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视域下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增进模式

2016-03-15 09:56王秀平
关键词:政治文化村民自治有效性

王秀平

(中共太和县委党校,安徽 太和 236600)



政治文化视域下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增进模式

王秀平

(中共太和县委党校,安徽 太和 236600)

摘要:政治文化是在特定的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的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政治情感等。政治文化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支配着公民的政治行为、政治选择等。在村民自治中,面临着民主选举形式化、民主决策制度缺失等问题,导致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本文以政治文化为视角,分析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的原因,探究提升村民自治有效性的模式。

关键词:政治文化;村民自治;有效性;原因;增进模式

村民自治是村民直接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政治制度。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可以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但是,受臣民意识、官本位思想、“人治”思维等不良政治文化影响,村民自治发展缓慢,与善治目标相距甚远。英格尔斯说过,“稳定而有效的民主政府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政府与政治结构……依赖于政治文化”。为此,应从政治文化视角出发,审视村民自治的现实困境,探究提升村民自治有效性的方法路径。

一、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的现状分析

经过十几年的村民自治实践,农村民主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也应清醒看到,我国村民自治状况并不容乐观,仍面临着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的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多体现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1]

具体言之,在民主选举方面,仍存在上级 “包办”、“指派”、“选派”等现象,面临着贿选、家族干扰、宗族操纵等问题;在公共事务决策中,存在着召开会议难、重“决”轻“议”、决议执行难等问题,许多地方长期不召开村务会议,开会就是“一揽子”,议事就是“一锅煮”;在涉及村民利益问题上,许多村干部会把村民排斥于决策体制之外,而由“两委”班子成员或“一把手”进行决策或决定;在民主管理方面,许多农村存在村规民约不合理、“两委”关系紧张、乡镇政府越位侵权等问题,导致村民自治效率不高;在民主监督方面,许多农村缺乏民主监督机制、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委财务问题严重,直接影响了村民自治建设的有效性。

二、政治文化视域下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的内在原因

政治文化是在特定的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经济制度中孕育出来的,积淀于人们精神世界与心理层面的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政治信仰、政治情感等。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关系等,决定着现有政治体系的运行状况和发展程度。同时,政治文化也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支配着公民的政治行为、政治选择等。为此,可以从政治文化视角考察当前的村民自治问题,分析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的内在原因。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权力至上、人治思维、官本位思想等为主要内容,是一种典型的臣民政治文化。[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传统臣民政治文化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但它仍以政治价值、政治心理、政治信仰等方式影响着每个国民,并给农村村民自治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比如,在许多农村地区,村干部决定着村民自治的运行状况,村里的重大事务并不是由村民会议或党组会议决定的,而是由村支书、村主任说了算,从而将村民自治异化为“村长自治”或“书记自治”。再如,在官本位本位思想支配下,许多农民视村干部为“长官”,对村干部恭恭敬敬、服服帖帖,不敢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不敢在村民会议上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此外,在传统专制文化影响下,许多农民政治态度消极,政治情感冷漠,不愿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政治活动。

(二)落后乡村文化的不良影响

乡村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以农村生活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家族、血缘、地缘等关系为纽带的传统文化形态。乡村文化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社会心理、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决定着村民自治的发展程度。当前,宗法认同、家族意识、人情礼俗观念等落后乡村文化就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影响着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比如,在村委会选举中,许多大家族常通过搞串联、开家族会议等方式拉选票,让本族成员担任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等关键位置。在农村生活中,人情礼俗占据重要地位,婚、丧、嫁、娶等都体现着这种人情礼俗文化。同时,这种礼俗关系还体现于村委会选举、村务管理等方面,比如,许多农民会将自己的选举权、参与权等作为顺水人情,将之送给与自己关系好的村民。[3]

(三)当代政治文化的认同危机

村民自治有效性弱化不仅与传统政治文化、落后乡村文化等有关,也与政治认同弱化、政治不信任、政治效能缺失等密切相关。政治认同是人们对现有政治制度、政治秩序、政治价值的价值认同与心理归属。亨廷顿说过,“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中,农村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必须获得农民对现存制度的认同”。由于发展不平衡、行政效率低、城乡差距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的政治认同有所下降。比如,许多农民不愿配合基层干部的工作,不愿参与基层政治生活;有些农民对政府宣传、倡导的事情心存疑虑,甚至以上访、示威等方式对抗基层政府。此外,有些农民对村委会、党支部、乡镇政府等不信任,对基层政府的政策措施、具体制度等不信任,甚至以敌视的态度对待基层政府;许多农民对政府官员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评价较低,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不高。

三、政治文化视域下村民自治有效性提升的增进模式

村民自治的有效性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英格尔斯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种制度以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要加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培育参与型、民主型、法治型等政治文化;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完善农村政治文化的制度基础,以更好地提升村民自治的有效性。

(一)培育民主与法治文化

政治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决定着人们的政治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发挥着行政制度、法律法规等难以企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因而,在村民自治建设中,要深入分析传统政治文化、落后村落文化、政治认同危机等带来的消极影响,不断推进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创新,建构以公民意识、契约精神、法治思维为内核的现代民主文化,重塑农民的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心理结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4]

首先,培育民主文化。所谓民主文化是一种独立、自由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下人们摆脱了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可以自由发表政治言论、表达利益诉求,并以要求的口吻对待政府官员,以主人公姿态参与政治活动。传统农村社会是“小农经济+专制主义”的乡村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只有臣民,没有公民;只有特权,没有平等,导致农民人治思维、清官情结、臣民心态等较为严重,许多农民不愿关心和参与政治活动。为此,要以国家力量推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的有效性。比如,可以将民主建设与思政教育、普法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结合起来,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可以将公民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培育学生的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等。[5]

其次,培育法治文化。当前,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农民的契约意识、守法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并将这些市场文化移植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引导农民以独立、平等的政治态度参与农村政治生活。还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大力宣传“依法治村”的政治理念,培育农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等,提升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引导农民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合法权益等,培育法治型农民政治文化。

(二)推进农村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政治生活、政治实践中获取政治知识、政治能力,形成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态度、政治人格的能动过程。同时,政治社会化也是统治者“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主流政治文化、培育“合格”政治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应积极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村民自治的有效性。比如,可以为农民创造自主参与政治的制度环境,赋予农民平等的政治身份;可以用国家力量推进农民政治参与,推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监督能力、法治观念、参与能力等,以提升村民自治的有效性。

在当代社会中,报纸、电视、互联网、广播等是农民了解政治信息、获取政治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农民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应积极发挥大众媒介的传播作用,向农民传播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等政治理念,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等,以更好地推进农村政治社会化进程。

(三)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农民民主政治建设不仅需要现代政治文化的引导,也离不开村民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为此,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乡镇和村委的责权制度。在农村政治生活,乡镇和村委会的权限范围、利益边界不清晰,并未明确哪些事项属于村民自治、哪些事项属于乡镇政府的,以及乡镇政府以何种方式指导村委会。因而,应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理清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权力边界,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责任、权利、义务等,避免村委会的“行政附属化”。[6]

此外,要明确村委会、党支部的责任分工,党支部负责农村发展的方向性大事,而村委会管理农村生活的具体事务;要健全村民会议制度,完善重大事务决策机制,凡是修路、建桥、办学、上项目等村中大事,都要由村委会讨论和决策,而不能由某个村干部说了算。最后,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集体收入、财物支出、统筹提留、宅基地划分等与村民利益相关的事项,减少村干部贪污腐败、侵吞集体财产等发生的可能性。

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信仰、政治行为等。美国学者阿尔德蒙就说过,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社会成员政治参与、政治活动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因而,应从政治文化视角出发探究提升村民自治有效性的增进模式,以更好地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继兰.参与型政治文化: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基础[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3).

[2]戴玉琴.基于村民自治视野下的农村政治文化转型特征论析——以江苏为分析案例[J].求实,2008,(10).

[3]匡和平.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的现状、走向及引导[J].长白学刊,2009,(4).

[4]张亚群.政治文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的现实困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

[5]冯耀明.村民自治实践中两委关系及冲突解决模式探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

[6]戴玉琴.政治文化视野下对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07,(6).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村民自治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
孙吴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少数民族宗族制度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分析
论村民自治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浅析英美法政体的异同
当前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探析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