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明理学之“气本论”哲学思想
——兼评横渠之学与文化软实力之提升路径

2016-03-06 19:31贺文华
关键词:宋明理学张载实力

贺文华

(西安文理学院 政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论宋明理学之“气本论”哲学思想
——兼评横渠之学与文化软实力之提升路径

贺文华

(西安文理学院 政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在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我国民族梦、国家梦之本源,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之根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儒学延绵数千年,在我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儒学发轫于孔孟,而后几经跌宕,并在宋明时期以理学形式实现了一次对隋唐以降儒学渐趋式微的强力复兴。宋明理学缘起于湖湘大家周敦颐,“宇宙构成论”为其哲学理论。继后,张载提出“太虚即气”之“气本论”哲学思想,成为宋明理学的又一重要哲学理论。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地缘学派,发轫于张载“气本论”哲学思想的横渠之学理论体系,随时代演进屡有变化,但贯穿其内的“淑世担道、崇德求实”之思想精髓却一以贯之。横渠之学思想精髓现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普适价值之中,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在“文化中国”业已“唱响中国”的时代语境下,我们要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就要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历史文化资源,践行横渠之学,不断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话语权与国家文化统摄力,这是一种文化建构维度下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强音。

宋明理学;“气本论”哲学思想;横渠之学;文化软实力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广博的精神情怀和深远的思想意蕴,“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针对当前去经典化的教编趋向,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1]。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再次提升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重大命题的时代紧迫性。在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是实现我国民族梦、国家梦之本源,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之根基。2014年12月,“国家软实力”之父,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2014),在孔子之乡曲阜参观时,更是将以“孔孟之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国梦实现的最大软实力”[2]。“软实力”(Soft power),是“让人自愿追随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文化“吸引力”,相对于“硬实力”(Hard power),文化软实力包括制度建构与控制力、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驾驭力以及国家形象把控力等[3]。作为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基础性部件,传统文化在国家软实力提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预见,在软实力强国的国家战略指导下,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和地缘特色,对于构建国家经济结构、重塑民族精神气韵、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之总称,是中华民族民风民俗、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中医宗教、衣冠服饰等之总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儒学延绵数千年,在我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儒学发轫于孔孟,发展于董仲舒,并在宋明时期以理学形式再次复兴。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承继孔孟正道,贯通道、佛之学的国家治理新儒学。从思想起源看,宋明理学起于北宋湖南道州人周敦颐,作为宋明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学义励于湖湘,后历经“朱张会讲”与“朱子岳麓中兴”,使得湖湘之学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地缘学派,影响湖湘乃至中国文化千余年。作为宋明理学的另一地缘分支,横渠之学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亦具有重大影响。横渠之学是北宋大儒张载(1020—1077年)创立的独立理学学派,因地处关中,又称关学。横渠之学延续上千载,誉撒华夏,影响深远。

一、宋明理学“气本论”哲学思想与横渠之学的理论发微

宋明理学,从产生的历史条件看,是唐、宋两代社会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之结果。从其思想体系看,宋明理学有别于传统先秦、汉唐儒学;从其理论流派看,“关洛濂闽”各有千秋。从后来的思想大家到今天的国家领导人,都多曾引用宋明理学重要思想家、横渠之学创始人张载的传世语录“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语录》)。这足以说明宋明理学之于后世的影响之大。宋明理学缘起于湖湘大家周敦颐,周敦颐提出了“宇宙构成论”理论。继后,作为理学重要代表,张载提出了“太虚即气”之“气本论”哲学思想,肯定了作为处于永恒运动中的“气”的作用:“气焕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张载认为,自然万物由“气”所构成,他们皆为阴阳矛盾之统一体:“一物两体,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矛盾运动是万物发展之内因。在人性学说上,张载发展了孔孟儒学的仁孝观,提出了“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对立命题,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性同一源,本无阻隔”,乃天地所生。“因物为心”所以要“学以变化气质”,提倡“德性之知”:“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4]。

因长期生活在关中横渠镇(今陕西省宝鸡眉县),故张载又称横渠先生。张载年少即赴延州投奔范仲淹,见后,范仲淹知其可成大器,遂劝其读《中庸》,张载读后,“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5]383。由此,张载走上了“为往圣继绝学”的传承儒学道统之路,成为宋明理学之重要代表,崇礼贵德、注重实用、淑世担道的价值导向贯穿了张载为政讲学的一生。张载的“气本论”思想是宋明理学重要的哲学基础,“气本论”,在哲学史上被统称为气本(体)论,以气及气的运动来解释本体,张载通常使用“太虚”的概念作为本体,提出了“太虚即气”的著名命题。他认为“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5]62,太虚即本原,在此处意指寥廓苍茫宇宙的原始状态。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5]7。“本体”乃天下万物本原之体,而“太虚”即是化成天下万物之“气”的本真形态。“气”本身在宇宙中因不同的存在状态和不同的变化形式而有所不同:不同之气聚成不同之物,进而回归宇宙之太虚,即所谓“变化之客形”,以便达到“至虚之实,实而不固;至静之动,动而不穷。实而不固,则一而散;动而不穷,则往且来”。张载认为只有如此的“太虚”本体,才是最能合理解释宇宙之本性。

张载哲学虽以“气本论”著称,然传统哲学之“性”,乃张载哲学之基本范畴。张载认为,人性由天地万物所共有属性“天地之性”和强调人的生物属性“气质之性”组成。正如张载所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张载以传承孔孟为道统,所以在“天地之性”与“人性为善”这一点上,继承了孟子“人性本善”之大统。相对与生俱有的“天地之性”,人的“气质之性”乃后天习得,为此,张载明确指出:“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这表明,相对于人的“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具有先在性、本源性之特点。“天所性者通极于道,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所命者通极于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不免乎蔽之戕之者,未之学也。”所以,要“学以变化气质”[6]。张载所著《西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这位铁肩担道义的大儒所向往推崇的人生理想境界,即“民胞物与”的和谐观和“为天地立心”的责任感。《西铭》开头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此乃宋明理学“气本论”哲学思想的人性表达。

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地缘分支,发轫于张载“气本论”哲学思想的横渠之学,几经跌宕起伏:在金元寂寥之后,至明代渭南薛敬之、高陵吕柟、三原马理、朝邑(今大荔)韩邦奇、长安冯从吾等众多儒者那里得到继承与发展;到了清代,经华阴王宏撰、户县王心敬、眉县李柏、周至李顒、富平李因笃等关中士人的研习创新、薪火相传,积聚了丰富的理论养分,造就了独特的横渠之学精神,为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横渠之学启承流转,随时代演进其理论也在不断传衍发展中屡有变化,但贯穿其内的思想精髓却一以贯之。概而言之,其思想精髓即为淑世担道、崇德求实。淑世担道:淑,即善,淑世就是善世、救世,淑世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之主旨,更是儒者做人之最高人性追求;崇德求实,是指做人要从最基本的社会规范开始,要以德为先,崇尚高尚的品德、追求实事求事的品质,树立高风亮节,修养心性,做一个知礼尊德、守则有爱之人,这是做人最为根本的道德底线。

二、横渠学派之于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道德根基

作为横渠之学的思想内核,“淑世担道、崇德求实”之思想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普适价值之中,尤其是“横渠四句”已成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人格精神,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语言行为与价值观念。在世界文化多元化时代,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综合实力。当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7]横渠之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必将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横渠之学是增强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基因[8]。人心定方可长治久安,人心何以定,攻心上谋靠的是心理上的接受、理念上的认同,而这一点惟有靠思想文化的灌输教化方能实现人心的凝聚。文化只有被大众接受、认同,才能成为国民行为处世的一种方式,藉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行动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准则,终成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文化心态的反映,是依据特定地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的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认同,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思想基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9]横渠之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宋代诞生至今,以特定地缘命名,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名片。历经千百年,其淑世担道、崇德求实的思想精髓,渗透到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为人处世、价值选择以及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滋养着中华大地子子孙孙繁衍生息,发挥着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之功能。今天,在文化软实力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藉横渠之学,凝中华子孙之合力与向心力,提升国人敬畏传统、尊重文化、爱国敬业之民族身份认同感与文化身份归属感,无疑为不二之选。

其次,横渠之学是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擎。作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实力的时代体现。当前,践行中国梦,就应该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武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认真谋局、统筹安排,以重塑民族地域的时代精气神,构建各省市、各地区的地缘形象。然而,在利益分化加剧、文化趋向多元的信息化时代,我国主流的社会价值取向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崇尚仁义的传统礼仪也日渐式微。从现实层面考量,目前我国社会的生态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党内腐败严重等问题短期内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也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作为中国传统理学的重要理论流派,横渠之学所倡导的的淑世担道、崇德求实从根本上阐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观逻辑,为当下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分与理论指引。横渠之学的大儒们,如张载、冯从吾、李颙、吕柟等,都仁爱、尊礼、有德,在国民价值培育路径方面,他们也都特别崇尚自下而上的草根路线,从百姓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到家庭伦理、社会礼仪,他们主张从社会个体道德培育出发,以建构修齐治平的理想人格。个人是社会的细胞,当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以横渠之学为思想武器和时代引擎,从社会个体的自身修养着手,从百姓日常甚微行为出发,“以点带面”,不断辐射周围的人群与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价值观基础性工作做细、做实。

再次,横渠之学是涵养地方文化精神的源头活水。中国人历来讲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特色文化传统涵养一方地缘人文气韵。“麓山巍巍,湘水泱泱”,湖湘之学起于衡岳,孕育了“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培育了近有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等洋务发起者和近代变革人士,现有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朱镕基等新中国开国元勋和新中国建设者,之所谓“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与湖湘之学的地缘文化特质一样,横渠之学发祥于函谷关中,八百里秦川,乃“秦中自古帝王州”,此处位于黄河中游,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孕育着中国十几个朝代的建都史,有着相当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从自然环境看,这里风调雨顺、田肥土沃,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关中人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日常礼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崇礼贵德”的文化精神已深深扎根于这块土地,并孕育出这块土地特有的耿直豪迈、深沉质朴的文化性格。这种人文性格乃“淑世担道、崇德求实”之横渠学派精神内核的朴素体现,她是秦川文明的活水源头,更是中华文明的地缘展现,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重要文化基因。

三、践行横渠之学,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之路径构建

第一,发挥横渠之学的地缘文化优势,强化道德示范,是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提速之举。横渠之学发祥于函谷关中,八百里秦川孕育着古老的华夏文明,养育着纯朴的关中子弟。如果说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大明宫文化遗产,是秦川之地历史文化遗迹与现代园林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那么从历史道德范畴讲它们仅止于盛唐,且更强调中国古建筑艺术之美而少涉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而能完整展现关中道德,凸显秦川地缘精神的乃宋明理学之横渠学派,“生于斯而举国扬名”,横渠之学承继三秦大地汉唐遗风,谱写着“淑世担道、崇德求实”的关中道德传统。横渠学派的先贤们一直以崇德为首,注重自身的道德践履,讲究内德于己、外施于人,博文约礼,礼渐成俗,风化社会,最终实现经世治国。可见,横渠之学以个体道德培育为己任,视社会道德践履为正道,这正是我国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沃土。挖掘横渠之学的这种地缘文化优势,强化其道德示范作用,以提速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下我们已经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如大儒张载之乡眉县已于上世纪末立项修复张载祠,并逐步修复横渠书院;周至不断完善了李二曲研究会;蓝田试图强力复兴芸阁书院等。修复并复兴这些古代书院或古代理学文化传统,不仅因为其曾经独有的文化辉煌魅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名胜古迹本身内涵深厚而悠远的思想文化与道德传统,引发世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启迪后人,诚心谋事、诚恳做人。通过横渠先贤,践行道德以示范,提速现代社会文明步伐,强化地缘文化软实力,最终提升国家文化话语权与国家文化统摄力,这是一种时代的话语强音。

第二,复兴“关中书院”的国学文化品牌,强化国际交流,是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守土之责。作为横渠之学的重要载体,关中书院厚重的历史可以说是汉唐以降秦川精神特有的文化标签,该书院位于十三朝古都西安钟楼附近,由 “关西夫子”、横渠之学大儒明朝御史冯从吾创建,是西安明清两朝的最高学府。书院求学者最多达及数千人,成为当时西北地区影响重大的一个讲学中心和学术传播机构。关中书院在历史发展中兴衰沉浮、几经波折,清末改建成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是当时西北五省的最高学府,至民国时期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到解放。关中书院历经百年的办学历程,就读于此的名人难以计数,所培养的学人可谓人才辈出:韩城人王杰(1725—1805年),清朝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出任军机大臣,总理礼部,嘉庆帝首辅;蒲城人王鼎(1768—1842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序幕时期政治家、著称于世的爱国名相,后追随林则徐为国尽忠;晚清时期,就读于关中书院的莘莘学子响应并参加“康有为公车上书”活动的多达数十人。数百年来,关中书院作为传道、授业之场所,学脉绵延、薪火不断、接力相承,乃为一“活的书院”。然本该代有传人,这个曾为秦川人们为之骄傲的书院如今已名没实亡。书院原址现为西安文理学院的一个下属二级学院——幼儿师范学院。这里的师生对关中书院的历史知之寥寥,只有门口冯从吾的石雕像和“关中书院”石刻字仿佛还在向世人诉说其往日的辉煌。作为往日宣讲横渠之学的重要场所,如今我们却无法守住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这不得不令人痛扼惋惜。“在文化中国业已唱响中国”[10]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守住关中书院这一国学文化品牌,挖掘其蕴涵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一个弘扬国学的文化阵地,并强化学院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或借鉴湖湘岳麓书院的办学模式,在充分展现其传承国学、加强文化交流之同时,深挖其遗产旅游功能,将其打造成一个向世界诉说中国的历史文化旅游名胜,为世界看中国提供一个历史的、文化的平台与窗口,在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来“放眼看中国”。

第三,依托横渠之学的思想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是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之策。中华国学包罗宏富,有三教九流、经史子集,然其主流为儒学,而儒学之核心为经学(李学勤,2010)[11]。经学以六经为本,包含着深沉的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整理的六经被视为先王政典,儒家经典彰表道德与价值。经学发展至宋明时期,便以理学形式呈现,或者说,宋明理学是经学流变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历史形态,它开创了中国儒学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学派,横渠之学的“大本大源”即为中国传统经学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廉、勇等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操守。传统经学开创了古代中国的汉唐盛世,迎来了新中国的日益繁荣。然而,随着“走出来”和“引进来”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社会信仰缺失、道德底线下移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守道德,民族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12]。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重建社会道德信仰外,还要坚定“四个自信”,即“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13]。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依托横渠之学的思想文化根脉,强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诠释与理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新的时代精神”[14]。当下,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尊重文化传统,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找准着力处,看清发力点,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并适时加强时代文化建构与理论创新,使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中最深沉、最核心、最持久的力量。

[1] 习近平.北师大谈教育:去中国化很悲哀[N].新京报,2014-09-10(01).

[2] 路克利.哈佛教授约瑟夫·奈:“丽媛Style”就是中国软实力[N].环球时报,2014-12-22(03).

[3] 约瑟夫·奈.软实力.在世界政治中获得成功的途径[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5.

[4] 张载.张子全书[M].林乐昌,编校.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25-78.

[5] 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

[6] 张萍.张载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3:17-18.

[7]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9-25(01).

[8] 林小云.《吴越春秋》与汉代今文经学[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01):90-96.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10] 李武装,王婉玲.“文化中国”是否及如何可能——“五大理念”语境下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超越[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8-105.

[11] 李学勤.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N].中华读书报,2010-08-04(02).

[12] 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D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28/c_1114474084.htm.

[13] 沈壮海.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N]. 人民日报,2015-11-29(04).

[14] 张国祚.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J]. 人民论坛,2014(17):72-75.

[责任编辑:林漫宙]

O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a Neo-Confucianism “Theory of Qi”:With a Review of Heng Qu Learning and Upgrade Path of Cultural Soft Power

HE Wen-hua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Xi’an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Under the contemporary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nation and the state as well as enhance China’s soft power. Confucianism, as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exis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laying a domin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ideology. Originating from Confucius and Mencius, Chinese Confucianism undergoes several ups and downs and powerfully revitalizes the gradual decline of Confucianism since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the form of Neo-Confucianism. Neo-Confucianism originates from a great scholar of Huxiang culture Zhou Dunyi with his “Cosmic Ontology” as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Later Zhang Zai proposes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Qi Ontology” that “a Great Vacuity is Qi”, becoming another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theory in Neo-Confucianism.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Heng Qu Learning that originate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Zhang Zai’s “Qi Ontology”, as an important geographical school of Neo-Confucianism, changes frequently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while adhering to its ideological quintessence of “benefiting mankind with undertaking responsibility and valuing moral with pursuit of truth”. Nowadays the ideological quintessence of Heng Qu Learning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universal values of Chinese nation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gene in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cultural China” “singing over China”, the promo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 involves thoroughly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mplementing Heng Qu Learn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China’s cultural right of discourse and China’s cultural power of dominance, which is a kind of historic mission and timely appeal under the dimens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Neo-Confucianism;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Qi Ontology”; Heng Qu Learning; cultural soft power

2016-06-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710009);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5JK214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309)

贺文华(1972-),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B244.2;B244.4

A

1004-1710(2016)05-0070-06

猜你喜欢
宋明理学张载实力
宋明理学的美育之道
——《宋明理学人格美育论》评介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薛宝钗”形象中的儒家权变思想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