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高级中学 刘月美
浅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中面临的困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高级中学刘月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的学科要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针对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
历史学科学习困境成因
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基本史实,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解读历史的能力。面对这样的要求,高中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吃力。本文以学科特点为基础,就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做一些探讨。
困境一:轻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
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轻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层面,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就是通过听教师讲故事从而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问题,其知识难度不大,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也不高。
另一方面,历史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小也导致学生轻视历史学习。
困境二:盲目学习,缺乏方法指导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与使用存在着种种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只注重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忽视对知识的分析与理解。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理解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进行简单记忆的层面,并未意识到掌握并运用知识才是历史学科的本质要求。
其二,对知识的掌握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学生在对历史学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事件或某一历史阶段的相关知识,从而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这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呈现出“点状”的特点,无法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困境三:主观题应试能力与技巧的缺乏
在高考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应试能力与技巧的缺乏。
首先,史料阅读与理解能力较差。高考试题中的史料以各种类型呈现,包括文字史料、图表史料、漫画史料及照片史料等等。以文字史料的阅读与理解为例,学生在对文字史料进行阅读时往往无法准确提炼有效信息,从而造成答题时无法准确写出关键词,导致失分。
其次,问题定位不够准确。“所答非所问”,是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阅读题干时往往忽视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造成对问题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及所问对象等没有精准把握。
再次,知识应用能力的缺乏。试题的分析与解答是以学科基本知识的应用为基础的,在这方面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记忆与知识的应用脱节,各自独立。
总之,高中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境,但只要准确找出造成困境出现的原因,并通过正确的指导及自身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必将走出困境。
作者系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