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华
(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邹华
(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以人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探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学生的文学底蕴,陶冶学生的情操,学习文言文对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传统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孤立地讲述书本知识,讲解文言文词语释义,用法解读,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继而失去对文言文的热爱。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言文的优势,注重历史事件的联系,利用文章背景拓展书本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时代背景,当时春秋争霸时期,各国联合纵横,互相吞并,郑国国力一般,又同时得罪了秦晋两个强国,现在两大仇家寻上门来,郑国要如何避免这样一场灭国之灾呢?学生被这段时期精彩纷呈,人杰辈出的历史环境所吸引,自然会产生了解文章内容的兴趣,为了读懂文章,必须学习相关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理论知识虽然有时枯燥,但当学生产生了学习的主导动机的话,便不会觉得难以忍耐了,这种求知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诗歌或大气磅礴,或婉转低回,一字一词都充满了古典的韵味,让人为之心神颠倒,这些诗歌中不乏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对自然山水的赞叹,对人生坎坷的唏嘘,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古诗词融入文言文的教学中去,用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对于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历史上争议颇多,司马迁本人评价项羽“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又将项羽的传记放在“本纪”,评价颇高;杜牧曾评论项羽“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李清照却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中的举措:“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些朗朗上口,富有韵味的诗歌为这段历史增添地无穷的魅力,蒙上了一层思辨的色彩,通过将诗歌与文言文学习相结合,学生可以在诗歌的引导下,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品味文言文的独特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
要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十分的兴味,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对比相同事件的不同观点评论,在对比中感受到作者思维的异同,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全面准确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课文《过秦论》时,作者将秦亡的原因归咎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在《阿房宫赋》中,作者却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其自身,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双方作者逻辑清晰,论证明确,说辞极具说服力,这些写作手法、布局方式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通过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分析对比,学生难免生出一种辩论的斗志,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语法知识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繁琐,作者可以让学生自发形成学习小组,通力合作,整理出相应的学习知识点,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考查、问题讨论等。利用组员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监督促进学生的学习,利用组间的相互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整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时,小组成员可以采取分工协作的学习模式,降低任务的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节约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效利用学生的精力。学生的学习任务得到减轻,完成任务的信心得到增强,自然就更有动力加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尤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拓展课文内容,将诗歌融入文言文教学,对文章进行分类对比,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小组,采取合作学习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这些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
[1]陈乃鲁.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J].知识经济,2016(12).
[2]陈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J].亚太教育,2016(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