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
摘 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管理中,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政务微博出现后,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如何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中独特的优势,必须得到重视和研究。然而,国内学术界对政务微博的发展却存在争议,政务微博的概念与特征、功能与作用、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都成了争论的焦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政务微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充分发挥好政务微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亟需树立政务微博的服务与责任意识以及完善政务微博相关管理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微博;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1-0056-06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升,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共舆论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微博作为现阶段主要的网络交流平台之一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不言自明。而推动与创新社会管理又离不开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离不开新媒体。当前,微博已经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改变了网络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途径,改变了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方式。政务微博作为微博的形式之一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09年下半年,湖南省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出炉,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开通最早的微博。紧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问世。随后,以“平安肇庆”“平安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公安微博,以及各级党政领导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到277万个,同比增长421%[1]。政务微博进入了爆发式发展的阶段,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台和重要渠道,其促进社会管理的优势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政务微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贯彻落实对信息网络和虚拟社会的管理要求,促使政务微博更好地发展,值得重视和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政务微博的研究
(一)国内政务微博研究现状
国内政务微博的发展稍晚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但发展迅猛,涉及范围广泛,已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开展政务工作重要的网络工具,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早已不容忽视。由此也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竞相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 政务微博概念与特征的研究。
关于政务微博的概念,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董立人等人认为政务微博是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及政府领导和人员开通的微博,具有传播高速、成本低廉、操作便利、双向、多元、互动、信息量大、优质服务等特点[2]。宋利国、张亚娜把政务微博定义为各级党政机关在微博信息平台上,以党政部门的官方身份开通的微博,具有简练快捷,易于提高效率的特点[3]。徐元善认为政务微博是一种传播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政府管理行为,它发布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政府,因此“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和权威性,传播媒介的互动性和裂变性,传播内容的独占性和灵活性”[4]。若夷认为政务微博是一种“广泛充分参与、全面彻底开放、完全阳光透明意义上的全新政务方式”[5]。谢海光认为政务微博还具有服务性、法制性的特点。可见,关于政务微博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表现在政府机构微博和官员个人微博的关系上,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把官员个人的微博纳入政务微博体系之中。当把官员个人微博纳入政务微博之中时,官员的个人取向和政府的立场是否允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对这些问题的阐述还相对较少,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2. 政务微博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关于政务微博的功能与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转变行政观念方面,连志慧和武雪周[6]、杜少中[7]等认为政务微博对于政府确立开放、平等、参与、合作的执政理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促进政务公开方面,周葆华认为政务微博具有作为政务公开性工具的价值和前景,刘笑盈[8]、李婉婷[9]等认为政务微博作为信息发布和加强互动的重要平台,在保障民众的知情权,促进政务公开,建设透明化政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务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过程的热情,同时这种便捷的工具形式也降低了参与政治过程的成本,提高了参与的时效,可以说政务微博为公民参与政治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10]。
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李未柠认为微博能够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这是政务微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11],也是其价值之一。李雪昆认为政务微博无疑成为一种上下沟通的新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还能增进政民互信,在社会其它领域也能发挥重要作用[12]。
在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方面,政务微博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要的自我展示和宣传工具。杨春从推进政民互动的角度提出政务微博对树立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美誉度和影响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3];葛逊认为政务微博贴近群众、倾听民众呼声的特点对树立政府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裴力、潘强等认为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机构亲民形象方面的无形收益非常可观[14]。
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葛逊认为政务微博以即时、便捷、开放、贴近群众的特点,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浅泽、贺晓亮认为政务微博发布信息、引导舆论,推动政府创新服务,从而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重要作用[15];其他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政务微博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孙士生认为政务微博是畅通民意表达的新方式[16],陈彤认为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新平台,能够促进建设政务公开与服务的新机制,董立人则认为政务微博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工具支持、驱动力支持、平台支持、智力支持和良性互动支持[17],万应慧从政务微博拉近官方与民间的距离阐述其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刘羡从官民互动新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政务微博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18]。
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政务微博的发展,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府公共服务回应能力、政府执行力、政府舆论领导力、反腐倡廉能力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19]。朱耀华认为,政务微博促进了政务公开,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消除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当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平台[20]。
此外,卫文新[21]、管蠡[22]等认为政务微博是政府及官员与群众互动、沟通的工具,对于打造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作用。杨卉认为政务微博能推进法制政府建设[23]。赵丽认为政务微博能够在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进行政民沟通,发布官方声音,作用更为突出。汪玉凯认为政务微博能够促进政府转型,强化舆论监督,抵制腐败。喻国明认为政务微博能促使形成一种百姓监督政府的新体制。董立人认为政务微博能够促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创新,提高领导力[24]。更进一步地说,政务微博为政府机构及公务人员提供了发布信息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手段,开启了政府管理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新篇章,促进了政务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25]。张亚泽认为政务微博提供了民众与政府进行即时、直接、平等沟通的技术平台,在发布信息、收集民意、网络问政、服务民众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26]。
我国学者对于政务微博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观点众多。在加强政务公开、转变行政观念、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加强社会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多方面都有所涉及,其中可以肯定的是:政务微博在加强社会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众多学者一致认可的。然而,对于政务微博功能与作用究竟该如何定位的问题尚存在争议,究竟把政务微博当作单纯的一种工具手段或者技术上的创新,发挥如传统媒体一样的信息公开等作用,还是以此为契机,把政务微博当作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的变革,也就成了争论的焦点之一。这并不否认政务微博在政务公开、加强政民沟通等方面的确发挥了比以往形式更大的作用,学者们大多对政务微博的发展抱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如何才能发挥这些功能与作用,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对此学者们还较少涉及,这也是当前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
3. 对政务微博存在问题的研究。
对于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运行两个层面来探讨的。在理论层面,我国政务微博兴起较晚,对于政务微博理论的研究较少,因此,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除此之外,学者们也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政务微博发挥作用的阻碍因素,沈阳认为政务微博背后存在着官本位思想;相德宝、吴竞祎认为政务微博执政理论是缺失的;张志安认为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不应该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重要的在于政府部门观念的转变,继而是政府为公众服务模式的巨大改变[27];张意轩认为开通政务微博要面对一些过激、虚假言论的压力。
在实际运行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政务微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形式化、空心化和名利化问题,高意盈等对此有所论述[28],徐元善、李倩倩等更是指出了政务微博群体中的“痴呆症”,既“盲”又“聋”,自言自语的弊病。同时,贺晓亮、韩娜认为政务微博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朱耀华等则认为政务微博的发展缺少合理运行机制,常态化运行更是困难;张意轩从多方面探讨了我国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诸如思想观念落后,命名、认证和定位存在混沌模糊,言辞不当、常常“祸从口出”等问题;王益民、丁艺等认为政务微博存在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29]。瞿旭晟指出了政务微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安全性问题[30]。
对于我国政务微博实际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政务微博内容、语言、方式等细节性的问题之上。虽然,其中有涉及到深层次的理论与运行机制的问题,但相比之下,对于政务微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的探讨还相对较少。
4. 政务微博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一,提升政务微博的服务意识,王惠、相德宝、吴竞祎等认为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对政务微博的认识,明确其功能与定位。作为政务微博,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政务微博区别于一般微博的根本所在。因此,要促进政务微博的发展,就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树立服务的意识。第二,在政务微博的内容上,董关鹏主张政府应遵循“快讲事实、重讲态度、多讲措施、慎讲结论”的逻辑过程[31],佟力强认为政府应放下身段,坚持真诚沟通、实话实说,刘笑盈主张坚持群众路线,许立新提出了内容的真实性原则。第三,在政务微博的语言体系上,卫文新指出要转变话语方式,杨禹、周栋梁、张意轩、冯炜等都认为要改变政府官腔,多使用亲民话语。第四,要加强保障制度的建设,喻国明等都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齐冬梅指出了要为政务微博的发展建立管理制度,提供体制保障,同时建立监督管理、评估反馈机制,对影响政务微博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等问题提出不少的见解。此外,张亚泽认为要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规范的运营管理机制;瞿旭晟认为要加强日常维护和平台运营,解决安全隐患;崔学敬从政务微博名称、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营销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发展的对策;赵红则从政务微博的“不失位、不错位、不越位”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发展政务微博[32];管蠡则认为发展政务微博,要加强政府各部门、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发挥集群效应。把线上的交流互动和线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体制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最后,徐元善、李倩倩、朱耀华等还主张加强政务微博的国际化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同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对于我国政务微博发展对策的研究,从最开始的关注政务微博发展本身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到目前开始探讨影响政务微博发展的运行机制,可以说对政务微博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这其中政府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消除阻碍政务微博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还是完善体制机制等问题,都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应以政府作为程度的高低、公众反响状况、政务微博平台建设和政务微博发展的政策环境等要素为基础,大力加强政务微博管理。
(二)国外政务微博研究现状
国外学术界关于政府运用微博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微博在提高公众参与方面的作用,托马斯·布莱耶(Thomas A.Bryer)认为社会媒体运用不同的技术和形式(博客、维基网站、图片视频分享等)来完成技术整合、社会互动及内容创作等活动,并认为政务微博能够增强政府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和政府间、部门间的互动与合作[33]。威廉姆·艾格斯(William D·Eggers)在著作《Government 2.0》中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劳拉·汉德(Laura C·Hand)与布兰顿·钦(Brandon D·Ching)指出了基层政府开始使用Facebook作为与市民互动的一种方法,因为它能提高公众参与度,与此同时,也与市民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之上并得到市民的评价[34]。克里斯托弗·里迪克(Christopher G·Reddick)指出了市民与电子政府互动的三种电子参与模型,即管理模型、咨询模型和参与模型。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更是指出社交网络工具有助于打造开放政府和透明政府。除此之外,安基特·夏玛(Ankit Sharma)说明了Twitter及Facebook在埃及革命中的作用,并以印度为例分析了这种交流工具在构建民主社会中的潜力。贝丝·诺维克(Beth Noveck)在《维基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中主张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强政府管理的创新。穆罕默德·达西查德(Mohammad Dadashzadeh)指出社交媒体在政府中的应用使得从电子政府走向了电子治理[35]。
纵观微博在西方政务上的使用流程,西方政府对微博的态度和使用管理策略是逐步发展的。
1. 西方政府对Twitter的认识与使用。
在2009年前后的多国政治大选中,Twitter的应用就崭露头角。自此,在加拿大、德国、瑞典甚至是埃及和伊朗,无论成败,Twitter在政治竞选上的重要性不再被小觑。而让Twitter成为西方政界宠儿的“Twitter革命”,更是史上第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9年伊朗大选结果公布之后,对结果不满的人们利用Twitter集结抗议,而后演变成了骚乱。由于政府经验不足、应对迟缓,这场骚乱很快扩展到伊朗多个地区。虽然这场所谓“革命”最终并未成功,但是西方主流媒体对Twitter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大为称赞,认为它是可以推动所谓“民主和平”、人类言论自由的新利器。2011年的埃及革命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不仅仅因为其对政治及社会的重要影响,还因为在这场革命中对Twitter及Facebook的广泛使用。学者们也开始研究这种媒体在政治竞选中的作用,如大卫·威尔斯(David Wills)、斯图亚特·里夫斯(Stuart Reeves)就分析了Facebook作为政治工具所具有的优势。
Twitter代表的微博工具被称作“自媒体”,是代表个人即时发表言论的网络工具。微博的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指出,微博使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特别是在突发和热点事件中,微博的表现能让人眼前一亮。Facebook董事彼得·特尔认为,微博形成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交体系,为直接干预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由于发表前不需进行内容审查,“自媒体”具有符合所谓“言论自由”平台的先天特性。出于坚持和保护言论自由的考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政府和媒体一致认为,保护Twitter就是保障民众的言论自由平台。
但是,Twitter作为第三方平台,实际在政务舞台上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在赞扬由Twitter带来的新政局的同时,西方政府也不得不因处理国内由Twitter带来的烂摊子而焦头烂额,并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损失,英美等政府也由于对微博的完全放任政策而一度陷入被动。所以,暴乱也将政府的微博管理议题提到了重要议程之上。目前,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政府正以各种形式进一步探索对微博的认识和使用方式。鉴于Twitter在政治及政府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政府机关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对微博管理和微博问政提供了思路。
2. 西方政务微博的标准化管理。
政府作为政务微博的主体之一,一直在尝试如何以一种标准化的形式创建并管理政务微博,标准化管理就是当前一些政府机构正在尝试的方法。英国政府在2009年颁布了《Twitter使用指南》,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规定政务微博使用、管理和推广等相关内容。该文件主要围绕微博介绍、危机应对、如何管理以及如何推广四个部分展开,并且涵盖了几乎所有细节问题:从政务微博的命名格式到发表Twitter的语气,从如何转发消息到怎样回答提问,可谓事无巨细[11]。同年,美国政府推行《政府开放令》,以加大财政预算的方式,鼓励各政府部门更为积极地运用Twitter等社交媒体。加大Twitter等社交网络的应用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提高协调性,增加政策透明度。受到这份法令的推动,一些州市政府和联邦政务部门为微博的使用制定了标准性文件。
由此可见,西方的研究虽然没有专门的政务微博的概念,以政务微博作为独立研究主题的更是相对较少,但其覆盖面更广,并以此延伸到社会其它领域。在研究方法上更多的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这对于我们促进政务微博的研究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政务微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国内外政务微博研究的启示
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加速了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大的舆论场。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力与社会动员能力时刻影响着社会现实,也倒逼着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政务微博的发展也是形势所迫。政务微博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独特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这也表明积极主动地加强政务微博建设,打造新媒体领域党和政府的宣传平台是大势所趋。对于政务微博的积极作用,学界是普遍认可的。但国内政务微博的发展可谓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国内外有关政务微博的研究给予了诸多的启示。在理论研究层面,有关政务微博的研究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政务微博特点、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未来政务微博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如何使政务微博有效发挥其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至转变政府的治理方式。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应该是政务微博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如官员个人微博与机构微博的关系及其立场问题,政务微博作为工具性手段与作为转变政府治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契机问题,政务微博与微博运营商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政务微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是政务微博能否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研究的视角上,当前的研究多从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出发,其中又以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从多元的理论视角如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展开研究。除此之外,在研究的方法上,改变较为单一的文献研究法,多采用问卷调查、实际观察等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探索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实际运行层面,政务微博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应该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加强与完善政务微博的发展,而不是迫于现实的压力被动的开通政务微博。这也是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开通政务微博之后再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务微博若要发挥作用,首先,要树立服务与责任意识。更优质的服务与坚持不懈的责任意识才是政务微博凝聚人气、保持长久生命力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发展政务微博要完善相关机制。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发展必然不能缺少相应的支撑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线上与线下协调机制,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等等,在政务微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国外政务微博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务微博标准化管理、出台相应的标准化文件及办法,对于改变当前我国政务微博乱象丛生的局面是有积极作用的。除此之外,要加强政务微博信息安全意识,加强政务机构与运营商之间的协作,共同防范风险。
互联网带给当前社会最大的改变就是对于以个人为基本社会传播单位的赋权与激活,人人皆可进行信息表达的社会化分享与传播[36]。政务微博作为互联网之下的产物,已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发布平台,它的作用已经扩展到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及善治的各方面,它为社会管理创新及善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互联网及其创造的产物正在构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场域,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社会各个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政府不再是传统的管理者,它应该充当一种全新的“守夜人”角色,通过制定规则、搭建平台、共营生态,为每个主体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与约束,以维持它的有序和良性运行,实现渐进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电子政务理事会.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4)[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7.
[2]相德宝,吴竞祎.政务微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闻与写作,2012(2):12-15.
[3]宋利国,张亚娜.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我国政务微博建设刍议[J].理论导刊,2012(1):26-28.
[4]徐元善,李倩倩.论政务微博“痴呆症”的成因与消除对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5):109-114.
[5]若 夷.让政务微博成为一种为政方式[N].珠海特区报,2011-12-27(002).
[6]连志慧,武雪周.政府转型视角下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市场,2012(1):104-105.
[7]杜少中.织好“围脖”,促进环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3):47-48.
[8]刘笑盈.政务微博:打通传播微血管的新尝试[J].新闻与写作,2012(2):5-8.
[9]李婉婷.政务微博的功能发挥及趋势探析[J].领导科学,2014(2):56-57.
[10]李强彬,陈晓蕾.政务微博中的公民参与:限度与突破[J].理论探讨,2015(2):158-162.
[11]窦含章,李未柠.政务微博实用指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22.
[12]李雪昆.政务微博扎堆开,理念革新需努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2-28(008).
[13]杨 春.更快更勇,微博看齐主流媒体[N].南方日报,2011-10-15(004).
[14]裴 力,潘 强.政务微博:公众用其问政政府用其互动[N].中国改革报,2011-06-17(005).
[15]贺晓亮.从“南京气象局微博事件”看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J].传媒观察,2012(2):38-39.
[16]孙士生.政府微博:沟通民意创新社会管理的直通车[J].新闻窗,2011(8):10-11.
[17]董立人.发挥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1):46-48.
[18]刘 羡.中国执政者“微”处着手,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方式[J].法制与经济,2011(6):9-10.
[19]陈文权.政务微博的崛起对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80-86.
[20]朱耀华.政务微博:增进政民沟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新平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99-102.
[21]卫文新.办好政务微博,构建服务型政府[J].新闻传播,2011(12):135-136.
[22]管 蠡.让“政务微博”更好的为民服务[J].前线,2012(2):36.
[23]杜 晓,杨 卉.政务微博良性发展有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N].法制日报,2011-11-29(004).
[24]董立人,政务微博发展与领导力提升[J].领导科学论坛,2011(5):50-52.
[25]陈文权,李晓娜.政务微博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电子政务,2015(4):38-47.
[26]张亚泽.政务微博,如何走得更远[J].2012(2):35-37.
[27]张志安.中国政务微博调查[J].决策,2011(10):50-51.
[28]高意盈.政务微博何去何从[J].政府法制,2011(28):45-46.
[29]王益民,丁艺.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电子政务,2013(8):52-55.
[30]瞿旭晟.政务微博的管理风险及运营策略[J].新闻大学,2011(2):152.
[31]胡珉琦,鲍妍,陈永杰.政务微博怎样靠谱[N].北京科技报,2012-2-6(020).
[32]赵红.政务微博如何做到“不失位、不错位、不越位”[J].新闻与写作,2012(2):16-18.
[33]Thomas A.Bryer.Social Media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J].Administrative Theory&Praxis,2011(3):325-340.
[34]Laura C.Hand,Brandon D.Ching.An Explo-
ration of Power and Citizen Engagement in Local Go-
vernmentsUse of Social Media[J].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2011(3):362-382.
[35]Mohammad Dadashzadeh.Social Media In Government:From eGovernment to eGovernance [J].
Journal of Business&Economics Research,2010(11):
81-86.
[36]俞国明.互联网是高维媒介:一种社会传播构造的全新范式——关于现阶段传媒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辨正[J].编辑学刊,2015(4):6-12.
责任编辑 莫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