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持”摭识

2016-03-15 03:19徐定辉徐钰茹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关键词:诗言志

徐定辉,徐钰茹(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诗言持”摭识

徐定辉,徐钰茹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诗者持也”这一训作为诗的三训之一,在中国整个文论长河中虽没有时时被提起,但是在时间序列的演进过程中,它的内涵及其所持的对象不断地被丰富着。“持”的大体含义是持正、持久,由此引发出“持己”、“持言”、“持世”三端。而在诗如何持这个问题上,则当“善志而持”、“慎志而发”。

关键词:诗言持;诗言志;持己;持世;持言

《毛诗正义》、《九经古义》、《读书纪数略》等书都提到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在中国文论史上,把“诗”释为“承”,基本被人遗忘,以致可参考的文献,少之又少,人们提到的几乎都是“诗言志”,因此“诗言志”被尊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而“诗言持”这一训虽然没有像“诗言志”那样受到关注和弘扬,但历代学者也时有提及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影响较大的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之“诗者,持也,持人情性”[1]65,钱钟书先生《管锥篇》(卷一)对诗言持的分析等。总体来看,对“诗言持”的内涵,学界虽也有一些独到之见,但尚缺乏全面深入的探究,为此笔者爬梳材料,略呈管见。

一、诗有三训

《毛诗正义·诗谱序》:“然则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故一名而三训。”[2]3孔颖达所谓的诗有三训,“训”在这里无疑是解说的意思,也即是说诗有三种解说。后世的如《钦定诗经传说汇篆》、《九经古义》、《玉海》、《读书纪数略》等都提到了诗有三训。钱钟书先生在他的《管锥篇》(卷一)开篇便提到诗有三训,又在《毛诗正义》第一则中,对三训作了说明,重点是对“诗”训为“持”作了精辟入理的分析。那么“诗有三训”之说便不存在疑议。

把“诗”释为“志”的,在先秦儒家学派那里便已得到确立。《尚书·尧典》中第一次出现“诗言志”,后来的《诗大序》、《毛诗指说》等论述中都提到诗言志。“诗言志”的根埋得早,也埋得深,其传统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得以长足发展,并且没有发生任何断裂。难怪乎朱自清在《诗言志辩》的序言中提出:“诗言志是开山的纲领。”[3]3把“诗”释为“承”字的,如《经义考》中郑康成曰:“诗者,承也,政善则下民承而赞咏之,政恶则讽刺之。”[4]294《格物通》也释“诗者承也,承负以抱”。[5]284将“诗”释为“承”的,这样的解说并不常见,也不见其发展,大抵自产生伊始到今天,被贴上社会功用的标签,便没有其他更多的意味,因而逐渐被代替被遗忘。“诗言持”则不同,虽说这一训的说法流传也不广,在文化发展中,时而被人论及提上案几,时而又沉没书海无人问津,然而它在流转演变的过程中,其内涵及内容一直被丰富着,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解说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刘熙载(融齐)《持志塾言叙》中记载:“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于持也,久也。”[6]898从刘熙载的话中得知,孟子是最开始说“志”需“持”的。孟子《公孙丑上》曰:“持其志,无暴其气。”[7]100无独有偶,在唐代的陆龟蒙那里,这一理论得到很好的发明,在他的《自遣诗三十首》序中有“诗者持也,持其情性,使不暴去”[8]346,仔细比较,其结构及语句何其相似。陆龟蒙的序言,将诗释持,持的对象是情性,持的缘由是使情性不放任泛滥。撇开这个先入为主的说法,先看看有关“诗言持”一些其他的论说:

内则曰:诗负之。孔疏:诗者持也,以手维持则奉承之义也。(《钦定仪礼羲疏》)[9]258

诗者,持也,可以验其所持而不可拨。(《知足斋诗集后序》)[10]541

诗三训:诗之为言承也,诗之为言志也,诗者持也。(《读书纪数略》)[11]413

诗,持也,此义通之于赋。如陶渊明之《感士不遇》,持己也;李习之之《幽怀》,持世也。(《艺概注稿》)[6]478

从这些著述中,可见“诗言持”这一理论也不太少,那么将诗释为持,持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古文字释要》载许慎释“持”为“握”,高田忠周、李孝定、林羲光等认为“寺”是“持”的本字,而“寺”有法度之意[12]1109,那么持就有法度、规正之义。邓球柏在释“持志”时,认为“持”为“坚持;保护;守护”。[7]100融齐《持志塾言叙》对持之义作注“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业,操持之欲其久也。”[6]898可见,“持”在大体的意思是维持使正,保持使久。

将“诗”释为“持”,起初并没有引起后来学者的注意,在刘勰提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之后,不少论者将这一句话归入诗言情的传统,认为“持人情性”是对陆机“诗缘情”的发挥,旨在说明诗是因情感触动、由情性所引而发之。也有论者将此语归根于道家思想,认为“诗言持”源自老庄澄心见性的原始主义,认为刘勰旨在强调诗歌要保持人合理的真情性,以致影响李贽之“童心说”、袁枚之“性灵说”。而更多的学者则将此句归根为诗言志的儒家传统,把它与美学思想“思无邪”相对应,认为其是对“诗言志”理论不足的补充,强调的亦是诗歌的政治功用。此处做这些说明,不是为了给“诗者,持也,持人情性”断案,而是为了呈现学者的研究着眼点在于“持人情性”上,而本文的着眼点则在“诗者,持也”上。

二、诗持三端

“诗者持也”这一理论虽没有引起后来论者的太多注意,但是在一些论著中,可以明显见出其变化,如从最开始的持志说,到后来持行、持心、持邦家、持情性、持言等等,诗所“持”的内容不断在丰富与发展,而且其间还有一条宗旨性的理论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理论发展史——持正。而综观诗所持的对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持己,二持言,三持世。

(一)作诗持己

作诗所持,莫非先持己。关于持己之论,概如孔颖达《毛诗正义》中的“持人之行”、《诗含神雾》中的“自持其心”、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持人情性”、袁津琥《艺概注稿》中的“持志”、王闿运《湘绮楼论诗文体法》中的“持人心性”。融齐说陶潜《感士不遇》是持己。从《感士不遇赋》来看,该文表现的是陶渊明在浑浊的社会风气下,宁愿远离尘俗的束缚,而保持自己高尚且淳朴的节操。庙堂之高却浑浊不堪,于是坚守纯洁本心,隐退山林深居,独善其身。这里的持己,也即是对个人行为的操持,对自己内心的坚守。现在将前人作诗持己的论述列举其要:

为诗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队。(《毛诗正义》)[2]3

诗者持也,在于敦厚之教,自持其心。(《诗含神雾》)[13]464诗者持也,持人情性。(《文心雕龙》)[14]65诗之言持,莫先於内持其志。(《艺概注稿》)[6]386

诗,承也,持也,承人心性而持之。(《湘绮楼论诗文体法》)[15]334

诗持也,自持其心也,又曰诗性之符也。(《曝书亭集》)[16]82

诗以持人性情,天地之神理寄焉。《锦研斋次草序》[17]55

袁津琥先生在释“持己”时,选的是融齐所说的操持之义,即保持自己。这些关于持己的论述,持行、持心、持情性、持性情、持心性、持志都说得明白,一方面是行为上的,一方面是心灵上的,都是对自己单方面的要求。这里有一个点需要探讨,那就是保持、维持情性与坚守、遵循本心的矛盾,其实这看似矛盾的说法,说的还是一个道理。保持、维持情性是使情性正,遵循、坚守本心还是保有不为世俗污染的天地赤子之心,都维持初心,持守正之本心。作诗所持,从儒家文化出发,是君子修身之要,以理约情的自律;从道家哲学来看,是至人养性之根,返璞归真的自然。孙蓉蓉教授在《论〈诗纬〉对〈诗经〉的阐释》提出“持人情性”是诗对接受者的情性的影响,突出了诗的社会功能和作用。[14]328而笔者则不那么认为,没必要把“诗言志”看成是相对接受者的创作主体,把“诗言持”看成是相对创作主体的接受者而言。其实诗言志、诗言持,都可以视作对己对诸人的提醒与规范。

(二)作诗持言

作“持言”的论述,比较繁杂,虽都云“持言”,但具体分析起来,却发现各个论述不尽相同。但总的可以说,这是一个作诗风格的问题,讲求作诗正典而非汪洋恣肆、简约而不尽其意;持言也是对作诗要求的一个规范,要求持论正确而非不着边际,遵循格律而不随心所欲。关于“持言”的论述文献有可征者:

言不持正,论如其己。(《文心雕龙》)[18]

诗之言,志也,持也,志之所至,言以持之。(《同年会宴诗序》)[19]61

诗言持,赋言铺。(《艺概注稿》)[6]411

论次之于诗,持格律甚严。(《曝书亭集》)[16]524

云间数公论诗,持格律崇神韵。(《词苑业谈》)[20]625

这里归纳的“持言”其实有三个内容,有“持言论”的,有“持言语”的,有关乎“持格律”的。关于诗持言论的数不胜数,这里仅以刘勰所论为例,旨在说明作诗要有正确的思想与合理的言论,如果出现观念的错位、道理的偏差,那还不如不作。刘熙载所作,旨在说明诗与赋两种文体语言风格的不同,诗的用语凝练简洁,赋的用词华丽藻饰,因此诗言持的“持”更是节制的意思,要之言约意远、含蓄永隽。而持格律之论,当作遵守、规范之解。中国的审美一直以自然为贵,这种自然并不纯粹是毫无修饰的事物原貌,而是既雕既琢后的浑成。作诗也是如此,贵在言之有物,也注重文饰格律之功。格律是诗歌外在美的一个表现,诗持格律也是对诗外在形式、内在规律的遵守。诗要持言,要约要正,要真实要格律,难怪张少康、汪春泓等在《文心雕龙研究史》中认为“诗者,持也”与“不野”、“婉转”相似,指诗应该含蓄不尽,与钟嵘之“文温以丽”相较。[21]59孙蓉蓉亦在《〈诗纬〉与汉魏六朝文论》中认为“诗者,持也”与“典雅”风格有关,是“以少总多”。[22]结合古文典籍所述及后世大家之论,我们有理由相信“诗者持也”的持言是不可忽视的。持论的稳当精确,语言的精深意远,格律的雅正规范,这些恰是诗之为诗的本质特征。

(三)作诗持世

黄淳耀在《尹伯衡先生诗集跋》中云:“诗者,持也,古之人持此物以为训,非取其廉纤绰约聊有风采而已,将必有禆於世者。”[23]739黄淳耀对“诗者,持也”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诗不仅是持言简约而意蕴绵绵,而且是持有世教之用。作诗所持,如果说对内是持己,那么对外便是持世了。《诗含神雾》中的“扶持邦家”、《归来漫兴序》中的“持世教”、《学余堂文集》里的“以诗持世”、以及《艺概》中的“外持风化”等,皆可归纳为“持世”说。前贤有关“持世”的言论亦可见之于文献:

诗者持也……讽刺之道,可以扶持邦家者也。(《诗含神雾》)[13]464

(诗)外持风化从之。(《艺概注稿》)[6]386

诗者持也,古以诗持性情,即以性情持世教。(《归来漫兴序》)[24]559

(诗)要其显忠斥佞,爱君忧国,足以持人道之穷矣。(《说诗晬语》)[25]196

诗也者,持也,由是言之,谓先生以诗持世,可也。(《学余堂文集》)[26]81

袁津琥先生在释“持世”时,选的是融齐所说的维持之义,即维持世道。融齐说李习之之《幽怀赋》是“持世”,从内容上看,当众人喧哗哀叹年老矣、身卑矣而隐退时,他却幽怀圣人之道不明,心存兼济天下之志。这是儒家积极的人生态度,乐其进而将有为,辅成君之教化,治当世之时弊。这里的持世很显然是关乎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从小处持家,到大处的持邦国继而持世,从持人道、持功业到持风化、持世教,都彰显诗之所持内容的广泛与宏大。以上论述都是从身外所处的环境入手,强调个人有利于人道、有益于社会,对政治教化、风俗人情都起积极作用,而不再拘泥于个人身心的持守与持养。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诗的持世之用,从一方面来说有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成分在其中,强调文学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倡导;从另一方面来说,诗的自律、创作主体的情志抒发,在无形无意识中也起到了这种有益社会教化的功能。

诗者,持也,所持有三端:持己、持言、持世。对内所持即是持己,保守正性,立直诚素,借用《大学》中的话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个词概括之,其实质便是个人精神的扶持与行为的规范;对外则是持世,心存魏阙,随分慈仁,亦可借《大学》之“齐家、治国、平天下”几词简而论(言)之,其要义便是对社会伦理的维持与政治的润化。诗言持,从持己到持世,即《诗纬》中的“温柔敦厚”到“讽刺之道”,《艺概》中“内持其心”到“外持风化”。至于“持言”之说,则另当别论,虽也是作诗所持一端,但其本质与前两者不同,诗持言之持,是与创作风格紧密联系一起的。持论正确这是首要条件,不说立言流芳百世,也得是文无蔽,不说文以载道,也得是思无邪;持言简约相当于辞达而已矣,也可理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持格律可借孔子的“和”理论为释,和谐自然,也可与后来发展起来的声律作阐,中正规范。可以说,诗持言是对诗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是诗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性。

三、诗如何持

在面对“诗言持”这一理论时,鲁迅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夫既言志矣,何持之云?强以无邪,即非人志。”[27]450可见在鲁迅先生看来,诗既要言志,抒发己思,而又言持守,持真情性,这是矛盾不可调解的。对鲁迅先生的质疑,做出很好回应的是童庆炳先生,他说:“他们规定诗又是承,诗又是持,这样的诗言志就变为皮鞭下的自由,强制下的意愿,礼教束缚下的感情抒发。”[28]鲁迅和童庆炳都看出这种既要给予言志自由又要持之收回言志自由的两极于一体的矛盾诗论。那么诗如何持呢?融齐又在他的《持志塾言叙》中提出了方法:“持之方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之,慎其志之所以发之。”[6]898这与《正义》中的“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以及《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相似。在内是素养、谋之在胸,预有而未必显露,慎思发之于外,方为志为诗,为有形的存在。

持的方法也不止一种,总的是要陶冶好的情操蓄之养之于心,然后择其端正之志而发之放之于外。黄宗羲曾说“无暴其气,便是持志功夫”,这种“无……便是……”的阐释方式,以否定来肯定的方法总觉是隔靴搔痒,而不能触其内质。刘熙载所强调的两种方法,其一是善志而持,其二是慎志而发,却正中要害,让人豁然开朗。

(一)善志而持

诗是述己志而作,情、性皆有其善恶,况乎志哉。《刘介于诗集序》:“今夫言志之謂诗,持其志之謂诗,故士必先尚其志而后可与言诗……”。[16]98刘熙载所谓的“善其志”可与朱彝尊说“尚其志”相互阐发。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善即是美的,因此总是将真善美相提并论。“尚”可通“上”,“尚其志”也即是善其志、真其志、高其志。善志而持,则立志要纯与高,养志要诚与贞,持志要久且正。道家提倡纯素真人人格,如此说来,这志便是真实的,形神归一的,起码是理想中的真、追求上的虚一;从伦理范畴来思考,这志是有益的,可以感化人心,可以扶持家邦;君子儒雅如玉,善志而怀,这志是美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温柔敦厚。

善志而持,其具体的做法其实还是前所论的持己、持世说。在内则培养良好的行为、陶冶和顺的情性而涵养之,以至立身、成己而达人。在外则忧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德行,以规化民风、协助政治、维持世道。“善志而持”要求的“善志”、“尚志”的培养与树立,蓄之内,待机而发。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诗言持便是对这内持己志外持人世全德之人的一种阐释。

(二)慎志而发

《通雅》中云:“诗负之,慎重其事负之。”[29]135诗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既然已持其“善志”,那么需要在心里谋划,思虑过后再慎重发之放之。此处慎志而发是关乎主体理性思考后的精神、艺术化的产物。

传统儒学一直重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如《诗含神雾》所云,“温柔敦厚,自持其心”。然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孔子言诗可以怨,可以怨刺政治、宣泄情感。可是怨刺太露或宣泄过激,可能导致政治地位不再、身家性命不保,历史上种种诗祸便是实证。在这乱世之中能表达什么、又怎样准确地发出所感?不择地而言不聪,直抒胸臆不智,主体胸臆皆须慎重发之,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中国诗歌艺术的比兴传统。投其所好有违君子之范,像孟子那样欲擒故纵、循循善诱则是一种智慧。中和之美同中和之感同等重要,温文尔雅、不骄不躁的娓娓道来比起不假思索的直言不讳更令人接受。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思想寄托遥深,蕴意含蓄幽远,这样诗人便可做到不当言而言了,巧妙曲折地抒发己意,不宜过怒而怨之,温和平静地传达情绪。

周裕锴先生在《宋代诗学通论》一书中论“诗者持也”这一命题时说道:“一言以蔽之,‘持’的重要功能就是情绪的理性化。”[30]61慎志而发也是一个规范化、理性化的精神活动,归根到底,它是一个论题表达和表达方式的问题,是上文提到的“持言”之法。首先是观点的正确,如果在观念上就偏离了正道,论题不合时宜,不如不说。其次是言语的技巧,奢靡纷繁的言辞不如简洁有韵味的话语。诗之为诗,必有诗的特点,遵循一定的格律要求是必要的。也即是说,慎志而发的诗是理性的、诗性的、有意味的真知灼见。

要言之,诗如何持,一是善志,二是慎志。善志而持是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问题,是内修身外治国的内圣外王的素养其才,慎志而发是理性思考与智慧表达问题,是论题的选择与表达的方式的外化过程。此二端虽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但是二者是相互补充、互为基础、相济相成的。

四、结语

“诗言持”有其独有的内蕴,持己持世之论集中体现中国人格魅力,以理约情或是持真情性,独善其身或为世请命,又都直指一种高尚的人格境界。持言论诗,对论说、语言、格律的规正,是“诗者持也”独有的特色。将“诗”释为“持”,虽然一直很少被提及,但是其说法还是恰到好处,正如杨慎评曰:“《仪礼》:‘诗附之。’又云:‘诗怀之。’皆训为持。此‘诗者,持也’本此。千古诗训字,独此得之。”[31]27虽说

诗言志传统在中国诗坛上独领风骚数千年,也不必矜之为宝,诚如童庆炳先生所说:“我们不可把诗言志孤立起来理解,并给予过高的评价。”[28]“诗言志”是在心为诗(思),发言为志,这志也是历史记忆、伦理感情、己怀之抒;“诗言持”是内心有意识的培养其志,这志更多的考虑个人情怀与社会功用。“诗言持”确实没有“诗言志”的诗性之正,也没有其内涵丰富,但是“诗言持”无疑是对“诗言志”的一种有价值补充。

参考文献: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毛诗正义[M].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朱自清.诗言志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4]朱彝尊.四库全书·经义考:卷九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湛若水.四库全书·格物通:卷三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袁津琥.艺概注稿: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邓球柏.孟子通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8]陆龟蒙.四库全书·甫里集:卷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查莹,孙球覆.四库全书·钦定仪礼羲疏:第三十五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邓经元.揅经室集·知足斋诗集后序: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1]宫梦仁.四库全书·读书计数略:卷三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李圃,郑明,等.古文字释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3]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诗含神雾:上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1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5]舒芜,等.近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16]朱彝尊.四库全书·曝书亭集:卷三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从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8]孙蓉蓉.论《诗纬》对《诗经》的阐释[J].求是学刊,2011,38(1).

[19]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0]徐铉.四库全书·词苑业谈: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张少康,汪春泓,等.文心雕龙研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孙蓉蓉.《诗纬》与汉魏六朝文论[J].文艺研究,2007(9).

[23]黄淳耀.四库全书·陶庵全集:卷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温纯.四库全书·温恭毅集: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霍松林.说诗晬语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6]施闺章.四库全书·学余堂文集: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郭绍虞,王文生,等.中国历代文论选: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8]童庆炳.《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J].文艺研究,1998.

[29]方以智.四库全书·通雅: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1]黄霖.文心雕龙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王飞霞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16)01-0118-05

收稿日期:2015-10-1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编号:12&ZD154)之子课题“宋代作家作品编年系地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徐定辉(1964-),男,湖北恩施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词;徐钰茹(1990-),女,湖北黄冈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文论。

猜你喜欢
诗言志
郑 磊
“诗言志”和“摹仿说”
中国诗学的家国情怀
诗缘情与诗言志的综合治疗——昌耀《内陆高迥》诗疗解读(下)
魏晋南北朝之前“诗言志”的内涵流变探析
《济北诗话》诗学思想浅析
社会历史批评的中国范式
论“诗言志”说
“诗言志”的审美阐释
“诗言志”变:抒情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