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平 李 霞
(湖北省房县大木厂镇大木小学 湖北房县 442116)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
刘兴平 李霞
(湖北省房县大木厂镇大木小学 湖北房县 442116)
摘 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课堂教学必须研究课堂练习的优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依据,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做到重点突出、精益求精、机动灵活、逻辑性强,使课堂练习多样化。
关键词:课堂练习 多样化 趣味性 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更要注重练习设计的方法,体现练习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对练习进行调控与反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既然课堂练习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来设计课堂练习呢?
机械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首先,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针对教学目标。离开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练习对教学是一点益处也没有的。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指挥棒”,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它而展开。如果设计过难过偏甚至与本知识点无关的练习,对本知识点都没有益处,甚至起到相反的结果,可见,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小数除法中的难点是小数点的处理,针对这个难点,可以对小数点处理做专门训练。又如:一块梯形的田地上底长80米,下底长125米,高为60米,①求这块梯形的面积?②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8千克,那么这块地共施化肥多少千克?选编这样的一组练习题,把简单的求面积问题从基本型引申发展到复杂型,使学生观察到应用题的发展线索,同时又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其次,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以往练习课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练习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提高。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习题,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练习题,力求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获。如:在“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新课练习中,可分解成四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让学生依据倒数的意义去求整数、分数的倒数;第二层次,思考1和0的倒数。第三层次,求小数的倒数。第四个层次,是由学生自己报出数据,然后再请其他同学用口答来求出这个数的倒数。这样学生觉得有趣,课堂气氛也活跃。
再次,练习要精选,提高课堂练习题的利用率。有些老师喜欢设计大量的练习题,使学生熟能生巧。为了完成各种练习,教师有时不得不加快进度,“放弃”一部分学生(可能是动作慢的,可能是一些后进生),这样教师不能充分得到反馈信息,也没有机会纠正学生练习中的缺点错误。练习要有一定数量,但要与效果成正比,不能机械重复。同时,一个知识网络是由知识点连续而成的,练习设计必须覆盖到该堂课的知识点,因此必须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技能的典型性,选题的针对性,力求小题量获得最好的练习效果,克服随意性盲目性,在忌多、乱、杂的同时做到练、编、改的形式多样,增强趣味性。所以,选题贵在精,教师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内涵,让每一题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提高它的利用率。设计有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减缓梯度,也能体现新旧知识的比较综合以及对新知识的引申发展与思考。所以,练习题的设计不仅要合理地选择而且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分层设计,提高利用率。在练习中通过对比练习,可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对形同实异,学生易混淆的知识得到辨析深化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迁移。
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以下对比练习:(1)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3/5,还剩多少千米?(2)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3/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3)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一段后,还剩2/5,修了多少千米?(4)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一段后,还剩2/5千米,修了多少千米?通过这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题中已知数与已知分数之间的相依关系,提高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中“对应”这一要素掌握程度。
最后,课堂练习的设计可以考虑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及生活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学习可起到定向、持续和强化的效应,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寓练于乐,练中生趣,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练习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学完扇形统计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以自家的收入为总数,算一算家里的各部分支出所占的百分比,并用学过的统计图来表示。布置这样的练习,学生兴致很高,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还很弱,但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如果将枯燥的数学练习还原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将会比较容易的克服。比如:教学《克和千克》后,就可以设计如下练习让学生体验克和千克: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乒乓球约3();我的书包约3();我的体重约24()等,选择如“购物”问题、平面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等,可以把书本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让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理解克和千克的不同质量,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克和千克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练习已经不单是学生巩固新知的手段,不单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必要的过程,它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感受数学文化,思考人生价值。教师的角色也由习题的研究者、考试的指导者转变为教材的开发者,练习的设计者。因此,教师要运用全新的理念开发、改造、设计练习。