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好教师培养的实施策略

2016-03-03 17:44尹南南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培训

尹南南

(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试论好教师培养的实施策略

尹南南

(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摘要: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加强对好教师的培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其现实意义是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和教学的角度阐述好教师的关键特征,并从师范生、教师教育者以及政策支持方面探讨培养好教师的策略,以期提高未来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好教师;教师教育;教师培训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浪潮席卷全球。纵观近年来教师教育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基础教育教师的质量是一个被持续关注的核心问题,关注教师教学质量的时代已然来到。第35届和第45届世界教育大会的研究主题分别是教师问题和培养什么样的合格师资问题。教师作为基础教育学校这一特殊生产部门的特殊生产者,教师的质量是一个国家学校发展和教育成败的关键。当今世界师范教育发展迅猛,可以准确地说,社会和基础教育需要的是具有合格专业素质,并为未来职业做好充分准备的教师。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是学校改进工作的核心,提高教育的效率和促进教学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成为教师和即将成为教师的那一批人。近年来,作为从教师教学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范畴的关于好教师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拥有何种品质的教师才称得上高质量的教师,好教师如何养成,这是目前教师教育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样也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一、好教师培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学校教育中,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促使了教师责任的多样化,教师教育更加注重未来教师的知识能力、个人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教学技能等素养。无数的教育学术研究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素质的教师始终是决定学生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教师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大多数学生是否喜爱某一学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素质。[1]教师是高师院校生产的一个“产品”,未来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即培养的未来教师能否称得上好教师,同样也是对高师院校教育质量的鉴定和评价。准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是形成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时段,影响着其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学水平,所以,当前的教师教育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将那些最适合当教师的人挑选出来,给予适当的教育,培养和提升其专业素养。2005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调查报告《教师的重要性》(Teachers Matter,OECD 2005)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业成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背景和个人能力,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学,尤其是教师质量。[2]专业不称职的教师是学校教学失败的根本原因,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学生成就的一个重要变量,关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挑选具有教育天赋的人进入教师教育领域,选择最好的候选人,促使好教师的养成,是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取向。

二、好教师的特征

任何一个职业在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都会概括归纳出成为该职业的合格专业人才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教师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衡量其教学水平的标准。综合国内外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笔者对好教师的特征进行以下探讨:

1.学生角度的审视

大量的教育自传隐含了“好教师”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从学生的角度,“对我好”;二是从教师本人的角度,“有激情”。[3]所谓的“对我好”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在教师的劳动中,最核心的莫过于把学生视为正在成长的生命个体,以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校是一个具有多重目的与功能的机构,不能只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而忽略其他目标。不同的学生面对同等质量的教育,接受程度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故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学活动,考虑到相同的教育并不意味着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教育效果,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最好的关爱和指导应该来自于他们的教师。但要做到“对我好”首先应建立一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并将其作为指导自身教书育人的宗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其他类型的关心,它是建立在一种信任上的关心。学生渴望获得教师的关心和真诚的关注,教师们愿意去关心学生,这种关心与被关心的双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自身、所教学科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和谐的课堂,而不是被迫地以考试为中心进行教学,应该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2.教学角度的审视

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互动交流过程,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专业化发展下,社会呼唤基础教育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教学,成功的专业教学依赖于教师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专业的情感态度下产生的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利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呈现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教师所具有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变量,通常表现在教学行为上,难以进行直接测量。教师在教学时要清晰地讲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期望和要求,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发言中指出,好教师需要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仁爱之心,具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需要树立和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4]目前,关于教师知识基础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的教学,例如数学知识与物理教学有潜在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以后的成就。教师对教学的清晰认识和对待教学的严谨态度,以及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从教的坚定信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存的教育体系中,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好教师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充满热情地对待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3.好教师的关键特征

解读美国的年度教师评选,可以发现好教师的关键特征包括:把孩子当做孩子(站在学生的立场、读懂学生的故事、制订个性化的学习目标);相信学生(对学生建立积极的期待);以学定教,让教学从学生出发(在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架一座桥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5]好教师把学生的利益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出发点,不但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学习能力以及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和能力。所以,好教师除了拥有关于教学的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机智,以便正确判断情境,做出正确的选择。教学情境不是固定不变的,好教师要时刻保持积极的状态,采取适当的行动,应对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挑战,寻求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特殊的交往互动关系,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交往关系。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是以尊重为前提的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的新型交往关系。许多教育研究者调查教师的特点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试图发现教师因具有的哪些特点而促成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但调查结果很不理想,因为大都忽视了一些外在的影响因素,很难解释好教师为什么比其他教师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但研究一致认同,好教师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教学所需的基础知识,能在教学中合理地制订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好教师的教学虽不是促成学生学习成就的唯一因素,但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和睦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是好教师取得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综合上述,好教师需具备:职业使命感,对儿童的喜爱和关心,高度的责任感,道义上的直觉能力,自我批评的开放性,智慧的成熟性,对儿童主体性的机智的敏感性,阐释的能力,对儿童需求的教育学的理解力,与儿童相处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探索世界奥秘的激情,坚定的道德观,对世界的某种洞察力,面对危机时刻乐观向上,幽默和朝气蓬勃等重要品质。[6]这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好教师的关键特征。

三、好教师的培养策略

好教师的培养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需要,离不开师范生和教师教育者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未来教师教育的改革方向的探讨。

1.师范生自身的修养

好教师是好教育的执行者和表现者,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教育,好教育与好教师是教育实践中的辩证统一。[7]师范生选择教师行业,首要原因是喜爱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并深刻地了解自身肩负的责任——保证未来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例如美国的一些州要求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后开始教学,其大部分的硕士学位是教育学类的而不是学科学位。芬兰要求所有教师在完成五年或六年的学术研究和获得硕士学位之前就开始教学,这个要求大大有助于职业地位的提升和吸引有才华的学生考虑成为教师。[8]师范生在高师院校学习期间,主动承担提升自身教师素养的职责,例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说课、讲课等教师技能大赛,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或者效仿西方国家的教师宣誓制度,深化教育思想,内化教育职责。

师范生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对教师职业的强烈认同感是成为好教师的一种信仰。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决定了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的动机,和未来参与教学的努力程度以及从教的年限有很大的关系。师范生在进入教师行业时一定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观,树立教学的自信心,真心认可教师的职业角色,乐于为师。师范生应坚定地致力于教学,而不是在信念模糊的情况下从事教育事业。进入教学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喜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需具有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和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决心,集中精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对于未来教师的要求。师范生在自身专业化的发展中,还需考虑从事教师行业的外在原因,如良好的工作条件、充足的业余时间、平衡工作时间与家庭责任的能力等。从教的内在兴趣和外在的现实因素的相互结合,才能使准教师更有决心坚守在教师行业。

2.教师教育者合适的引导

好教师的培养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培训者,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员,毋庸置疑,教师教育者不同于高校的一般教师,教师教育者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的专业责任。教师教育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肩负着“教师的教师”这一重要的角色。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职业化过程,而是一种探寻教育和教学的深层内涵,具备自己特有的教育观念,并形成专业化教学和完善专业素质的主动过程。教师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指导师范生怎样去教学,这些都需要教师教育者使用自身的教学策略帮助师范生学会“教”,成为专业的教育者。所谓专业的教育者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教某个人,而是为了让学生明了“认识是为了行动”——改变他人的心智和生活,负责任地以及正直地为他人服务。[9]

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并非单纯地来自外部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源自内部的动力和较高层次思维能力的生成。师范生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准教师,面对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教师教育者号召他们选择教学工作只是第一步,而鼓励他们进行专业教学才是最重要的,这对于提升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有极大的影响。教师教育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其在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是准教师专业学习效仿的典范,教师教育者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的同时,其隐性的教育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准教师。例如教师教育者的教学情绪表达和对待教学的态度,可以促进师范生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和认识,抑或阻止其专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情绪敏感性,管理和控制自己真实感受,表现出符合人们期望的积极向上的行为。教师教育者引领准教师的学习,其教学习惯会传授给准教师,所以,教师教育者要合理地引导其向好教师的方向发展。

3.政策的大力支持

现如今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教师的短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双重的。调查结果表明,首先是选择就业机会的增加,而教师被视为一项缺少吸引力的职业,因为教师职业提供的是有限的工作保障和就业机会,以及与期望值不符合的工资、声望和地位;其次是缺乏高水平的教师,这是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大部分合格的师范毕业生不愿意进入教育行业,或者在刚入职的前五年就离开教学工作。教师的流动率高和教师的短缺阻碍学生的学习。[10]教师的质量和数量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基础教育学校通常会降低新入职教师的资格要求,抑或增加班级规模,提高在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有才华的年轻人进入高师院校学习和选择教学工作,从而造成难以招聘到优秀的新教师的尴尬局面。可见,拥有足够的奖励支持教师的工作,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应该为教师提供宽广的教学视野和适当的补偿和奖励,提升教师的职业声誉,维护教师的职业利益。欧洲国家设立了有效的选拔机制,英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吸引具有强烈教学动机的年轻人进入教师行业。德国为保证师资来源对师范生实施人格特质测试,以挑选具有教育天赋的年轻人。美国则从1952年起,每年5月的第一周,都隆重表彰和奖励杰出教师,“美国年度教师奖”是美国历史悠久、声望最高的教育奖项,它是由全美基础教育首席官员理事会(CCSSO)发起,旨在通过表彰最杰出的教师来让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的教学质量。[11]好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列工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涉及到教育的各种关键因素。政策上的支持提高了教学和教师工作的吸引力,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专业化,能够保证未来教师的教学质量,即培养更多的满足社会、家庭和学生需求的好教师。

在日益强调培养高质量教师的今天,重新审视中小学教育工作,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好教师的培养是实现未来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对好教师的质性研究,深化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以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应对社会对高质量教师的期待。

参考文献:

[1]菲利普·比格勒(Philip Bigler),斯蒂芬妮·毕晓普(Stephanie Bishop).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23.

[2]胡秀威,安妮·坎贝尔.澳大利亚教师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28-30.

[3]刘良华.教育自传中的个人知识:关于“好教师”的调查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125-130.

[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N].人民日报,2014-9-10.

[5]汪明帅.好教师的关键特征——2003—2012美国年度教师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2,(24):48-53.

[6]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7]张晔.陶行知“好教育与好教师”教育理念的辩证解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57-160.

[8]Zipora Libman.Licensing Procedures, 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Reasonable Expectations[J].International Reviewof Education,2012,(2):151-171.[9]李·舒尔曼,黄小瑞,崔允漷.标志性的专业教学法:给教师教育的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4,(1):4.

[10] Katrien Struyven,Karen Jacobs,Filip Dochy.Why do They Want to Teach? The Multiple Reason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for Undertaking Teacher Edu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13,(3):1007-1022.

[11] 萨拉·布朗·韦斯林.来自美国最优秀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Reflections on Training Good Teachers

YIN Nann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2)

Abstract:The core of education is the teacher, the teacher is the main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ause. Good education can not be achieved without good teacher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teacher”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ts realistic mea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eaching.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elaborate the key features of good teacher,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teacher educators and policy support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good teach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good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作者简介:尹南南,河南驻马店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师教育教师培训
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地方高师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