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文化翻译?*
——中医术语中的儒道思想及其翻译

2016-12-15 03:16
关键词:英译术语示例

唐 静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科技翻译?文化翻译?*
——中医术语中的儒道思想及其翻译

唐 静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历经两千多年发展的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异趣于西方现代医学。中医极小的毒副作用和卓越的疗效使其不仅在亚洲声名显赫,在西方世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对中医术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溯源,以期探索适合中医对外传播的英译原则。

科技翻译 文化翻译 中医术语

引言

与西方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是一门更加立体和丰富的科学。它不仅仅从学术的角度指导着中医实践,还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处处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比起中医发展的悠远历史,其英译的历程若从中医典籍的第一部英译著作(1736年)算起的话,实在不算长[2]。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科学想要在西医盛行的英语国家得以顺利传播和接受,还需在漫长的过程中克服由中西科学,乃至中西文化之不同带来的各种障碍。

一、中医术语溯源

本文选取中医术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溯源,以期以小见大地探索适合中医对外传播的英译原则。

1.儒家思想

《论语》记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儒家以仁为己任,而中医在我国古代就被称之为“仁”术。中医受其影响极深,以至于典籍中儒家思想的印记俯拾皆是: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3]

《黄帝内经》中这段论述,凭借君臣关系将心智与脏腑的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然而,“心主神明”这一中医基础理论也曾一度被人诟病,认为是古人畏惧鬼神不敢解剖尸体所致误解,主张依据西医解剖学改译为“the brain controls the mind”(脑主神明)。这种译法看似更加科学,实则已将中医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抹了个干净。《荀子》中的“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正是中医理论中该思想的文化来源。在古代中国,儒家的入世、仁爱思想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钻研医术,悬壶济世。

2.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溯源 中医术语示例阴阳学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五行学说 培土生金 滋水涵木四象学说 白虎历节 大青龙汤天人学说 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儒家思想主要是从入世角度影响古代医务工作者的话,那么道家思想则在术语层面生动描述了中医病因、药理、汤剂、配伍等各个方面的独特之处。

第一个示例体现了中医讲求阴阳相生相克,调和统一的辩证思想。第二个示例中的土、金、水、木在中医中分别代表了脾、肺、肾、肝。而第三个示例中的白虎历节是中医对游走性关节痛的命名;大青龙汤是中医用以解表的一味方剂。最后一个示例则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再现。

二、术语英译探索

纵观中医典籍英译的两百余年历史,中医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内涵经历了被删减甚至误译到力保其文化独立性与完整性的过程[2]。因此,处在我国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背景下的我们,更应该认真探索出有利于中医对外传播的英译策略。

1.术语的科学性

西医术语具有科技英语所具备的普遍特征,其构词法大致可以分为:派生、复合、缩略等。其中派生法所采用的词缀多来自于古希腊或拉丁语。这些西医词根、词缀较少运用于现实生活,拼写和词义较为固定,不易因使用者的区域不同而引起歧义,因而被大量运用。例如,electric,cardi(拉丁词缀,指心脏),和gram三部分,中间辅以元音字母o连接,就构成了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

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术语用于纯科技交流、中医实践教学等语境时,借鉴西医的构词法对中医术语进行翻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因此,我们不妨把“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翻译成pulmonasthenic cough,暂时省却解释文化底蕴的必要。毕竟,中医中被西方所熟知的acupuncture(针灸)一词最初也是这样生造出来的新词。

2.术语的文化性

西方医学虽然是建立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近代解剖学以及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究其文化根源,也能找到类似于我国中医与儒道思想之间的蛛丝马迹。从术语的层面举个例子:“hygiene”(卫生)一词便是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健康女神的名字Hygieia。而这位健康女神的父亲医神Asklepios对后世西医影响更加深远,以至于到现在,西医仍以医神的蛇杖作为主要标志。

虽然术语的来源不尽相同:中医更多地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而西医与希腊罗马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术语背后的文化对本民族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因此,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中医英译,与其仅仅将中医当做一门科学进行推介,不如同时将其视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载体。

仍然以术语翻译为例,前文提到的“心”这一概念,在对外传播时建议保留“heart”这一具有文化特色的形体,并配以适当的注释说明。这样一来,在传播医学理论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同理,前文的五行宜译作“metal, wood, water, fi re and earth”,已保留中医独一无二的文化性。

结语

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术语,本文所举的例子挂一漏万,不足以让读者管窥全貌。这些术语虽然和西医术语有相通之处,但它们的传统思想底蕴在西医中是找不到承载体的。因此,在翻译这类特殊术语时,合理选择翻译策略不仅可以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还能保存中医哲学、文化特色,有利于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境外的有效传播。

总之,不论是科技翻译的策略也好,文化翻译的策略也好,均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及其非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为世界人民福祉服务这一唯一目的;因而终是能异趣而同归的。

[1]李照国. 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邱玏. 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初步研究[D]. 2011.

[3]佚名 (战国). 黄帝内经[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四川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基金项目《接受美学理论关照下的<黄帝内经>域外英译研究》(SCWY14-21)与西南科技大学项目《国防科技翻译课程的测试与评估》(16xn007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译术语示例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