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顾后,巧妙推求

2016-03-07 01:16张玲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词词义加点

张玲

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承传了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其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进行文言文复习时,教师一般都会要求考生掌握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但研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高考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词的考查,比如2015年安徽卷的“晏”“居”,2015年重庆卷的“屏”“容”“恚”“证”等,都不在这120个常见实词范围内。可见,掌握大纲规定的常用实词只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要想应对高考,必须积累更多的高频文言实词的用法,合理推测出高考所给语段具体语境中的词义。

由于文言实词量广,义项众多,考生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瞻前顾后,巧妙推求出实词的恰当含义,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一、考查情况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题型,每年必考。2015年全国高考15套试题均涉及此考点,其中翻译的分值最低为北京卷的4分,而其他省份的分值从5分到10分不等。15套中更是有7套试题翻译的分值高达10分。这其中还不包含其他题型(如选择、解释)的分值。除翻译句子外,以选择或解释的方式考查的实词(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共54个,其中“居”“次”二字考查了两次,前者出现在安徽卷、湖北卷里,后者出现在广东卷、山东卷中。可见,掌握此考点的意义重大。

(一)分值及题型

试题对于实词的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种:

题型一:提供选文中的四句话,给出当中四个实词的词义的解释,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这种题型最常见,2015年全国高考15套试题共有11套以这种方式出题。

题型二:提供选文中的两句话,并给当中一个实词加点,而后分别给出四个解释,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这种题型比较少见,2015年只有北京卷是以这种方式出题。

题型三:提供选文中的四句话,要求考生直接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上海卷多年来一直以这种主观题方式出题,2015年也不例外。难度较其他省份的选择题要大。近年来,这种题型已成为江苏各地模拟试卷的实词考查的主要题型之一。

题型四:提供选文中的四句话,要求考生选出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这种专门考查古今异义词的题型更为少见,2015年仅上海卷涉及。

(二)失误的情况

对于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由于辐射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较其他知识点高。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知通假

通假字,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其实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只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如2015年高考重庆卷第7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其治以脉,不以证 证:症状

这是个正确选项,但不少考生误选此项。因为考生不清楚“证”是通假字,在语境中应该通“病症”的“症”,误以为此句中解释为“证明”,故而错误。因此考生要识记常用通假字大全。

2.不辨古今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有的是词义扩大,有的是词义缩小,有的是词义转移,有的是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中的“祖”和“父”是两个单音节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祖辈”和“父辈”,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祖父”,释义为“父亲的父亲”就错了。

再如2015年高考上海卷第17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儿有风骨

B.称其不能理化

C.无复衣冠之望

D.招致山东大儒

这四个词语都是双音节词语,一般而言,在古文中的解释就是把其拆开,逐一进行解释。比如“理化”,可以解释为“治理教化”,“山东”可以解释为“崤山以东”。而今义是当成一个词来理解,很显然不一样。“衣冠”在文中指“士以上戴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引申指“做官”,也与今义不同。只有“风骨”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古今含义相同。

3.不明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

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去解释词义,而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这句话中,主语是地点名词“当涂”,谓语省略了动词“乃”,那么“兵之冲”也应该解释为名词。故而动词含义“突袭,冲击”不妥,应该活用为名词含义“要冲,指军事上或交通上的要地”。如果考生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就会判断失误。

4.不分单双

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节词相同。

如2015年高考安徽卷第4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该项中的“矩度”是两个单音节词“矩”和“度”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规矩”和“法度”,而D项却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节词“矩度”,解释为“气度”,这就导致了理解上的错误。

(三)考查的方向

研读今年15份高考试题,虽然文言文阅读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基本上都是必修课本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且考查的重点集中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上,有些省市的试题还涉及有关文学常识的重点名词实词。

比如2015年新课标卷I第5题和新课标卷Ⅱ第5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以上两道题中的实词均含有的丰富的文学常识,沿袭了去年全国卷的考试模式并且有创新,可谓是题目越出越灵活,对考生的要求也就越高。需要考生不断识记常见实词,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判别的能力。

二、高考应对策略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所考查的实词,大多来源于教材,但涉及面颇广,包含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如《史记》《唐宋八大家散文》),又因为文言实词绝大多数具备诸多义项,要想确定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实属不易。好在实词考查题型基本上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这就说明答案已在眼前,考生求取正确答案,还是有章可循。

故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在积累常见实词释义的基础上,还应着力培养考生猜读推测的能力,瞻前顾后、巧妙推求,掌握词义推断的方法,以期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

(一)教材联想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一般秉承“课外材料课内考”的原则,其意义和用法在教材中大多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迁移联想,从而对试题中的实词做出正确的援引解释。

如2015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射,娴将略 娴:熟习

B.逐贼危崖 危:高峻

C.督天下援兵 督:督促

D.次顺义 次:驻扎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娴”从“娴于辞令,闻于诸侯”(《屈原列传》)中可以推知“熟习”正确;B项“危”从“危乎高哉”(《蜀道难》)中可以推断“高,高峻”正确;C项“督”从“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中推知“督”应该解释为“统率,指挥”,而不是“督促”;D项“次”从“次北固山下”(王湾的诗的标题)中推断“驻扎”正确。

(二)成语对应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短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一些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给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考生可以根据已掌握的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求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2015年高考福建卷第2题: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笃”字见成语“老而弥笃”,解释为“深厚”正确;B项“期”字见成语“不期而遇”,解释为“约定”正确;C项“索”字见成语“敲诈勒索”,解释为“搜寻”错误,应为“索取,索要”;D项“鲜”字见成语“寡廉鲜耻”,解释为“少”正确。

(三)结构分析法

古人喜欢讲究对称美,古诗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非常多。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或词组)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与“忧劳”相反,安逸享乐)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③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再如2015年高考湖南卷第5题:

C.相时度力,敝者葺之 相:观察

【解析】“相时度力”是个并列短语,根据结构分析法,“相”和“度”的词性应该相同,词义应该相近,“度”是动词,词义为“揣度”,由此可以推测“相”也是动词,词义为“观察”正确。

2015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解析】“不治科举文词”的后一句是“独探古始立论议”,两句结构相似,根据结构分析法,“治”和“探”的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探”是动词,词义为“探求”,由此可以推测“治”也是动词,词义为“研究”正确。

(四)音形推测法

汉字属表意文字,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一个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往往可以推断出其大致的意思。一般来说,“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而形声字其形旁多属象形符号,它们虽不能直接反映出该字的意义,却表示了该字所属的意义范围,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其大致词义。

比如:“贝”与钱财有关;“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忄”与内心活动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饣”与食物或吃有关;“辶”与行走、行动有关;“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

再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第9题:

D.赍物具千数谢之 赍:赠送

【解析】关于“赍”字,《说文解字》中说“裔,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赍。”意思是拿东西给人,送给。题目中解释为“赠送”,正确。

2015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

A.坎而置之屋壁 坎:挖洞

【解析】“坎”字本义为“坑,地面低陷的地方”。句中“坎”和“置”的词性相同,此处“坎”理解为动词义,释义为“掘坑,挖洞”,所以题中此选项正确。

(五)语法辨别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词义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一致。除倒装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定)主[状]谓(补)(定)宾”的顺序排列,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我们推断实词时可以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先确定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如2015年高考重庆卷第7题:

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 容:容纳

【解析】B项的“容”字在句中应该解释为名词义,故题中解释为动词义“容纳”不正确。应该结合语境翻译为“面容,容貌”。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第7题:

(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解析】此句中的“帝”根据语法知识,在名词“中国”前面,故而应该活用为动词,翻译为“称帝”。“死”是为动用法,翻译为“为……而死”。

(六)语境揣摩法

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且词义不定项,但上下文的语境相对稳定,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判定时应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都能为我们提供帮助,成为推断词义的钥匙。

如2015年高考湖北卷第9题: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归:称许

B.则千金有所必割 割:舍弃

C.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能:做到

D.侯居常三年 居:居住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中“归”字有“称许”的意义,如《论语·颜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中的“归”义为“称许”。又如韩愈《祭薛中丞文》:“宗族称其孝慈,友朋归其信义”,其“归”亦为“称许”。解答此题,应该把句子置于语境中,整句话连起来翻译为“因而世间保全气节称许他”。D项中的“居”并非“居住”,而是“处在某种地位或是某个地方”,在这里的意思更近似于“在……任职”,因此D项错误。

以上方法并没有完全割裂,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题目而言,可用不同方法来解答。无论运用哪种方法最终还是要回到语境中,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有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平时若能就此有意识地结合教材进行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毫无头绪,手足无措。

猜你喜欢
实词词义加点
给地球加点绿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巧识妙记
加“点”歌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大少不同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