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玮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通往阅读教学的路不止一条
——祁玲娟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片段案例与反思
王 玮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低段阅读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现阶段许多低段小学生在阅读时,只会当一名机械的朗读者,失去情境,感染力,兴趣,更不用感受阅读的乐趣了。
阅读 教学 案例 反思
这是人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偏颇造成的。如:忽视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简单机械地理解为“读”的训练,只重阅读的工具性,轻人文性。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读的目的。
下面,笔者就浙江省教坛新秀祁玲娟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阅读片段教学和大家探讨一下。
师:好,刚才我们贴葫芦游戏真好玩,现在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挂葫芦。怎么挂呢?你听清楚了,我们要来学读这个故事的开头。谁来读这句话的第一句,如果小朋友读的好的话,齐老师就在这里挂上一个葫芦,等到通过全班的努力,挂满十五个葫芦时,齐老师就给一个奖品,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来,谁来读第一句话?你来读。
生: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师:再神秘一点,再请同学试试看。你来。
生: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师:哦,感觉好多了,我给它挂上第一个小葫芦。第一句话太简单了,读第二句。但是在读这句话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一个生字,来,谁来读?
生:藤。
师:再读准一点。
生:藤。
师:一起读。
生:藤。(齐读)
师:谁能够来说,藤在植物身上是干什么用的?你来说。
生:藤就是植物的枝条什么的,比如说葫芦藤,藤上面会长叶子,叶子长了会长花,花开了以后就可以结葫芦了。
师:你认为它是先是长出藤,然后再结果子的,是吧。还有呢?你觉得藤相当于我们人的什么东西?
生:像手臂。
师:像手臂一样,有攀爬的作用,那哪个小朋友到上面来点一点,这里的葫芦藤在哪里?(生到黑板上指)
师:哦,这些弯弯曲曲的都是藤,你知道平时哪些植物身上有藤呢?
生:葡萄,西瓜。
师:哦,是的。
师:开头会读了,我们读结尾吧。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如果说,你们结尾读得好,我们要把刚才挂上去的葫芦,一个一个地摘下来。读之前,齐老师先问你们,认不认识这个?
生(齐):蚜虫。
生:蚜虫是一种坏虫子。
师:是一种害虫。你说。
生:蚜虫是黄色的。
师:对,小小的。
生: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师:如果肉眼仔细看还是能看到。你说。
生:如果蚜虫,如果蚜虫很小的时候就得赶快治掉。
师:不然伤害可就越来越大了。你说。
生:蚜虫是一种害虫,专吃叶子的。和很多害虫一样,都吃叶子。
师:好的,手放下,看来大家都挺讨厌它,谁来读出心中的讨厌,来,你来读。你担任着同学摘葫芦的重任呢。
生: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我问问你,你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生:很伤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葫芦都落了。
师:哦,怪不得读得那么好。但是,刚才有一个字再读得准确一点,都。(指读)
生:都。(指读)
生: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这个孩子把它的心情读到心里去了,我真喜欢。再来一个。
生: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看得出他也很着急,再请一位吧,最后一位了。那好吧,就请你吧。
生: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我要表扬王子博,那么勇敢地在表现自己。来,齐老师让小葫芦一个一个都掉了。最后五个小葫芦,我们让它们一起掉,来。没过几天,预备起。
这是一堂低段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片段,构思精巧﹑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竞赛中快乐学习,达成《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低段阅读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个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当教师在进行新课文的阅读教学时利用常规问答的模式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适当增加游戏来进行阅读教学会使学生的兴趣大为提高,利用游戏竞争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促进学生在游戏中积极的展现自我。祁老师在整堂《我要的是葫芦》中共设计了四个小游戏,分别是猜葫芦﹑圈葫芦﹑挂葫芦和摘葫芦。通过一二两个游戏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故事的大致脉络。在实录展示的第三四游戏片段中,借助两个游戏,祁老师让学生重点理解“藤”﹑“哇”两个字,指导学生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将葫芦可爱的样子读了出来。最后一段的教学则是通过一个“蚜虫”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在说中表达自己对蚜虫的厌恶,学生也是能自然而然地将这段厌恶的语气读出。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浑然天成,学生通过游戏,进行大量的阅读,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更是促进了学生在游戏阅读中展现的自信自我。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必须通过方式多样的阅读手段来展开。祁老师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等,运用品读﹑评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赛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感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课的评价目的在于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是一门艺术,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形容。祁老师在进行阅读评价时,首先考虑引导孩子们用赞许的目光去看同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尊重别人。如:鼓掌法﹑激励法等,如果同学的发言中有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就请为他鼓掌和鼓励。哪怕是读得不好或不发言敢举手的,祁老师也带头鼓掌并告诉他:你敢站起来就是进步﹑你读得比以前好多了﹑你在努力进步呢!祁老师用发展的眼光来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到的就是正面评价,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了其表达的勇气。在阅读交流中,才会表达各自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从而才有可能出现个性化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