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敏 邹 瑾 王 芳
(河南省鹤壁市福田小学 河南鹤壁 458030)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放性探讨
李敬敏 邹 瑾 王 芳
(河南省鹤壁市福田小学 河南鹤壁 458030)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的情况下,为了全面教育和培养学生,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应当注重开放性,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由此看来,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放性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开放性课堂练习的特点,进而探究如何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放性,希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练习 开放性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手段,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应当注重优化调整数学课堂练习,以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等。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重增强数学课堂练习的开放性,让学生对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此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1]。所以,小学数学课程练习教学的开放性得以强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相关文献及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总结,确定开放性课堂练习的实施,满足于新课程要求,且良好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之所以开放性课程练习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主要是开放性课程练习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内容新颖。相对于以往课堂练习来说,开放性课堂练习内容是比较新颖的。而新颖之处就在于条件或结论并不确定,学生可以采用不同解法进行解答问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
其二,题材广泛。相对于以往课堂练习来说,开放性课堂练习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其他学科,这使得课堂练习的解答,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答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2]。
其三,答案不唯一。开放性课堂练习的另一大特点是答案不唯一,因为基于开放性而设置的课堂练习,其答案也是比较开放的,在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如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等,进而解答问题,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非常适用的。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放性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放性呢?笔者的建议是:
1.做到条件开放
基于对以往课堂练习的了解,确定课堂练习基本上都是给出一定条件,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及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答。但是,在课堂练习给出一些“迷惑性”条件时学生难以正确判断已知条件是否有用,进而无法准确理解习题并解答习题。但是,开放性课堂练习的设置,做到习题已知条件的开放,那么学生将会打破固定思维,根据开放性的已知条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进而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学生准确解答问题,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3]。
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之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道问题:长为30cm,宽为15cm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剩余图形是什么图形?周长是多少呢?假设在从剩下的图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剩余图形是什么图形,周长是多少呢?此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已知条件开放的习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此问题的解答,可以让学生对长为30cm,宽为15cm的长方形上的最大正方形进行思考与探索,进而利用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进行问题解答。如此,可以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2.做到问题开放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在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在开展开放性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从而使全班同学数学知识水平得以提高。例如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两位数加减法学习之后,提出开放性习题:小新有22个大红花,小明有17个大红花,小红比小明多两个,小亮比小新少五个,那么同学生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对于此问题,成绩较佳学生可以进行较难度的问题设置与解答,对于成绩不佳学生可以进行低难度的问题设置与解答。但不管是有难度还是无难度问题的设置与解答,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练习,复习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很有帮助。
3.做到答案开放
其实,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目前有很多地方数学教学并不科学、合理,使学生思维固化,这对于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在进行开放性的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设置答案开放的课堂习题,以便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4]。那么,如何做到课堂习题的答案开放呢?以“分类”数学知识学习为例,某教室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分类之后,设计这样一个习题:请三位男同学和三位女同学到讲台上,请座位上的同学讨论如何对台上同学进行分类(至少提出三种分类方法)?对此,学生将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答案,如根据性别分类;根据头型分类;根据穿着分类;根据身高分类等等。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今天,为了将当代小学生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就要优化小学教育教学,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化、个性化发展。基于此,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放性,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解答,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1] 曾萍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J].新课程(小学版),2012(8):254.
[2] 刘海雁.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的开放性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7):114-115.
[3] 杨艳丽.数学课堂如何创设开放性的练习[J].科学导报,2015(5):187-187.
[4] 张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4(16):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