专业翻译和职业轨道。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的鲍川运教授和MTI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外文局黄友义副局长都曾经强调过教育理念的重要性。[7]47[15]50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仍不到位,[38]端正翻译专业教育理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具有职业翻译经验,熟悉行业运作模式
前文已经提到,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过硬的翻译能力和翻译职场所需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翻译教师也必须具备过硬的职业翻译能力和懂得翻译职场需要哪些方面的职业技能。关于翻译人才培养,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又译为国际翻译院校联盟,International Permanent Conference of University Institutes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简称 CIUTI)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认为,“无论口译教师还是笔译教师都要有实践经验,否则不具备教师资格”[6]81。但现实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翻译师资无非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是聘用有实务经验的职业人员从教,二是原来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改行教翻译。前者多见于研究生层次的专业翻译教学,后者则多见于本科翻译教学”[7]45。目前,大部分翻译教师从教外语改行教翻译,翻译实务经验参差不齐。“有些院校教翻译的人并没有什么翻译实践经验,这种情况令人担忧。”[6]78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除派送教师接受高水平的翻译师资培训、引进社会上有翻译实践经验的人从事翻译教学外,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是教师自己主动寻找实践机会。例如,可以为翻译公司做兼职翻译,如有机会介入翻译公司整个翻译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会更有帮助。当然,非中心城市翻译专业的教师获得为翻译公司做兼职口译的机会相对较少,但由于网络带来的便捷,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是互联网通达的地方,都可以为千里之外的翻译公司做兼职笔译。通过实践获得了职业翻译经验,熟悉了行业运作模式,就能逐渐把自己锻炼成会“拳打脚踢”的翻译专业的教师。[2]25
3.具有开展翻译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热情
翻译专业对教师的翻译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翻译专业教师应避免走向新的误区,即在重视翻译实践能力的同时,忽略翻译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翻译专业教师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翻译专业教学规律,研究翻译学术问题,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翻译人才培养工作。大部分翻译专业教师是从英语专业转行而来的,他们更应加强教学研究,首要的任务是了解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异同,熟悉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方法。夏纪梅和Arnold均提出教师除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39-40]这当中,尤其是教学方法需要深入的研究,例如具体课程的设计、教案的编写、课堂活动的安排、围绕翻译技能设计安排教学、教学资料的选择与难度的掌握、翻译质量的评估、各种类型翻译的具体教学手段等。另外,翻译学术研究同样重要,翻译专业的教师要系统了解、掌握翻译理论知识,熟悉翻译理论的国内外发展动向,努力做到博采众长,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如果翻译专业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翻译理论知识,翻译课就会从技术层面的操作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归纳, 给学生以高屋建瓴的启迪,[3]31让学生能对翻译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结束语
自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办以来,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举办的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毕竟只有一部分教师接受了培训,而且由于时间短,培训只能针对某些重要方面进行。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做到能“拳打脚踢”,同时担任teacher/lecturer, speaker, communicator, facilitator, translator/interpreter, manager, researcher等多种角色。可见,翻译专业教师主体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需要靠自身长时间有针对性的努力。专家们对翻译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对广大翻译专业教师有着许多的启示和帮助。本文对部分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对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激发教师从专家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的热情,对教师们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明确努力方向有所帮助。
[参 考 文 献]
[1]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6):4-8.
[2]何刚强.精艺谙道, 循循善诱——翻译专业教师须具备三种功夫[J].外语界,2007(3):24-29.
[3]陶友兰.新形势下我国翻译专业师资建设的思考——首届全国翻译专业建设圆桌会议 (师资建设专题 ) 综述[J].外语界,2007(3):30-34.
[4]MTI教指委.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名单[EB/OL].(2014-07-07)[2015-11-01].http://cnmti.gdufs.edu.cn/info/1017/1095.htm.
[5]杨利娟.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3年年会在河南大学举行[EB/OL].(2013-05-07)[2015-11-01].http://edu.cyol.com/content/2013-05/07/content_8362230.htm.
[6]张文,沈小燕.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访谈[J].中国翻译,2012(2):78-81.
[7]鲍川运.翻译师资培训: 翻译教学成功的关键[J].中国翻译, 2009(2):45-46.
[8]易林,田雨.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2005年中国译学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6(2):51.
[9]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 2011(3):20-24.
[10]柴明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 2010(1) : 54-56.
[11]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 2010(2):39-43.
[12]何刚强.传统、特色、师资——本科翻译专业建设之我见[J].上海翻译, 2007(3):49-51.
[13]许钧.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J].中国翻译,2012(4):5-6.
[14]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07(1):47-48.
[15]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J].中国翻译,2010(1):49-50.
[16]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 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7]庄智象.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 2007(3):14-23.
[18]穆雷,郑敏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J].中国翻译,2006(5):3-7.
[19]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外语界,2011(3):2-8.
[20]郭英珍.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的本科教学实践为例[J].上海翻译,2010(3):53-55.
[21]韩子满.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翻译本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对矛盾[J].外语界,2008(2):34-39.
[22]张瑞娥.中国翻译师资现状与角色实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4):82-85.
[23]文军,李红霞.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界,2010(2):2-7.
[24]苏广才.地方院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思考[J].外国语文, 2009(5):93-96.
[25]王传英,崔启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J].中国翻译, 2010(4):76-79.
[26]王传英,闫栗丽,张颖丽.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J].中国翻译, 2011(1):55-59.
[27]祝朝伟.现状、问题与对策:重庆市翻译教育发展研究[J].外国语文,2014(1):106-111.
[28]张美芳.外语教学如何迎接21 世纪的挑战?——香港高校的翻译教学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42-44.
[29]曹建新.台湾大学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4):74-76.
[30]王斌华,穆雷.国外专业口译教学的调研报告——兼谈对我国翻译专业办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2(5):24-33.
[31]李平,陈禅.他山之石——介绍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专业[J].中国翻译,2005(3):65-67.
[32]朱锦平.从澳大利亚高校的翻译教学看专业化翻译教学体系的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76-80.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7.
[34]姜秋霞.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J].中国翻译, 2002(6):13-17.
[35]文军.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J].上海科技翻译, 2004 (3):1-5.
[36]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37]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4):47-50.
[38]MTI教指委.全国翻译硕士教指委2010年年会暨扩大会议召开[EB/OL].(2010-03-20) [2013-02-01].http://www.kouyi.org/MTI/info/1211.html.
[39]夏纪梅.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J].中国外语,2006(1):62-65.
[40]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000:34-37.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16)02-0079-05
作者简介:谢先泽(1966-),男,四川荣县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翻译、欧美文化。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