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思政部,湖南 长沙 410205)
从冲突到弥合: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刘洪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思政部,湖南 长沙 410205)
在新媒体时代里,青年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存在,正在对大学生的思想世界、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等产生影响。根据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其正以各种新的冲突方式对主流文化形成新的反抗姿态,并且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意识形态性、载体资源、教育功能等方面形成弱化和消解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活力等方面起到相应的弥合作用。
新媒体;青年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83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催生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载体,如智能手机及其社交软件等。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思想新、观念新、心态新的特质和在各方面快速接纳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使得大学生成为新信息传输的主力军。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主文化与亚文化、一元与多元等价值体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合在一起,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等在这样的信息潮流中发生激烈的碰撞,使得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难题。解决这些新条件下的新问题,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路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都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青年亚文化的兴起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最早提出“青年亚文化”这一重要概念的社会学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移民和种族冲突频繁发生,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年的犯罪、暴力、吸毒等越轨现象越来越多,于是芝加哥大学出现了研究“越轨亚文化”的学术团队。虽然西方学者研究了青年亚文化,并且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中国的青年亚文化却有着独特的产生环境。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各种利益主体日益复杂化,利益冲突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也日益增多,并导致观念的多元化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中国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承受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也开始承受独立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压力。当现实的社会评价体系、社会道德体系再度给中国青年施加足够的压力时,青年亚文化作为转型社会时期青年对抗社会压力的表现方式,在文化冲突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就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涵
青年群体尚未完成彻底的社会化,他们的社会秩序感和对主流文化的内在认同尚未形成,对新事物和文化有着快速适应能力,对新产生的文化样式易产生极大兴趣,并且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以青年为行动主体,个性鲜明且具时代特色的亚文化现象。当大众文化进入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特征。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技术使得青年的参与感和在场感得到满足,在每一个事件中,青年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展示、分享,甚至可以自由地娱乐、消费。因此,在中国的语境里,结合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国的青年亚文化是指中国青年群体为了解决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疑惑和矛盾而出现的对主流文化、传统价值观、正统权威等产生抵抗和消极对待的态度,而这种抵抗和消极的态度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匿名性而自由地呈现出来,这就使得青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在思想、行为、观念等方面出现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样式。
虽然青年亚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但和主流文化比起来,亚文化是处于从属、支流和次要地位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年亚文化具有地位的边缘性和行动的抵抗性
青年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尚未形成彻底和稳定的社会化结果,所以容易产生认同危机。他们也没有形成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强大文化力量,于是在和主流文化的竞争中处于边缘性地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深,各种利益资源加快配置,导致不同利益集团矛盾频繁发生,青年群体对这些社会问题表现出更多的苦闷、迷茫、不解和焦虑,为了表现自己的主体存在,为了体现自己的话语权力,他们以抵抗性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关怀和行为指向,这种抵抗性的文化行为,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存在地位,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内心世界提供了精神和价值支持。
(二)青年亚文化以新的文化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存在
与一般的文化冲突不同,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体现了多种新的发展方向。虽然中国的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形成了压倒性的竞争优势,但青年亚文化继而选择新的文化行为来抵抗主流文化的包围和消解,主要包括恶搞、讽刺、挖苦、自嘲、戏谑等方式,其中“恶搞”是最为主流的。比如“杜甫很忙”网络恶搞事件。虽然“恶搞”具有极强的颠覆性,但其生命力非常短暂,因为其文化资源是改编、解构和嫁接主流多种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是既没有完整体系,又没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暂时性的文化产品。所以,青年亚文化的文化产品或者文化行为在经过短时的兴奋之后,留下的是更加空虚的心灵和更加矛盾的价值观冲突。
(三)青年亚文化以反叛和解构的文化态度来反抗传统文化
青年亚文化由于缺乏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其文化内在根基的脆弱导致他们在正统文化竞争方面是处于劣势的。为了扭转这种文化竞争的劣势,青年群体常常以反叛和解构传统文化来实现自己文化主体的存在。诸如十多年前的“芙蓉姐姐”,“80后”木子美等文化行为具有极大的前卫性和解构正统文化的雄心。青年亚文化的这种文化竞争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基于社交软件的“约炮”行为、支持同性恋爱等文化态度等,都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虽然这种文化竞争行为在短时间内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但狂欢与愉悦之后,还是遭到了传统文化的不解与置疑。
大学生是青年的主要构成人群,具有思想新、观念新、行动快等特点,所以容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各种新的思想观念容易在他们身上落地生根,使其思想观念的正常发展因此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应该从话语空间、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功能等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一)青年亚文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
话语是一种强大的权力,这是法国社会学家福柯对话语分析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一种话语一旦形成,便占据了排他性的固定场域,因此,话语具有隐形而强大的权力属性”[1]。 青年亚文化为了提高自己的权力地位,就必须不断反抗主流文化的压倒性竞争优势,也必须对自己的话语体系进行新的维护和加固,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力的根基得到维护,并且也能有效地提防主流文化的围剿和解构。目前,主流文化的话语权力的形式和规则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但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力主要依靠的竞争形式和空间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后者以此为竞争手段占据话语权力的制高点。
青年亚文化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力的过程中,对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空间,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亚文化为了提高自己的话语权,会不断挤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空间。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了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把主流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主要依靠的传递载体是教室、校园网等比较传统的信息载体。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双向反馈效果不是很明显,容易导致大学生被动地吸收来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与此相反,青年亚文化则主要依靠新媒体,对主流文化形成猛烈的反抗和抵御。青年亚文化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等强大功能,使得青年群体可以站在丰富多样、更加便捷的新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话语的权力。
2.青年亚文化会在时间维度上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间意义和价值。依据新媒体的强大信息传递渠道,青年亚文化通过占用大学生的更多时间,使得大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在非主流文化领域里。这样青年亚文化就能控制住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无形中就会消解掉高校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就目前情况来说,“低头族”、“微博族”、“手机控”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这就是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典型例子。因为这个群体的大学生成为了新媒体的忠实用户,成为青年亚文化的消费主体,是青年亚文化的传播者和使用者,所以从话语空间和话语权力的争夺上来看,青年亚文化会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话语权力及其话语效果。
(二)青年亚文化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方式,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被青年亚文化消解,那么其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就会被消解,而青年亚文化主要是通过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来削弱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3]。作为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具有很强的去中心、去权威、去正统的解构功能,其在传入我国后,借助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立即成为了青年亚文化反抗主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要素和工具。因为“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性、反理性、反权威、去中心化、颠覆宏大叙事的特点,正好与具有边缘意识和反抗情节的青年人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被他们接受和认同”[2]。很显然,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是非常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所以一定要非常注意青年亚文化以后现代主义为思想工具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进行的消解活动。
1.青年亚文化所依靠的后现代主义会使大学生形成“无深度感”,从而使得大学生所受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效果大大下降。后现代主义在青年亚文化体系中,借助新媒体迫使大学生的阅读快餐化、平面化,缺乏深度的自我深思、社会反省、价值认知等,无形中迫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养和意识形态功能趋于弱化。
2.青年亚文化借用后现代主义使得大学生的去主体性趋于明显。人这一主体性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有效进行下去的根本条件之一,如果主体性不存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毫无意义[4]。青年亚文化宣称主体已经消亡,自我已死,这就使得大学生在阶级认识、党性认识、国家和社会认识等方面不断模糊不清,容易导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混乱,从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缺乏系统性和秩序性。
3.青年亚文化依靠后现代主义动摇了大学生的确定性思想。后现代主义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是日常生活的常态。这样一来,社会的本质、人的意义、道德、规则、秩序等都是不稳定的,主体是生活在毫无方向的紊乱生活之中的,人可以毫无约束地进行自由行动。大学生一旦受到这种思想影响,就会丧失主体性思想的坚持,出现道德下滑、信念模糊、法律意识淡漠等思想和行为不稳定的状态。这些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了极大的消解作用,大大地动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政党性、主体性等。
(三)青年亚文化稀释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基础之上。载体资源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使用的,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传递信息的形式和物质实体。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渠道和信息创造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形成了巨大的稀释,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亚文化对大众传媒形成冲击,并抵抗管理载体。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此教育活动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是最重要的主体。但是青年亚文化借用新媒体,从后现代的角度对此传统管理载体形成了全面包围的态势,从而动摇了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新媒体的即时性、便捷性极大地加强了“首因效应”在大学生心理上的效果,而青年亚文化很好地利用了大学生极强的猎奇心和对新生事物怀有巨大兴趣的特点[5],以丰富、新奇、颠覆的文化产品来使得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实践者和忠实粉丝。新媒体中的微博、微信一旦被青年亚文化有效地使用,就势必使得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高校这一主要的管理载体的主体性效果就会被极大地稀释。
2.青年亚文化以隐蔽的姿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稀释者角色。校园文化是高校这一特殊教育主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样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行为规则等具有很强的规制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受到来自外界商业经济文化的强大入侵,在高校文化环境中故意制造文化看点以此来迎合大学生的猎奇心理,无形中就充当了青年亚文化的传播者。有时候,青年亚文化以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来宣传青年亚文化的实质文化目的,比如某些高校举办的各种“校花”、“校草”等选美活动,某些高校社团举办的COSPLAY(角色扮演)、涂鸦、快闪、嘻哈音乐、面具艺术等文化活动,某些大学生举办“亲吻陌生人”、“假装情侣”等行为艺术,向大学生隐性传达那种表象的认知活动,使得大学生把长相和金钱、个性和另类、刺激和愉悦等看得比人的内在品质、道德水平、个人素质、能力技术等还重要,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解态度和价值观。
(四)青年亚文化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具有功能导向的,否则教育活动就丧失其目的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诸如导向功能、开发功能、育人功能等。在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通过特有的话语风格和思维范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功能形成消解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亚文化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6]。在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猛烈批判,同时也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大学生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文化过程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就会受到干扰,使得大学生的认识方向、价值方向和人生方向发生倒转。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导向功能,就是要使得大学生在社会认识和批判过程中,形成思想上的前瞻性和建设性。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亚文化通过媒体的商业效应,过度地渲染社会的丑恶面,放大社会问题,过多释放社会负面能量,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情感能量,无处释放情感能力的大学生就在新媒体载体诸如微博、微信和博客里发表大量不成熟的、措辞激烈的言论,这样就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背道而驰了。
2.青年亚文化通过其特殊的话语风格和思维方式稀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功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要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大学生的优秀素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和发展人的目的。但是青年亚文化中破坏性的话语结构,对社会事实随意拼接、无厘头表达、肆意串改事实真相。青年亚文化“特别是为了吸引受众,背弃一定的逻辑规则,采用非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形成抑制”[7]。这样就容易使得尚未建立彻底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形成从众和情感起伏,不利于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思想的培育,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功能的提高。
3.青年亚文化通过想象性社会问题的解决,稀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是依据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通过正确有效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培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青年亚文化常常夸大个人的感性认识,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肤浅的感情性表达,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感情的想象性构建。这就使得大学生的问题分析思路、解决方案、社会关怀等出现比较浓重的感性经验,缺乏深度的逻辑思维、深刻的现实批评等,从而稀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青年亚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在帮助大学生思索人生、宣泄情感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今世界是多元文化共存和相互促进发展的世界,单一的文化发展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充分尊重文化多元的现实性,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弥合亚文化的分化性,保证主流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统地位和主体性存在。
(一)增强大学生的被尊重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尊重多元文化存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把握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力结构的变动情况,对其话语构成进行全面的批判性认识,从而推动自身话语结构的与时俱进,保持话语活力。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两种类型:“取而代之型”和“自说自话型”。前者主要为了取悦学生,满足其心理需求,用青年亚文化的话语风格和用语习惯来代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某些僵硬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在活泼、有趣、融洽的教学环境中达到认清社会问题、剖析问题真相、理解人间真情等目的。此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主流文化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追求的忽略,无视大学生的价值发展和人生态度的现实情况。而“自说自话型”的教学类型则是表现传授知识主体的单一存在感,无视大学生主体对知识的选择、分析和判断[8], 老师在台上自说自言、头头是道,但学生在下面却毫无兴趣、哈欠连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除了进行教育方式的更新之外,还需要加强教育内容的更新,陈旧的教育内容、老套的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的语言风格等是不能获得大学生青睐的。这就需要老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雄厚的知识储备,能解答各种社会问题,以逻辑严密的理论论证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大学生的话语习惯和风格的变化,老师授课的语言风格需要增强个性、突显新鲜活泼的特点,把静态的社会问题和事件通过高效的话语表达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积极转化那些死板僵硬的教学话语构成,以更加贴切现实生活的语言风格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魅力,以引导学生清楚认识青年亚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认识观。
(二)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有着很大的分歧,也是二者争夺话语权力的主要方面。高等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也要保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对青年亚文化进行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使其符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共识的精华和浓缩,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人们行为的基本评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取向,同时也包括个人层面上的个性价值追求,是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综合性统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流文化可以使青年亚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靠近,使得大学生在保持思想创造性、思维敏感性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形成良好的文化自辩能力,对青年亚文化的本质和发展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避免出现思想迷茫、价值混乱、行为越轨等负面情况的发生。
(三)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加强校园网络思想阵地建设
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不稳定,猎奇心较重,从众心理较强,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世界缺乏客观和理性的辨别能力,对青年亚文化的非主流文化容易形成膜拜和遵从的行为[9]。要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高校就必须加强校园网络思想阵地建设,以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为出发点,防止青年亚文化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形成控制和渗透。
1.依靠新兴媒体,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高校要注重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使用,改变过去单一的说教方式,创建多元、平等和双向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集成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资讯,打破新旧信息的断裂,打开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得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
2.积极打造良好的网络教育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越来越强,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如开发大学生校园生活APP,覆盖心理咨询、就业服务、难题解答、情感热线、校园发布、社会热点分析与引导等方面,通过建设这种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引导[10]。
3.积极培育能够传播校园正能量的校园网络“意见领袖”,传播校园正能量。“意见领袖”是那些在网络世界里,经常为其他人提供正确的思想分析和问题解决之道的高水平的人,在传播中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大力培育能够传播校园正能量的“意见领袖”,减少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人群中选择高水平的“意见领袖”,这些人要政治过硬、立场坚定、思想有深度、理论有水平。
(四)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其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当前,青年亚文化通过商业经济活动或者相关的机构不断侵入到校园文化中来,试图形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制。要克服这一危险,就必须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充分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最大化地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11]。
1.不断丰富各种校园文化形式,诸如辩论赛、演讲赛、文化沙龙,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发扬主流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对社会上的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辨别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2.邀请各类专家进行文化讲座。目前,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一些对红色经典、民族英雄、共产党的优秀代表肆意扭曲和丑化的行为,这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判断力的混乱,也给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起了助推作用。这就需要学校邀请各类专家来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传播正能量的文化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和世界观。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就业指导、学习辅导、心理咨询、社会热点分析等,通过这些文化活动,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疑问和难题,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和价值判断,有效地抵制来自青年亚文化的侵蚀。
总之,青年亚文化是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时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多变性、多元化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也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从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兴起、内涵与特征出发,反观和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得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发。当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升级换代,青年的亚文化还会呈现出新的内涵和特征,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28-29.
[2]张高云.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2(1):35-40.
[3]冯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44-49.
[4]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85-88.
[5]马中红.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J].青年研究,2010(2):60-67.
[6]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73.
[7]陈一.新媒体、媒介镜像与“后亚文化”——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述评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4):114-124.
[8]陈霖,邢强.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J].国际新闻界,2010 (3):95-99,107.
[9]骆郁廷,魏强.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2(3):39-44.
[10]田相林.社会化视域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4(5):87-88,91.
[11]CUI Liang.ZHONG Zhuo.A Research on Methods of Cultivating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J].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2014(2):120-124.
(编辑:王佳)
2016-04-19
2014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
刘洪波(1978-),男,湖南隆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8-6927(2016)03-0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