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峰 赵帅
[摘 要]主体性思想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近代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来源,而马克思正是在扬弃了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主体性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理论渊源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2 — 0013 — 02
古老的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时代孕育出缤纷灿烂的哲学思想,最原始的时期懵懂的人们只是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与惊叹,后来随着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注主体性的问题便逐渐在思想家们的观念里生根发芽,并且不断发展与壮大。主体性长久以来的发展逐渐被马克思所扬弃,并以此为基础得以建立起科学的主体性思想。
一、古希腊哲学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产生的摇篮
主体性的观念随着西方哲学的成长而产生和发展着,从古希腊充满物活论因子的灵魂到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再到中世纪将人的主体地位压迫在宗教神学之下,接着从近代主客体的分离中形成真正的主体性并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中熠熠生辉,这些先贤们在各自时代创造出的精华为马克思的主体性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化与文明的发祥地,同样也是哲学领域中主体性思想的源泉。在原始的阶段,由于人类的生产力以及认识能力的素朴性与局限性,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世界是什么”这种问题,因此,世界的本质在古希腊哲学家之间形成的核心问题——世界的始基是属于本体论范畴的。这一阶段的思想都具有本体的特性,主体性的观念主要体现于灵魂方面,这种灵魂是本体的,充满着物活论的因素。早期几大学派的先贤们认为自然而然的存在是万物的始基,因而并未对其存在有过怀疑,主客体的问题也未得以分化,他们都具有原始物活论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将数看作万物始基的同时,认为,灵魂可以在肉体消亡后继续存在,并且要按照必然的命运轮回,投生为其他的生物,经过一定的周期再投生在人身上。这一观点看似将作为客体的肉体和作为主体的灵魂区分了开来,但实际上,这一学派并未将物质和灵魂完全分离。在多元论范围内哲学家们将本原由原来哲学家的一元论变为多元论,他们也涉及了一些认识论问题,但这些认识论问题都离不开始基。
随着古希腊全盛时期的到来,雅典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与以往自然哲学家不同,认为万物的尺度只有人。〔1〕这是第一次在哲学史上承认了人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新的创新与进步,物的本体地位便由人的主体地位所代替了,人的能动性便凸显了出来。苏格拉底的哲学经历了从自然界领域到人本身领域的关注的转变,它“是在摒弃了早期自然哲学、智者学派的直观感性思维和继承了自然哲学对统一性的追求、智者学派的人本学的过程中产生的。”〔2〕他的思想“认识你自己”体现了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这样一来,苏格拉底使得西方的主体性因素继续在西方哲学史上前进着。对比起来,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与智者派中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有着殊途同归之意。但不同的是,苏格拉底的人是不同于普罗泰戈拉的感性的、追求依靠于自身肉体欲望并且孤立特殊的个人,而是具有着普遍精神的理性的个人。之后的柏拉图的“理念”与其普遍的“定义”是一脉相承的,它超出了苏格拉底的伦理的范围而扩展到了世界万物的所有领域,如此便将精神性的理念提高到了普遍本质的高度,成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
二、近代哲学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确立的基础
中世纪就是一个将人的朴素的主体性异化为对象性意识的阶段,神学代替人的主体性占据统治地位。当文艺复兴时期主体性意识逐渐觉醒,近代哲学由本体论转变为认识论,特别是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中心的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哲学研究建立在自然研究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并执着追寻真理性的知识。在近代的哲学领域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两大主要哲学流派,二者在认识领域实际上都大体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也并不都否认通过理性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它们的主要分歧在于:通过何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才是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的、真理性的知识。
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经由后来的洛克、贝克莱等人将经验论逐步发展了起来,特别是洛克的“白板说”,形象地说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认为人的心灵正如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经验印在白板上才会形成观念和知识。也就是说,心灵作为白板,只有储存记忆的功能,毫无主动性、能动性而言,因而,心灵解释观念和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经过洛克的全面发展,虽然在经验论哲学中主体性并未明显地凸显其作用,但主体与客体在这一阶段有了明确的区分。只是后来发展到休谟那里时,出现了理性和经验都得不到普遍必然知识的“休谟问题”,使得经验论走向了不可知论的道路。
通过个别经验归纳的知识总会是不完全的知识,与此相反,唯理论从一开始便立足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认为要使普遍必然的知识清楚明白、完整有序,就要把经验的材料主动地整合、构造起来,这种主动性能力的发挥只有人的主体性才能够完成。因而,作为欧洲唯理论创始人的笛卡儿,是第一个面对这一问题的人。他将所有的知识都建立在“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第一原则的基础之上。“我思”中的“我”不是指身体的我,而是具有思想能力的心灵,“我”作为实体不依赖于任何东西而存在。“思”指思想,泛指一切意识活动,包括怀疑、领会、想象、感觉,思想是心灵实体“我”的属性。笛卡尔通过怀疑他所有的知识并把它们当作神话故事的搜集过程,发现它能确定的惟一的事情是,只要他积极怀疑,他就是在思考。〔3〕这一自明性的命题是一个认识论命题,强调在认识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主体存在,将能“思”的“我”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这不仅对推动近代认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将人赋予了给科学知识以普遍必然性的能力。他不仅揭示了在认识中人的主体性因素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将主体性原则确立为哲学的第一原则,从此,主体性因素成为了认识论中的必然要面对的本原性存在。只是后来,笛卡尔将无法解释的矛盾现象归为上帝观念的存在,根本上动摇了主体性的地位,这是其主体概念还未成熟的原因。
三、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主要来源
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最终都未能真正解决认识论的问题,而德国哲学家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超越了二者,认为真正的科学知识既要来自于感觉经验,又使得知识能够不断地得到扩展。他通过对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划分,总结出要满足真正知识的要求必然要知道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知道知识的来源及其形式,就要确定人们要认识的对象以及人们如何认识它们。经验论和唯理论确实区分开了主体与客体,但在康德看来,这同时也造成了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可跨越的沟壑。唯理论者将实体对象化,将实体强行符合于人们构建起来的知识,这种独断论的回答由于总会引入上帝而最终走向了神秘主义。经验论中,洛克虽然为了解决感觉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的问题而最终保留了对象本身,从而保证了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但到了休谟那里,经验论不得不以不可知论收场。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康德不得不提出我们的认识对象只是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并不等于“物自体”自身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作为认识主体要能动地接触“物自体”本身,使我们的先天认识形式接受到感觉材料再通过知性加以综合,从而形成认识对象——知识。也就是说,认识对象不再是物自体本身,即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存在,而是主体通过自身的先天认识形式在意识中自主建立起来的对象性意识。因此,不是理性在自然中寻求规律和法则,而是人的理性为自然构建出法则,即人为自然立法。这也就是以往的认识论中让人的观念与客观对象相符合转换成为客观对象与人的观念相符合,而康德这一认识领域方向的转变,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这样将人的主体性的辩证法引入到了认识论,使得与笛卡儿相比,其自我意识具有了真正的本体论地位,它可以独立地托起人类知识的大厦了。但这种主体性知识限制在“现象世界”的范围内,对于自在之物的世界,康德为信仰留下了地盘。并且,康德的自我意识并未表明它的本质及其来源,使得后世哲学家对他的这一缺陷抽象的发展了。例如黑格尔,为了解决康德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缺陷,将人的主体性——自我意识异化为了绝对理念,并且这种绝对理念是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的本质,自然、社会及人类精神的发展变化不过是绝对理念的自我运动而已。这种绝对理念使得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等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更加充分地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但也使得自我意识不仅抽象地被发展了,而且真正的自我也是在绝对理念的笼罩下失去了本身的能动性,最终也走向了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是最为人本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代表,他首先对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明确地确立了人才是哲学的基础,而神只是人的异化,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在费尔巴哈那里由此得到了稳固的地位。其次,他将唯物主义贯穿于各个领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并将人本主义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再次,“费尔巴哈独特的人本学——把人看做是这样一种存在,他的本质是社会的,他的知识是由感觉得来的,它是生活在与自然经常交换之中的。”〔4〕这就足够使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得到马克思的捍卫,并以此来批判过去的自我意识的哲学。但它的缺陷是,他将人看作为抽象的人,即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只被动地适应自然的生物体,从而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西方哲学中的这些主体性思想为马克思所扬弃,而这些主体性思想恰恰成为马克思科学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参 考 文 献〕
〔1〕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
〔2〕姬海涛.论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
〔3〕韩庆祥,张健.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03):08.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