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志辉
(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
浅析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
贺志辉
(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
“高效课堂”是指在实际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以及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着重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检测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进行了探讨。
构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素质教育、高效教学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追求目标。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自身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如何摒弃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呢?
凡事预则立,课前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必要前提,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功。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除了写教案的常规要求外,还应该积极地从教材内容、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形成有特点、有拓展性、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横向、纵向把中外历史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一直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整合、开发,借助历史发展的“时间线”,把同一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知识框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各个阶段发展的状况,更引导他们进一步将中国的发展置于整个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下,感悟中国在各个阶段特别是近现代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加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比如,在高中历史必修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单元的备课中,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借助“时间线”,把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相关知识链接在一起,充分开发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这样有针对性、有拓展的教学方案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宗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配合、生生互动中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
1.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或者道具,尽量地展现历史教材中所描绘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体会、理解教材内容。这种课堂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的图像、视频、声音,给学生生动地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给当时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创新对世界、人类发展的积极作用。
2.联系生活实际
以史为鉴可以明古今,历史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教师就可以把“钓鱼岛”这一时政和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历史知识,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小组互动教学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影响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在小组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小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率,在师生互动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以致用,课堂检测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检测题,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帮助学生巩固当堂的重难点知识。对于这些练习,教师一定要当堂更正,及时反馈、矫正。另外,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外延伸的问题,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去探究、解决。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还应该多多地关注学生本身,传授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实现高效“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1]唐金彬.新课程理念下创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2]周梅.浅议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1(7).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