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蕾
反思性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 蕾
反思性教学是高职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以不断更新、不断改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意识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本文以论述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为核心。在充分分析了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含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结合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为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高职数学教学;反思性教学
现代社会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学这一历史悠久的学科在社会生活与现代科学技术方方面面的联系更为紧密。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将高等数学课程纳入了高校专业基础课程的范畴之中。众所周知,数学自身就带有强烈的反思性质,它在发展过程当中,就以反复论证为基调,在历史的演变下反复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活动,从而形成逻辑缜密的知识体系。这种特殊的学科性质向我们传达出了 “反思过程”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把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学生自我反省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活动的要求,数学教学亟待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引导数学教学向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新的数学教学环节流程如下:复习思考——创设情境——探究新课——巩固反思——小结练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身的质疑反思工作。随着高职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反思性教学。
数学教学反思的定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性活动。换言之,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行为研究的依据,不断地反思自身对数学教学过程、数学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所经历的思维过程。不仅如此,数学教学反思还包括教师的自我职业水平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反思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术研讨性
反思性教学从思考和解答教学问题出发,继承数学具有强烈反思性的科目性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反思性教学的思想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心境探究活动,挖掘反思性教学的思维的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运用反思教学的方法,全面优化数学教学模式。
2.主体发展性
在反思性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师生关系中常常扮演着客体的角色。教师把学生当作客体来进行认识、教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学生是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后对知识进行自主认知,身心在不断学习中得到长足发展。教师是反思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教师将对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方面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这个过程便是一个不断探寻、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在对自身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时,必定会以在教学环节当中的体验作为指导依据,综合评估整个课程。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应积极思考,调整思维,及时转变教学方式,规范自身教学行为,逐步改进教学策略,让自身的教学模式更加成熟,实现教学效果不断强化的目的。
3.天马行空性
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创新性思维。要想探求出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就必须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想象,用天马行空的思维建构出创新性十足的
教学方案,进行大胆的教学实践活动。反思活动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反思性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把发现问题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逐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模式投射到教师的身上则是通过教学反思找出问题,继而对问题的产生进行探索学习和教学研究,对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所以,在教学活动反思的过程中思维活动不断得到激活,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持续性创新。
4.实践合理性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必然包含教学反思、理性分析等过程。反思性教学把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数学教学反思活动有利于教师更加周密地进行教学活动思考。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在发现、引导、评价、反思和全新的理解活动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方法有助于使数学教学实践更加趋向合理化、科学化,最终达到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效能的目的。
1.高职学生
总体上看,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四个特点:认知发展已进入较高层次、主观意识强、学生类型多样化、数学学习成效不好。以各地区高职院校的入学成绩作为参照,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低、数学的整体素质不高,并且在参与学习活动时会出现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中短期学习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行动,而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却缺乏合理、有效的补救意识,也很少进行集中的具有针对性的补救活动。久而久之,堆积的问题越来越多,达不到知识之间融会贯通的效果。
2.高职教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的自觉反思意识是反思性教学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高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反思的意义及其价值,确保反思教学计划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数学教学向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高职教师应当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在结束课程之后对教学环节进行相关的思考,重新斟酌教学环节设计是否正确,数学重点、难点是否处理恰当,尽最大努力使教学模式更加完善,以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1.勇于创新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该把每一位学生视为独立的、优秀的学生。对学生的进步,不论大小多少都应进行鼓励,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及时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此外,高职教学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大胆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以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反思环境
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以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而展开的。高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把学生视为工作重心,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的转变。高职数学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关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此外,高职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媒介进行数学课堂的开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巧妙、幽默的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取长补短,在数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高职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实际,适当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思想作为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数学教师应当适时调整,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备课前提,以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以关注学生的进步发展为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努力探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最优化的学习成果。高职数学教师还需要关注数学教学的环境与气氛,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数学从生活走向课堂来,从生产生活的幕后走到台前,使学生对数学可亲可感,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思考。最后,高职数学教师还应经常参加教学技能培训,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共同进步,促进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完善高职教师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课堂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带来的欢乐体验。高职教师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展现数学反思性教学方法的实际效用,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教学体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能力的提高。
[1]张书玲.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安雪梅.浅析高职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3):136-137.
[3]蔡文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梁珍凤.数学反思性教学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姜庆相.反思性数学学习的理论与教学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编辑:王春兰)
G712
A
1671-0568(2016)32-0075-02
李蕾,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