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16-03-09 06:01陈国敏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政高职教学

陈国敏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浅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陈国敏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思考并分析总结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以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探索一条操作性强的改革路径提供依据,从而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进程、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思考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高职思政课设置的宗旨在于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成果来最终认识和掌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为进一步促进思政课学科的发展,引导学生从信仰高度内化课程内容的观念形态,并将之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形态,外化为追求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实际行动,必须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并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和完善,实现思政课设置的宗旨。

高职学生在成长之路上需要怎样的思政课?思政课怎样才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使之成为他们真正有思想收获的一门课?这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一直在努力思考和积极探索的一个主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多数是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毕业之后将直接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因此,在校期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既能让他们学会做人,又可以缩短他们融入社会的过程。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分数普遍较低,学习底子薄、基础弱,进大学后很多人都很自卑,容易接受不良思想和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学校一方面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让他们了解世情、国情、人情、民情,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是:依据思政课程教学目标和大纲,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由教师主导,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实践体验为基本形式,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性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环节。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

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并指明“要注意抓好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系统讲授)、谈(讨论交流)、看(录像)、走(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等教学环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力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新的突破。”根据此精神,按照活动场所的不同,实践教学可划分为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互动中进行的实践教学,如观看影视资料、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是在除教室外的校园其它地方开展的实践教学。

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扩招后在校学生人数激增,实践教学经费紧张,能够在校外开展实践教学的较少,开展得较为普遍的是模拟法庭、情境表演、辩论赛、主题式讨论、观看视频等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笔者所在高职学院已经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大纲,按照学分学时相对应的原则,确保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及相应的学分;学校拨付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保证专款专用。从2010年开始,学校的思政课老师就走上了积极探讨、勇于开拓思政课实践教学之路。

(一)第一课堂实践教学

1.演讲赛

演讲这种形式既可以考察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创新思维,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提升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气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我们举办了“中国梦·我的职业梦”“祖国好·家乡美”“道德之光·五心闪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春与创新”等演讲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思想情感的表达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获得行为的动力。

2.辩论赛

课堂辩论这种实践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互动性,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这样能够促使他们在与自己思维对话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能力。我们组织了论题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更注重专业还是更注重品德”“法律有情还是无情”“共同富裕能否实现”“大学生打工与学业,哪个更重要”“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哪个更重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大学生毕业应该去农村基层还是留城市”等辩论赛。课堂辩论结束时,老师就双方在陈述、论辩过程中未尽的专业知识加以补充,给他们以思想启发,对于一些激进的、片面的论点也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在辩论之前要搜集材料,思考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在切身参与的辩论实践中拓展知识面,还可以摩擦起思想的火花,增强协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更全面、更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启发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驳斥对方观点。通过参与辩论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对改善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教学完成时能够带给同学们意犹未尽之感,他们从选择自己的立场开始,收集有效信息支持论点,再预测对方观点,并准备反驳,这一系列的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思和辩的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辩论过程,与一般的辩论赛有所不同,比如在驳立论阶段、质辩环节、自由辩论上应该尽量鼓励主辩手之外的其他同学(包括场下观众同学)积极参与,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同学的参与。

3.讨论会

针对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自我展示的特点,我们抓住社会热议及引发学生广泛关注的事件,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我们把确定的相关专题事先布置给学生,把学生分成3~4个小组,让他们提前准备资料并做成电子教案。课堂上,首先由小组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本组的理解与认识,之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汇报小组全体成员都有义务回答。教师现场针对一些观点适当进行引导。每个小组汇报时间控制在8~10分钟之间,讨论时间限定在10分钟左右。在这种实践教学中,学生围绕某一观点各抒己见,平等、民主地交流探索,能较好地起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

4.案例研讨(分析)

案例研讨是指老师基于教材内容,将紧扣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引入课堂环节,指导学生在案例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引起思想的触动,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案例研讨,能够让学生作为主体对案例中呈现的观点、事实作出评判,加深对思政课程中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由“坐听”式课堂互动方式转变为“讨论”式互动。在案例研讨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思考和感悟;鼓励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对案例发表观点和认识,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听取教师总结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实现知和行的统一奠定思想认识基础。

5.模拟教学(自学自讲)

模拟教学就是老师安排学生完成教材相关章节中某一个问题的自学,设计并制作PPT教案,再选优秀的同学上台讲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其他同学看到在认识某一问题上的多种角度,发现自己与上台讲授同学的差异。学生在自学自讲中,拓宽了发现、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发展了推理能力,锻炼了表达能力;学生从被动“听”到主动“讲”,减少了依赖性,增强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学生层面看,学生走上讲台,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知识吸纳的能力。从教师层面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的“学”到大胆创新的“我要说”,使课堂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深切体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更能珍惜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期间,教师应对模拟教学进行点评、补充,以帮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提炼。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1.影艺体验

包括观看老师指定的电影电视节目,也包括观看在老师安排下、由学生自己制作的视频节目。如果是后者,教师需要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提前1周~2周确定一个主题,由学生选取感兴趣的话题编制成剧本,由各个小组成员亲自参演拍摄成视频。在实践教学中,首先由各小组导演介绍视频拍摄初衷及目的,然后全体同学共同分享各自的视频,学生可进行点评,最后由老师对视频内容的完善做必要引导。在《基础》课程中,我们以“校园不文明现象”为专题,由学生自己去编排,通过制作微视频唤起学生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关注与思考;还以“高职学生的审美现象”为专题,通过采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服饰、头饰、书包、喜欢的音乐等,反映当代高职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2.读书会

思政课读书实践是指老师根据课程要求进行书目推荐,鼓励学生读经典、学原著,写体会、写心得、写感悟。在《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组织了“原著导读”(学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重要讲话)“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报告会”“书来书往”等实践教学。学生是读书实践的主体,“学”要与“思”“问”“习”相结合,学生在“读”“学”“思”“写”过程中的选择和判断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请学生以“推荐一本书(或文章)”为题,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与此书(文章)相关的问题,老师再进行补充与引导,引发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3.情景教学(再现)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提供恰当的情景促使学生反思,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思政课情景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根据教材需要,从身边的生活点滴出发,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诠释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概论》课程内容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情景剧研练,这样既能唤起学生对于政治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又使他们在模拟体验中增强对历史的自觉认同。例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实践教学,是让学生模拟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同学们通过演讲、PPT演示、诗朗诵、舞蹈、歌曲、故事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等的变迁,增加了同学们对这段历史的深刻认识。同学们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时光,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不愧于生活在这伟大的时代。再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实践教学主题是“走近伟人,感受精神”,同学们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伟大人物的敬仰和追思,并从这些伟人身上学习人生必不可少的伟大精神,同学们对马克思为追求“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鞠躬尽瘁的一生深表敬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有了感情基础。

《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实践教学主题是“人生观大拍卖”——假设你倾尽一生赚到100万元,你会选择用这100万元竞拍什么?面对爱情、健康、诚实、财富、名垂青史、友情、亲情、智慧、个人成就、公平公正、人道主义、被认同、快乐、信用、自由、权力、知识、英俊美丽的外貌、休闲等拍卖品,学生们踊跃参与竞拍。这种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疏理了自己的价值观,有意识地思考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帮助他们理性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为加强同伴教育,我们请竟拍成功者发表竟拍感言,促进学生对他人选择的理解,教师同时做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自己的价值观,进一步学会了怎样对爱情、健康、诚实、财富等人生目标作出选择,并且知道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做出选择后是否后悔,为什么会后悔?怎样的选择才能让人生不悔?再如,在《基础》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的实践教学中,老师设计了“追求美好爱情,构建幸福婚姻”情景剧,首先用自作词《长相思·嫦娥》别开生面地拉开了教学序幕,把教材相关理论内容融入其所作的《风云之恋》微情剧中组织安排教学。在第一幕中设计与展示问题,在第二幕中鉴辨与赏识事物,在第三幕中论证与探寻真理,在第四幕中总结与提升思想。老师用这种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感染了课堂,使思政课赋予了“生活”气息。

4.汇报演出(才艺展示)

利用高职学生自我表现欲强、注重个性张扬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才艺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在欢乐开怀过后进行思考、总结。比如在《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设计中,老师收集了毛泽东诗词近80首,分配给每个学生一首。首先,在班级展开竞赛,选拔优胜者代表班级参加全校范围的决赛。学生们在吟诵毛泽东诗词时加入了音乐、歌曲、舞蹈、书画,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全情投入的表演引发了同学们的连连叫好,不断得到班上同学的加油助威。通过这一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毛泽东的热爱,通过学习毛泽东诗词而走近毛泽东,通过吟诵毛泽东诗词而品味毛泽东的人生。在接受“毛泽东思想”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这种实践教学活动让思政课有了别样的、鲜活的勃勃生机。

“我最爱的红色歌曲”是《概论》的一次实践教学。活动首先邀请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表演班的同学作为志愿者;然后在班上投票选出最爱的红色经典歌曲,最后由志愿者到相关班级教唱所选歌曲。活动开始后,学生们兴高采烈,开心地参与到歌唱活动中来,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了“毛主席的恩情”“社会主义好”“我的中国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十送红军”等歌曲传递的精神、情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热情,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到了相关知识,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情谊。

在《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快乐思修·成长你我”的活动,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口技、武术、相声、小品、歌曲、舞蹈、情景剧、独唱、手语表演等节目中,思政课有了掌声、笑声和歌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实践教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以“爱国·励志·勤学”为主线,以自信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为宗旨,精彩纷呈的节目全部由学生自编自演。同学们通过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完美演绎着“快乐思修·成长你我”的主题。这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笔者学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保留的传统节目,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好评。再如,《基础》教学实践开展的“道德之光‘五心’闪耀”才艺展示,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实践教学由“信仰之光·忠心闪耀”“生命之光·爱心闪耀”“人伦之光·孝心闪耀”“情感之光·关心闪耀”和“意志之光·信心闪耀”五个篇章组成,每个篇章由一个教师引言。师生用不同的方式共同演绎自己心中对“五心”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同台表演,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丰富了思政课的内涵,也让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大为增强,也彰显了思政课教师的魅力。

5.知识竞赛

我们以竞赛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经验。例如,组织“道德与法律知识竞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竞赛”“学习十八大知识竞赛”“党建知识竞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参加知识竞赛,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6.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是法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式。模拟法庭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安排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学生按照案件审判程序进行了法庭调查、当庭质证、法庭辩论、宣判等审判环节,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均由学生担任,同学们高度投入,将自己角色扮演得很到位。同学们在模拟庭审中领略了司法审判的严谨与公正,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培育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宣传法律知识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7.讲座(专题报告)

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国际国内突出的重大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采用讲座或专题报告的形式。讲座或专题报告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名人、校友等来学校做讲座或报告,或由教师就本课程中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深入研究后再给学生做报告。例如,在《基础》教学中,为了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举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为主题的讲座,“你拥有的自由”“中国心· 爱国情”“仁爱友善,做文明大学生”等讲座系统全面地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再如“‘一带一路’之历史复兴意义”“中国梦之时空畅想”“新型大国关系的和谐理念”“毛泽东的个性特征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法律,不可触摸的底线”等专题讲座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比于单一化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内容的丰富、形式的直观生动和多样凸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在系列实践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调节的主动精神。学生从“做”中“学”,将自己置身于一定活动情景中,在参与探究、商量、讨论等活动中获得道德训练,学生在“做”的实践中增强了道德认知、提高了道德情感、培养了道德行为,发挥了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道德知识、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培养融为一体,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进步和发展。实践教学能够在学生主动参与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一个更为美好、更为和谐的外部世界,从这个由学生参与创造的外部世界中,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内化或接受课程信息,而是通过判断、分析来完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一次次具体的外化、对象化活动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享受。

(二)丰富了校园文化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文化价值。教育者通过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内容,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并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理论功底、文化品位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将文化因素寓于多元化教育教学方法中,通过启发式、参与式、情感激励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创建了良好的校园景观,将思政课中的人文内涵注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引领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气息的熏陶与感染,增强他们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例如,通过“吟诵毛泽东诗词”“‘五心’演讲赛”“‘青春与创新’演讲赛”“‘中国梦·我的职业梦’演讲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比赛”“快乐思修,成长你我”等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提炼蕴含于这些活动中的深刻文化价值,使学生无形中接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学经典”“学传统”“积极进取,展青春活力”的健康向上、浓郁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涵育了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性,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实达到了德才兼备的成长成才目标,实现了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的共同提升。

(三)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活力不足,是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们感受到了思政课一样可以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学生为了完成一次实践教学任务,往往需要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需要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如辩论赛等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组成团队,一起学习、交流、畅谈、争论,还必须搞清楚课程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以应对对方辩手的质询;演讲赛等实践教学,同学们需要将思政课有关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才能打动评委和观众。同学们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有了真切的认同,不再认为思政课是无趣的,思政课堂经常传出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传出同学们激烈地争辩。很多同学对思政课充满期待,不再抗拒思政课课堂,不再拒绝参加思政课教学活动。在思政课课堂,“低头族”不见了、“哑巴族”少了,“睡觉族”没有了,作为实践教学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同学们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提高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由于实践教学的准备环节、实施过程、总结考评都是紧扣学生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在学生是被关注主体的前提下开展,这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和投入的热情,唤起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使他们愿意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我们交流沟通。大部分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丰富的实践教学,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对国情、省情、校情和自己的了解,提高了对社会的认知,从而培养了他们对思政课内容的价值认同感,增进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初步完成领悟生命内涵、规范意志行为、传递文化理念等过程。

我们始终坚信,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自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不仅要授之以渔,更要树之以德,让学生在成长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我们将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政课从知识型转为实践型,在教育理念上突出思政教育回归生活实际的理念,让学生更多地去观察去实践,去亲身体验社会实际。只要学问钻研得“真”、课堂付出得“多”、对待学生感情用得“深”,思政课教师大有作为,思政课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新华网.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05-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EB/OL].[20]03-02-12〗.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0302/t20030212_80680.html.

(责任编辑:段 娟)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 Guomin

(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iyang 550023)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waits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perfection,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points in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has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teaching effect and problems in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aiming to work out a strongly operational path of reform to push forward the teaching practice process for better teaching quality,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Forms; Reflections

2016-10-21

陈国敏(1963—),贵州贵阳人,教授。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思政课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与改革的调查与研究”(编号:2016SZK09)的阶段性成果。

1008—2573(2016)04—0019—08

猜你喜欢
思政高职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