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

2016-03-15 23:42张文江赵小云
关键词: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

张文江,赵小云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

张文江,赵小云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的自我和谐与自我实现的观念表达了积极心理健康观的思想,促进了心理健康观研究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完全心理健康的理念,为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干预提供了对话平台。完全心理健康观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心理健康观,其实质在于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从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来看,自我和谐与自我实现是提升完全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又是评判完全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

完全心理健康;自我和谐;自我实现;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引言

心理健康观从根本上影响心理健康的学术探讨、辅导与教育的实践。目前,积极心理健康观正在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从心理学思想史来看,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最能代表积极心理健康观。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渊源,因此,探讨两者心理健康观的核心观念(自我和谐、自我实现与完全心理健康)及其关系存在逻辑基础。本文旨在梳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的核心思想,以反映出积极心理健康观的发展轨迹。

一、自我和谐与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健康观的核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潜能、成长、自主性、创造性等善性和建设性力量,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本能决定论,为心理健康的研究做出了特有贡献。自我和谐与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人本主义学者心目中,个体的自我和谐与自我实现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因此,强调自我和谐与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健康观的基本立场。

(一)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

自我和谐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自我和谐来源于合理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个体在自我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属于对自己的认知范畴,即对自己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觉模式[1]。罗杰斯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现象场来说明自我概念。所谓现象场是个体在意识中所体验到的心理世界,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个体的现象场随着生活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现象场的变化过程中,自我概念也发生改变或完善,乃至形成和谐的自我状态。

罗杰斯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是否和谐一致,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自我的各种觉知与体验之间呈现矛盾状态,或者自我与环境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自我概念便会面临不协调状况,从而可能造成焦虑、抑郁、恐惧或人际关系问题。为了维持自我和谐,个体往往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进行防御反应。进而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2]

罗杰斯指出,对成长中的个体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尊重,使他在自然的情境中形成和谐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乃至自我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同理,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罗杰斯也非常重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尊重的作用。罗杰斯试图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鼓励来访者主动探索自我,发现“真实的自我”。他曾指出,“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去发现存在于自身的实际情感与行为反应中的统一和谐与融洽无间,而不是试图把个人的经验装进一个面具,使它成为一种不真实的形式或结构。”[3]以来访者为中心,让其探索自我,发现真实自我,目的在于达成自我和谐,还原人本身存在的成长性力量,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二)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

在需要层次论基础上,马斯洛把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单独列出,构成了自我实现论。尽管自我实现更多的与马斯洛联系在一起,但罗杰斯、罗洛·梅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自我实现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马斯洛曾多次描述过自我实现的内涵,但没有形成一致的界定。大体而言,自我实现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4]24这段心理学名言成为自我实现论的代言。

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等层次的需要,可视为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可看作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具有达尔文主义的生存价值,而成长性需要则具备“成长价值”。成长价值体现在有益于个人的成长、人性的完善、潜力的发挥、幸福感的获得。[4]67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方式上,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多个体差异,表现出了多样性。如此,所有正常人通过自我实现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就具备了可能性和方向性。

在马斯洛眼中,需要满足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确定的联系。需要满足层次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应提高。健康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健康成长趋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更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做健康者,为所欲为。”[4]160所为之,即是满足自我实现需要,达到个体发展成长的目的。

个体需要满足的层次越高,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越明显。比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很难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满足,而爱和尊重方面的问题则相对容易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解决。自我实现作为需要层次金字塔的顶端,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空间。同时,马斯洛心理咨询和治疗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完全心理健康观

积极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性本善基础上,更注重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对心理健康的价值,为当下心理健康研究主题的讨论提供了对话平台。

(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念

20世纪90年代末期,赛里格曼(E.P.Seligman)等心理学家推动了积极心理学思潮在美国的传播。积极心理学运动正式产生的标志为赛里格曼等人于2000年1月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积极心理学专栏”中《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及有关系列论文。[5]

赛里格曼等人曾明确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一是围绕主观幸福感来探索人的积极情感体验;二是探讨积极人格的特征、分类及测量;三是研究促进积极人格发展与积极体验产生的社会组织系统。[6]

此后,人的幸福、乐观、希望、美德等积极品质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积极心理学运动带来的核心变革是不仅要研究人的消极品质,如焦虑、心理疾病等,更应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价值。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以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为基本内容的精神病理学式的“传统心理学”研究取向。因此,积极心理学常被看作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然而,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并非严格对立。与其说积极心理学是“一场革命”,不如说它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修正、完善或批判继承。[7]在心理健康问题上,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品质的形成,这是其思想的亮点,但它并没有忽视人的心理问题、消极品质的改善,于是形成了完全心理健康的理念。

(二)完全心理健康的理念

在积极心理学学者眼中,“传统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的基本假设是精神病理学的,即过于重视造成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消极品质,而忽视人的积极品质。为此,积极心理学有关学者提出了完全心理健康的理念,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观的不足。

完全心理健康的理念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为代表,主张心理健康是心理疾病的缺失和高主观幸福感的存在。[8]之所以强调主观幸福感,是因为在积极心理学者眼中主观幸福感是一个核心概念。完全心理健康的个体是低心理疾病指标与高主观幸福感指标的结合体。与之相反,完全病态者为高心理疾病指标与低主观幸福感指标的结合体。若把心理健康视作人的特定状态,这个状态便是消极品质与积极品质彼此消长的结果。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干预方面,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认为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症状的消失不再是终点,而是一个中点或过渡,最终还应提高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如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等,从而获得完全心理健康的状态。[9]个体只有达到完全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弹性才会增强,在人生发展中再遇到挫折或困难,才能更有效地应对。

在如此思潮影响之下,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发生了转变,表现为心理健康的传统精神病理学观念逐步消解,完全心理健康的理念受到更多赞同。不可否认,虽然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包括了消极品质和积极品质的探讨,而其完全心理健康的理念核心还是定位于人的积极品质,心理健康的根本是积极品质的提升。

三、积极心理健康观: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健康观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曾经为了独树一帜,登上心理学思想的舞台,试图否认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渊源关系。这与20世纪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建立时的做法如出一辙,无可厚非。

但从心理学思想发展史来看,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传承关系确实难以割断。最直接的表现为马斯洛早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未来的心理学要“走向积极的心理学”,并点明了若干积极品质的研究内容和主题。马斯洛认为“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除讨论有缺陷者的防御手段外,还必须讨论健康、强健的人的最高能力。”同时,他还提出了“满足健康(gratifi⁃cation health)”或“幸福健康(happiness health)”的概念。

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石,而这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围绕人性本善的诸多观念中早有论述。可见,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已在人本主义中萌芽、生根。难怪有些心理学家尽管承认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价值,但认为它不过是“重新包装”的人本主义心理学。[10]因此,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二)自我和谐、自我实现与完全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观可以合称为积极心理健康观。自我和谐、自我实现与完全心理健康作为其核心观念,存在内在联系。

相对弗洛伊德的精神病理学思想,马斯洛和罗杰斯都强调自我的自主性,非常注重健康自我对人格成长的作用。自我和谐与自我实现的前提是自我的自主性,这与弗洛伊德的自我受制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形成鲜明对比。自我和谐作为自我内部及自我与环境的和谐心理状态,是自我的一种积极状态,为自我实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讲,自我和谐并非人发展成长的终极目的,而是要实现自我的潜力,即达成自我实现。

自我和谐构成了完全心理健康观的积极品质的重要基础,可以作为衡量积极品质的重要指标。自我存在和谐状态,同样也存在失调或矛盾的状态,可视为自我失调。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自我失调的个体缺乏自我的同一性。个体的自我失调构成完全心理健康另一端的消极品质。按照完全心理健康观的思想,自我失调的消解是心理成长的表现。因此,自我和谐及自我失调成了评价完全心理健康的重要线索。

完全心理健康观念中幸福感、心理弹性等积极品质的提升是其与传统心理健康观的不同之处,而幸福感、心理弹性等品质的测量稳定性较差,且从人生发展长远来看,只谈幸福感、心理弹性等品质,还显得不够。这种情况下,自我实现这种“似本能”的力量就成为人成长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我实现并非一种静态的自我状况,也不仅仅是自我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人连续不断地实现自身潜能的过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自我实现者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他们更接近完美的人性。自我实现的人,即那些达到高度成熟、健康、自我完善的人,代表了人性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也常常与精神的完全健康联系在一起。[11]马斯洛曾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可能发展为更健康的人,这是对自我实现与完全心理健康关系的最好诠释。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5-177.

[2]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3]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6.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96.

[6]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87-794.

[7]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8]Doll B.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 in youth[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8,37(1):69-73.

[9]王鑫强,张大均.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68-73.

[10]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M].第8版.叶浩生,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94.

[11]霍夫曼.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99-201.

责任编校 刘正花

B84-06

A

2095-0683(2016)06-0130-03

2016-11-1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SK201601);淮北师范大学青年科研项目(2013xq10)

张文江(1980-),男,河北邢台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赵小云(1980-),男,山东莱阳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父亲的形象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论体育教师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