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荣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策略①
■柳海荣
尽管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英语学习看似优秀,大部分孩子进入小学后仍然是零基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英语教学的幼小衔接不足。儿童的学前期与学龄初期是两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认知水平的差异,需要在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上做出很大改变。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针对这一问题承担起研究教学策略、解决英语教学幼小衔接问题、培养优秀幼儿园英语教师的重任。
儿童从学龄前到学龄期处于过渡阶段,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幼儿园英语教育与小学英语教育的共性与差异,找到衔接的关键点,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用与小学英语教学类似或接近的教育方法和模式。
(一)应以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切入点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中指出“小学阶段以培养听说能力、朗读能力和基本书写技能为主”,而幼儿园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坚持听说整合、先听后说、以听促说、自然习得的原则”。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教学目标以26个英文字母的学习要求为例:小学英语入门阶段要求学生流利地朗读并书写26个字母,而学前阶段则只要求幼儿会听说唱26个字母。为了能让孩子进入小学后顺利识读与书写26个字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注意在幼儿园大班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26个字母的形状,并与正确读音相结合,教师要考虑在字母游戏中让孩子掌握。字母游戏可以是舞蹈与歌唱结合,用身体的头部与四肢结合摆出字母形状,并有韵律地朗读;字母游戏还可以通过玩教具的制作与使用来实现,既可以促进幼儿识读字母,又可以作为体育游戏培养孩子的合作团队精神。因此,体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学生既要掌握幼儿英语教法,又要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
(二)应以创设语境为主要途径
创设语境主要是为了训练幼儿的听说能力。语境是语言情景与物质环境的综合。这种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语言与真实情景或设计的情景相结合,强调语言内容的连贯性,视听并用。教师通过设置相应的语言场景与物质环境,将各种教学方法的精髓结合,以教学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必定会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一堂大班英语课“How much is it”为例。在这节课中,儿童应会用英语购买商品。基于以前的学习基础,大班的孩子已经掌握各种常见水果的英语表达,教师可以布设的物质情境为水果店,摆放各色水果如apple、pear、orange、banana等。教师在放完卖水果的英语动画片后,自己扮成售货员,向小朋友们卖水果,然后与小朋友交换角色。这既是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的联合应用,又是一种教学游戏,使孩子们在语境教学中掌握较高级句型,与小学英语教学贴近。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要在教法课中引用实际的案例使同学们明白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园大班孩子加强合作教育、激励教育、并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良好性格与习惯的养成,为孩子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了与幼儿园英语教育相似的教学内容,只不过在广度与深度方面加强,具体包括科学类(数字、动植物、身体、颜色)、社会类(食品、服装、个人、家庭、学校、朋友)、艺术类(文体、玩具)等一些生动活泼的单元,把环境教育和生活教育鲜活地融入到课文设计中,与学前时期所学内容相呼应,同时又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小学幼小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的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规划性,既不能过早地引进小学的教学内容,又要与小学的教学相衔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势必包含对幼小衔接阶段英语教学内容的研究,此阶段教学内容的选用必须遵从以下原则。
(一)以大班儿童的身心发展为依据
儿童在幼儿园接触到的五大领域方面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设置的,在儿童进入幼儿园大班阶段后,教学内容要与小学相衔接,避免学习的内容单一、形式单一。
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园大班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教学为主,英语字母的认读以及初步的口语交际是主要教学目的;教师要以《指南》规定的五大领域方面的内容为出发点,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单元主题,注重各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习与游戏活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用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
(二)以语言学习的规律为准则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语言技能的掌握应以“输入”和“输出”为主要途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幼儿所能表达的不如其理解的多,所以英语教师要通过适量的语言输入,为幼儿创造活泼轻松地语言环境,从而达到输入的目的;然后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转换为语言的输出。因为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活动密切相关,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的推动力,使学习不再是负担,从而与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衔接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其英语学习的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使用不同教法,同时还要注意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培养大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主动模仿读说等,以与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接轨;更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更新教法,满足幼儿认知的需要,以与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求接轨。
研究英语教学的幼小衔接策略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用上,还要体现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与利用上。由于园校双方在环境布置和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我们建议在幼儿园大班渗透小学课堂的布置。
(一)活动室的中心为教学区域
教学区域体现了小学课堂的主要环境布置,在幼儿园大班阶段让幼儿逐渐适应与小学近似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减少孩子进入小学后对环境变化的抵触情绪。另外,在这样的授课环境下,也有助于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注意听讲,勤于与老师、同学们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这门课的部分内容引进英语教学法中,配合所讲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环境的布置。
(二)墙壁、区角为辅助区域
幼儿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将五大领域的内容融会贯通的,也可以说是在用英语向幼儿传授、渗透各方面的知识。对于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说的较多,阅读的较少。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教学楼的走廊及台阶、校园的围墙、园区的板报等位置布置不同的英文内容板块,形式要新颖、内容要简单活泼,以逐渐培养孩子简单的识读习惯。教师也可以利用区角满足儿童活动与游戏的需要,如利用语言区角互动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大胆的交谈空间,让孩子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逐渐提高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纲要》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课中的《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教育学》都涉及到家园合作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育策略研究注重将学生所学的各学科内容整合,正确应用于幼小衔接的英语教学中。
(一)通过家园互动活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长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幼小衔接是否顺利。很多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即强调让孩子掌握英语的读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学前专业学生英语教法的学习中应增加如何开展家园活动的内容,目的是使家长们能够跟得上形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例如,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英语课堂,设身处地地了解幼儿园大班英语教学的内容、模式、家长应承担的任务等等。
(二)通过家园互动做好幼小衔接的服务工作
一些发达国家在培养学前教育方面的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还培养了一些优秀的服务人员。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可参考这一模式,并不是所有这一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教师、都愿意成为教师,有些毕业生似乎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更强。
总之,幼小衔接视角下英语教学衔接是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要掌握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儿童的认知规律,认真贯彻落实《英语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并恰当使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解决好幼小衔接阶段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鲁子问.小学英语活动设计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张志远、高云智.儿童英语教学法[M].外研社.2008.
[5] 金晓芳.新课程小学语文幼小衔接教学游戏指导与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部官网.2013.
[7] 杨柳青.幼小衔接教育中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上).2012.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2.
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4年度基金项目“幼小衔接视角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Z141107);2014年河北社科基金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的创新型学前双语师资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号HB14JY043)。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