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榆次二幼 杨 光
情绪,伴随我们的每时每刻,是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与在拥幼儿有各自独特的情绪体验的同时,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也会互受对方的影响。
幼儿教师,作为特定的职业群体,承载着繁杂的工作任务,周期较长,工作重复率较高,加之社会评价的负面性,这些都使得幼儿教师常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其教育对象幼儿的情绪。
有研究者提出要建构“健康课堂情绪”,即在课堂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安康愉悦的态度和感受,在这种态度和感受下教师和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控制他们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有充分的机会实现自己的生理、社会、精神、情绪、智力和环境的安康。“健康课堂情绪”并不意味着教师和学生没有诸如焦虑、挫折、愤怒这样的消极情绪,而是指在课堂上,这些情绪不会不适当地爆发从而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作为初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情绪调节,以建构“健康课堂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是复杂变化的,情绪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本文着重研究不良的情绪即消极情绪。
笔者结合自己的幼儿课堂教学实践及访谈调查结果,总结得出幼儿教师课堂的不良情绪主要为:苦闷压抑、焦虑紧张、烦躁易怒、冷漠自卑以及过度的积极情绪。
笔者大体从两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课堂上来讲,幼儿教师工作难度较大、工作压力大、工作光荣但重复性高、创造性较少,幼儿教师没有过多的积极性和兴趣投入工作,情绪不积极;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与领导、同事以及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也成为幼儿教师产生消极情绪的社会大背景。
故幼儿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调控课堂情绪,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采取监控、调节,以适应课堂教学实际和师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情绪调节的有效方式。
课堂教学是每个人个体生命的彰显和体现。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进行知识的交流,而应该在情感之间交流,学生不是没有生命、没有张力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学生不仅仅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有所发展,更是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体魄,文明礼貌的道德品质,更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行为自主权,允许每个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创造宽松、和谐和心里相容的教育气氛,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思想与情感交流。其次,教师要培养宽广的胸怀,宽容对待学生,对学生富有同情心和谅解的情怀,从而在心灵上和情感上与学生相互理解、互相悦纳。最后,师生之间要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把握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学生进行心理置换。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Gross 认为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之一是评价,即环境不能直接引发情绪,个体对环境的评价才能产生情绪。故初中教师要改变对事物、事件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在上课是不听讲,初中教师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教学的方式有问题,或者学生有问题听不懂,从而就会使自己的情绪由愤怒转为平静。不“绝对化”“以偏概全”和“糟糕之至”。
即面对结果,一层一层的进行思考,最后得到结果,是自己清醒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有准确的评价,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从而避免由不合理认知产生的不合理、消极情绪,识别负面情绪,自我觉知。
个性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兴趣和爱好等。良好的个性特征,是教师自身的知识涵养和内在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使学生的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和转移。初中教师要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节,追求个性的动态平衡,采取科学的方法塑造自己的个性。
与有经验的幼儿教师、长辈进行沟通交流,向他们寻求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情绪的调节方式。
幼儿教师不仅仅只要盯着学生的某一个不良行为,而应该将注意力转移,想想学生其他较优秀的方面,从而更加理解学生,将消极情绪转化。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停一停轻音乐,钢琴曲来舒缓自己紧张的情绪。
幼儿教师是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心理放松疗法,如: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放松肌肉的同时舒缓情绪。
幼儿教师可以用联想等方法,回忆令自己高兴的事情以冲散不良情绪。
通过本文,笔者希望为广大幼儿教师的课堂情绪调节提供“航标”,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幼儿教师和幼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