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永群
(浙江省缙云县新建中学)
初中科学生活化实验教学探讨
麻永群
(浙江省缙云县新建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学者对于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了使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与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将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验中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主要对初中科学生活化实验教学展开探讨。
初中科学;生活化;实验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认识,为实现科学实验的生活化服务。教师应指导学生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动手与观察能力得到提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生活化实验的基础,观察必不可少,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教会其运用合理的手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探寻其中的规律,从而促使学生由对事物的表层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实验观察生活化就是制定观察实验计划,以使学生能够对身边的现象进行及时的观察,并在探索的过程中认识科学现象的本质,进而实现生活化实验这一目的。
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或周边的植物生长情况,学生会发现向着光照的那一侧,植物生长得更加繁茂,由此引出植物具有向光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科学知识的认识,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植物向光性实验,可使用各类植物幼苗进行培养,观察其在单侧光的照射之下生长情况如何。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步骤的指导之后,应叮嘱学生注意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具体包括观察时间、天气、温度、幼苗的生长状态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实验观察交流,分享实验经历与收获,最终得出植物具有向光性这一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倡导生活化实验,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感受和理解实验之后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对科学现象的认知。开展生活化实验的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且情境创设也是促进科学实验顺利实施的条件。生活化的实验必须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相结合,因此,在体验生活化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活化的实验之中。同时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对科学现象展开分析研究以及归纳总结,有效地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以《空气污染与保护》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到身边的空气污染现象及其危害,并树立主动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与空气污染相关的图片或漫画展示给学生,如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从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充分引发学生的共鸣。接下来教师可以布置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观察学校或小区附近是否有烟囱,烟的颜色与气味是怎样的?将一张白纸固定在阳台上,观察一天内白纸上所积累的灰尘量。同时指导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实验观察成果,使其对空气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探究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其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在开展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能够集思广益,进而更快地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以《土壤中有什么》为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明确土壤的概念,土壤中的成分。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土壤,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在课后采集身边的一种土壤,并将各组采集到的土壤进行课堂展示。此外还应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放大镜、玻璃棒等。首先可让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土壤中存在的细小物质,如腐殖质、动植物残留物等,接下来可将其倒入水中并进行搅拌,观察溶解在水中的土壤存在哪些物质,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将观察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为了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与探究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应用pH试纸来检验土壤的酸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引出土壤与农作物种植之间的关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实现生活化实验探究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兴趣,巩固并拓展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初中生活化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科学实验,积极探索与利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因地制宜,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1]王红波.探讨生活化的农村初中科学实验教学[J].才智,2013(14):196.
[2]项佳.开展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18):189.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