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艳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建构社会秩序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晓艳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苏为鉴,立足于实际,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社会秩序建构的探索,主要包括激发一切社会活力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为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的建构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秩序
“我们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1]1480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党带领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建构社会秩序具有与过去革命时期不同的逻辑。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建构社会秩序的主要思想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构社会主义新秩序的探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尽可能增加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我国社会秩序由革命建构逻辑向社会主义建设逻辑的根本转变。在社会秩序的建构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主义新的制度条件,党的路线方针为社会主义新秩序建构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87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具体来说,就是要调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群体的积极性,妥善处理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初期,社会秩序建构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以正确的政治策略巩固新生政权。政治方面,由于阶级斗争已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党需要妥善处理党与非党的关系,民主党派是参与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坚持团结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民主人士,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二是以正确的经济政策激发社会活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处理的办法是统筹兼顾,调动不同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一定的物质利益调动工人和农民劳动的积极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是建构良好社会秩序的关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勇于正视社会主义条件下仍存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矛盾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得到解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党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布局中,经济领域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也就是如何把有限的建设资源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本质上是国家利益与民生利益的统筹与平衡。在有限的资源中,用于重工业和国防事业的多了,自然就会挤占关系人民生活的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这是一对现实的矛盾。我们党对经济建设布局中矛盾问题的重视体现了秩序建构逻辑从阶级斗争、革命向建设和发展逻辑的转变。
二、探索中的失误和代价
党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秩序建构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误和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第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基于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和工业体系,快速地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巩固新生政权的必要保障。在党的八大前后,党制定了正确的经济方针和政策,提出要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地。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急躁与冒进、基于求成的倾向。其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建设的目标要求脱离了实际,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律,这种脱离实际的倾向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首先,破坏了经济生产秩序。在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倾向下,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大炼钢铁等运动打破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了生产要素的大量浪费和损失。第二,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以及愈演愈烈的浮夸现象,生产力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人民生活遭受了灾难,甚至造成了大面积的饥荒事件。历史唯物主义阐明,在前共产主义社会,一定类型的国家政权是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建构的主要力量,国家的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不同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偏差和失误是难免的,它为今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第二,对阶级斗争的判断失误。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秩序建构的初步探索中,基于正确的矛盾观,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贯穿了团结的主题,使社会生活呈现出活力与有序的状态。但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以及国内仍存在的阶级矛盾,党在认识上对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出现了偏差,错误地估计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导致出现“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局面。“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都陷入严重的混乱状态,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严重损害,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邓小平在分析这场灾难的原因中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后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党成为全国性的政党,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极其繁重复杂,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3]332
三、对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的启示和贡献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对建构新秩序的探索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突破陈规,破除盲目迷信、勇于探索思考的宝贵精神,其思想内涵贯穿了求实和求是的理论勇气,这一宝贵品质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重要财富和基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3]143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勇于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务实奋进,使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出光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成就。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加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创新,建构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新秩序。
(二)统筹兼顾, 协调各方, 调动社会主义建设最广泛的力量基础
《论十大关系》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重大关系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86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重要策略和方法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统筹兼顾,协调各方,使各方面、各领域的利益关系平衡和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安定团结的秩序基础。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通过对如何“走自己的道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深入思考,我们党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经验也表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调动最广泛的力量基础,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取得发展成就。当前,在我国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冲突,最有效的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重点要处理好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利益矛盾,《论十大关系》中所贯穿的统筹、协调方法是我们在建构基于公平正义的新秩序中应该坚持的基本方法。
(三)辩证思维, 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与调整机制的有机统一中建构新秩序
动力机制、平衡机制、调整机制是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的三种基本机制,动力机制为事物发展提供活力、动力,它的主要表现是效率,平衡机制主要解决事物各要素及其运行中的协调配合,它的主要表现是和谐;当事物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不能协调配合时,就需要调整机制发挥作用,调整机制的理念是公平正义,其发挥作用的表现是社会实现活力与和谐的有机统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一切方针政策的目标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里的积极因素实质上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实质上是运用了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立探索中,这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在相互适合的前提下也会有矛盾冲突,解决的办法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建立社会发展的调整机制,以达到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有机统一、密切配合。新时期,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中,一项基本的任务是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新秩序,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形成的正确的秩序思想为启示,需要着力推动动力机制、平衡机制与调整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它们的有机统一、协调配合。形成合理的机制结构关键的着力点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领域的制度、体制,根据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和谐有序。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刘先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要文献导读四十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仲耀黎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2-0004-02
作者简介:李晓艳(1978-),女,河南固始人,讲师,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发展哲学。
收稿日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