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望,严建国
(株洲市职工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0)
促进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创新策略研究
吴德望,严建国
(株洲市职工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本文从创新校企合作的角度分析株洲服饰产业及其电商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服饰电商产业的校企合作现状,继而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给出促进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创新策略,创新策略符合株洲职业教育现状和产业发展实际,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服饰电商;产业;校企合作;策略
株洲服饰产业的电商化发展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株洲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背景下,株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站在创新校企合作策略的角度研究传统服饰产业如何利用政策红利,抓住机遇,实现的电商化发展,促成株洲服饰电商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有利于学校与服饰企业实现新常态下的双赢。
1株洲服饰产业及其电商化发展现状
服饰产业是株洲市的支柱产业,也是株洲市重点发展的5大千亿产业之一,对促进株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株洲传统服饰产业开始其电商化发展。
1.1株洲服饰产业现状
株洲服饰产业经历40余年的发展,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核心销售平台,拥有服饰类专业市场46个,经营户数近2.8万,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4000多家(其中省级总代理2400多个),从业人员逾10万,市场年成交额超过300亿元。同时,株洲服饰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在芦淞市场周边、荷塘区和醴陵船湾镇相对集中。目前,全市共有加工户4000多户,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服饰加工企业有398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8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加工设备2万台以上,年产值30亿元。
1.2株洲服饰产业电商化现状
2013年12月25日,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正式上线,不但能扩大株洲特色产业影响力,更能营造株洲电子商务的大环境。截至目前,芦淞服饰市场群直接或间接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近3万,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网购商品邮包超过10万个,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约60亿元,占市场总交易额的15%。
1.3服饰电商发展的政策驱动
2014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株洲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14年12月9日,株洲市政府第三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了《株洲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4-2020)》(以下称《规划》),这标志着株洲市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的正式出台,电商企业将获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政策扶持。《规划》明确,到2020年,株洲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力争超过15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3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20%;培育一个年交易额超400亿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并打造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1家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过10亿元的企业;培育5-10个网上著名品牌;全市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95%以上,大中型企业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每年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0000人以上。株政办发 〔2014〕25号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1.4服饰电商发展的市场驱动
株洲传统服饰产业规模大,企业、商铺众多,但近年来受电子商务冲击巨大,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可以说,服饰产业不是在在寻求电商化转型就是在退出服饰行业。株洲市政府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也是适应服饰电商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现已完成1000家本地企业的入驻阿里巴巴产业带、30万种商品的上线,电商销售额在销售总额中占比超过30%。可以说,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已已具雏形,其内在市场驱动力也不容小觑,配合以政府宏观政策驱动,两者相辅相成,为服饰产业电商化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服饰产业电商化发展中的优势和问题
2.1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株洲服饰产业的主要由大量的中小型服饰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这些企业又已家族企业为主。可以说,株洲服饰产业是“大杂居、小聚居”,即大量的服饰生产、销售企业聚合在株洲芦淞服饰市场群周围。
这些中小服饰企业要实现电商化发展,虽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不如沿海大型企业,但他们应用电子商务的潜力还是不容忽视,具有以下优势:
2.1.1政策优势。株洲市政府与金蝶软件合作开发了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为其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国家、省、市已经颁布多项政策文件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2.1.2决策管理优势。绝大多数服饰企业是家族式中小企业,内部沟通成本低,沟通渠道比较畅通,决策速度快,风险意识强。
2.1.3组织优势。株洲绝大多数服饰生产、销售企业的员工数量不超过50人,由于规模较小,管理层级小,其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相对较少,“船小好掉头”,这样更容易发挥组织优势。
2.2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株洲服饰产业电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诸如发展平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已制约其发展,具体表现为:
2.2.1发展平台问题
电子商务平台即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网上进行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是协调、整合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企业、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有效地、低成本地开展自己的商业活动。然而现阶段,株洲服饰产业的电商化更多的还是依靠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的各大平台,开设网店,入驻产业带,缺乏自主平台。
2.2.2人才与技术问题
据调查,以芦淞市场群为代表的服饰市场经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都以意识到电商发展对实体店经营的影响,都有意发展其电商业务,但缺乏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故而更多的只是想法而少有付诸实践。
一方面电商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缺乏电商技术支持,所以,当前,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才与技术。
2.2.3物流问题
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而物流的基础是交通。目前株洲铁路交通优势明显,为中国国家级铁路枢纽,湖南“3+5”城市群城际铁路中,株洲也成为其枢纽。规划中,株洲北通长沙、岳阳,西至湘潭、娄底,东往醴陵,南达衡阳,四个方向都衔接着重要城市。株洲公路四通八达,106国道、320国道、211省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长株高速公路(S21)、沪昆高速公路(G60)等线路构成株洲地区主要路网。与铁路、公路相配套的物流运输企业以服务于服饰企业为主,围绕芦淞市场群有一大批物流运输企业,但相对规模都较小,线路较为单一,且以运输为主。可以说,本地服饰电商产业更多的还是依靠顺风、申通、中通、圆通、中邮等国内大型快递公司。
所以说,当前,株洲服饰电商发展虽然具备较好的交通条件,但以交通委基础的物流发展却相对薄弱。
2.2.4缺乏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目前,株洲市传统服饰产业从业人员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开设网店、网店运营等方面还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所以服饰产业电商化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技术的支持。而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要求刚好能为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目前,从其理论研究成果的数字来看,2010年以前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从2011年才兴起,研究成果的数字逐年增加。张晓倩和顾新建合编的《服装电子商务概论》(2007)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服装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模式和实现方法等,成为进行服饰电商研究最主要的参考文献。北京服装学院张海波、张艾莉、郭平建在《浅析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9)一文对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该文章对之后相关“服装电商”的研究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从这1010条显示结果来看,大部分对于“服饰电商”的研究趋于具体化,侧重于以某一具体品牌或者某一公司的经历作为载体进行研究,缺乏研究的普遍意义。
可以说,现阶段,服饰电商产业与服装、电子商务的教育是脱节的,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短期内没法改观,所以我们更需要在微观层面研究如何促成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利用好这个融合点——校企合作。
3服饰电商产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合理有效配置学校与企业各项资源,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调研发现,现阶段,校企合作的难处不在学校而在企业,具体而言,阻碍校企合作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那么现阶段,校企合作在服饰电商产业的培育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企业对校企合作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期待?我们通过对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了服饰电商产业校企合作现状。
总的来说,企业利益(3.79)、领导的合作意愿(3.64)、合作平台(3.61)是影响校企合作推进的三大因素(如表3-1所示)。其中,企业利益是最能够驱动校企合作展开的因素,也是其展开校企合作的动因。校企合作中涉及的企业利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合作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第二,合作带来的人才集聚效应;第三,合作对于公司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显然,校企合作的机制更新与变革需要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并沿着利益向上发展。企业这三方面的利益是实现这种机制更新的逻辑起点。当然,校企合作涉及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权益都应当统筹兼顾。
领导意愿是影响校企合作第二位的因素,也可称之为直接影响因素。在我国,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领导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推动一项活动展开和进行的关键性角色。由于领导的决定性地位一时难以撼动,领导意愿也成为影响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剩下的都是辅助性因素,起到助推作用。我们注意到,政府相关政策这一项得到的评分最低。这说明,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发的一种活动,并且在教育界和企业界都有相当的自觉。
表3-1
政策因素所得平均分最低,这反映出的是校企合作实践中的无奈,学校与企业只有在不违法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更多的依赖自己开展合作。然而,若有政策支持,校企合作的发展势必在更深、更广的角度得到长远发展。那各种可能实施的政策对校企合作的影响又有多大呢?如表3-2:
表3-2
从上表可知,对企业来说,参与校企合作是需要成本的,这也是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最需要帮助企业解决的。当前,政府在职校生学费减免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很大,但在给企业提供经费以促进校企合作方面却基本没有任何投入。
那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中,需要付出的成本费用有哪些呢?我们列举了五个选项由企业进行打分选择,结果如表3-3:
表3-3
学生安全保护(3.78)、学生管理成本(3.73)、生产效益(3.69)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面临的三大成本因素(如表3-3所示)。前两者都是与学生有关的成本,也反映出学生是校企合作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学生,从经济学上来说是一种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源、资本等并列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要素。然而,任何人都不与自然资源、资本一样,可以按部就班地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况且中职、中专学生年龄在成年与未成年之间,其知识储备、生理心理素质都处于一个即将定型的时期,更具有不确定性。
生产效益即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是企业比较关注的一个风险性因素。关注生产效益,与公司这一经济组织需要依靠盈利生存发展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企业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产品的出售,这一出售要实现盈利,生产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54.63%)、提供实习机会(51.85%)、订单式培养(38.89%)、专题讲座(38.89%)是采用较广的四种合作方式(如表3-4)。单从已经展开的这些合作项目来看,校企合作的项目已经较为丰富和全面。从表3-5参差不齐的具体数据来看,不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各不相同,差异性大于相似性。但采用率较高的项目都与企业利益相关性较强,这体现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具有比较强势的话语权。
表3-4
已经开展的项目并不代表这是企业所期待开展的项目,企业更愿意去学校开展什么样的合作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合作项目对企业更有吸引力呢?我们采用1-5分的评判标准,让受访企业对各个项目进行打分,其结果如表3-5:
表3-5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3.56)、企业为学校师生做专题讲座(3.34)、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3.31)、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3.26)是企业最愿意展开的校企合作项目(如表3-6)。对比表3-5已开展合作项目中最为普及的四种,我们发现,两者基本吻合,也就是说企业最期待的校企合作方式与已开展的合作项目基本吻合。这对职校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这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发展校企合作的动力。这也是学校一方需要努力的,因为这不是企业的合作需求得到了满足,而是我们学校一方没法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比如得分相对较低的“企业在校内开设生产经营场地”,一方面,学校因为自身原因没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也是一大限制性因素。
总的来说,要吸引企业来推进校企合作,吸引企业来与学校共同推进校企合作,不仅需要政府作为,更多的是需要学校努力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合作项目。
表3-6
4创新校企合作策略的若干建议
我们从宏观和为微观来看校企合作策略,就会发现现在已经有很多诸如税费减免、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宏观方面的校企合作策略,也有很多诸如工学结合、校中厂、厂中校等微观方面的校企合作策略,基于这些传统的校企合作策略,我们的校企合作策略创新也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看:
4.1宏观角度
站在校企合作的角度看如何促进服饰产业电商化,政府是个必然因素。因为一方面政府的引导、支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扶持一个新兴产业更是需要政府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我国校企合作相对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成熟“双元制”、“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模式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校企合作模式层出不穷,但真正适合国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需要的模式尚未成型。
从宏观的角度看,首先,政府鼓励学校建设电商创新创业园区,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技术扶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基本方针。创业是就业之本,推动服饰产业电商化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促进更高质量的服饰企业电商化的二次创业。
其次政府层面需要充分利用和搭建服饰电商产业的合作平台。一方面,政府层面需要继续深化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并鼓励缺少技术、资金和运作经验的服饰企业和学校“配对”加入合作平台,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入驻阿里巴巴产业带、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政府通过支持校企配对入驻知名第三方平台运营商,充分利用平台流量、学校人力资源和企业供应链,建设一批优质服饰商铺。对平台建设给予启动资金支持,并根据销售业绩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引导、促进本土服饰企业和学校合作搭建新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新的平台,培育一批本地电商企业、发展电商服务业、提升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再次,政府在服饰产业电商化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需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渔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教育,服装产业作为株洲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缺乏相应的教育体系支撑,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相对空缺。故建议政在充分考虑府株洲产业发展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考虑筹建中南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省内外服装教育资源,并通过社会化运作,支持其远期发展为既能助推地方服饰产业发展,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装教育高等学府。
最后,政府可以放开办学许可,鼓励企业、行业协会与公办院校合作办学。
4.2微观角度
4.2.1办学模式创新
对在校学生与服装企业职工都采用学分制,制定选课规则由学生自主选课,修满定额学分获得相应学历。
针对全日制在校学生推行按学分收费制度。
积极主动对接产业,服务服装企业,分批输送教师进企业实践,分批培训服装企业在职职工,定期为服装企业开展新员工培训,并对接大中型企业订单式培养中职、高职专科与高职本科学生。
在现有中职、高职专科教育的基础上拓宽办学渠道与层次,探索并恳请获得高职本科教育的政策支持,实现中职、高职专科与高职本科学历教育对口衔接。
整合株洲服装教育资源,实现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服装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与异地职业院校、大型服装企业合作,以特许连锁办学的方式异地办学。
打破行政级别,建立健全现代服装职业教育集团董事会组织机构。
导入CIS,明确学院办学理念,长期保持治学行为和办学理念的一贯性,实现学院外观设计的统一化。
4.2.2办学经费来源创新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政府投资投资为主体,吸收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合作办学院校适量投资,合作办班企业通过员工培训,学生学费、住宿费收入,国家对产业工人培训的补贴收入,校园广告收入,外地办学机构加盟费用等多渠道筹资融资。
4.2.3教学模式创新
以校企合作举办的模拟公司及初创企业为载体开展教学,组织教学一线教师与服装电商产业工作人员根据企业实际编写服装专业教育与培训的各级各类教材与教学大纲,建立起完整、适用教学资料数据库。使企业员工和在校学生融入模拟公司和初创企业,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开展日常教学,并建立起长效实训实习机制,使被教育者不仅能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在理论指导下切实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耀珉;天津工大服装设计专业举行毕业秀;纺织服装周刊;2009年22期
[2]赵恺;卞颖星;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改革浅探;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1期
[3]乔璐;与行业企业共同打造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探索与实践;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陈宇刚;鲍明勇;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程晓莉;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广西轻工业;2010年09期
[6]陈珊;高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模块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1期
[7]许淑燕;郑小飞;王颖;服装设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02期
[8]竺近珠;依托市场需求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李立新;浅谈我国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整合;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04期
[10]周冰蔓;艺术教育造就意大利时装 ;中国纺织报;2002年
[11]黄治成;深圳设计教育:十年一梦正成真;深圳商报;2004年
[12]卢文洁;大学生更务实千元月薪也肯干;广州日报;2004年
[13]刘永忠;湖南省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模块式教育模式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4]邓超;我国大学服装设计专业课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5]王静;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6]株洲社科网:“株洲打造千亿服饰产业集群的调查及思考”,http://www.zzsskl.gov.cn/?thread-1644-1.html,2012.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0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