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2016-03-03 05:46罗芳
西藏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牧区名师汉语

◆罗芳

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罗芳

为了把握当前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需求,笔者对2016年参加“送教下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西藏农牧区;汉语教师;培训需求

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是指小学汉语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与小学汉语教师现有能力之间的距离。只有把握了培训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继续教育。为了把握当前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需求,笔者对2016年参加“送教下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课堂听课考核两部分。问卷调查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水平现状、培训需求和培训方式四方面,发放调查问卷31份,回收29份,回收率94%。课堂听课考核部分,随机挑选15名教师,指定篇目在两个农牧区县镇小学授课,聘请专家现场听课评分。

一、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中,男女各占31%和69%,这与小学教师中女教师比例大于男教师的现实情况符合。年龄上,20-29岁年龄段的教师占75.9%,30-39岁年龄段的教师占24.1%。教龄上,三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55.2%,四至十年的占41.4%,十一年以上的占3.4%。职称方面,没有评职称的教师占37.9%,初级职称的教师占41.4%,中级职称占20.7%。职务方面,中层干部占6.9%,班主任占37.9%,专任教师占44.8%。学历方面,中专学历的教师占3.4%,大专学历的教师占72.4%,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占24.1%。学校所在地方面,31%的教师来自县城,69%的教师来自乡镇。参加培训机会方面,能时常参加培训(平均每年二三次)的教师占6.9%,偶尔能参加培训(平均一年一次)的教师占48.3%,极少能参加培训(平均几年一次)的教师占37.9%。

可以看出,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绝大部分为教龄短、职称低的青年教师,工作于偏远的乡镇,信息闭塞,参加培训机会少,亟需培训提高教学能力。这与“送教下乡”项目旨在培训青年教师的目的相吻合。

(二)教师水平现状

关于教师的专业,44.8%的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37.9%的教师是师范非汉语言文学专业,17.2%的教师是师范汉语言文学(或语文教育)专业。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县汉语文教师中仅有极少数教师专业对口,接近一半的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接近40%的是师范类其他专业。

在授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等)的教师占62.1%,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师占20.7%。

在授课中采用的教学手段方面,有3.4%的教师没采取什么手段,79.3%的教师自制教具、挂图,17.2%的教师制作课件并借鉴同行的方法。

在上课外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形式方面,13.7%的教师开展办小报活动,27.1%的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54.2%的教师组织学科竞赛,10.3%的教师什么都没有做,3.4%的教师开展其他活动。

在采取充实教学内容的方法方面,65.5%的教师购买相关资料、书籍,44.8%的教师上网搜寻 ,37.9%的教师找同事或图书室借资料,3.4%的教师资料缺乏,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充实教学内容。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查找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在是否清楚语文教学和汉语教学的区别方面,有69%的教师回答清楚,有25.9%的教师回答不清楚。

由上可以看出,当前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中师范类和汉语专业教师比较缺乏,需要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汉语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充实。在教学中,有很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偏远地区电力不足,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有四分之一的教师不清楚语文教学与汉语教学的区别。在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内地语文教学属于母语教学,存在巨大的差别。如果不清楚之间的差别,在教学中将会套用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不过,教师们在采用教学手段方面和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充实教学内容方面比较积极,值得肯定。

(三)培训需求

对于目前最需要的知识。27.6%的教师认为包括任教学科专业与前沿知识;75.9%的教师认为包括对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与把握的知识;37.9%的教师认为包括儿童学习心理方面知识;65.5%教师认为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

对于自己欠缺的能力。58.6%的教师认为包括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41.4%的教师认为包括分析处理教材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34.5%的教师认为包括教育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41.4%的教师认为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评价能力;13.8%的教师认为包括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24.1%的教师认为包括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分别有3.4%的教师认为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力和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

对于参加培训的动因。有79.3%的教师是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有48.3%的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所需;有41.4%的教师是晋升专业职务需要;有31%的教师是获得继续教育学分;有24.1%的教师是力争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有17.2%的教师是增强竞争力,以另谋发展。

对于参加培训的期待。75.9%的教师希望获得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69%的教师希望获得适用的新知识;51.7%的教师希望获得新的理念;31%的教师希望理顺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

希望在教育科研能力中提高的领域方面,分别有65.5%的教师认为是教育研究方法和如何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有37.9%的教师认为是如何选题,有27.6%的教师认为是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在语文教学几大板块中,最希望解决的板块方面,55.2%的教师认为是阅读,分别有41.4%的教师认为是写作和口语交际,38%的教师认为是字词,34.5%的教师认为是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的困惑方面,教室们的困惑主要有:不熟悉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教具不全,自己的经验不足;学生汉语水平低,与学生沟通困难;转化学困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阅读和写作教学问题。

总的来看,当前教师们欠缺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对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与把握的知识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欠缺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和分析处理教材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在教学中存在相应的困惑,希望解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板块的问题。在科研领域希望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和如何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大部分教师出于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参加培训,希望在培训中获得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技巧或技术,适用的新知识和新的理念。

(四)培训方式

关于集中培训的教学形式。有69%的教师希望观摩名师课堂教学;有44.8%的教师希望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和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有34.5%的教师希望是案例评析、参与式培训型;有20.7%的教师希望是专家讲座、报告型;有10.3%的教师希望是教育故事型,有3.4%的教师希望是专题沙龙型。

关于培训授课教师。89.7%的教师希望是小学名师、骨干教师授课;41.1%的教师希望是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27.6%的教师希望是专职教研员;24.1%的教师希望是大学教授;6.9%的教师希望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对于培训考核评价的方式。有65.5%的教师希望是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有41.4%的教师希望是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有38%的教师希望是考试;有34.5%的教师希望是提交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有10.3的教师希望是提交论文或撰写培训心得。

对培训的建议和意见方面,主要集中在:希望“送教下乡”的培训多举办,在培训中多听优秀教师的观摩课,组织教师多交流。

总的来看,教师们希望在培训中多观摩名师课堂教学,能有机会与专家探讨互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希望小学名师、骨干教师和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授课。希望通过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考试等多样评价方式。

(五)课堂教学情况

通过课堂考核评价,发现当前教师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教师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有待补充。主要表现在汉字书写和字词读音两方面。在汉子书写方面,主要表现为汉字笔顺书写错误,笔画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错误。例如,汉字笔顺书写错误的字有:屈、梅、海、策、火、驼、很、长、山、静、证、帐、宝、件、方,等等。笔画书写不规范方面,例如将走之写为建字底,在书写偏旁时,未将最后一笔变体。例如书写王字旁,未将最后一横变为提,书写木字旁时,未将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汉字书写错误方面,例如将“疑”写为“凝”,将“牌”的右边多写一横。

读音错误方面主要表现为普通话水平不高,将汉字的音读错。例如将“波”读成“坡”,将“朋”读成“盆”,将“婿”读成“需”,将“折”读成“直”,将“色”读成“四”。在读音方面,对上声的音变规律把握不准,容易将上声的字读成阳平声调。

2.未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教师讲授、分析过多,较少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机会。例如,教师让学生总结课文的寓意,结果教师自己将课文的寓意全盘托出,并未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机会。

3.朗读指导作用不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朗读水平不高,缺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首先教师在朗读时缺乏激情,不能带动学生的激情,从而更好地感悟作品。其次,教师在让学生自由朗读的时候,未做明确的朗读要求,学生朗读训练针对性不强。再次,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现象,并未引起教师注意与纠正、指导。

4.PPT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PPT课件制作质量不高,例如课件字体不恰当,课件与教师教学思路不同步。

5.教师缺乏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缺乏亲和力,课堂互动少。主要表现为教师表情严肃、缺乏亲和力,课堂互动少,不能有效拉近与学生距离,融洽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较少适用鼓励性、激励性语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面对学生未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时,有的教师说“有些同学没有手吗?”。这样的语言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还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改为“谁能尝试举手,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小朋友了。”或者“老师不怕你回答错,是怕你不敢说。”

二、对策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那曲地区西部县小学汉语教师的汉语基础知识仍显薄弱,课堂教学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师对培训的动机较强,期望值较高。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在培训中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

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那曲西部县青年汉语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为非师范专业,有一部分为非汉语专业,由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汉语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运用教学规律进行授课,出现专业知识错误。鉴于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增加教育学、心理学和汉语基础知识的内容板块。

(二)在培训中增加课堂观摩与交流讨论,提高教学技能

观摩名师上课,与名师交流,对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由于工作任务重,教师们较少有时间相互听课、交流,较少有机会观摩名师上课。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需要多联系名师名校,为教室们提供观摩名师上课、与名师交流的机会和讨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三)在培训中为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

在培训中,参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因此,在以后的培训中,应该增加教师说课、试讲锻炼的机会,让教师及时将学习到的理念、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灵活掌握并提高教学技能。

(四)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希望培训方式丰富多样,密切与教学实践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要灵活安排多种培训方式,例如:可以安排观摩名师课堂教学、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案例评析、参与式培训型。

※项目资金:2015年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5BKJ001)

作者单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张暇

猜你喜欢
农牧区名师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