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华健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中学)
文言阅读又一“村”
赖华健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中学)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我们高三学生头疼的知识点,且不论时间距今多么久远,单一个“浅易的文言文”的理解就让师生捉摸不定,以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点是弃之不舍,而又舍之不忍。这一块“鸡肋”足以让学生在高考阵地上捞取一小块得分地盘,但值不值得呢?于是,师生的头脑又在“值不值”的悬疑中摇摆不定,致使许多本应注意的细节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飘忽而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考试中原地踏步,教师的悔意也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后汹涌澎湃。
过了这村可没了这店,看来我们应该到那村子里瞧瞧究竟,看它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方。走近那个古老的村子,骤然发现其他跟现代文明没啥两样,只是有点特殊罢了。我们何不在求同存异中把握命题的方向,探寻解题的捷径呢?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宗源,它的语法特征都能从现代汉语中找到模糊的影子甚至清晰的背影。这其中又有两个最重要的语法共性,那即是单句中词与词的结构关系和复句中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若能准确地分析判断出文言句子中的结构方式及逻辑关系,几乎所有文言文知识点均可在轻描淡写中迎刃而解。
词与词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意义关联的词通过一定的结构方式、结构手段组成后具有某种结构关系。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关系有主谓式、偏正式、动宾式、并列式及介宾式,它们的区分度大,容易把握,但是由于古代汉语的特殊性,一个词的意义或用法没有掌握,就有可能导致结构关系的混乱。如:
1.焉用亡郑以陪邻?
是理解为“焉/用亡郑/以/陪邻?”还是理解为“焉/用/亡郑/以/陪邻?”呢?这里要求我们判断的是“用”这个词在句中充当的语法功能,是做介词还是做动词。这个时候不妨研究其结构关系:
在这组结构关系中,“以”字充当连词,应该连接两个等同的成分,所以不能将“亡郑”和“陪邻”分割开来。因此,“用”的用法也随之明朗化。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这个句子要求我们理解“之”的用法及意义,我们也可利用结构关系分析法来推断:在这里,“之”要是解释作结构助词“的”的话,句子便不成其为句子,因此“之”应该另有他意。根据结构分析,“之人”其实就是前面所述之人,因此构成同位关系,“之”的意思便应理解为“这,这些”才准确得当。
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汉语的逻辑关系主要靠约定俗成的语言排列顺序。好多情况下前言后语的逻辑关系是隐性的,不是靠逻辑关联词连接的。翻译理解古代汉语句子时,首先要看破这种逻辑关系,并思考文言文中可以表达这些逻辑关系的手段,最后确定可以表达这些关系的现代汉语结构把意思翻译出来。如:
3.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前后分句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了解了它,“降”的意思便一目了然。乐毅破齐,便不可能投降齐国,这是很明白的事理逻辑关系。所以照此推敲,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说,因此“降”在这里明显具有活用特征,应该解释为“使……投降”,这样语意就连贯了。
4.县有轻囚数十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下许。
这里有多个分句,分句间的关系能否辨别对我们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大有帮助。“春暮时雨”跟“轻囚出”有什么关系呢?再联系后文的“归家耕地”,它们之间的关系便不言而喻。原来,“轻囚出”是为了耕地种田,因为正好碰上了“春暮时雨”。这样一来,整个句子的意思应该是“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高考试题中多如牛毛。如若将这种逻辑推理的方法扩大到不相邻的两个句子间甚至段与段之间,许多难以解释的知识断层瞬间会理清头绪,柳暗花明,从而远离模糊点。借助词与词的结构关系和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巧妙地沟通语意,必定会在高考阵地无往而不利。以上实例便是明证。
当然,单凭几个实例的推敲还不足以证明我们已掌握了词组的结构关系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掌握它们应该是一个长期积累并实践的过程,再加上现代汉语语法的模糊性以及中学语文教材对语法的淡化,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只有在平时加强训练,每天挑选几个句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逻辑推理,相信谈文言文而色变的我们定能信心百倍地从容面对高考每一道坎。
[1]谈明.高中文言词义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