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难点与对策

2016-03-09 06:01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企技能院校

李 勤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难点与对策

李 勤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存在若干的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加以解决,才能使现代学徒制真正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响应国家战略需要的重要途径。文章对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现代学徒制;难点;对策

现代学徒制以“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培训、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旨在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性、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29 号)等文件指出:推行现代学徒制,既是国家实施产业升级换代战略的人才培养需要,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设计,更是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棘手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在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然而,在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难点问题还亟待解决。

一、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难点分析

1.招生即招工的难点

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要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①。因此,招生即招工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环节。

从合作企业的角度看,在高职院校将学徒身份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技工,需要为期三年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学生在培养期满后留在企业工作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加之各级政府没有出台任何扶持或者奖励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政策,一些企业认为现代学徒制的招工是投入多、时间长,且收益不明确的投资项目,难以提高其作为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从高职院校的角度看,学校目前主要是通过全国统一的普通高考与学院组织的分类(单独)考试招收以本地生源为主的普高生和中职生,而现代学徒制的招生来源于合作企业,企业招收的学徒工来自五湖四海且学历水平参差不齐,要解决合作企业学徒工的学籍问题,不是高职院校自身能够解决的。为此,不少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高职院校深感“只有冲锋号,没有枪和炮”。

从学生角度看,以合作企业学徒身份完成三年工学交替的岗位技能学习培训,使就业的工种和岗位与合作企业的需求匹配;但若选择将来在其他企业就业,可能需要一定的调整适应期;与此同时,因为学徒契约关系,影响学生拥有更多的未来就业选择权,学生会对合作企业学徒身份有认同障碍。

2.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选择适合的专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明确学校负责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不少高职院校有了基础条件扎实、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教学模式较为成熟、校企合作办学领域相对广泛的特色专业,似乎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顺理成章。

然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在寻找合作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大多出现的是学校积极与企业消极的不对称状况。由于缺乏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所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只是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内容与时间上进行了调整,因此学校所教与企业所需仍然存在脱轨的现象;二是企业需要合作办学的专业并不一定是学校具有办学优势的专业,学校紧急调度资源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所需;三是合作企业对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考核评价的需要,可能因市场需求改变而进行随时调整,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活动以及考核评价呈现较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教学环节存在不稳定因素;四是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往往是需要反映新技术运用、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模式的课程与教材,开发的难度与合作企业的技术水平、学校对应的师资力量高度相关。加之教材出版周期往往滞后于技术更新、市场变化的速度,因此,围绕教材内容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果与合作企业的需要存在不少的差距。

3.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①。

从高职院校的层面来看,现代学徒制需要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顺畅运行,然而高职院校自身缺乏技能型教师。学校招聘录用教师一般要求为硕士研究生学历,所以绝大多数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因而难以对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进行指导。加之教师的职称评聘使用的仍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标准,在企业顶岗实践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其职称评聘没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教师的选择依然是倾向于积累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工作量,由此,学校仍难实现教师较长时间在企业挂职锻炼,真正参与横向联合技术研发,达到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

从合作企业的层面来看,由企业的师傅作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导师,在生产经营任务繁重、员工缺口比较大的企业,技术过硬的合作企业师傅难以抽调作为学生的技能导师,因为技术过硬师傅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紧缺的岗位人才,企业一般不会抽调技术过硬师傅指导学生从事简单的、技术含量低的操作项目。

4.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难点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通过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①。

从学校层面来看,原有的两年在校理论学习与认知实习,第三年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相对成熟,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加强工学交替的岗位技能学习培训的教学管理与完善对应的运行机制有较多的困难。一是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顶岗技能培养并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难度加大,学生的安全管理要求也相应提高;二是学生在合作企业顶岗技能培养的同时,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考核,使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增加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重新拟定相应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方法。

从合作企业的层面来看,对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对学徒制学生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岗位之急需,补人手之紧缺,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与完善运行机制,合作企业本身就捉襟见肘,更不愿意真正地付出。因此,学徒制的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学习阶段,可能是“放羊式”的管理。

应该看到,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诸多难点是前进中必须面对并克服的问题。只有正视问题,积极加以解决,才能使现代学徒制真正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响应国家战略需要的重要途径。

二、破解现代学徒制难点的对策

1.更加注重相关政策出台与配套实施

从时间上讲,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从空间上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各利益方找到一个利益契合点,夯实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基础—招生即招工,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实践。

首先,为了从根本上解除企业顾虑,要健全和落实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充分调动与发挥企业作为重要主体的积极性。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国家与教育部的有关政策,通过制定并完善对企业作为主体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财政资助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荣誉表彰奖励制度,有效激发合作企业的主体意识和行动,主动寻求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并积极投入人财物。

其次,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提供充分且必要的相关配套政策,让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高职院校“有了冲锋号,更有枪和炮”,不断为推行现代学徒制向纵深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建议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台更加灵活的自主招生政策,不仅解决本地户籍学徒的高职生学籍,而且为外地户籍学徒注册高职生学籍;与此同时,地方财政部门推出为扶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专项资助政策,激励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第三,政府搭台,学校和用人单位唱戏。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职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的、财政的、税收的)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把高职院校、培训机构、技能考核认定、用工信息和用工单位等资源整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政策支持到位、资源信息共享,为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供需双方面对面的目标创造条件。

高职院校按照就业指导部门和目标企业提供的用工信息,招录合适的目标生源,按学籍管理和用工企业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学校负责基础课程教育,实训基地负责技能培训,也可将学生直接安排到具备实训条件的用工企业进行技能培训,一方面使学生在实训中对目标企业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对未来员工有更为直接的观察和认同,这样能更好地为用工企业量身打造需要的技术人才。

第四,为保障学徒权益,使学生认同学徒身份并从参与现代学徒制获益,需要根据国家与教育部的有关政策,制定劳动报酬、责任保险、工伤保险有关制度,确保试点工作安全、稳步推进。

第五,为避免实施学徒制成为某些企业获得廉价劳动力而进行投机性办学行为,确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现代学徒制的社会声誉,建议在国家层面上颁布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标准,对学徒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等等做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为推动现代学徒制,实现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保驾护航。

2.提高认识,主动而为,因地制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在有关政策驱动与强化企业主体意识的条件下,作为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应主动出击。

值得借鉴的是,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逐步探索并实践了“2345”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双师傅,按照双向选择原则,每名学徒配备两名师傅;“3”是指职业素养课程三进阶,分为唤醒、养成、助行三个阶段,企业文化进课堂,由企业师傅主讲;“4”是指“四深入”,实施企业讲师深入课堂,企业案例深入课程,学徒学习深入企业,企业生产项目深入校园;“5”是指“五共同”,校企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体系,共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提高认识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在合作培育人才方面,具备自身独有的、不可取代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合作机制,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融入企业生产服务的流程中,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既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的战略意识,也是具有家国情怀的高职院校领导的责任意识。

其次,主动而为是化解开展现代学徒制难点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一要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办并扶植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战略所需要的专业及其专业群,以此作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专业;二要主动与合作企业对接,以主动弥补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缺口,为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储备人才为目标,有效地调动企业积极性,使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按照合作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合作开发与之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材;三是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节拍,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实训,在工学交替中实现“旺工淡学”,使教学安排尽量吻合企业的需求。

第三,因地制宜选择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前校后厂、前厂后校、引校进厂、引厂进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实习平台,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深化校企合作领域,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实施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四合一”的教学过程,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高度重视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首先,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协议书中,明确聘请企业技术顾问、企业师傅、能工巧匠作为学生与教师的技能导师,以发放聘书和支付酬劳的形式肯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企业师傅、能工巧匠在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校本教材、指导学生技能训练之付出,对尽心竭力培养指导学生与教师的技能导师,给予相应的精神与物质奖励。

其次,合作企业要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到企业技能导师工作是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企化”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重视制定技能导师的配套管理、考核制度,将技能导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其本职工作,实施“一师多徒,一徒多师、一徒一师”的师带徒模式,使其成为一种企业行为得以认可与褒奖。

第三,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由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学校教师和行业领域专家学者等组成的攻关团队,针对合作企业的技术难题或者经营困难,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校企互聘、双向流动的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成长,形成双师携手、校企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第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中,建议对职业教育教师在企业顶岗、挂职锻炼作为评聘职称的重要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为相应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制定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指导学生技能实训、参加企业攻关等等一系列工作的管理和鼓励办法,推动教师积极投身于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中。

4.实施优势互补、创新共享的教学管理与管理运行机制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有序运行的保障。

首先,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通过成立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工作组,为有序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工作组的主要工作是召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校企例会,协商达成校企合作有关协议,明确有关各方的责权利,议定企业导师、学徒的酬劳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审议包括企业实习管理办法、学徒考核评价办法、教学标准与质量监控办法等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

其次,高职院校对现有的教学管理与管理运行机制作相应的改革、创新。一是根据合作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基础技能模块、专项技能模块与素质能力模块等模块化课程,突出企业特色课程在总学分的比重;二是教学安排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节拍,预留调整余地,既保证学生工学交替中实现“旺工淡学”,又保证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学习时数;三是在课程教学中,衔接好双导师教学任务,保障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生产经营场地都能够得到指导;四是采取矩阵组织结构,汇聚校企人员,共同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的教法,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实训教材;四是改革对学生的考核办法,实施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多方位考核,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着、善作为”的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分级制职业技能考核体系。

第三,合作企业有计划吸纳学校教师参与项目攻关,接纳教师进行科研成果转换开发试验,建立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和促进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目标。

现代学徒制已然成为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标签。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来看,现代学徒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被普遍当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方式。中国现代学徒制虽然还处在试点阶段,但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试点工作有序进行,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现代学徒制终将会找到适合我国发展路径的特色道路,从而为加快我国经济转型、改善社会民生产生积极作用。

注 释

①参见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9号.

王桂利,张依盟.现代学徒制的山东实践.大众日报,2016-09-15(5).

郑泽川.现代学徒制引领教学改革.天津日报,2016-04-13(10).

(责任编辑:孙若萍)

Difficulties & Counter-measures in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Qin

(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iyang 550023)

Quite a number of difficult problems need solv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t vocational colleges. Only by facing these problems and trying to solve them actively can modern apprenticeship become a crucial approach to pushing forward the reform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has conducted analyses on the 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modern apprenticeship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Modern Apprenticeship; 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

2016-11-03

李勤(1963—),女,贵州贵阳人,教授。

1008—2573(2016)04—0014—05

猜你喜欢
校企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画唇技能轻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