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都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安全稳定的国内、地区与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提出,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指导理念,更为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也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主体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的蕴意,树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理念,进而加强对时代主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和平;发展;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2 — 0163 — 03
和平问题是国际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各国人民的理想追求。发展问题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针,也是各国人民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两个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人对安全稳定舒适环境和生活状况越发认同,但是这些都需要和平与安宁、稳定与发展的环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果只图享受现存的温馨环境,缺乏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深刻认知,缺乏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缺乏对国际局势的正确认知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教育主体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正确认知和平与发展的蕴涵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加强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内容教学
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的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因此,每一种理论的提出都要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情势。邓小平审时度势,从战略高度着眼,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世界国际格局发展的需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精辟论断。
(一)加强对时代主题提出背景的教学
时代的发展呼吁适应时代发展的理论,当各国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冀望有个安全稳定的局势。
1.当时的国内背景
受当时国内外局势的影响,中国国内长期一段时间内存在“准备打大战”与“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开始转变国家发展的重心,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了纠正,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凝聚共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上来。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邓小平在阐述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指出:“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2〕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安全与稳定的环境作为保障,也需要各国与中国一道致力于通过发展来提高各国的综合国力与增进人民福祉。
2.当时的国际背景
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解冻;1976年中国与印度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同时,在20实际70年代,诸多欧美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尽管当时的中苏关系并没有正常化,但是两国都在最大范围内保持了应有的克制。这些都为中国转变对国际局势的认知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曾就世界的情势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战略。同时,毛泽东把中国与广大亚非拉国家一道作为第三世界。此时的中国不仅创造条件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也在探究继续丰富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路径,这些都为中国转变对世界形式的认知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加强对时代主题内涵的教学
20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审视当时的国内外情势,审时度势地分析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稳定与安定的发展环境。当时,国际局势的现状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处于争霸态势,且苏联处于攻势。在此情形下,国际社会把目光聚焦于美苏两极争霸。以美苏各自为核心的两大阵营间的较量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使一些国家陷入战争的泥淖。正是在此情形下,中国的党和政府从政治战略高度指出了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心,提出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着极其辽阔的中间地带,这个地带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重大作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从国家与国际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3〕在此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不断增进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在不断增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立大使级关系就是例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际局势,判断国际形势整体趋于缓和,中国可以在缓和的国际局势中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认为和平的力量远多于好战的力量,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爆发的,这有利于中国争取较长的和平环境。
就发展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根据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情势,提出倒向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毛泽东曾援引孙中山先生的话,“深知欲达到胜利,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带我之民族,共同奋斗”。〔4〕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和近现代中国革命的经验让新生的政权在外交上必须要所选择,这样才能为新生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创造条件。在此之后,中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在苏联的克里姆林宫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不仅为中国的和平与安宁提供了保障,也为新生政权的建设提供了保证。此后,苏联加强了对华援助,例如派技术顾问、派代表团、签订合作协定等多种援华举措,为新中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印度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不仅让国际社会对新生的中国政权有了正确和深入的认识,也为推动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平台。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及西方国家广结善缘,不断推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迈向新的征程,这样的外交举措不仅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也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机遇。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更是珍视与国际社会一道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努力加强与国际社会联系并探究推动国家发展的途径与渠道。
1985年,邓小平在接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战略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5〕1988年,邓小平在与埃塞俄比亚总统会谈时强调,“现在国际形势看来会有个比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即不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环境,我们都是第三世界国家,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要丧失时机”。〔6〕事实证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取得突飞猛进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这都得益于中国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并致力于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坦途迈进。
(三)加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教学
当今时代的主题已经是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全体人民的冀盼,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努力。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中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更是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成果向世界昭示了一个负责任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东方。然而,中国至始至终都向世人宣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中国的发展对国际社会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同时,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国内与国际的协调统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解决国内民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首先要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明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正是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发展的战略魄力。另一方面,在外界质疑中国的发展对国际社会是个威胁时,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中国的发展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坚持走和平、和谐、共赢、开放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需要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本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共建合作共赢的国际机制。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历史向世界人民宣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1953年,中印两国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世人昭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1955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更是为推动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一直强调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战略理念,“和谐世界”的提出更是表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高尚情操。
第四,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必然选择。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让各国人民认识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尽管在现当代的国际社会中,战争与动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萦绕在人们头上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迷雾并没有完全消散,但是各国人民追求发展与和平的信念已越发坚定。世人清醒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与强大一味依靠武力只会导致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只有通过沟通、协商、谈判等和平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将尽自己最大努力通过相关地区与国际机制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尽己所能维护地区与国际安全,进而为中国更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让世界认识到中国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决心与毅力。
二、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较注重对学生的书本知识灌输,而没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趣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难以因材施教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教育主体在教授时代主题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对话教学、主题教学与实践教学。
(一)加强新媒体在教学中运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可以利用黑板、制图、板书、表情、语言等传统媒体,也要充分发挥电影、电视、投影、动画制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通过播放一些与和平发展有关的短片来激发学生对世界局势的认知兴趣,让学生乐于在探究世界形势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国际事件以及认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的联系。同时,新媒体技术在时代主题教学中的具体使用不仅可以让学生能更直白地认知和平与发展的真实含义,也能在节省大量时间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以讲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当前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至会导致学生对我们讲授主题的厌倦情绪。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将我们教学的内容融入新媒体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主体单纯依靠书本,通过灌输的方式来讲授时代主题,难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时代主题的正确涵义与时代价值。因此,教育者应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生对当前国际热点的理解程度,进而来制定教学内容。教育是一个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更是一个增进交流的过程。教育者应当摒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而在教学中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
同时,教育者应当努力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让学生真切感知到营造和平环境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义,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和平与发展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开展专题教学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具有国际战略意义的事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教育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专题教学,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正确认知到和平与发展的来之不易,以及没有和平与发展将对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将造成重大危害。从正面来讲,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得益于国内与地区及国际整体稳定的环境,得益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努力进取与不懈努力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战略决策。从反的方面讲,近年来中东北非的乱局使得当地国家处于动荡与冲突之中,进而中断了这些国家的发展,从而使得当地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当地人民不仅饱受战乱带来的苦楚,更是要忍受食不果腹的惨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是一对相互相成的孪生兄弟,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现当代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置身事外。通过实施正反两方面例子的专题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选择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蕴涵,明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重大关联,认知中国的快速发展能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四)开展有效社会实践教学
求知欲较强的大学生希望在完成学业之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社会实践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提高大学生的学识以及增长大学生的才干。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系统,在精心准备、有效设置、认真安排、及时反馈的和谐氛围中得到高效运转,就能起到良好的教育实践作用。社会实践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能从中获得良好收益。因此,教育者在推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对社会与国家和平发展的有效认知,就不能使得社会实践仅仅达到思想教育、实习等教学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实地感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切实变化,让大学生从生活体验中悟出和平与发展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生活阅历、提高生存技能,让大学生在中国的和平发展中锻炼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育者不仅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动机,更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适合学生知趣的实践内容,这样不仅能增进大学生对时代主题的理性认知,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念。
总之,对时代主题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和平与发展内容的系统化教授,更是要利用新媒体方式,通过对话式、专题式、实践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推动大学生对时代主题的理性认知,让大学生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树立服务祖国建设的坚定信念,进而提高对时代主题教学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M〕.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孙中山﹒孙中山遗嘱〔Z〕﹒国事遗嘱,1925-3-11,转引自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