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摘 要: 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幅所占分量较大,无疑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知识丰富,难度较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读其文,通其意,晓其理,感其情,最终达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式
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文言文是语文的溯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源泉。
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幅所占分量大,五本必修教材中文言文课文共有20篇,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都是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难度大,数量多,涉及的文学体裁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教还是学都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如何才能优质高效地进行文言教学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读其文,感其情——通过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文言文因时代的变迁,在学生眼里变成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硬骨头”,更有学生认为文言文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文言文的生涩与拗口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大屏障。如何让学生有效进入学习文言文的状态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诵读应当被摆在学习文言文的首要位置。诵读是学生最直接、最快速,也是最感性地接触文本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朗读,进而培养他们的语感,让学生能够从眼到口到心地理解所读文章的大致内容,让已有文言知识在诵读过程中能有所对应和体现,势必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有精力、有成就感。
我们以收录于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李密的《陈情表》为例。此文感情深沉,表达恳切,堪称千古名篇。在理解了具体内容之后,必须深入体味作者的感情,并落实到语句中。文中的句句都饱含深情,起伏跌宕之间,抒发“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胸怀。不要把这种抒发简单地看做“不事魏晋”的托词。祖孙二人的关系,既有当下的孝敬意义,又有历史的伦理价值。其中,不乏人际关系的“真”与“善”的统一,亲戚朋友中“情”与“理”的交融。
只有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累,才能培养出文言语感,从而把握文意。
二、通其意,晓其理——通过字词句学习夯实基础
《高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规定: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
首先,在教学前教师应当明确教学重点。文言文文本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都是文言文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一定要确定,切忌细大不捐。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明确需要掌握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所积累,并能够较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其次,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的判断依据是是否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分析目前课堂上的一些做法。
串讲法。一看到这三个字,部分老师可能都会认为这是最无趣的教学方法,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但其实,这样的方法目标明确,重难点一目了然。我们以《兰亭集序》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都会设置让学生自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找出作者“为何而乐?”,之后在为学生勾画和归纳重点的文言知识。这种看似“保守”的做法,在笔者课后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时,效果确实最好。
合作探究法。这种做法是提前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分配不同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到课下学习,课堂展示。由一组讲,其余组质疑和讨论,分歧较大时,由教师诠释回答。这样的做法,课堂是热闹的,也能保证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兴趣很浓厚,积极性也很高,但这也导致课堂节奏缓慢、知识点冗杂的现象。
“导学案”形式。这种形式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课下发给由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其中有基本知识点、重难点内容、拓展探究等板块,由学生课前使用,作为预习资料。这样就会让学生提前介入文本中,在课堂上也会格外关注自己所不了解的地方,在课堂学习上做到目的性更明确。同样,导学案可以在课堂中和课下使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自己归纳整理。这样的形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下负担。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需要教师灵活应用。
当然,文言文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利用课外的文言作品和一些有趣的课外学习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认知能力。教无定法,在遵循教学的三维目标背景下,认真研究,合理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读其文,通其意,晓其理,感其情。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