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6-03-02 08:15刘玉梅
现代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实训岗位

■刘玉梅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刘玉梅

《财务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完善和专业技能形成的课程。学好本门课程,是学生毕业后成为合格财务工作者的基本保证。因此,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总体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专业知识及会计处理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业务判断能力、业务处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然而,《财务会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未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学生缺乏实际业务处理能力和综合执业能力,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财务会计》这门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学科化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一般按照会计要素内容分章节进行讲授,如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等安排课程内容和讲授顺序,具有浓厚的学科体系色彩。这样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业务逻辑思维。

(二)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训脱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增加了会计实训环节。但是,实训和理论是分开进行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理论学习时,对实际业务没有清晰的认识,而在完成实训任务时,却早已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忘记,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三)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属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由于课程涉及的业务内容繁杂,学生感觉非常困难,久而久之,就对这门课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从而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只有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而期末考试都采用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仅仅会培养出应试型学生。学生只需要在考前突击复习重点内容,就会顺利过关,往往会在考试之后就将所学内容忘记。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比较局限

传统的学科教育方式下,学生即使掌握了全部的教学内容,也无法独立处理实际经济业务,因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割裂的和孤立的,没有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业务内容来安排,难以使学生形成整体的逻辑思维。而实际经济业务是复杂多变的,更需要学生的岗位业务处理能力。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分析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学生缺乏业务判断能力

由于理论讲授和技能实训脱节,学生在技能实训环节已将相关业务的理论知识淡忘,所以在实训时无从下手。习惯于文字业务介绍的学生,面对真实的原始凭证不知所措。在会计实务中,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就是审核原始凭证,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然而高职学生在工作的第一环节就遇到了困难,缺乏岗位处理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时,不必要求学生记住所有的业务理论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学会思考,并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业务处理中。而这一教学目标,在理论教学中并不能达到效果,只有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基本业务知识后,针对真实业务进行实训,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业务判断能力,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专业知识实际运用时不断得到发展。

(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课堂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专业知识都学会。这就需要学生在就业后,随着会计职业的发展而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常更新和完善,也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充实。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生缺乏综合职业能力

传统闭卷考试方式只能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仅仅能够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不能考核学生的专业处理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学生离开校门的时候,可能没有学到所有的专业知识,但他必须是一个有职业思维,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的会计职业人。

三、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改进建议

(一)教学内容岗位化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应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教学内容岗位化。将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上,按照财务会计日常工作任务分项目组织教学,实现两个“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与工作一体化。针对企业会计日常发生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按照主要的会计岗位安排“出纳业务核算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存货岗位”、“资产岗位”、“职工薪酬岗位”、“资金岗位”、“财务成果岗位”、“主管会计岗位”等项目的岗位核算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执业能力。

(二)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训有效结合

在教学环节上应该实现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训相结合,减少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训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会计业务流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讲授各岗位相关理论知识后,安排仿真模拟实训,让学生在真实业务处理过程中消化吸收理论知识,并有效应用于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且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有限,课后作业单调乏味,致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合理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学生可通过在线学习和业务题的练习,自主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课前向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了解并熟悉新的业务核算内容。课中通过学生展示、教师重点内容讲解和当堂训练,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课后通过在线业务核算的练习,巩固已经学过的会计核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业务处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根据本课程应用性较强且业务量较大的特点,应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分为:出勤及课堂表现、实训任务、期末答辩三大部分。出勤及课堂表现部分占总成绩20%,主要考核学生上课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对所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新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实训任务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考核学生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重点考核学生各个会计岗位业务的处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期末答辩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包括业务阐述和业务处理两个部分。业务阐述是学生对自己前期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通过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意见,从而对各个岗位的实际工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业务处理是学生根据抽到的两笔企业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口述业务处理分录,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业务判断能力。

[1] 袁园.基于业务流程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商业会计,2015,(7).

[2] 林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3] 孙玲玲.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

[4] 奚园.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5,(1).

[5] 商倩.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6] 莫琳,梁保恩.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

[7] 邱燕.以“校企合作”方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改革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

[8] 吴敏,赵荣辉.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3)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实训岗位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