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皖北方言的时间表达

2016-03-07 14:01魏小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时间语义

魏小红

(亳州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浅谈皖北方言的时间表达

魏小红

(亳州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包括年月日、时点和时段。人们遵循从空间到时间、从模糊到具体的认知规律来认识和了解时间,并依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农事活动、民俗事项等认知理据,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时间。诸多的时间表达形式具有语义内容的灵活性和语用的社会差异性等特点。

关键词:时间;认知规律;认知理据;语义;语用

万事万物、芸芸众生都生存在一定的时空之中。时间,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了连绵不断的系统。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表达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时间表达方式的认知理据

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等所有的活动都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但是,人们对时空的认知总是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考察人们对时间表达的认知理据,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们时间观念,更为准确地认识时间、表达时间。

(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认知语言学认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语言产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认知理据。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表达,也不例外。

例如,人们通常用“目前”、“眼下”来表达当前的时间,用“一扭脸”、“一转身”、“一眨眼(的工夫)”来表达极为短暂的时间。其中,“目”、“眼” 和“脸”都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更是不容置疑。这些正是人们近取诸身表达时间的例证。“一袋烟的工夫”和“一顿饭的时间”也都与日常生活有关。另外,人们对过往时间的表达虽说比较模糊,如“下放时”、“大炼钢铁时”、“包产到户时”等,但这些表达都与自身的活动、成长经历和社会体验等相关。

另一方面,“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太阳。农业的耕作收成也与太阳的日照密不可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从事劳作都依太阳的起落进行。太阳东升西落刚好是白天。从日落到第二天太阳再次升起,记为一夜。根据太阳光线强弱的变化,又把白天分成“麻似亮”、“晌午头”、“挨黑”等早、中、晚不同的时段。通过观察夜里月亮的盈亏循环变化,记为一个月。又根据日月起落和夜空中斗转星移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来记年。

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长、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都有一定规律。如,谚语“交了七月节,夜寒白来热;交了八月节,晌午一会热;交了九月节,一热也不热;交了十月节,下雨就下雪”,就是利用气温和天气的变化特点,来表示月份的更迭。“云盖中秋月、雨打上元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等,则是利用气象变化来表明时间。谚语“大二小三,月牙冒尖”和“十五六,(月亮)两头露;十七八,合黑瞎”都是利用月亮圆缺盈亏的规律,来表示时间。“月牙冒尖”是大月份的初二或者小月份的初三。这些都是人们通过认真观察、总结规律,利用自然景物来表示时间。

(二)农事活动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和“日月如梭”等都表示时间飞逝。其中,“箭”、“梭”和“白驹”都是游牧民族狩猎生活的缩影。

同样,在农耕时代,人们也经常选用与农事活动有关的表述形式来表达时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就是人们对四季的认知和表达的高度概括和典型说法。人们可以利用不同农作物的种植、耕作、田间管理、收成加工的变化情况,来表示时间。例如,“够洋槐花、香椿叶的时候”表示春天,“种豆子的时候”代表夏天,“栽稻(插秧)、薅草、熬薄荷油的时候”代表酷暑盛夏,“收棒子(玉米)、起红芋的时候”代表秋天,“打(红芋)粉、下细粉(粉丝)的时候”代表冬天。

另外,皖北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是冬小麦,秋种夏收、冬春田管,其生长周期贯穿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种麦的时候”指秋天,“麦发叉的时候”代表冬天,“麦扬花的时候”指春天,“割麦打场的时候”代表初夏农忙时节,“过了麦子”、“走麦罢”代表夏天。这是人们充分利用小麦播种、收获及其生长周期性的规律,来表示时间。

(三)民俗活动

很多民俗活动都在特定的时间举行。有些说法在反映岁时节令以及宗教信仰习俗的同时,也表达了时间。

1. 岁时节令民俗

有些表示时间的说法都与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有关。例如,“年头来”、“(大)年三十儿”、“三十晚黑来”、“大年下”、“年根底下”、“过罢年”、“年前年后”、“年里年外”、“(大)年初一”等都与过年的习俗有关。又如,祭灶,又称“小年”,也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通常腊月二十三祭灶。“官三民四船家五”一谚反映了由于民俗差异,祭灶的具体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重视立春,就有“立春大如年”之说。有的地方比较重视冬至,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五月初五称作五月节,八月十五称为八月节,腊月初八简称腊八,腊月三十称为年三十或过年。如果当年的腊月小,只有二十九天,就有“二十九算三十”一说。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二月二,炒香豆”等也是通过吃饺子吃面、炒香豆的饮食习俗来交代时间。

2. 宗教信仰习俗

还有一些时间的表达方式与民间宗教信仰有关。例如,烧香不仅是佛教信徒的行为,也是道教信仰的表现。短暂时段“一炷香的时间”虽说是一种模糊表达,却是“烧香”这一宗教活动在时间表达上的具体体现。

有些人把“星期”称为“礼拜”,例如,“礼拜一”、“礼拜二”、“礼拜天”、“两个礼拜(星期)”等。很显然,星期的这种说法与基督教徒做礼拜有关联。而且,这种说法被很多人认同和接受。即使一些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有时也会沿用。

谚语“正月十五扛布袋”、“谁扛(吃)的布袋多,打的粮食就多”不仅反映了吃布袋的食俗,也寄托着农民对丰收的希望。“六月六,走麦罢”是农历六月初六,女儿回娘家要带着用刚收成的新麦做成的面食。这里除了食俗,还与当地人民的“贵麦”、“崇麦”的精神,以及“孝亲”的孝道之风有关。类似地还有“二月二,老雁馍”等。

二、时间表达的认知规律

人们根据对时间的认知,遵循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往往也采取多种形式来表达时间,具体规律如下。

(一)从空间到时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要早于时间,人们对空间表达的语言习得也先于时间表达的习得。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历史的时间是短暂的,个人生命历程的跨度更是极为有限。相对于时间而言,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了解要早一些、要多一些、要准确一些。

为了更好地认知和表达时间,人们常常直接借用空间词或者利用空间词与时间词的组合来表示时间。例如,“以前”、“以后”、“今后”、“将来”、“过去”等词都使用“前、后、来、去”之类的空间词,来表达时间。还有“最近几天”、“近年来”、“近期”中的“近”也是表示空间概念的词。“旁晌午”也是借用表示空间位置关系的“旁”来表达时间。

又如,人们还经常使用表示空间的词和表示时间的词进行组合来表达时间。例如,“去年”、“来年”、“上个月”、“中下旬”、“下个星期”、“前天”、“后天”等,都借助了表达方位、方向的词“来、去、上、中、下、前、后”与表示时间的“年、月、旬、星期、天”等等,组合连用来表示时间。 另外,“似水年华”、“豆蔻年华”、“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峥嵘岁月”等词也是抓住空间景物、事物的特点,来比况时间,使时间之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二)从模糊到具体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片面到全面、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就时间的表达而言,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时间表达的模糊虚指和具体实指。

以前,农村地区由于没有漏刻、钟表等计时工具,往往只能以时段的形式模糊计时。伴随着手表、闹钟的普及,人们逐步开始精准计时,出现了时点和时段的实指表达。

相对于具体明确的时间表达而言,语言交流时也需要模糊时间的表达。例如,谚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中的“三天”只是一段时间的模糊表达,类似的还有“一日三秋”、“三日不见,刮目相看”等。

人们还可以用“把”来表示虚指的时间,如“年把、月把、天把”,意思分别是一年左右、一个月左右、一天左右。其中,“月把”通常也可以说成“个把月”。此外,“个把星期”意为一周左右的时间,而不说成“星期把”、“周把”和“个把周”。对时点的表达也有模糊处理的方式。

对于过往时间和未来时间往往难以准确表达,多用笼统的说法来模糊表达。例如,“往年个/每年个/每时候/每时个(以前、过去)”、“那年个”、“有一天”、“老早/原来(以前)”、“将才(刚才)”、“末了/末后(后来)”、“照晚儿(现在)”等。有时也用典型事件来表达过往时段,年长者,尤其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经常使用,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三反五反’的时候”、“平反那年”、“跑(鬼子)反那时候”、“动地那年”等等。“60年的时候”是精准表达过往时段的特例。“76年地震那年”、“08年下大雪那年”则是通过公元纪年和典型事件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过往时段。对于未来时段,一般使用“今后”、“将来”、“有朝一日”等词模糊表达。

三、时间表达的特点

诸多的时间表达形式在语义内容以及语用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特点。

(一)语义内容的复杂性

一般意义上的时间主要是指年、月、日等。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时段和时点。时间的表达有诸多方式,有些看似表达时间的形式,却包含着特定的语义内容。例如,“亥时”属于旧式计时法,指晚上九点至十一点。但是,“都到亥时了,还不赶紧睡觉。”一语中的“亥时”并不表示具体的钟点,意为时间已经很晚了,早该歇息了。

又如,“就这么干,到猴年马月也干不完”中的“猴年马月”也不表示实际的年月,意为照这样做事情,肯定完不成,想干完那是没指望、没希望的。“百年”除了表示时间,在特定的语境下,还可以用来表示去世、离开人世,如婉辞“百年之后”。

再如,“有心拜五,重五不迟”,这里的“五”是指正月的前五天,“重五”是五月初五。正月十五贴门神已经嫌迟,到端午节再去拜年,这里不是实指,表达的是人际交往应酬的内容。还有“勿怕吃,勿怕喝,就怕做初一”中的“初一”,旧指新年的正月初一。一年中只有正月初一作为节日,即春节。这里是指首开先例、做出头椽子,反映了为人处世方面的内容。

此外,使用“八辈(子)”通常不表示时间,往往含有贬义,如“骂八辈”、“八辈子没见过钱”、“倒了八辈子的霉”等。

(二)语用的社会差异性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时间自身是客观的。但是,对于时间的认知和表达的主体而言,却是主观的。由于个体在年龄、地理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城乡地区差异、年龄差异、群体阶层差异等。

由于农村地区以农耕劳作为主,对时间的表述也与大家熟知的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比如,农村居民习惯使用的农历和二十四节气都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城市的居民缺乏务农的经历和体验,则多使用阳历。城乡地区在判断时间的参照物也不尽相同。农村多以太阳起落和公鸡打鸣来计时,城里人则可以根据钟楼的钟声来知晓时间。

由于年龄差异,年长者,尤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老年人一般使用老派方言来表示时间。而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多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说法来表达时间。此外,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时间概念也不一样。学生和上班族由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对时间的认知和把握较为严格、较为精准。

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先从宏观的层面整体感知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再从微观的角度,逐步认识时段、年月日,再具体到时辰、钟点时间。人们在认知和了解时间的过程中,表述时间的方式和形式仍在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 143.

[2]江佳慧.方言词汇与民俗——以景阳镇为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49.

[3]胡利华.蒙城方言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105~109.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6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亳州方言中汉语词汇的叙实性及话语标记功能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2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2-0078-03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时间语义
语言与语义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