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建,张启鹏
(1.西北大学 经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2.浙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论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把握
王新建1,张启鹏2
(1.西北大学 经管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2.浙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摘要:绿色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系统化逻辑体系中居于基础和前提地位:“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其主要内容均应放在“绿色”内涵上,其着力点亦应放在绿色发展之上。按照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的要求对五大发展理念进行深入解读,对于辩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地位、要义及其关系,具有更为全面而深刻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论述“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要求时指出:“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从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等视角对绿色发展新理念乃至五大发展理念进行深入考察,对于学习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地位和要义,具有更为全面而深刻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一、按照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的要求把握绿色发展新理念
1.大局观视域下的“绿色发展”
大局观之于绿色发展,首先体现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氛围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在为世界人民贡献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的同时,付出的却是资源能源的“竭泽而渔”。在资源能源刚性约束之下,中国必然要谋求对他国资源能源的利用。尽管这种利用是互惠互利的,但也阻止不了“中国威胁论”成为国际经济政治中的“热门”话题。不仅如此,在环境保护成为国家之间尤大国之间进行博弈的主题这一背景下,作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我国所承担的国际减排义务亦将愈加沉重。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我国既没有悖逆世界潮流的文化基因和行为方式,更没有个别大国那种拒签《京都议定书》的“唯我独尊”和“唯我独霸”,唯一选择便是抛却以拼资源和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切实兑现消减碳排放的承诺,使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应对国际经济政治复杂变化主要的和有效的途径。否则,不但严重影响我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的实施,继而也将对“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建设产生连锁式掣肘。
大局观之于绿色发展,还体现在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方面。倡导绿色发展是国际社会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所作出的最好的缓解与改善方式。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一向所展示给世界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理所当然地要顺应绿色发展这一时代趋势,主动而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主席2015年11月30日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2],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在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如南南合作的政策承诺,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的发展中国家、小岛屿的发展中国家等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积极作为,做出了巨大努力。大局观要求我们在理解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必须树立这种国际大局意识、国际形象意识和国家意志意识。当国际社会公认“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2]的时候,也是中国良好国际形象靓丽树立的时候,正所谓“得道多助”。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施泰纳先生在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中国资源效率:经济学与展望》研究报告所撰写的前言中指出:考虑到中国对全球市场及可持续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发展路径也是世界的发展路径。由之可见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大局观之于绿色发展,更集中、更主要体现在国内发展方面。倡导绿色发展是中国在资源环境频频亮出红灯情况下的唯一选择。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布的《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当下的中国已经形成区域性、流域性的污染格局,同时面临战略性资源能源长期短缺(特别是油、气、铁矿等)的挑战,其资源环境问题目前已经达到有史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程度。”[3]“暴饮暴食型”的发展方式,导致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担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系列报告还认为,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若按照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现有“历史经验”走下去,中国在本世纪末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仅为4%,足见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的地位和意义。
2.长远观视域下的“绿色发展”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臾离不开绿色发展。比如在中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从根本意义的生产方式上看,贫困人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极强,拼资源毁环境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而退化了的生态环境又导致人们的这种依赖性愈发脆弱。于是我们看到了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如影随形的现象,即贫困问题导致有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加速着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进一步加剧着地区的贫困程度。如此恶性循环,并不因人们一厢情愿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所谓“补救”心态而有丝毫的补救。人们看到的只能是,先污染欲罢不能,后治理无效无奈,得难偿失,甚或永难偿失。可见,扶贫攻坚阶段,绿色发展应是基本的和主要的路向,这已被诸多以绿色发展促进减贫的绿色减贫实证案例[4]所佐证。进而言之,没有发展方式的绿色路向,发展的平衡性和包容性“基础”也不复存在。而失却了平衡性和包容性等“基础”的那种“翻两番”数字,与人们所期待的那种全面小康相去甚远。
其次,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道路上,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的长远观,走长远绿色发展的道路。中国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大进大出”的贸易模式,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等,“合力”加剧着国内资源的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钢材和铁矿石、水泥、常用有色金属、纸和纸板、原木和人造纤维板、化肥、渔产品、国内物质消费量(DMC),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其他温室气体、生态足迹总量等均居世界首位,可见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具有“用之不觉,失之难存”[1]的禀赋,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可能也不允许无限地承受上述粗放型的增长模式。显而易见,必须尽早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规模及增长速度,走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道路。
综上可见,绿色发展不仅是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而且也是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后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以推进共同富裕进程道路上必须坚持和须臾不可游离的发展理念,即便在实现了第二个百年目标之后,绿色发展也还将是那时的主要发展理念之一。不言而喻,那时的绿色发展,不仅仅只是发展理念,而将是经济发展赖以其上的生产方式,普通民众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自觉自为的行为方式。这或是绿色发展长远观的最主要内涵。
3.整体观视域下的“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上的整体观,主要是由绿色发展理念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创新发展的“创新”,其主要内容应该是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创新;协调发展的“协调”,其主要内容应该是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协调;开放发展的“开放”,其主要内容应该是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开放;共享发展的“共享”,其主要内容也应该是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共享”。也就是说,不论是“崇尚创新”“注重协调”,还是“厚植开放”“推进共享”,都应该是以“倡导绿色”为基础和前提的,是以绿色发展为客观内容的。
绿色发展上的整体观,内在要求彻底摈弃“地域主义”等地方保护主义做派,谋划和构建全国一盘棋的防污治污联动机制。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中风、心脏病的死亡率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PM2.5的污染所致。世纪之交前后各10多年,中国由于室外空气污染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增长33%。2010年中国肺癌有20%是由PM2.5所引起的。近几年入冬以来,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大片地区每年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危害。这一切,与一些地方极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地域主义密切相关。可以想见,即便GDP有了一些增长,即便某一地区有了比周边地区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这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无未来增长”,以邻为壑的“无情增长”,决不是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做法,而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自私、狭隘和不顾整体的做派。
二、作为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的五大新发展理念
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的要求,各自从不同侧面规定着绿色发展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上分析,只是在“人的思维”中对事物进行考察的必要步骤,而在实践中,则必须运用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把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同时视作相互贯通的并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进而言之,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新发展理念,均应从大局观、长远观和整体观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以促进统筹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崇尚创新: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新常态下我国谋求发展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创新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所必须直面而不能丝毫怯懦和犹豫的“一条血路”。创新力羸弱,早已是发展峻切;崇尚创新,业已成发展肯綮。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和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发展基点”,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必须把创新视作国家发展的长远的和永恒的动力机制,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把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之中,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
注重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的平衡性和不平衡的统一,发展的短板和潜力的统一。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必须牢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中的诸多重大关系;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等方面长期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学会“弹钢琴”,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倡导绿色:永续发展的基础、前提和着力点。由上可知,绿色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居于基础和前提地位:“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各自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应该是“绿色”这一内涵;“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各自的着力点亦应放在绿色发展之上。
厚植开放:国家繁荣发展的外部条件。“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自于改革开放。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趋势,“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抵制“开放过头”等形而上学思维倾向;必须树立长远发展和整体发展的眼光,坚持不懈地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不懈地注重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着眼于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模式,致力于建设更加广泛的命运共同体。
推进共享:五大理念的目标和归结点,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进程。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必须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最高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国家长治久安等大局观着眼,这正是由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五大理念的目标和归结点的地位所决定的;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那种把“发展为了人民”“由人民共享”喊的震天响,而就是不注重“发展依靠人民”的目的与手段相割裂的做派,口口声声“人人享有”而漠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南辕北辙式的做派,显然是在共享发展理念理解和践行上的痼疾;必须全面把握和推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制度、政策和措施,让建成全面小康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让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成为促进公平正义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这才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所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现实的路径,长远的方向。
三、结语
以上对绿色发展理念以致五大发展理念在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上的深入讨论和辩证把握,是笔者学习新发展理念的一点体会。一言蔽之,不论是作为首要动力的“创新”,作为原则要求的“协调”,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绿色”,作为外部环境的“开放”,作为目标和归结点的“共享”,它们在主题主旨上都是相通的,目标指向上都是一致的,虽各有侧重却又相互支撑,共同构筑成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系统化的辩证逻辑理念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大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5]。因而,学习和践行作为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而开出的药方,关涉发展的大局、发展的长远、发展的整体理论创新和行动指南的五大发展理念,正确的态度就在于一体坚持,一体贯彻,辩证把握;而非顾此失彼,甚或相互掣肘。
参考文献:
[1]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16-01-19(01).
[2]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01(02).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
[4]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83-187.
[5] 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N].人民日报,2016-01-07(01).
责任编辑:仲耀黎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2-0001-03
作者简介:1.王新建(1963-),男,安徽淮北人,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2.张启鹏(1982-),男,黑龙江宾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转变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11BJL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20
·政治与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