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02 16:21王文武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高中历史有效性

王文武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王文武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高中历史受到了多方的重视,高中历史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活动性较强,思维较为灵活。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应付高考,更主要的是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深入了解与关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因回顾历史而心花怒放,有时会义愤填膺。学习历史并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设身处地地感悟及体会的过程。

高中历史;有效性;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个小生命从出生就具备的本能,学习吃饭,学习走路,学习说话,每一个人都在学习中成长起来。高中,人一生中主要的学习阶段,学生背负着家人殷切的期望,老师衷心的祝福,信心满满地去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历史自身的特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知识探求的渴望,以及对历史自身的喜爱,激起学生对历史的热爱之情。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主动学习

1.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的世纪,新的理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全抛弃旧的理念,打造全新的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课堂。以往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学生的思绪早已不知所终,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并且没有任何一点效果。要想将课堂气氛及效率提上去就要求老师改变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教师引领着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讨掌握重点知识。这样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了教学效率,在历史学科中,一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所发现的问题就可以带到课堂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寻找最佳的问题答案,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2.巧妙改变教材上的内容,激活学生思维

教材上的知识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不能对教材照抄照搬,课本上的图片是静止的,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做一些小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爱探究的心理,用一些历史上的实例作为有力的阐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追随现代社会的脚步。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高中生已经经历过小学、初中的滋养,现在已成长为较为有自制力的大孩子,高中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认识,遇到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这是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点。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要自主学习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并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

1.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历史并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历史讲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教师在黑板上是无法将已经发生的事情勾画出来的,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做一些视频、图片,学生通过观看就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可以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2.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每天沉重的作业压力和学习任务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学校的老师还实施整节课不停地灌输知识,他们根本就接受不了,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自身的地位,形成了一种提起来知道,具体内容及意义却完全不知晓的场景,缺乏对知识点的总结及梳理。我们都知道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单方的掌握并不能运用,那自然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的时候,要先将课堂气氛提升起来,这样学生的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历史的学习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教师的精心备课直接关乎学生成绩的好坏,一个好的教师成就学生美好的未来,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每一位学生都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使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以往“死气沉沉”课堂效应是每一位教师在所不辞的义务。

马谷春.当代史学发展趋势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0).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高中历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